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缝位置同步施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946080发布日期:2021-10-12 18:2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形缝位置同步施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用模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形缝位置同步施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建筑变形缝是根据外界破坏因素的不同,把变形缝分三种,即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由于受气温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内部将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如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产生裂缝甚至倒塌,影响使用与安全。其解决办法有: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使之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来克服这些破坏应力,而不产生破坏;预先在这些变形敏感部位将结构断开,留出一定的缝隙,以保证各部分建筑物在这些缝隙中有足够的变形宽度而不造成建筑物的破损。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预留缝隙被称为变形缝。变形缝的宽度一般为70

100mm,此缝隙宽度给施工加固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安排,现有施工单位多会考虑变形缝两侧墙体同步施工。对于变形缝位置的同步施工,现有手段对于变形缝两侧大多采用单独的支撑结构,也有不采用额外的支撑部件直接采用泡沫板进行隔离的,在施工过程中两侧墙体的受力是不均匀的,不利用变形缝位置的监测。
3.另外,现有手段大多是在变形缝中增加紧固件,比如专利号为2019201762848,专利名称为一种变形缝施工模板结构的专利记载了这样一种方案,包括第一模板组件,其设置于施工墙体外的变形缝内,第一模板组件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一背楞;第二模板组件,其设置于变形缝一侧的施工墙体内壁,第二模板组件包括第二模板和第二背楞;螺杆具有多根,其贯穿第一模板组件、施工墙体和第二模板组件;可伸缩斜撑组件一端固定于第二模板组件,另一端固定于固定座,固定座设置于施工墙体内侧的地面。可以明显看出,对于该第一模板组件的固定需要在变形缝中进行操作,其紧固件设置在变形缝中,极大地增加了操作难度,虽然原理上可以实现,但是考虑变形缝宽度只有70

100mm,该结构明显存在极大的操作难度,费时费力,不满足现代建筑行业对节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形缝位置同步施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降低操作的难度,使变形缝两侧墙体同步施工的受力要求,使两侧墙体受力一致,提高作业效率,缩短施工工期,满足现代行业对节能的要求。
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变形缝位置同步施工装置,包括内模板、外模板以及多根对拉螺杆,内模板安装在施工墙体内侧,外模板安装在施工墙体外侧,相邻施工墙体之间设置有变形缝,对拉螺杆贯穿内模板、变形缝两侧的施工墙体、外模板,对拉螺杆的两端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的同步施工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中空轴以及转轴,所述中空轴上设置有多个垂直于施工墙体布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转轴置于中空轴中,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随转
轴转动的并与支撑架数量对应的齿轮,第一支架中设置有与齿轮啮合且在第一支架中滑动的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支架成对的第二支架中设置有与齿轮啮合且在第二支架中滑动的第二齿条,第一齿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变形缝一侧墙体的第一支撑板,第二齿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变形缝另一侧墙体的第二支撑板,所述齿轮同时驱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做同步相背或相向的移动动作;具体的所述的同步相背移动是指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在同一个齿轮的驱动下做相互远离的移动,同步相向移动是指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在该齿轮的驱动下做相互靠近的移动,相背移动在本技术中用于支撑板固定外模板的操作,相向移动在本技术中用于支撑板脱离外模板的操作,可以实现外模板的拆卸,同步动作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可以保证支撑机构在安装时的自找正,本技术中的自找正主要是针对双面墙体的同时作业需求,现有的同步作业需要保证包括吊具、作业杆等需要位于变形缝的中央,才能保证两面墙体受力均匀。本技术中,支撑机构不需要特别定位只需要将支撑机构置入变形缝中即可,同一齿轮驱动齿条动作可以有效保证外模板的受力均匀并可以实现自找正。
