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安装组件、吊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43058发布日期:2021-09-07 22:3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顶安装组件、吊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建筑装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顶安装组件、吊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家装吊顶是家装中常见的环节,相关技术中,带有耐火及吸音功能的吊顶板材多采用石膏板、硅酸钙板、陶板、矿棉吸音板等材料。是现在常用的一种屋内顶壁的装修方式,通过选择不同吊顶板的装饰面,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内饰顶部空间的艺术形象,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
3.目前,带有表面装饰层的吊顶板在屋顶的顶壁表面进行安装时,吊顶板一般通过工字型或者倒t字型的卡件用于固定吊顶板的两侧。
4.但是,由于安装完成的吊顶板固定于相邻的卡件之间,若将吊顶板搭接于相邻的卡件之间,由于卡件的底面支撑,则会导致卡件的一部分裸露在吊顶板下表面之外,从而降低吊顶板的装饰效果。
5.若在吊顶板侧壁的中间位置设卡接槽,使得卡件的支撑底面插入相邻的两个吊顶板的卡接槽内,实现卡件的隐蔽卡接安装;卡槽的开设方案会降低装饰面板边缘固定位置的安装强度,并且若在现场开槽,则会大大降低装饰面板的现场安装效率,若在装饰面板的生产过程中加入开槽工序,同样会降低装饰面板的生产效率,并且不能实现吊顶板的安装或者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顶安装组件、吊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在保证吊顶板安装结构强度的同时,能够实现吊顶板的安装和拆卸,并且有利于安装组件的隐蔽。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吊顶安装组件,包括安装龙骨、主龙骨和卡接件;其中,安装龙骨用于贴合固定吊顶板,且包括第一卡接部;主龙骨用于连接固定,且包括插接孔;而卡接件的一端与第一卡接部卡接连接,卡接件的另一端插入插接孔内,且与插接孔卡接连接,以垂直连接安装龙骨和主龙骨。
9.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吊顶安装组件和吊顶结构,由于安装龙骨可以通过钉装或者胶粘贴合固定于吊顶板的内侧面,无需对吊顶板进行开槽处理,在保证吊顶板安装结构强度的同时,由于吊顶安装组件均位于吊顶板的内侧面,即吊顶板与屋顶之间的内部空间内,有利于安装组件的隐蔽,避免外漏影响吊顶板的装饰效果;同时,位于吊顶板内侧面的吊顶安装组件不会影响相邻吊顶板的安装和拆卸操作,能够实现吊顶板的独立安装和拆卸,便于吊顶板的快速更换,并且方便吊顶板与屋顶之间的内部空间的检修作业。
10.可选的,安装龙骨还包括:
11.第一底板,用于贴合连接吊顶板;
12.两个第一侧板,分别与第一底板的两个相对的边缘连接,第一底板和两个第一侧板围设出凹槽,且两个第一侧板远离第一底板的边缘分别设有第一卡接部。
13.可选的,卡接件包括:
14.第二底板;
15.两个第二侧板,分别与第二底板的两个相对的边缘连接,第二底板和两个第二侧板围设出第二凹槽;
16.两个第二卡接部,分别位于第二侧板远离第二底板的边缘,且与插接孔卡接;
17.四个第三卡接部,沿第二凹槽的长度延伸方向,每个第二侧板靠近第二底板的边缘两侧分别形成第三卡接部,且与第一卡接部卡接。
18.可选的,第一卡接部包括第一凸筋或者内翻边。
19.可选的,第三卡接部靠近第二卡接部的一侧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第三卡接部远离第二卡接部的另一侧与第一底板抵接。
20.可选的,主龙骨还包括:
21.第一连接板,用于与屋顶固定连接;
22.第一安装板,与第一连接板的边缘垂直连接,沿主龙骨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一安装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插接孔。
23.可选的,吊顶安装组件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包括:
24.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贴合固定;
25.第二安装板,与第二连接板的边缘垂直连接,第二安装板用于与屋顶贴合固定。
26.可选的,第一连接板上设有龙骨连接孔,第二连接板上设有固定连接孔;
27.吊顶安装组件还包括螺纹连接件,螺纹连接件穿过龙骨连接孔和固定连接孔,以贴合固定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28.沿垂直于第一安装板的方向,龙骨连接孔为条形孔;和/或,
29.沿垂直于第二安装板的方向,固定连接孔为条形孔。
30.第二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顶结构,包括吊顶板和多个第一方面中的吊顶安装组件,吊顶板用于朝向屋顶的内侧面通过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龙骨和对应的多个卡接件与主龙骨可拆卸连接。
31.由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结构包括第一方面中的吊顶安装组件,因此二者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32.第三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第二方面中的吊顶结构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
33.间隔安装多个主龙骨;
34.在吊顶板的内侧面间隔固定安装龙骨;
35.在每个安装龙骨上通过第一卡接部卡接固定至少两个卡接件;
36.将每个卡接件远离安装龙骨的另一端插入主龙骨的插接孔内。
37.由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结构的安装方法应用于第二方面中的吊顶结构,同样包括第一方面中的吊顶安装组件,也能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结构的正视图;
4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结构的侧视图;
4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安装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安装组件的安装龙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安装组件的安装龙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4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安装组件的主龙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安装组件的卡接件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安装组件的固定件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结构的吊顶板的内侧面间隔固定安装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4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结构的安装方法流程图;
49.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结构的用于间隔安装主龙骨的安装方法流程图。
50.附图标记:
[0051]1‑
安装龙骨;11

