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形钢管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18193发布日期:2022-11-16 08:1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T形钢管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t形钢管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轻质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t形钢管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轻质建筑材料技术领域中,混凝土桁架叠合板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混凝土叠合板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施工模板、脚手架数量,提高施工效率,进而降低施工成本。现有的混凝土桁架叠合板主要由底板和桁架构成,通过底板浇筑与钢管桁架构成整体的混凝土桁架叠合板。现有的混凝土桁架叠合板的内部结构强度没有保障,桁架与底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有限,而且其对预应力钢筋的布设也没有限制,难以克服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影响,给制作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所生产的混凝土桁架叠合板的质量也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到混凝土桁架叠合板在轻质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的推广应用,限制了其在建筑行业内的发展前景。
3.现有2018年10月12日公开的申请号为cn201810620684.3的一种钢管钢筋组合桁架,包括上弦管、上弦管长度方向两侧均设置一个腹杆,两腹杆各由一根钢筋连续弯折形成,腹杆上下两端的弯折处均为圆弧形,腹杆上下两端的圆弧形弯折之间为直杆,腹杆上端各弯折处的圆弧形两端与直杆交界处分别通过第一焊点和第二焊点与上弦管外壁焊接。这种钢管钢筋组合桁架应用到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中,当需要设置构件时,不方便构件的布设,钢管桁架制作时,不易精准定位和精准焊接,也不便于机械化生产。本技术相对于所公开的专利文件做出了实质性的技术改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t形钢管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具有保护构件侧壁、方便面层承托与布设,减轻构件的施工荷载等特点。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6.t形钢管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管桁架,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内布设有多根纵向预应力钢筋,所述钢管桁架包括钢管和焊接在钢管两侧的波浪形钢筋,所述的波浪形钢筋包括波峰段、波谷段和波峰段与波谷段之间的腹杆,所述的波浪形钢筋的波谷嵌入到钢筋混凝土底板内,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内设置有多根横向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钢筋的波峰两侧有用于与钢管焊接的焊接处,且焊接处设置在波浪形钢筋与钢管相交的切点或切点附近,所述钢管两侧的波浪形钢筋的波峰段或波峰段连同上段腹杆一起横向折弯形成桁架上翼外展翅钢筋。桁架上翼外展翅钢筋可通过上部折弯部位的不同,使上翼外展翅钢筋高于或低于或齐平于钢管顶部,通过调整折弯位置,方便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模壳的放置,使其适用性更强。这样,在制作桁架时,为控制成本,优选薄壁管,但因其壁薄,在焊接时容易焊穿,导致脱焊等现象,因此增加焊点,可以减少波浪形钢筋单个波峰段焊接到钢管的脱焊机率,同时多个焊点也增强了波浪形钢筋与钢管之间的整体强度。
波浪形钢筋的波峰段通过横向折弯方便构件的布设,上部折弯部限位模壳的侧壁位置,折弯头部有部分为平直段,平直段与钢管平行,平直段增加了模壳与横向折弯钢筋之间的接触面,起到了保护构件侧壁的作用;此外也方便面层承托与布设,减轻了构件的施工荷载;也增强了楼板层现浇层面层的横向应力。
7.本发明适用于各种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楼盖、屋盖、基础底板、墙体和桥梁使用,特别适用于无梁楼盖的使用。
8.优选地,所述钢管一侧的波浪形钢筋其腹杆所在平面与钢管另一侧的波浪形钢筋其腹杆所在平面相对平行设置。当需要设置构件时,方便构件的布设,钢管桁架制作时,能够精准定位、精准焊接,便于机械化生产。
9.优选地,钢筋混凝土底板上设置有钢筋桁架。
10.优选地,钢筋桁架与钢管桁架平行、正交或相交。
11.优选地,所述的钢管一侧的波浪形钢筋其腹杆所在平面与钢管另一侧的波浪形钢筋其腹杆所在平面相对平行设置。
12.优选地,所述的钢管一侧或两侧腹杆的下段焊接有第一纵向钢筋。
13.优选地,所述的钢管内有膨胀混凝土。
14.优选地,所述的钢管一端或两端内设置有钢筋,并伸出钢管,或者两端内的钢筋为通长钢筋,并伸出钢管。
15.优选地,所述的钢管两侧的波浪形钢筋八字形设置。
16.优选地,钢筋混凝土底板内设置有多根第二纵向钢筋。
17.优选地,在钢筋混凝土底板上同时纵向设置有至少两个钢管桁架。
18.优选地,相邻两个钢管桁架之间设置有构件,构件为盆状构件、钢网箱、空腹构件或空心构件或轻质实心块。
19.优选地,钢筋混凝土底板的纵向侧边的上边或/和下边设置有倒角边。可以防止裂缝的产生。
20.优选地,每个焊接处有1至2个焊点。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23.图3为本发明钢管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3的端面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钢管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图5的端面示意图;
27.图7为图5的横向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
3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图10的局部放大图;
3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3为图12的局部放大图;
34.图14为本发明横向示意图;
35.图15为本发明纵向示意图;
36.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7为图16的局部放大图;
38.图18为本发明另一横向示意图。
39.其中,1为钢筋混凝土底板,2为钢管桁架,3为纵向预应力钢筋,4为钢管,5为波浪形钢筋,6为波峰段,7为波谷段,8为腹杆,9为横向钢筋,10为焊接处,11为桁架上翼外展翅钢筋,12为钢筋桁架,13为第一纵向钢筋,14为钢筋,15为第二纵向钢筋,16为倒角边,17为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1.如图1-18所示,t形钢管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1、钢管桁架2,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1内布设有多根纵向预应力钢筋3,所述钢管桁架2包括圆形钢管4和焊接在钢管4两侧的波浪形钢筋5,所述的波浪形钢筋5包括波峰段6、波谷段7和波峰段6与波谷段7之间的腹杆8,所述的波浪形钢筋5的波谷嵌入到钢筋混凝土底板1内,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1内设置有多根横向钢筋9,所述波浪形钢筋5的波峰两侧有用于与钢管4焊接的焊接处10,且焊接处10设置在波浪形钢筋5与钢管4相交的切点附近,所述钢管4两侧的波浪形钢筋5的波峰段连同上段腹杆一起横向折弯形成桁架上翼外展翅钢筋11。
42.如图1、2、3所示,所述的钢管4两侧的波浪形钢筋5八字形设置。如图5所示,所述钢管4两侧的波浪形钢筋5的波峰段横向折弯形成桁架上翼外展翅钢筋11。
43.如图5至13所示,所述的钢管4一侧的波浪形钢筋5其腹杆所在平面与钢管另一侧的波浪形钢筋5其腹杆所在平面相对平行设置。
44.如图16、17所示,所述的钢管两侧腹杆的下段焊接有第一纵向钢筋13。
45.如图14、15、18所示,所述的钢管内有膨胀混凝土,所述的钢管两端内设置有钢筋14,并伸出钢管。
46.如图1、8至12、16、17所示,钢筋混凝土底板1内设置有多根第二纵向钢筋15。
47.如图14、15、18所示,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纵向侧边的上下边均设置有倒角边16。
48.如图8、10、12、16所示,在两个钢管桁架2之间设置有构件17。
49.如图8所示,所述的构件17为轻质实心块。如图10、16所示,所述的构件17为空腹构件。如图12所示,所述的构件17为盆状构件。
50.如图18所示,钢筋混凝土底板1上设置有钢筋桁架12,钢筋桁架与钢管桁架平行。
51.上述内容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例举,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52.同时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之用,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列举,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保护范围。采用等同技术手段、等同设备等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改进应当认为是没有超出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