6.所述施工墙体由内模板和外模板受压固定,其中所述内模板由安装在对拉螺杆上的锁紧螺母锁紧,所述锁紧螺母位于施工墙体的内侧,所述外模板由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同步相背移动动作带动对应的支撑板对外模板锁紧;转轴外置于变形缝的一端上设置有锁紧装置,转轴转动到支撑板与两面的墙体均接触时即可进行锁定,转轴锁定装置为现有手段,在此不作详述。所述的支撑架均匀分布在中空轴上,均匀布置有利于支撑板支撑墙体时受力均匀。
7.所述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均设置有滑槽,其对应的齿条上设置有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的滑座。需要说明的是齿条滑动安装在支架中,其结构不受滑槽滑座的限制,其他形式的移动副也属于和本技术方案表达一致的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不同移动副之间的替换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不一一列举。
8.所述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均设置有用于其对应齿条动作的通道,所述中空轴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与齿轮安装位置对应的开口,所述通道与开口联通,齿轮冒过开口并与安装在通道中的齿条啮合。
9.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齿轮冒过开口的最大长度不低于该齿轮的齿高长度,使齿轮和齿条的接触更加充分,运动更加平稳。
10.所述的转轴的端部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的设置便于使用人员对转轴进行操作,具体安装位置可根据转轴的实际安装情况进行调节。
11.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长度小于所述变形缝的宽度,保证支架中的齿条在移动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所述第一齿条的长度不低于所述第一支架中通道的长度,所述第二齿条的长度不低于所述第二支架中通道的长度。
12.所述的多个支撑架上的第一支撑板均位于第一齿条的同一端,第二支撑板均位第二齿条的同一端。
13.所述的内模板、变形缝两侧的施工墙体、外模板上均设置有安装对拉螺杆的通孔。
14.一种变形缝位置同步施工装置的使用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s101、基础件的安装:根据变形缝的位置,在施工墙体内外两侧安装内模板以及外模板,然后安装对拉螺杆,使对拉螺杆贯穿内模板、变形缝两侧的施工墙体、外模板;
s102、安装支撑板:将支撑机构置入变形缝中,转动转轴,支撑机构自找正,转轴带动齿轮转动,第一支撑板支撑变形缝一侧墙体,第二支撑板支撑变形缝另一侧墙体,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其中任一支撑板先接触施工墙体时,转轴的转动使支撑机构整体往非接触一侧移动直至支撑板与墙体均紧密接触;s103、模板固定:在施工墙体内侧的对拉螺杆上安装锁紧螺母,直至锁紧螺母与内模板紧密接触,完成内模板和外模板的固定;s104、固定部件拆卸:待施工完成厚,先完成施工墙体内侧的锁紧螺母的拆卸,然后再解锁转轴并转动转轴使支撑板脱离外模板,抽出支撑机构;s105、模板拆卸:取出支撑机构,从施工墙体的内外侧分别取下内模板以及外模板即可完成拆卸。
15.在本技术中,为了保证墙体结构的稳定性,可在内外模板上安装主楞以及次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主楞以及次楞采用现有手段。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可自找正,支撑机构中的齿轮同时驱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做同步相背或相向的移动动作,内模板由安装在对拉螺杆上的锁紧螺母锁紧,外模板由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同步相背移动动作带动对应的支撑板对外模板锁紧,所有操作部件均位于变形缝外,大大降低了操作的难度,同时同一齿轮驱动齿条动作可以有效保证外模板的受力均匀并可以实现自找正,变形缝两侧的墙体的受力是相互且均匀的,进一步提高了变形缝两侧墙体同步施工的受力要求,使两侧墙体受力一致。此外,本技术中的所有部件均可拆卸重复使用,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满足了建筑行业节能的要求。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支撑结构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支撑结构中齿轮齿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支撑结构中齿条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支撑结构中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