第一底板;12

第一侧板;13

第一卡接部;14

第一凹槽;2

卡接件;21

第二底板;22

第二侧板;23

第二凹槽;24

第二卡接部;25

第三卡接部;3

主龙骨;31

第一安装板;32

插接孔;33
‑ꢀ
第一连接板;34

龙骨连接孔;4

固定件;41

第二安装板;42

第二连接板;43

固定连接孔;5

吊顶板;6

屋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3]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54]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55]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设备精度或者安装误差的限制,绝对的平行或者垂直效果是难以达到的。在本技术中有关垂直、平行或者同向的描述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限定条件,而是表示可以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实现垂直或者平行的结构设置,并达到相应的
预设效果,如此,可以最大化的实现限定特征的技术效果,并使得对应技术方案便于实施,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0056]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5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58]
参见图2至图3,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顶结构,包括吊顶板5和多个吊顶安装组件,其中,吊顶板5通过吊顶安装组件能够实现可拆卸式的安装。
[0059]
该吊顶安装组件包括安装龙骨1、主龙骨3和卡接件2,如图3所示,安装龙骨1用于贴合固定吊顶板5,还包括第一卡接部13;主龙骨3用于连接屋顶6,且包括插接孔32;而卡接件2的一端与第一卡接部13卡接连接,另一端插入插接孔32内且与插接孔32卡接连接,以垂直连接主龙骨3和安装龙骨1。
[0060]
本技术提供的吊顶安装组件在用于吊顶结构的安装时,先在吊顶板5用于朝向屋顶6的内侧面的间隔贴合至少两个固定安装龙骨1,随后通过安装龙骨1与卡接件2的卡接实现安装龙骨1与主龙骨3的垂直连接,由于卡接件2同样与主龙骨3卡接连接,且主龙骨3用于连接屋顶6,从而实现吊顶板5与屋顶6的可拆卸安装。
[0061]
如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安装组件和吊顶结构,由于安装龙骨1可以通过钉装或者胶粘贴合固定于吊顶板5的内侧面,无需对吊顶板5进行开槽处理,在保证吊顶板5安装结构强度的同时,由于吊顶安装组件均位于吊顶板5的内侧面,即吊顶板5与屋顶6之间的内部空间内,有利于安装组件的隐蔽,避免外漏影响吊顶板5的装饰效果;同时,位于吊顶板5内侧面的吊顶安装组件不会影响相邻吊顶板5的安装和拆卸操作,能够实现吊顶板5的独立安装和拆卸,便于吊顶板5的快速更换,并且方便吊顶板5与屋顶6之间的内部空间的检修作业。
[006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9所示,安装龙骨1还包括第一底板11和两个第一侧板12;其中,第一底板11用于贴合连接吊顶板5,两个第一侧板12分别与第一底板11的两个相对的边缘连接,以使第一底板11和两个第一侧板12围设出第一凹槽14,即两个第一侧板12 位于第一底板11的同一侧,且两个第一侧板12远离底板的边缘分别设有第一卡接部13,用于安装龙骨1的卡接固定。
[0063]
示例性的,安装龙骨1为长条型材,第一底板11和两个第一侧板 12可以为一体结构折弯成型,第一侧板12和第一卡接部13可以为一体结构;或者,第一底板11和两个第一侧板12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在一起,第一侧板12和第一卡接部13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在一起;其中,每个第一侧板12上的第一卡接部13均沿安装龙骨1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
[0064]
示例性的,第一底板11和两个第一侧板12之间的夹角均为90
°
。如此,既便于使用模具加工卡接件2,又能较好地保证卡接件2的结构稳定性,进而保证吊顶结构的稳定性。
