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32053发布日期:2021-09-04 12:0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工业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


背景技术:

2.随着各领域产业的不断升级,制造工艺对于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车间内的环境温度就是影响涂料生产、金属粉/膏生产等工艺的重要参数。目前的车间通风和温控大多仍然采用排风扇加空调的搭配,长期使用耗能巨大。所以有必要发明一种可以利用周围光照环境进行辅助温控的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利用周围光照环境进行辅助温控的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
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包括墙体和顶棚;所述墙体包括外立面;所述外立面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保温件;所述保温件由所述凹槽内的电机驱动回转;所述保温件为透明柱形壳体结构;所述保温件的表面包括聚光区和遮光区;所述凹槽表面设置有受热板;当所述聚光区转动至所述凹槽的外部时,阳光穿过所述保温件折射汇聚到所述受热板的表面;当所述遮光区转动至所述凹槽的外部时,所述凹槽内隔绝光照;所述墙体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外立面的内侧,二者共同构成气腔;所述外立面上开设有第一换气窗;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二换气窗;所述顶棚内设置有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的进气端与气腔连通连接。
5.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其中所述凹槽竖向开设;若干个所述凹槽沿着所述外立面的宽度方向排布。
6.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其中所述外立面面向所述隔板的一侧上贴合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凹槽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受热板和所述导热板传热贴合。
7.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其中所述导热板面向所述隔板的一侧连接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包括一体弯折的横板和折板;所述横板水平连接设置在所述隔板和所述折板之间;所述折板远离所述横板的一端向下偏转设置;所述散热翅片在所述气腔内竖向间隔排布;若干个所述横板的伸出长度随着高度上升逐渐增大;所述横板上开设有漏风口。
8.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其中所述漏风口内部翻转设置有挡板;所述漏风口靠近隔板的一侧与所述挡板弹性铰接相连;所述挡板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与所述漏风口密封配合。
9.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其中所述通风组件包括中转风腔、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换气窗位于所述外立面的下端;所述第二换气窗位于
所述隔板的上端;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连通设置在中转风腔的相对两侧;所述墙体包括两外立面和两隔板;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分别与对应侧的第二换气窗连通连接;所述第一换气窗外部活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中转风腔的底部设置有排风扇。
10.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其中所述第一换气窗包括框形件和防雨格栅;所述外立面在设置所述第一换气窗的位置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框形件镶嵌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内;所述防雨格栅倾斜设置在所述框形件的内部;所述防雨格栅的下端朝靠近所述隔板的方向偏转。
11.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其中所述气腔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网件、第二滤网件和刷体;所述第一滤网件连接设置在所述导热板和所述隔板之间;所述第二滤网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滤网件表面;所述第一滤网件的网孔大于所述第二滤网件的网孔;所述第一滤网件位于所述第二滤网件的风路上游;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回收窗;所述回收窗与所述过滤组件所在高度位置对应;所述刷体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滤网件面向第一滤网件的一侧;所述刷体表面与所述第一滤网件的网面贴合压紧;所述刷体位于所述第二滤网件上远离回收窗的一侧。
12.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其中所述第二滤网件面向所述回收窗的一侧连接设置有把手;所述第二滤网件与所述导热板之间连接设置有回弹组件;所述回弹组件包括弹性件和磁吸片;所述磁吸片成对设置在所述第二滤网件和所述导热板表面;同一对的所述磁吸片相互吸附配合;所述弹性件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滤网件和所述导热板之间。
