小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1551发布日期:2022-06-01 05:34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小间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间。本发明基于2019年10月18日在日本提出的特愿2019-191478号发明申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内容。


背景技术:

2.通过在上表面具有作业面的桌板的周围设置隔壁,从而改善桌上的作业环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就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而言,并没有在朝向桌板进行作业的作业者的背后设置隔壁。因此,例如当在桌板上使用监视装置时,他人有可能从作业者的背后窥视监视装置的显示内容。
3.对此,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小间,其具备形成有出入口的局部呈筒状的屏挡、以及安装于该屏挡的内侧的台板。在这样的结构中,除了作为出入口的部分之外,设置有台板的空间被屏挡包围。因此,能够防止从作业者背后窥视在台板上使用的监视装置的显示内容。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00977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8403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但是,就专利文献2公开的小间而言,作为整体能够采用基于正六棱柱的形状、基于正八棱柱的形状、基于圆柱的形状等。在小间采用基于正六棱柱、正八棱柱、圆柱等的形状的情况下,会在与设置小间的室内的其它物件、壁面等之间产生死角,妨碍设置小间的设置空间内的有效利用。另外,专利文献2也公开了小间采用基于长方体、立方体的形状的情况,但是即使小间采用基于长方体、立方体的形状,如果为了提高小间内的使用舒适性而使小间大型化,则也会妨碍设置小间的设置空间内的有效利用。对此,如果使小间小型化,则小间内的空间变窄,会降低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间,其能够防止从背后窥视台板上的作业空间,并且提高设置空间内的空间利用效率,并且能够提高使用舒适性。(二)技术方案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式的小间具备:小间主体,其具备立起设置于地面上的第一面板、以及与所述第一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并且以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对置的状态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面板及第三面板;台板,其设置于所述小间主体内,上表面为作业面;以及倾斜面板,其俯视来看连接于所述第三面板的位于
所述第一面板的相反侧的第一端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以随着朝向所述第二面板而远离所述第一面板的方式倾斜延伸,且在与所述第二面板的位于所述第一面板的相反侧的第一端部之间形成对所述小间主体内的出入口,所述台板具备:面板侧端缘部,其沿着所述第一面板及所述第二面板延伸;以及前端缘部,其具有第一缘部,该第一缘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随着从位于所述第二面板侧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三面板侧而向与所述第一面板接近的方向延伸。
7.这样使台板的面板侧端缘部至少沿着第一面板及第二面板,并且在前端缘部上设置从第二面板侧的第一端朝向第三面板侧而与第一面板侧接近的第一缘部。由此,面对台板的第一缘部使用台板上的作业面的使用者不是正对第一面板,俯视来看,促使了使用者朝向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的角部侧。在该状态下,由于在使用者的背后设置有倾斜面板,因此能够防止从背后窥视台板上的作业空间。另外,由于小间主体俯视来看利用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以及第三面板而成为方形状,因此能够防止与设置小间的设置空间内的其它物件、壁面等之间产生死角。另外,由于倾斜面板俯视来看向与台板的前端缘部的第一缘部相同的方向倾斜,因此能够防止倾斜面板与台板的前端缘部之间的间隔变窄,进出小间主体内外的畅通性变好。另外,台板的作业面从前端缘部朝向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的角部倾斜变宽,能够确保从使用者角度来看的作业面上的进深尺寸较大。另外,在例如落座于椅子上并使用台板的作业面的情况下,从台板的前端缘部侧朝向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的角部倾斜变宽也能够确保台板下方的使用者下肢的容纳空间。这样,即使小间主体小型化,也能够提高小间内的使用舒适性。因此,能够防止从背后窥视台板上的作业空间,并且能够提高设置空间内的空间利用效率,并且能够提高使用舒适性。