[0065]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底板11和两个第一侧板12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其他角度,两
个第一侧板12可以关于第一底板11沿凹槽宽度方向的中垂面对称设置,也可以不对称设置,皆可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0066]
参见图7,卡接件2包括第二底板21、两个第二侧板22、两个第二卡接部24以及四个第三卡接部25;其中,第二侧板22分别与第二底板21的两个相对的边缘连接,第二底板21和两个第二侧板22围设出第二凹槽23,即两个第二侧板22位于第二底板21的同一侧,而两个第二卡接部24分别位于两个第二侧板22远离第二底板21的边缘,且与插接孔32卡接,以连接卡接件2和主龙骨3;沿第二凹槽23(即主龙骨3) 的长度延伸方向,每个第二侧板22靠近第二底板21的边缘两侧分别形成第三卡接部25,且与第一卡接部13卡接,以连接安装龙骨1和卡接件2,从而实现安装龙骨1与主龙骨3的垂直连接。
[0067]
示例性的,第二底板21和两个第二侧板22可以为一体结构折弯成型;或者,第二底板21和两个第二侧板22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在一起。
[0068]
示例性的,第二底板21和两个第二侧板22之间的夹角均为90
°
。如此,既便于使用模具加工卡接件2,又能较好地保证卡接件2的结构稳定性,进而保证吊顶结构的稳定性。
[0069]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底板21和两个第二侧板22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其他角度,两个第二侧板22可以关于第二底板21沿第二凹槽23 的宽度方向的中垂面对称设置,也可以不对称设置,只要保证第二卡接部24和插接孔32的卡接配合以及第三卡接部25与第一卡接部13 的卡接配合即可。
[0070]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吊顶板5的安装过程,设置两个安装龙骨1 通过第一底板11贴合于吊顶板5内侧面的两边,使安装龙骨1的长度延伸方向分别平行吊顶板5的两个相对的边缘;将每个安装龙骨1的第一卡接部13同时与至少两个卡接件2的第三卡接部25卡接,在卡接安装时,沿安装龙骨1的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即第一凹槽14的两端)分别插入多个卡接件2设有第三卡接部25的一端,以使安装龙骨 1的两个第一卡接部13和每个卡接件2的两个第三卡接部25能够抵接以限制卡接件2和安装龙骨1在垂直于底板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范围,一般是限制安装龙骨1在竖直方向上向下远离卡接件2;随后将卡接件 2设有第二卡接部24的另一端分别插入对应主龙骨3的插接孔32内,通过第二卡接部24与插接孔32的卡接配合,以限制卡接件2和主龙骨3在垂直于底板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范围,一般是限制卡接件2在竖直方向上向下远离主龙骨3,从而实现安装龙骨1与主龙骨3的垂直连接,已完成吊顶板5的安装。
[0071]
由于第二侧板22远离第二底板21的边缘具有较大的弹性形变,能够缩小两个第二卡接部24之间的间距,即第二卡接部24和插接孔 32之间的限位卡接是弹性限位结构,在拆卸时,可以沿竖直方向向下用力使与任意吊顶板5卡接固定的卡接件2的第二卡接部24脱离对应的插接孔32;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在此过程中,两个第二侧板22 会分别向靠近另一个第二侧板22的方向移动,以降低两个第二卡接部 24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第二卡接部24由对应插接孔32的两个相对边缘之间抽出,从而完成任意吊顶板5的拆卸。
[0072]
示例性的,第二卡接部24包括第二凸筋或者外翻边,如图3所示,设置每个第二侧板22远离第二底板21的边缘向远离另一个第二侧板 22的方向凸起,以形成第二凸筋,用于插入插接孔32并与其卡接;其中,在每个第二侧板22上的第二凸筋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二底板21,便于安装龙骨1和主龙骨3平面的平行安装。
[0073]
此外,还可以设置每个第二侧板22远离第二底板21的边缘向远离另一个第二侧板
22的方向弯折延伸,以形成外翻边,用于插入插接孔32并与其卡接,且设置弯折角度大于90