13.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其中所述刷体为辊状结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按压触发开关;所述按压触发开关与所述刷体控制连接;所述回收窗的下边沿处连接设置有毛絮去除器;所述毛絮去除器包括弧形板、发热块和分段板;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回收窗铰接相连;所述发热块贴合设置在所述弧形板的外凸面上;当所述第二滤网件滑动伸出所述回收窗时,所述刷体的转动区域与所述弧形板内凹面的翻转路径位置对应;所述分段板热传导连接设置在所述弧形板的内凹面上;若干个所述分段板沿着所述刷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通过在朝阳的外立面上设置凹槽和与之匹配回转的保温件,可以根据外界气候温度灵活切换功能区,实现了聚光辅助加热空气以及增强隔热保温的效果;(2)通过在进去通道结构内设置长度呈梯度变化的散热翅片,有效将气流分散到每一级中充分利用,增强了热交换时间,提升了升温效果;(3)通过双层交错滑动配合的过滤组件,在活动一层上加装了辊状的刷体进行网面清洁,同时配备了加热烫断线、絮状物的毛絮去除器,显著提升了过滤结构的清洁维护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车间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保温件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为外立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散热翅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换气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换气窗结构细节图;图7为过滤组件侧视图;图8为过滤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毛絮去除器结构示意图。
1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墙体,2、顶棚,3、通风组件,31、中转风腔,32、第一风道,33、第二风道,34、排风扇,4、外立面,40、散热翅片,401、横板,402、折板,403、漏风口,404、挡板,41、凹槽,42、保温件,421、聚光区,422、遮光区,423、增透区,43、电机,44、受热板,45、第一换气窗,46、导热板,47、框形件,48、防雨格栅,491、第一滤网件,492、第二滤网件,493、刷体,494、把手,495、按压触发开关,5、隔板,50、回弹组件,501、弹性件,502、磁吸片,51、气腔,52、第二换气窗,53、回收窗,54、毛絮去除器,541、弧形板,542、发热块,543、分段板;其中,图7内的虚线表示对应部件在该视角下被遮挡,为表明该部件的位置而做了透视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18.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墙体1和顶棚2;所述墙体1包括外立面4;所述外立面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41;所述凹槽41内设置有保温件42;所述保温件42由所述凹槽41内的电机43驱动回转;所述保温件42为透明柱形壳体结构;所述保温件42的表面包括聚光区421和遮光区422;所述凹槽41表面设置有受热板44;当所述聚光区421转动至所述凹槽41的外部时,阳光穿过所述保温件42折射汇聚到所述受热板44的表面;当所述遮光区422转动至所述凹槽41的外部时,所述凹槽41内隔绝光照。
19.保温件42的作用在于,可以根据外界环境温度和天气的不同,灵活切换聚光区421和遮光区422,从而达到在冬天晴天时利用光照收集热量、在夏天遮光减少外立面整体吸热的功能,配合以通风的风路进行热量交换,就可以对车间内部的温度维持起到辅助效果,有效降低能耗;在具体搭建组装过程中,朝阳侧的外立面可以根据太阳光的倾斜角来进行一定的倾斜,从而增强聚光区421和受热板44的配合效果;受热板44具体可以采用不锈钢板或铜板等热的良导体;聚光区421具体可以通过在曲面内侧搭配令光折射的透镜结构实现,而增透区423则可以通过增透膜来兼顾保温件42柱形壳体结构,提高通光量;图中的各个功能区域之间通过虚线隔开便于直观理解。在实际车间建造时,凹槽41和保温件42可以只在朝阳的外立面上加工安装。
20.所述墙体1还包括隔板5;所述隔板5设置在所述外立面4的内侧,二者共同构成气腔51;所述外立面4上开设有第一换气窗45;所述隔板5上开设有第二换气窗52;所述顶棚2内设置有通风组件3;所述通风组件3的进气端与气腔51连通连接。
21.不同外立面上的气腔51让通风组件3拥有了各个方向的换气路径;通风组件3的作用在于,可以选择性地将朝阳侧或背阳侧的外界空气经气腔51抽送至车间内部,在外界寒冷的情况下,保温件42上的聚光区421可以对受热板44加热,从而把热量传导至相应的气腔
51内,进而降低通风组件3自身电热升温的能耗;同样的,在外界炎热时,保温件42的遮光区422可以充分利用凹槽空间形成空气隔腔,降低朝阳侧外立面的受热升温速度,与此同时,通风组件3将背阳一侧的空气抽送进车间,相比于朝阳侧的空气其温度更低,可以减轻通风组件3内置制冷机的降温压力;上述冬夏两季的功能使得车间拥有比常规车间厂房结构更加优异的保温性能。
22.如图2所示,所述凹槽41竖向开设;若干个所述凹槽41沿着所述外立面4的宽度方向排布;竖向排布的优势在于,可以把电机放在下端靠近地面的位置,便于维修维护,减少爬高作业频率。
23.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外立面4面向所述隔板5的一侧上贴合设置有导热板46;凹槽41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受热板44和所述导热板46传热贴合。
24.图2中为了结构表达清晰,没有画出槽底的孔位结构;受热板44利用导热件如铜管等将热量传递给导热板,气腔51内的空气在流动中和导热板进行热交换,从而完成预加热。
25.如图4所示,所述导热板46面向所述隔板5的一侧连接设置有散热翅片40;所述散热翅片40包括一体弯折的横板401和折板402;所述横板401水平连接设置在所述隔板5和所述折板402之间;所述折板402远离所述横板401的一端向下偏转设置;所述散热翅片40在所述气腔51内竖向间隔排布;若干个所述横板401的伸出长度随着高度上升逐渐增大;所述横板401上开设有漏风口403。