8.关于本发明一方式的小间,可以是,所述倾斜面板俯视来看配置于第二假想线上,所述第二假想线与将所述第一端与在所述前端缘部上位置最接近所述第一面板的第二端连结的第一假想线正交且通过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的角部。根据该结构,倾斜面板位于面对台板的第一缘部并使用台板上的作业面的使用者的背后。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从背后窥视台板上的作业空间。
9.关于本发明一方式的小间,可以是,所述前端缘部的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第三面板而言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远离,所述前端缘部具有从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三面板侧延伸的第二缘部。根据该结构,在台板上,从朝向台板的第一缘部的作业者角度来看,在第三面板侧形成有第二缘部与沿着第一面板的后缘部之间变宽的作业面。由此,台板的作业面上的空间变宽,提高作业者的使用舒适性。
10.关于本发明一方式的小间,可以是,所述台板的所述第一端比所述第二面板的所述第一端部靠向所述第一面板侧配置。根据该结构,第二面板比台板的第一端向远离第一面板的方向突出。由此,从作业者角度来看,能够遮挡来自第二面板侧的视线。由此提高了作业者的使用舒适性。
11.关于本发明一方式的小间,可以是,所述台板的所述第一缘部、以及所述倾斜面板俯视呈直线状延伸。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制作台板的第一缘部、倾斜面板,能够以较低成本提供小间。
12.关于本发明一方式的小间,可以是,所述倾斜面板俯视来看与所述台板的所述第一缘部平行地延伸。根据该结构,由于倾斜面板与台板的前端缘部的第一缘部平行,因此能够防止倾斜面板与台板的前端缘部之间的间隔变窄,能够防止进出小间主体内外的畅通性降低。
13.关于本发明一方式的小间,可以是,关于所述倾斜面板,其从所述第三面板的所述第一端部起的面板宽度尺寸比所述台板的所述第一缘部的宽度尺寸小。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倾斜面板的面板宽度尺寸过大,而使倾斜面板与第二面板的第一端部之间的间隔变窄。由此,能够防止进出小间主体内外的畅通性降低。
14.关于本发明一方式的小间,可以是,对于所述第二面板的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倾斜面板的位于所述第二面板侧的前端部而言,俯视来看,以随着从外表面侧朝向内表面侧而面板宽度尺寸变小的方式倾斜,所述外表面侧朝向所述小间主体的外侧方向,所述内表面侧朝向所述小间主体的内侧方向。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当通过出入口进入小间主体内或走出时,与倾斜面板的前端部上的内表面侧的端部、第二面板的第一端部上的内表面侧端部发生干涉。其结果为,能够防止进出小间主体内外的畅通性降低。(三)有益效果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防止从背后窥视台板上的作业空间,并且能够提高设置空间内的空间利用效率,并且能够提高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小间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上述小间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小间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小间的俯视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小间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小间的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会有对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的情况。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例如“平行”、“正交”、“中心”、“同轴”等表示相对的或者绝对的配置的表达不仅严格地表示那样的配置,也表示以公差、能够获得相同功能程度的角度、距离相对位移的状态。
18.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小间1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上述小间1的俯视图。如图1、图2所示,小间1具备:小间主体10、倾斜面板14、台板20a。
19.小间主体10设置在地面f上。小间主体10组合正面板(第一面板)11、右侧面板(第二面板)12、左侧面板(第三面板)13构成。正面板11、右侧面板12、左侧面板13立起设置于与