°
,如此,在卡接安装时,便于外翻边的插入卡接。对于第三卡接部25与第一卡接部13的卡接配合,示例性的,在安装龙骨1上,如图5所示,第一卡接部13包括第一凸筋,沿安装龙骨1的长度延伸方向,每个第一侧板12远离底板的边缘朝向另一个第一侧板12凸起形成第一凸筋,用于与第三卡接部 25卡接配合,安装龙骨1与卡接件2的卡接安装。
[0074]
此外,如图4所示,第一卡接部13也包括内翻边,沿安装龙骨1 的长度延伸方形,每个第一侧板12远离底板的边缘朝向另一个第一侧板12和底板的方向弯折延伸,已形成内翻边,用于与第三卡接部25 卡接配合,以卡接固定安装龙骨1。
[0075]
在第一卡接部13为内翻边的情况下,内翻边可以是一个平面结构,与对应连接的第一侧板12的夹角在0~180度之间均可,优选的,在 60~120度之间时,便于卡头的卡接安装配合。
[0076]
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沿安装龙骨1的长度方向,内翻边为圆弧面,内翻边的一侧边缘与第一侧板12连接,为了避免内翻边的另一侧边缘外翻,设置圆弧面的内翻边的圆心轴与底板位于内翻边的同一侧,且圆心轴平行于第一侧板12与底板的连线处;即内翻边为圆心轴与安装龙骨1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的圆柱面。如此,圆弧面的设置便于第二卡接部24的插入卡接。
[0077]
对应的,四个第三卡接部25为四个凸起的卡头,如图7所示,每个第二侧板22靠近第二底板21的边缘两侧分别形成一个卡头,每个第二侧板22上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卡头分别用于与两个第一卡接部13 卡接。
[0078]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二侧板22两侧的卡头可以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卡头,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卡头,如图7所示,卡头包括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沿第二凹槽23(即主龙骨3)的长度延伸方向,两个第一卡头均位于两个第二侧板22的同一侧,而两个第二卡头均位于两个第二侧板22的另一相对侧。
[0079]
沿第二凹槽23(即主龙骨3)的长度延伸方向,在第一卡头与第二卡头之间的最远间距小于两个第一侧板12远离底板边缘的间距,且大于两个第一卡接部13之间最小距离的情况下,设置第一卡头在主龙骨3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卡头的长度,如此,在将卡头与第一卡接部13插入卡接的过程中,先将第一卡头与一侧的第一卡接部13插入卡接,随后再将第二卡头与另一侧的第一卡接部13插入卡接卡接,便于卡接配合。
[0080]
对应的,如图1和图3所示,沿垂直于第二底板21的方向,第三卡接部25的远离第二底板21的上侧边用于与第一卡接部13接触卡接,均设置为与第二底板21平行的直边,以便于与第一卡接部13的卡接定位,保证安装龙骨1与卡接件2的接触固定。
[0081]
此外,同样为了便于第三卡接部25与第一卡接部13的插入卡接,沿第二凹槽23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第二侧板22靠近第二底板21的边缘的两侧通过斜边或者圆弧边分别与第三卡接部25的上侧边远离第二侧板22的一端平滑连接,以使第三卡接部25与第一卡接部13的插入卡接过程比较顺畅。
[0082]
其中,如图7所示,在第二侧板22靠近第二底板21的边缘的两侧通过圆弧边分别与第三卡接部25(即卡头)的上侧边远离第二侧板 22的一端平滑连接的情况下,对于同一个第二侧板22上的两个第三卡接部25,一个第三卡接部25的圆弧边的圆心与另一个第三卡接部25 均位于该圆弧边的同一侧,即圆弧边是向外凸出的。
[0083]
对应的,在第一卡头在第二凹槽23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卡头的长度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第二侧板22靠近第二底板21 的边缘与第一卡头的上侧边通过1/4圆弧连接,如此,第一卡头远离第二侧板22的一端具有尖端,便于第一卡头优先与一侧的第一卡接部13 进行插入卡接的操作。
[0084]
