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悬挂式吊顶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315462发布日期:2021-11-09 23:4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悬挂式吊顶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吊顶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悬挂式吊顶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吊顶安装方式多采用轻钢龙骨的安装方式,基层施工一般采用主龙骨加副龙骨双层龙骨或单层龙骨的安装方式,通过石膏板开孔进行龙骨连接,采用此种方式连接往往需要使用到大量的螺钉进行安装固定,后期往往还需要将装设面板粘贴到石膏面板上,从而达到隐藏螺钉的目的,后来为了解决此种技术问题,就出现了如cn202010319872.x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狭小卫生间的装配式吊顶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墙板,其设置于原始墙体上,墙板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连接件;吊顶,吊顶的边缘设置有连接孔,连接件穿过连接孔,并通过锁紧件相连接。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克服了在狭小的安装空间内无法打钉的问题,无需打钉也可顺利进行安装工作,不仅提高安装效率,同时提高安装质量;其虽然解决了无螺钉安装的技术问题,但是,一旦顶板安装完成后,顶板不能拆卸,其次,此种安装仅仅局限于狭小卫生间的室内装修,当需要装修客厅等大面积的装修面积时,采用此种安装结构就会使得吊顶的选材需要一整块与待装修室顶的长度相等的吊顶进行安装,采用此种方式,由于吊顶的跨度过大,进而会出现吊顶的中部出现下凹的情况,影响美观,严重时,吊顶会出现因自身重量的原因塌陷的情况;为此,急需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悬挂式吊顶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达到无需打钉高效安装和拆卸的目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种装配式悬挂式吊顶连接结构,包括挂片、用于固定挂片的吊杆、多个挂件、卡扣线条和顶板,所述挂件可移动固定于所述挂片上;所述挂件上开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卡扣线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互卡接的第二卡接部,所述挂件上还开设有用以可使所述第二卡接部在其内活动的长直槽,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长直槽相互连通,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卡扣线条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配合的插板,所述挂件上开设有第二滑槽。
5.进一步,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间隙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上设有凸起。
6.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矩形槽,所述凸起的横截面采用直角梯形设计。
7.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一体成型在所述卡扣线条的顶部。
8.进一步,所述挂片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二滑槽的横截面相同,所述挂片穿过所述第二滑槽。
9.一种装配式悬挂式吊顶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首先,测量待装修顶部墙面的装修尺寸,根据测量尺寸计算出顶部墙面的吊杆的装饰位置,然后在顶部墙面上使用记号笔进行打点标识,通过膨胀螺栓将吊杆装配到顶部墙面的打点标识处,接着,将挂件组装在挂片上,然后采用卡条(图中未显示)将挂片与吊杆相互固定,通过调节膨胀螺栓进行调节吊杆的高度,通过水平测量仪的辅助器材测量挂片的水平度,最终使得挂片能够保持水平,然后使用吸盘将卡扣线条向上装配使得卡扣线条能够卡接在挂件上,向前推动卡扣线条使得卡扣线条的一端抵接在侧墙面上,卡扣线条的另一端则距离侧墙面的距离为顶板长度的1.2倍,向下拉动吸盘使得吸盘脱离卡扣线条,再通过吸盘将第一排顶板(不包括最后一块顶板)中的各个顶板依次插入至卡扣线条内,当装入完成后,一人使用负压吸盘吸住最后一块顶板并将其提升至已安装的顶板的高度并对齐,另一人使用负压吸盘吸住卡扣线条移动卡扣线条使得卡扣线条的两端距离两侧侧墙面的距离相等,此时,最后一块顶板也安装在卡扣线条上,从而实现第一排顶板的安装,接着,依次安装第二排顶板、第三排顶板,直至顶板排满待装修的顶部墙面为止,最后采用收边工艺(刮腻子、刷乳胶漆进行收边处理)进行侧墙面与顶板之间的间隙以及顶板与顶板之间的间隙收边;卡扣线条上的第二卡接部与挂件上的第一卡接部相互卡接,从而可以达到卡扣线条与挂件之间的固定,由于卡扣线条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接部相互连通的长直槽,因而卡扣线条在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具有向上运动的运动趋势,当需要拆卸其中一顶板时,由于卡扣线条在外力的作用下具有向上运动的运动趋势,向上顶住待拆卸顶板,使得两个卡扣线条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即可实现顶板快速拆卸;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一:在安装顶板的过程中仅需一次调平,无需两次调平,增加了安装的效率;二:通过挂件可移动固定于挂片上以及顶板可移动的设置在卡扣线条上,起到方便快速安装顶板以及安装后的顶板之间不存在缝隙;三:第一卡接部与长直槽相互连通且第一卡接部可在长直槽内活动,起到方便拆卸各个顶板;综上,采用此种装配式悬挂式吊顶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能够达到无需打钉高效安装和拆卸的目的。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装配式悬挂式吊顶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装配式悬挂式吊顶连接结构的顶板的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装配式悬挂式吊顶连接结构的挂件的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装配式悬挂式吊顶连接结构的卡扣线条的立体图;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装配式悬挂式吊顶连接结构安装效果立体图。