地面f正交的方向上。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沿着与正面板11的内表面11f(朝向小间主体10的内侧方向的面)正交的方向水平观察正面板11时的左右方向设定为宽度方向dw,将水平面内与正面板11的内表面11f正交的方向(正面板11的厚度方向)设定为前后方向df,将与宽度方向dw及前后方向df正交的方向设定为上下方向dv。另外,在前后方向df上,将小间主体10的正面板11侧设定为后方,将其相反侧设定为前方。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俯视”表示从上方朝向下方观察小间主体10的情况。
20.正面板11沿着与地面f正交的上下方向dv立起设置于地面f上。正面板11是上下方向dv较长的长方形的板状。
21.右侧面板12配置于正面板11的宽度方向dw的第一侧(右侧)。右侧面板12是上下方向dv较长的长方形状的板状,立起设置于地面f上。右侧面板12连结于正面板11的右侧端部11a。右侧面板12从正面板11的端部11a向前方延伸。
22.左侧面板13配置于正面板11的宽度方向dw的第二侧(左侧)。左侧面板13是上下方向dv较长的长方形状的板状,立起设置于地面f上。左侧面板13连结于正面板11的左侧端部11b。左侧面板13从正面板11的端部11b向前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右侧面板12及左侧面板13俯视来看与正面板11的内表面11f正交,相互平行地延伸。但是,右侧面板12及左侧面板13只要在沿宽度方向dw对置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df延伸即可。
23.正面板11、右侧面板12、以及左侧面板13分别由具有同样结构的面板体p构成。面板体p例如具备:矩形的面板主体(未图示)、沿着面板主体的四边设置的框材pe、以及设置于下边的框材并与地面f上接地的腿部(未图示)。此外,面板体p的材质、结构不受到任何限定,能够适当地采用上述所示的结构以外的结构。另外,正面板11、右侧面板12以及左侧面板13也可以形成为一体。
24.通过被正面板11、右侧面板12、以及左侧面板13包围而在小间主体10的内侧形成有具有朝向前方的开口100k的小间内空间100。在本实施方式中,正面板11、右侧面板12、以及左侧面板13的面向小间内空间100的侧的面板宽度尺寸sp相同。由此,小间主体10俯视呈正方形状。但是,各面板11、12、13的面板宽度尺寸sp也可以相互不同。
25.台板20a设置于小间主体10内。台板20a是板状,沿着与上下方向dv正交的水平面设置。台板20a的上表面构成平坦的作业面20f。如图2所示,台板20a具有:面板侧端缘部21、前端缘部22a。面板侧端缘部21具有:沿着正面板11的内表面11f沿宽度方向dw延伸的后端缘21a、沿着右侧面板12的内表面12f沿前后方向df延伸的右侧端缘21b、沿着左侧面板13的内表面13f沿前后方向df延伸的左侧端缘21c。台板20a在使面板侧端缘部21沿着正面板11、右侧面板12、左侧面板13的状态下,利用支架(未图示)、从地面f立起的腿(未图示)等固定。此外,面板侧端缘部21只要接近对置的面板11~13的内表面11f~13f,也可以不接触。
26.台板20a的前端缘部22a具备第一缘部22a、第二缘部22b。第一缘部22a在前端缘部22a相对于第二缘部22b而言位于右侧(右侧面板12侧)。
27.第一缘部22a随着从作为右侧端的第一端22e朝向作为左侧端的第二端22f,而以逐渐接近正面板11的方式向后方倾斜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缘部22a从第一端22e朝向第二端22f俯视呈直线状延伸。第一缘部22a的第一端22e构成前端缘部22a整体的右侧
端。即,第一端22e与右侧端缘21b的前端相交。另一方面,第一缘部22a的第二端22f相对于左侧面板13在宽度方向dw上远离。此外,第一端22e比右侧面板12的前端部(第一端部)10b(以下称为小间右前端部10b)向后方配置规定尺寸。
28.第二缘部22b从第一缘部22a的第二端22f向左侧延伸。第二缘部22b沿着宽度方向dw俯视呈直线状延伸,并与左侧面板13的内表面13f正交。此外,第一缘部22a的第二端22f及第二缘部22b构成前端缘部22a中的最后部,并与正面板11最接近。
29.在台板20a的前端缘部22a中,第一缘部22a的延伸方向(连结第一端22e与第二端22f的方向)上的宽度尺寸w1比第二缘部22b的延伸方向(宽度方向dw)的宽度尺寸w2形成地长。
30.另外,在台板20a上例如设置有配线插通部25,其插通有与在作业面20f上使用的电气设备连接的各种配线。另外,台板20a的作业面20f的上方设置有照明装置26。照明装置26固定于例如小间主体10的正面板11。此外,在台板20a、小间主体10中能够具备配线插通部25、照明装置26以外的各种可选部件。
31.在小间内空间100,在与第一缘部22a对置的位置设置有椅子c。椅子c构成为能够绕沿着上下方向dv的轴线旋转。此外,椅子c即使例如固定于地面f上,也能够利用滚轮等在地面f上行进。另外,椅子c也可以被从小间主体10延伸出的臂等支撑。
32.倾斜面板14连结于左侧面板13的前端部(第一端部)10a(以下称为小间左前端部10a)。倾斜面板14随着从小间左前端部10a朝向右侧而向前方(远离正面板11的方向)倾斜延伸。倾斜面板14的前端部14s(小间左前端部10a的相反侧的端部)与小间右前端部10b之间空出间隔配置。由此,在倾斜面板14的前端部14s与小间右前端部10b之间形成有用于出入小间内空间100的出入口100e。