此外,在卡接件2的第三卡接部25与第一卡接部13的卡接安装的过程中,也可以选择沿安装龙骨1的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开口处(即第一凹槽14的两端)直接插入卡接件2的第三卡接部25,并沿安装龙骨1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卡接件2,用于调节卡接件2与安装龙骨1的卡接位置。
[0085]
在第三卡接部25靠近第二卡接部24的一侧与第一卡接部13接触卡接的情况下,第三卡接部25远离第二卡接部24的另一侧与第一底板11抵接,从而避免卡接件2相对于安装龙骨1的晃动;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由于两个第二侧板22均位于第二底板21的同一侧,在第一凹槽14中,第二底板21刚好与第一底板11贴合接触。
[0086]
由于屋顶6对应的楼板的下侧表面通常不会是一个平整的平面,若直接将主龙骨3与屋顶6固定连接,通过膨胀螺栓的直接固定无法精确调节主龙骨3的水平度,即无法保证将安装龙骨1固定至同一平面上,不利于吊顶板5的水平安装。
[0087]
基于此,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吊顶安装组件还包括用于与主龙骨3配合固定的固定件4,在固定主龙骨3的同时,还便于对主龙骨3的水平度进行调整,以实现多个主龙骨3的水平共面安装。
[0088]
如图3和图6所示,主龙骨3包括第一连接板33和第一安装板31。第一连接板33用于与屋顶6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31与第一连接板 33的边缘垂直,且与第一连接板33相连接为一体结构,沿主龙骨3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一安装板31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插接孔32,通过卡接件2的卡接配合,用于垂直连接安装龙骨1。其中,对于第一连接板 33与第一安装板31的垂直连接位置,本技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示例性的,主龙骨3被垂直于其长度延伸方向的面截取的截面呈l形或者倒t形,即第一安装板31的边缘与第一连接板33的边缘垂直连接,或者第一连接板33的边缘与第一安装板31的中部位置垂直连接。
[0089]
对应的,固定件4包括第二连接板42和第二安装板41,如图3和图8所示,第二连接板42用于与第一连接板33贴合固定,而第二安装板41与第二连接板42的边缘垂直连接,其中第二安装板41用于与屋顶6贴合固定。一般的,在第二安装板41上开设有通孔,在屋顶6 的预设位置开设有对应的盲孔,通过膨胀螺栓或者带有膨胀管的螺钉穿过第二安装板41上的通孔将其与对应的盲孔固定连接,且使第二安装板41与屋顶6贴合。其中,固定件4同样可以是t形或者l形构件。
[0090]
其中,第二连接板42和第二连接板42的贴合固定在固定安装龙骨1的同时,还用于调整安装龙骨1的水平度,如图6和图8所示,在第一连接板33上设有龙骨连接孔34,在第二连接板42上设有固定连接孔43,吊顶安装组件还包括螺纹连接件,将螺纹连接件穿过龙骨连接孔34和固定连接孔43,以贴合固定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 42。
[0091]
需要说明的是,螺纹连接件包括螺栓和对应的螺母,通过调整螺母的旋紧程度,可以对应调节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42贴合的紧密程度。
[0092]
如图3所示,沿垂直于第一安装板31的方向,龙骨连接孔34为在该方向上延伸的条形孔;和/或,沿垂直于第二安装板41的方向,固定连接孔43为在该方向上延伸的条形孔。通
过龙骨连接孔34和固定连接孔43中至少一个条形孔的设置,在贴合固定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42时,通过调整螺母的旋紧程度,能够实现固定位置处安装龙骨1在垂直于第一安装板31的方向上的上下调节,便于安装龙骨1 的调平操作。
[0093]
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结构在起始和收尾处,通过调整安装龙骨1吊顶板5在主龙骨3长度延伸方向上的两个相对侧壁的位置,以实现吊顶板5在起始和收尾处与两侧侧墙的贴合安装,从而实现屋顶6吊顶板5的整体贴合无缝安装结构。
[0094]
其中,相邻两个主龙骨3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安装龙骨1的长度,以保证安装龙骨1通过卡接件2可以插入相邻主龙骨3上的插接孔32 内,实现卡接连接。
[0095]