12.图中:1、挂片;2、吊杆;3、挂件;31、第一卡接部;311、矩形槽;32、长直槽;33、第二滑槽;4、卡扣线条;41、第二卡接部;411、固定板;4111、间隙槽;412、凸起;42、插板;5、顶板;51、第一滑槽;m、第一排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详细说明本发明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1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15.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所示,并参阅图2

5所示,本发明提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种装配式悬挂式吊顶连接结构,包括挂片1、用于固定挂片1的吊杆2、多个挂件3、卡扣线条4和顶板5,所述挂件3可移动固定于所述挂片1上;所述挂件3上开设有第一卡接部31,所述卡扣线条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31相互卡接的第二卡接部41,所述挂件3上还开设有用以可使所述第二卡接部41在其内活动的长直槽32,所述第一卡接部31与所述长直槽32相互连通,所述顶板5上开设有第一滑槽51,所述卡扣线条4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51配合的插板42,所述挂件3上开设有第二滑槽33;首先,测量待装修顶部墙面的装修尺寸,根据测量尺寸计算出顶部墙面的吊杆2的装饰位置,然后在顶部墙面上使用记号笔进行打点标识,通过膨胀螺栓将吊杆2装配到顶部墙面的打点标识处,接着,将挂件3组装在挂片1上,然后采用卡条(图中未显示)将挂片1与吊杆2相互固定,通过调节膨胀螺栓进行调节吊杆2的高度,通过水平测量仪的辅助器材测量挂片1的水平度,最终使得挂片1能够保持水平,然后使用吸盘将卡扣线条4向上装配使得卡扣线条4能够卡接在挂件3上,向前推动卡扣线条4使得卡扣线条4的一端抵接在侧墙面上,卡扣线条4的另一端则距离侧墙面的距离为顶板5长度的1.2倍,向下拉动吸盘使得吸盘脱离卡扣线条4,再通过吸盘将第一排顶板m(不包括最后一块顶板5)中的各个顶板5依次插入至卡扣线条4内,当装入完成后,一人使用负压吸盘吸住最后一块顶板5并将其提升至已安装的第一排顶板m的高度并对齐,另一人使用负压吸盘吸住卡扣线条4移动卡扣线条4使得卡扣线条4的两端距离两侧侧墙面的距离相等,此时,最后一块顶板5也安装在卡扣线条4上,从而实现第一排顶板m安装,接着,依次安装第二排顶板、第三排顶板,直至顶板5排满待装修的顶部墙面为止,最后采用收边工艺(刮腻子、刷乳胶漆进行收边处理)进行侧墙面与顶板5之间的间隙以及顶板5与顶板5之间的间隙收边;卡扣线条4上的第二卡接部41与挂件3上的第一卡接部31相互卡接,从而可以达到卡扣线条4与挂件3之间的固定,由于卡扣线条4上设置有与第二卡接部41相互连通的长直槽32,因而卡扣线条4在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具有向上运动的运动趋势,当需要拆卸其中一顶板5时,由于卡扣线条4在外力的作用下具有向上运动的运动趋势,向上顶住待拆卸顶板5,使得两个卡扣线条4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即可实现顶板5快速拆卸;一:在安装顶板5的过程中仅需一次调平,无需两次调平,增加了安装的效率;二:通过挂件3可移动固定于挂片1上以及顶板5可移动的设置在卡扣线条4上,起到方便快速安装顶板5以及安装后的顶板5之间不存在缝隙;
三:第一卡接部31与长直槽32相互连通且第一卡接部31可在长直槽32内活动,起到方便拆卸各个顶板5;综上,采用此种装配式悬挂式吊顶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能够达到无需打钉高效安装和拆卸的目的。
16.实施例二:参见图3和图4,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悬挂式吊顶连接结构卡扣线条4和挂件3,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卡接部41包括固定板411,所述固定板411上开设有间隙槽4111,所述第二卡接部41上设有凸起412,所述第一卡接部31为矩形槽311,所述凸起412的横截面采用直角梯形设计,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设置,尤其将直角梯形设计的凸起412的短边的长度小于固定板411的长度,起到便于第二卡接部41卡接在矩形槽311内,当卡接完成后,凸起412的底部以及固定板411的侧表面均与矩形槽311相互抵接,从而使得卡扣线条4卡接完成后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连接更加稳定。
17.实施例三:参见图4,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悬挂式吊顶连接结构的卡扣线条4,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一体成型在所述卡扣线条的顶部,通过采用铸造工艺设置,起到方便加工生产卡扣线条4,以及增强固定板411与卡扣线条4的连接强度的目的,由于在实际过程中卡扣线条4承载着顶板5的重力,因而在固定板411与卡扣线条4的连接处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采用此种工艺可以有效的解决此种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