施工墙体,2

内模板,3

外模板, 4

变形缝,5

对拉螺杆,6

支撑机构,7

锁紧螺母,8

驱动件,601

中空轴,602

转轴,603

第一支撑板,604

支撑架,605

第一支架,606

第二支架,607

齿轮,608

第一齿条,609

第二齿条,610

第二支撑板,611

滑槽,612

滑座,613

通道,614

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0.如图1

图2所示,一种变形缝位置同步施工装置,包括内模板2、外模板3以及多根对拉螺杆5,内模板2安装在施工墙体1内侧,外模板3安装在施工墙体1外侧,相邻施工墙体1之间设置有变形缝4,对拉螺杆5贯穿内模板2、变形缝4两侧的施工墙体1、外模板3,对拉螺
杆5的两端设置有锁紧螺母7,所述的同步施工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6,所述的支撑机构6包括中空轴601以及转轴602,所述中空轴601上设置有多个垂直于施工墙体1布置的支撑架604,所述支撑架604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支架605和第二支架606,转轴602置于中空轴601中,所述转轴602上设置有随转轴602转动的并与支撑架604数量对应的齿轮607,第一支架605中设置有与齿轮607啮合且在第一支架605中滑动的第一齿条608,与所述第一支架605成对的第二支架606中设置有与齿轮607啮合且在第二支架606中滑动的第二齿条609,第一齿条608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变形缝4一侧墙体的第一支撑板603,第二齿条609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变形缝4另一侧墙体的第二支撑板610,如图3所示,所述齿轮607同时驱动第一齿条608和第二齿条609做同步相背或相向的移动动作;其中,不同支撑架604连接的支撑板可以单独连接,也可以使用同一支撑板,即对于不同支撑架604上的第一齿条608连接的第一支撑板603,可以使用同一个支撑板603与多个第一齿条608连接,也可以针对于不同的齿条使用不同的支撑板,紧密接触即可。同样的,第二支撑板610的设置也如此。由于同一个支撑机构6的转动均由转轴602驱动,同一个支撑机构6上的第一齿条608和第二齿条609是同步作业的,使用同一支撑板和使用独立支撑板只要满足与墙体紧密接触均可达到施工条件。
21.所述施工墙体1由内模板2和外模板3受压固定,其中所述内模板2由安装在对拉螺杆5上的锁紧螺母7锁紧,所述锁紧螺母7位于施工墙体1的内侧,所述外模板3由第一齿条608和第二齿条609的同步相背移动动作带动对应的支撑板对外模板3锁紧;转轴602外置于变形缝4的一端上设置有锁紧装置。
22.所述的支撑架604均匀分布在中空轴601上。
23.如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支架605和第二支架606中均设置有滑槽611,其对应的齿条上设置有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611的滑座612。
24.如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支架605和第二支架606中均设置有用于其对应齿条动作的通道613,所述中空轴601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与齿轮607安装位置对应的开口614,所述通道613与开口614联通,齿轮607冒过开口614并与安装在通道613中的齿条啮合。
25.所述的齿轮607冒过开口614的最大长度不低于该齿轮的齿高长度。
26.如图6所示,所述的转轴602的端部设置有驱动件8,所述驱动件8为转盘,转盘与转轴602之间均匀分布有连接件。其中,转盘为手动操作方式。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驱动件也可以采用自动操作方式,采用自动操作方式时,可由伺服电机直接驱动转轴转动,并在支撑板上安装相应的感应部件,感应部件受压即可停止转动。自动控制采用现有手段,在此不作赘述。
27.所述的第一支架605和第二支架606的长度小于所述变形缝4的宽度,所述第一齿条608的长度不低于所述第一支架605中通道的长度,所述第二齿条609的长度不低于所述第二支架606中通道的长度。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支架605和第二支架606的长度相同,其中的极限位置的基本设置在此不作详述,比如齿条带动支撑板进行相向移动(拆卸)时,支撑板已经和支撑架接触时,齿轮就不再往该方向继续转动;齿条带动支撑板进行相背移动(固定)时,支撑架已经和外模板接触,齿轮就不再往该方向继续转动。
28.所述的多个支撑架604上的第一支撑板603均位于第一齿条608的同一端,第二支撑板610均位第二齿条609的同一端。
29.所述的内模板2、变形缝4两侧的施工墙体1、外模板3上均设置有安装对拉螺杆5的通孔。
3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支撑机构6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时转盘上有对应的转动度数刻度线,以保证每个转盘转动的角度一致。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变形缝4处的施工,对于墙体而言紧密接触即可满足施工要求,因此对于不同的施工要求,既可以针对于每个支撑机构进行单独操作,也可以多个支撑机构旋转至同一角度(紧密基础为前提)。
31.一种变形缝位置同步施工装置的使用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s101、基础件的安装:根据变形缝4的位置,在施工墙体1内外两侧安装内模板2以及外模板3,然后安装对拉螺杆5,使对拉螺杆5贯穿内模板2、变形缝4两侧的施工墙体1、外模板3;s102、安装支撑板:将支撑机构6置入变形缝4中,转动转轴602,支撑机构6自找正,转轴602带动齿轮607转动,第一支撑板603支撑变形缝4一侧墙体,第二支撑板610支撑变形缝4另一侧墙体,第一支撑板603和第二支撑板610的其中任一支撑板先接触施工墙体1时,转轴602的转动使支撑机构6整体往非接触一侧移动直至支撑板与墙体均紧密接触;s103、模板固定:在施工墙体1内侧的对拉螺杆5上安装锁紧螺母7,直至锁紧螺母7与内模板2紧密接触,完成内模板2和外模板3的固定;s104、固定部件拆卸:待施工完成厚,先完成施工墙体1内侧的锁紧螺母7的拆卸,然后再解锁转轴602并转动转轴602使支撑板脱离外模板3,抽出支撑机构6;s105、模板拆卸:取出支撑机构6,从施工墙体1的内外侧分别取下内模板2以及外模板3即可完成拆卸。
32.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变形缝4比第一支架605宽10

30mm即可,由于变形缝4的尺寸一般都在70

100mm,因此在变形缝内施工的空间非常狭窄,本技术只需将支撑机构置入变形缝中进行操作即可,大大降低施工的难度,对于内模板和外模板的移动只需要通过转动转轴即可实现,支撑机构两端的支撑板与施工墙体紧密接触后即可实现对外模板的固定,然后再通过锁紧螺母对外模板锁紧即可,所有操作均在变形缝以外方便操作的区域进行操作,相对于现有手段,需要在变形缝内实现锁紧而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操作工作便捷,十分符合现代施工作业中节能的要求。
33.同时本技术的支撑机构带有自找正功能,不需要依赖位置有特定的需求,只要支撑机构能置入变形缝即可实现操作,基于本技术中的结构,两侧墙体的受力是相互且均匀的,两侧墙体可同步施工,满足了同步施工的要求。
34.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