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25527849发布日期:2021-06-18 20:1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应用在混凝土楼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知的,混凝土楼板具有强度高、刚度好,耐火性和耐久性好,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在我国便于工业化生产,应用最广泛,按其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用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现场拼装而成;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710635339.2提出的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该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具有预应力能力强的优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混凝土楼板的施工需要考虑抗震性、稳定性、强度以及施工建简易等,故而提出一种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够提高混凝土楼板的抗变形性能,适应地震环境,可移动范围受到限制,使其在抗震的情况下满足稳定的需求,达到了施工便捷且性能好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包括第一楼板、第二楼板、横梁和支柱,所述第一楼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钢筋柱,所述钢筋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横向钢板,所述横向钢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横柱,所述第一楼板的内部开设有穿孔,所述横向钢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穿孔顶部的顶柱,所述顶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横梁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钢板,所述横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座,所述顶座的顶部开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水槽,所述顶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分布的限位条,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的底部均开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卡槽,所述钢筋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钢筋网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的内部结构相同,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均与顶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底部的卡槽分别位于限位条的外侧,且两个限位条分别位于两个水槽的相背一侧。

优选的,所述横梁位于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的相对一侧,且横梁与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活动连接。

一种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三个钢筋柱与三个横向钢板相互焊接,三个钢筋柱位于三个横向钢板的顶部,三个钢筋柱呈纵向排列,三个横向钢板呈横向排列,并将钢筋网层焊在三个钢筋柱与三个横向钢板之间,焊接完成后放入模具中;

模具内部设置有与卡槽和穿孔相适配的模型,对模具内部注入混凝土等待凝固后成型;

将顶柱焊接在穿孔内的横向钢板顶部,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即成型;

焊接第一钢板、连接板和第二钢板,完成后放入带有限位槽相适配模型的模具内,并注入混凝土成型;

施工时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之间安装横梁,横梁分别与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之间设有间隙,横梁、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的底部分别与顶座接触,且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底部的卡槽均位于两个限位条的外侧,两个水槽分别位于横梁左右两侧的间隙下方。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顶板与顶部建筑直接接触,顶部建筑的部分重量会由横向钢板和横柱支撑,第一楼板和钢筋柱同时承担重量,不仅加强了第一楼板的抗变形能力和强度,同时通过横向钢板和横柱结构分担重量,防止第一楼板变形断裂,横柱在施工后位于限位槽的内部,重量可通过横梁内部的第二钢板传递给顶座和支柱,支柱与地面接触,主要载重的部分都受到第二钢板以及横柱加强,提高其载重能力,第二钢板、第一钢板和连接板符合工字钢的结构设计,具有较强的抗变形能力,从而提高了混凝土楼板的性能。

2、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现场浇筑成型,能便于卡槽与横向钢板的成型,安装后,横梁与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之间的间隙,在震动时,使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不相互影响,同时,能够适应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的热胀冷缩,横梁与限位条可有效的限制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的移动范围,防止第一楼板和第二楼板脱离顶座的支撑,同时横柱可在限位槽内进行移动,能够适应地震环境,且连接之间环环相扣,可移动范围受到限制,使其在抗震的情况下满足稳定的需求,达到了施工便捷且性能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楼板结构右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中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第一楼板;2、第二楼板;3、横梁;4、支柱;5、卡槽;6、限位条;7、钢筋柱;8、顶座;9、水槽;10、第二钢板;11、连接板;12、第一钢板;13、横向钢板;14、横柱;15、限位槽;16、穿孔;17、顶柱;18、连接环;19、顶板;20、钢筋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包括第一楼板1、第二楼板2、横梁3和支柱4,第一楼板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钢筋柱7,钢筋柱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横向钢板13,横向钢板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横柱14,第一楼板1的内部开设有穿孔16,横梁3位于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的相对一侧,且横梁3与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均为活动连接,横向钢板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穿孔16顶部的顶柱17,顶柱1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18,连接环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19,横梁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钢板12,第一钢板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钢板10,横梁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5,支柱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座8,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的内部结构相同,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均与顶座8活动连接,顶座8的顶部开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水槽9,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底部的卡槽5分别位于限位条6的外侧,且两个限位条6分别位于两个水槽9的外侧,顶座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分布的限位条6,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的底部均开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卡槽5,钢筋柱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钢筋网层20。

一种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三个钢筋柱7与三个横向钢板13相互焊接,三个钢筋柱7位于三个横向钢板13的顶部,三个钢筋柱7呈纵向排列,三个横向钢板13呈横向排列,并将钢筋网层20焊在三个钢筋柱7与三个横向钢板13之间,焊接完成后放入模具中;

模具内部设置有与卡槽5和穿孔16相适配的模型,对模具内部注入混凝土等待凝固后成型;

将顶柱17焊接在穿孔16内的横向钢板13顶部,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即成型;

焊接第一钢板12、连接板11和第二钢板10,完成后放入带有限位槽15相适配模型的模具内,并注入混凝土成型;

在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之间安装横梁3,横梁3分别与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之间设有间隙,横梁3、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的底部分别与顶座8接触,且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底部的卡槽5均位于两个限位条6的外侧,两个水槽9分别位于横梁3左右两侧的间隙下方。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使用本发明时,通过顶板19与顶部建筑直接接触,顶部建筑的部分重量会由横向钢板13和横柱14支撑,第一楼板1和钢筋柱7同时承担重量,不仅加强了第一楼板1的抗变形能力和强度,同时通过横向钢板13和横柱14结构分担重量,防止第一楼板1变形断裂,横柱14在施工后位于限位槽15的内部,重量可通过横梁3内部的第二钢板10传递给顶座8和支柱4,支柱4与地面接触,主要载重的部分都受到第二钢板10以及横柱14加强,提高其载重能力,第二钢板10、第一钢板12和连接板11符合工字钢的结构设计,具有较强的抗变形能力,从而达到了性能好的目的;并且,该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现场浇筑成型,能便于卡槽5与横向钢板13的成型,安装后,横梁3与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之间的间隙,在震动时,使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不相互影响,同时,能够适应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的热胀冷缩,横梁3与限位条6可有效的限制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的移动范围,防止第一楼板1和第二楼板2脱离顶座8的支撑,同时横柱14可在限位槽15内进行移动,能够适应地震环境,且连接之间环环相扣,可移动范围受到限制,使其在抗震的情况下满足稳定的需求,达到了施工便捷且性能好的目的,解决了混凝土楼板在实际使用中的抗震性、稳定性、强度以及施工简易等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