33.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面板14俯视呈直线状延伸。倾斜面板14俯视来看与台板20a的第一缘部22a平行地延伸。倾斜面板14位于第二假想线l2上,该第二假想线l2与在前端缘部22a将第一缘部22a的第一端22e与第二端22f连结的第一假想线l1正交且通过正面板11与右侧面板12之间的角部10c。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假想线l2在靠近倾斜面板14的前端部14s的部分与倾斜面板14交叉。即,第二假想线l2在比倾斜面板14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央部分靠向前端部14s侧的部分与倾斜面板14交叉。但是,第二假想线l2只要在倾斜面板14的面板宽度尺寸s1(倾斜面板14的外表面14g上的长度)内交叉即可。在此,优选倾斜面板14、以及台板20a(第一缘部22a)形成为,第二假想线l2俯视来看相对于右侧面板12的内表面12f而言构成例如45
°
以下的角度θ。
34.另外,倾斜面板14的前端部14s形成为,以随着从倾斜面板14的外表面14g(朝向小间主体10的外侧方向的面)侧的端部14u朝向倾斜面板14的内表面14f(朝向小间主体10的内侧方向的面)侧的端部14t,倾斜面板14的延伸方向(面板宽度方向)的尺寸逐渐变小的方式倾斜。由此,在前端部14s上形成有相对于倾斜面板14的延伸方向倾斜的前端倾斜面14m。在图示的例子中,前端倾斜面14m沿着前后方向df延伸。但是,前端倾斜面14m的内表面14f侧的端部14t可以比外表面14g侧的端部14u靠向左侧,也可以靠向右侧。
35.小间主体10的小间右前端部10b形成为,以随着从右侧面板12的外表面12g(朝向小间主体10的外侧方向的面)侧的端部12u朝向右侧面板12的内表面12f(朝向小间主体10
的内侧方向的面)侧的端部12t,右侧面板12的延伸方向(前后方向df)的面板宽度尺寸逐渐变小的方式倾斜。由此,在小间右前端部10b形成有内表面12f侧的端部12t比外表面12g侧的端部12u靠向后方的前端倾斜面10t。此外,倾斜面板14的前端部14s及小间右前端部10b可以是延伸方向正交的平坦面。
36.另外,优选倾斜面板14设置成,在外表面14g上的从小间左前端部10a起的面板宽度尺寸s1比台板20a的第一缘部22a的宽度尺寸w1小。另外,优选倾斜面板14的面板宽度尺寸s1为正面板11的面板宽度尺寸sp的1/2以下。由此,可较宽地确保倾斜面板14的前端部14s与小间右前端部10b之间的出入口100e的宽度。
37.上述这样的小间1的使用者通过在倾斜面板14的前端部14s与小间右前端部10b之间形成的出入口100e而进入小间主体10内(小间内空间100)或走出。使用者在小间1内例如落座于椅子c,以面对台板20a的第一缘部22a的状态使用台板20a上的作业面20f。此时,使用者不与正面板11正对,而是与台板20a的第一缘部22a正对。于是,俯视来看,促使了使用者朝向正面板11的右侧端部(正面板11与右侧面板12的角部10c)侧。在该状态下,在使用者的背后设置有倾斜面板14,来自使用者背后的视线被遮挡。另外,由于在使用者的右侧方形成有出入口100e,因此能够防止使用者感觉到封闭感。另外,使用者通过出入口100e容易目视确认从右侧方接近的人。另外,通过出入口100e,在从小间1的外部观察时容易目视确认小间1内的使用者。
38.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小间1具备:小间主体10,其具备正面板11、右侧面板12、以及左侧面板13;台板20a;以及倾斜面板14,其从小间主体10的小间左前端部10a倾斜延伸。台板20a具备前端缘部22a,其具有从右侧面板12侧的第一端22e朝向左侧面板13侧向与正面板11侧接近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缘部22a。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在台板20a的前端缘部22a设置第一缘部22a,从而面对台板20a的第一缘部22a的使用者朝向正面板11与右侧面板12的角部10c侧。在这种情况下,从台板20a的使用者角度来看,由于在使用者的背后设置有倾斜面板14,因此能够防止从背后窥视台板20a上的作业空间。另外,由于小间主体10俯视呈矩形状,因此能够防止与设置小间1的设置空间内的其它物件、壁面等之间产生死角。另外,由于倾斜面板14与台板20a的前端缘部22a的第一缘部22a向相同方向倾斜,因此能够防止倾斜面板14与台板20a的前端缘部22a之间的间隔变窄,进出小间主体10内外的畅通性变好。另外,台板20a的作业面20f从前端缘部22a朝向角部10c倾斜地变宽,能够较大地确保从使用者角度来看的作业面20f上的进深尺寸d(沿着第二假想线l2的方向)。另外,在落座于椅子c上并使用台板20a的作业面20f的情况下,从台板20a的前端缘部22a侧朝向角部10c倾斜变宽也能够确保台板20a下方的使用者下肢的容纳空间。这样,即使小间主体10小型化,也能够提高小间1内的使用舒适性。因此,根据上述小间1,能够防止从背后窥视台板20a上的作业空间,并且能够提高设置空间内的空间利用效率,并且能够提高使用舒适性。
39.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倾斜面板14配置于第二假想线l2上,该第二假想线l2与第一假想线l1正交并且通过角部10c,该第一假想线l1将前端缘部22a的第一端22e与在前端缘部22a上位置最接近正面板11的第二端22f连结。
根据这样的结构,倾斜面板14位于使用者的背后,该使用者面对台板20a的第一缘部22a并使用台板20a上的作业面20f。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从背后窥视台板20a上的作业空间。