26.散热翅片上的折板402,作用在于可以利用自身的倾斜坡面将部分流经的空气引导偏向横板401所在方向,最终可以到达导热板46表面,增强气流和导热板46的换热时间,增强其预加热效果;而多个散热翅片从下往上逐渐延伸的布置方式,可以以阶梯式的方式让所有散热翅片40都能够获得一部分的流动空气,从而显著提升了整个导热板46板面上的换热效率;漏风口403的作用在于,可以在引入流动空气风速过大时,将部分气流及时从漏风口403处引导至下一层散热翅片,散热翅片自身选用弹性金属片材质,从而可以利用自身弹性和漏风口403配合,显著增强散热翅片的工作稳定性。
27.所述漏风口403内部翻转设置有挡板404;所述漏风口403远离导热板46的一侧与所述挡板404弹性铰接相连;所述挡板404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与所述漏风口403密封配合。
28.挡板404的作用在于,当横板表面风压不足时,挡板404可以将漏风口403封闭,从而在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换热机会;挡板404的铰接阻尼可以参考横板、折板的结构强度进行现场调节。
29.如图1所示,所述通风组件3包括中转风腔31、第一风道32和第二风道33;所述第一换气窗45位于所述外立面4的下端;所述第二换气窗52位于所述隔板5的上端;所述第一风道32和所述第二风道33连通设置在中转风腔31的相对两侧;所述墙体1包括两外立面4和两隔板5;所述第一风道32和所述第二风道33分别与对应侧的第二换气窗52连通连接;所述第一换气窗45外部活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中转风腔31的底部设置有排风扇34。
30.在实际建造中,第一换气窗45和第二换气窗52可以设置有多个,既可以形成进风通路冗余,提升通风组件的工作可靠性;又能根据车间内将要开展的生产活动如涂料分散、机加工等所对应的不同环境要求,合理进行增减。第一风道32和第二风道33在实际安装中的位置分别对应车间的朝阳侧和背阳侧,从而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灵活选取进气路径。换言
之,车间的外立面共有两块,一块设置在朝阳侧,一块设置在背阳侧,第一风道32与朝阳侧的外立面连通,第二风道33与背阳侧的外立面连通。
31.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换气窗45包括框形件47和防雨格栅48;所述外立面4在设置所述第一换气窗45的位置开设有进气口451;所述框形件47镶嵌设置在所述进气口451内;所述防雨格栅48倾斜设置在所述框形件47的内部;所述防雨格栅48的下端朝靠近所述隔板5的方向偏转。
32.因为外立面有些采用板件拼接,有些则是采用水泥或混凝土浇筑而成,所以进气口451的开孔形状无法精确控制,利用框形件47配合以防水胶等填充物,就可以很好的适应进气口451,降低施工难度,提升建设效率;而防雨格栅48之所以下端向内翻转,其作用在于,可以有效避免倾角不大的落雨直接打到格栅表面,减少随空气被带到气腔51内的液滴量,也减少了气腔51底部位置阴潮滋生细菌危害健康的概率。
33.如图7

9所示,所述气腔51内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网件491、第二滤网件492和刷体493;所述第一滤网件491连接设置在所述导热板46和所述隔板5之间;所述第二滤网件492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滤网件491表面;所述第一滤网件491的网孔大于所述第二滤网件492的网孔;所述第一滤网件491位于所述第二滤网件492的风路上游;所述隔板5上设置有回收窗53;所述回收窗53与所述过滤组件所在高度位置对应;所述刷体493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滤网件492面向第一滤网件491的一侧;所述刷体493表面与所述第一滤网件491的网面贴合压紧;所述刷体493位于所述第二滤网件492上远离回收窗53的一侧。
34.当操作者准备把第二滤网件492拉至回收窗53外时,同时操作刷体493工作,则刷体493可以在移动过程中把第一滤网件和第二滤网件之间的积蓄物同步清扫出来,极大提升了过滤设备维护效率。
35.所述第二滤网件492面向所述回收窗53的一侧连接设置有把手494;所述第二滤网件492与所述导热板46之间连接设置有回弹组件50;所述回弹组件50包括弹性件501和磁吸片502;所述磁吸片502成对设置在所述第二滤网件492和所述导热板46表面;同一对的所述磁吸片502相互吸附配合;所述弹性件501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滤网件492和所述导热板46之间。
36.回弹组件50的作用在于,可以借助弹性件501给操作者向外拉动第二滤网件提供一个阻力,从而令其动作更加稳定;在完成清理后也可以借助回弹力提升第二滤网件的复位速度,进一步提升维护效率;同时,磁吸片的结构作用有二,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二滤网件在收到震动时与第一滤网件轻易发生错位移动,另一方面可以在操作人员插回第二滤网件时提供一个瞬间的吸附力,给操作者确定归位信号。
37.所述刷体493为辊状结构;所述把手494上设置有按压触发开关495;所述按压触发开关495与所述刷体493控制连接;所述回收窗53的下边沿处连接设置有毛絮去除器54;所述毛絮去除器54包括弧形板541、发热块542和分段板543;所述弧形板541与所述回收窗53铰接相连;所述发热块542贴合设置在所述弧形板541的外凸面上;当所述第二滤网件492滑动伸出所述回收窗53时,所述刷体493的转动区域与所述弧形板541内凹面的翻转路径位置对应;所述分段板543热传导连接设置在所述弧形板541的内凹面上;若干个所述分段板543沿着所述刷体49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辊状结构相比于借助振动器工作的传统刷子,可以有效利用周身面积,提供更强的清洁效果;同时,利用毛絮去除器上受热的分段板,可以把缠绕在刷体上不易清理的纤维等类似物体烫断并适度加热使之收缩,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清洁能力。
3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
”ꢀ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0.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