对于安装龙骨1与吊顶板5的固定连接,可以直接将第一底板11 远离第一卡接部13的外侧面与吊顶板5用于朝向屋顶6的内侧面粘接贴合;此外,沿安装龙骨1的长度延伸方向,在第一底板1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用于钉装连接第一底板11和吊顶板5。
[0096]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4、主龙骨3、卡接件2和安装龙骨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塑料或木塑中的任一种;而吊顶板5可以是带有装饰面的石膏板、硅酸钙板、水泥板、木质板、木塑板的任意装饰板材。
[0097]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吊顶结构的安装方法,如图2和图10所示,该安装方法包括:
[0098]
步骤s100:间隔安装多个主龙骨3。
[0099]
示例性的,间隔设置的主龙骨3是相互平行的,且所有主龙骨3 的底第一安装板31共面。可以通过吊装结构连接主龙骨3和屋顶6,以使主龙骨3在竖直方向上是可以调节移动的,以便于调节每个主龙骨3的高度及水平度,以使所有主龙骨3的底第一安装板31水平布置且共面。
[0100]
步骤s200:在吊顶板5的内侧面间隔固定安装龙骨1。
[0101]
示例性的,安装龙骨1一般为长条状结构,在吊顶板5的内侧面至少固定两个安装龙骨1,一般靠近吊顶板5的相对两个边缘设置,且使安装龙骨1的第一底板11与吊顶板5贴合固定;其中,安装龙骨1 的长度与吊顶板5的长度相适应,且两个安装龙骨1平行设置,安装龙骨1均不凸出于吊顶板5的侧壁设置,以实现安装龙骨1的隐蔽分布。
[0102]
步骤s300:在每个安装龙骨1上通过第一卡接部13卡接固定至少两个卡接件2。
[0103]
示例性的,每个安装龙骨1上卡接的卡接件2至少为两个,也可以是三个或者四个;其中,安装卡接件2时,可以沿安装龙骨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开口处将卡接件2的第三卡接部25插入第一凹槽14内,便于卡接安装。
[0104]
步骤s400:将每个卡接件2远离安装龙骨1的另一端插入主龙骨 3的插接孔32内。
[0105]
通过步骤s400,以完成吊顶板5与的可拆卸安装,在吊顶板5多个的情况下,重复步骤s500,将所有的吊顶板5都通过安装龙骨1和卡接件2卡接固定于主龙骨3上固定,进而完成房屋顶6部吊顶板5 的装饰工程。
[0106]
其中,安装完成后的相邻吊顶板5之间相互靠近的两个安装龙骨1 之间可以贴合接触,也可以具有间隙,均能实现相邻吊顶板5之间的紧密贴合安装。
[0107]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结构的安装方法用于上述吊顶结构的安装固定,均使用了相同的吊顶安装组件,因此两者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此处不再赘述。
[0108]
对于步骤s100,在间隔安装多个主龙骨3时,如图11所示,在吊顶安装组件还包括固定件4和螺纹连接件的情况下,间隔安装多个主龙骨3的步骤还包括:
[0109]
步骤s110:将至少四个固定件4的第二安装板41与屋顶6贴合固定。
[0110]
示例性的,第二安装板41可以通过膨胀螺栓或者带有膨胀管的螺钉与屋顶6的对应盲孔固定连接,也可以直接将第二安装孔粘贴于屋顶6表面。
[0111]
步骤s120:通过螺纹连接件将主龙骨3的第一连接板33与至少两个固定件4的第二连接板42固定连接。
[0112]
示例性的,螺纹连接件包括螺栓和对应的螺母,将螺栓穿过第一连接板33上的龙骨连接孔34和第二连接板42上的固定连接孔43,通过旋紧螺母,以贴合固定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42。
[0113]
步骤s130:通过调螺纹连接件,调节每个主龙骨3的水平度和高度,以使所有主龙骨3的第一安装板31水平共面。
[0114]
示例性的,沿垂直于第一安装板31的方向,龙骨连接孔34为在该方向上延伸的条形孔;和/或,沿垂直于第二安装板41的方向,固定连接孔43为咋该方向上延伸的条形孔。通过龙骨连接孔34和固定连接孔43中至少一个条形孔的设置,在贴合固定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 42时,通过调整螺母的旋紧程度,能够实现固定位置处安装龙骨1在垂直于第一安装板31的方向上的上下调节,便于安装龙骨1的调平操作。
[0115]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116]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