40.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前端缘部22a具有从第二端22f朝向左侧面板13延伸的第二缘部22b。根据该结构,从朝向第一缘部22a的作业者来看,在台板20a上的左侧形成有比第二端22f更向左侧扩展的作业面20f。由此,台板20a的作业面20f上的空间开阔,提高了作业者的使用舒适性。
41.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台板20a的第一端22e比小间主体10的小间右前端部10b更靠前方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小间主体10的右侧面板12比台板20a的第一端22e更向后方突出。由此,从作业者来看,能够利用右侧面板12遮挡来自右侧面板12侧的视线。由此提高了作业者的使用舒适性。
42.在本实施方式中,台板20a的第一缘部22a、以及倾斜面板14构成为俯视呈直线状延伸。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容易地制作台板20a的第一缘部22a、倾斜面板14,能够以较低成本提供小间1。
43.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面板14构成为,俯视来看,与台板20a的第一缘部22a平行地延伸。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倾斜面板14的前端部14s与台板20a的前端缘部22a之间的间隔变窄,能够防止进出小间主体10内外的畅通性降低。
44.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倾斜面板14的从小间左前端部10a起的面板宽度尺寸s1比台板20a的第一缘部22a的宽度尺寸w1小。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倾斜面板14的面板宽度尺寸s1过大,而使出入口100e变窄。由此,能够防止进出小间主体10内外的畅通性降低。
45.在本实施方式中,右侧面板12的小间右前端部10b及倾斜面板14的前端部14s构成为,俯视来看,以使得随着从外表面12g、14g侧朝向内表面12f、14f侧,面板12、14的面板宽度尺寸变小的方式倾斜。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当进入小间主体10内或走出时,与倾斜面板14的前端部14s的内表面14f侧的端部14t、或者小间右前端部10b的内表面12f侧的端部12t发生干涉,能够防止进出小间主体10内外的畅通性降低。
4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接着,对本发明的小间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的各变形例中,台板的前端缘部的结构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前端缘部22a不同。(第一变形例)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小间1b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在设置于小间1b的台板20b的前端缘部22b,第二缘部22c随着从第一缘部22a的第二端22f朝向左侧,向前方倾斜并延伸。第二缘部22c例如俯视来看与第一缘部22a正交并延伸。此外也可以是,第二缘部22c延伸的方向俯视来看不与第一缘部22a正交。
47.这样,即使在前端缘部22b形成为俯视呈v字状的情况下,只要倾斜面板14配置于第二假想线l2上即可,该第二假想线l2与将第一缘部22a的第一端22e与第二端22f连结的第一假想线l1正交,并且通过正面板11与右侧面板12之间的角部10c。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从位于朝向台板20b的第一缘部22a的位置的作业者来看,在台板20b上的左侧面板13侧,台板20a的作业面20f的空间开阔,提高了作业者的使用舒适性。
48.(第二变形例)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小间1c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设置于小间1c的台板20c的前端缘部22c俯视呈朝向后方突出的圆弧状。具体而言,前端缘部22c具备第一缘部22p、第二缘部22q。第一缘部22p在前端缘部22c相对于第二缘部22q而言形成于右侧。
49.第一缘部22p在宽度方向dw上以随着从作为右侧端的第一端22h朝向作为左侧端的第二端22i而逐渐接近正面板11侧的方式向后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缘部22p从第一端22h到第二端22i,向后方弯曲并延伸。
50.第二缘部22q从第一缘部22p的第二端22i朝向左侧面板13侧,向前方弯曲并延伸。因此,第一缘部22p的第二端22i在前端缘部22c中最接近正面板11。此外,第一缘部22p及第二缘部22q形成为相同的曲率半径。但是,在第一缘部22p及第二缘部22q之间,也可以使曲率半径不同。
51.倾斜面板14配置于第二假想线l4上,该第二假想线l4与将前端缘部22c的第一端22h与第二端22i连结的第一假想线l3正交,并且通过正面板11与右侧面板12之间的角部10c。
52.(第三变形例)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前端缘部22a~22c具备第一缘部22a、22p和第二缘部22b、22c、22q,但是不限于此。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小间1d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设置于小间1d的台板20d的前端缘部22d仅具备第一缘部22s。第一缘部22s在宽度方向dw上以随着从作为右侧端的第一端22j朝向作为左侧端的第二端22k而逐渐接近正面板11侧的方式向后方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端22k在前端缘部22d中最接近正面板11。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也是倾斜面板14配置于第二假想线l2上,该第二假想线l2与将第一端22j与第二端22k连结的第一假想线l1正交,并且通过正面板11与右侧面板12之间的角部10c。
53.(其它实施方式)以上对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及变形例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它变更。本发明不受上述说明限定,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例如,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台板20a的第一缘部22a、22p、22s形成为直线状或者曲线状,但是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形成为俯视呈波形状、朝向后方突出的曲线状等。
54.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台板20a、20b、20c、20d的第一端22e、22h、22j配置于比小间右前端部10b更靠后方的位置,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台板20a的第一端
22e在前后方向df上配置于与小间右前端部10b相同的位置。
55.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台板20a、20b、20c、20d的面板侧端缘部21具备后端缘21a、右侧端缘21b、左侧端缘21c,但是不限于此。面板侧端缘部21只要至少具有夹着角部10c的两侧的、后端缘21a和右侧端缘21b即可。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对例如台板20a的作业面20f沿着水平面内为平坦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台板20a的作业面20f随着朝向使用者侧端缘部即前端缘部22a而朝向下方倾斜。即,俯视来看,只要随着第一缘部22a从作为右侧端的第一端22e朝向作为左侧端的第二端22f,而前端缘部22a以逐渐接近正面板11的方式向后方倾斜并延伸即可。另外,台板20a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上下升降。
56.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台板20a的第一缘部22a、22s与倾斜面板14相互平行地设置,但是不限于此。台板20a的第一缘部22a、22s与倾斜面板14也可以不平行。
57.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对倾斜面板14连接于左侧面板13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倾斜面板14也可以连接于右侧面板12。
58.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小间主体10形成为俯视呈正方形状,但是也可以使小间主体10形成为,在宽度方向dw上或者是在前后方向df上较长,即俯视呈长方形状。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适当地置换为公知的结构要素,另外,也可以将上述的各变形例适当地组合。工业实用性
59.本发明能够针对具备小间主体、台板、倾斜面板的小间进行利用。附图标记说明
60.1、1b、1c、1d-小间;10-小间主体;10a-小间左前端部(第三面板的第一端部);10b-小间右前端部(第二面板的第一端部);10c-角部;11-正面板(第一面板);11f-内表面;12-右侧面板(第二面板);12f-内表面;12g-外表面;12t-内表面侧的端部;12u-外表面侧的端部;13-左侧面板(第三面板);14-倾斜面板;14f-内表面;14g-外表面;14s-前端部;14t-内表面侧的端部;14u-外表面侧的端部;20a、20b、20c、20d-台板;20f-作业面;21-面板侧端缘部;22a、22b、22c、22d-前端缘部;22a、22p、22s-第一缘部;22b、22c、22q-第二缘部;22e、22h、22j-第一端;22f、22i、22k-第二端;dw-宽度方向;f-地面;l1、l3-第一假想线;l2、l4-第二假想线;w2-宽度尺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