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及其装配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164775发布日期:2021-12-24 21:5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及其装配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及其装配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3.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结构预制墙板安装过程中,地面上会预留钢筋,挂钩起吊预制墙板运行至操作面,距楼面1000mm高时平直降落,操作人员手扶引导降落,在预制墙板上会预留安装孔,安装孔与钢筋相对应,为了更加便捷地将安装孔与钢筋相配合,通常会将镜子放置于地面上且镜面朝上,操作人员观察镜面上安装孔与钢筋所在相对位置,以便更精准地对位安装孔、钢筋,安装孔、钢筋对位完成之后,预制墙板逐步放置于地面上,完成装配。
4.尽管上述操作能完成预制墙板与地面之间的安装,但由于预制墙板本身重量较重,采用挂钩起吊加操作人员推动预制墙板的方式,使预制墙板上的安装孔与地面上的钢筋相互对位,操作人员推动预制墙板的难度大,即使能指挥起吊机动作,由于起吊机的操作误差大,因此,传统的预制墙板装配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其能对预制墙板和地面上的钢筋进行校准,大幅度降低了预制墙板的装配难度。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包括预制墙板、地面,所述地面上安装有钢筋,所述预制墙板上设有供钢筋穿入的第一预留浇筑槽,还包括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调节主板,所述调节主板的两个相对板壁上分别滑移连接有两块调节上板、两块调节下板;所述调节主板上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两块调节上板向调节主板的中部靠近或远离,两块所述调节上板用于夹持在预制墙板的两侧板面;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两块调节下板向调节主板的中部靠近或远离,两块所述调节下板用于夹持在钢筋;所述调节主板中部位置设有供钢筋穿过的穿孔。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先将调节部件放置于地面上,地面上的钢筋穿过调节主板的穿孔,将预制墙板吊装至调节部件上方位置,预制墙板下端位于两个调节上板之间,旋转驱动丝杆,驱动丝杆带动两块调节上板以及两块调节下板朝同一个中心位置相互靠近,两块调节上板夹持于预制墙板两侧,两块调节下板夹持于钢筋两侧,此时,预制墙板上的第一预留浇筑槽与下方的钢筋上下相对,反向旋转驱动丝杆,使两块调节上板稍微远离,吊装机将预制墙板逐步下放,预制墙板沿着调节上板竖直向下移动,钢筋插入到预制墙板内的第一
预留浇筑槽内;上述操作过程中,利用调节部件上的两块调节上板固定预制墙板所在位置,也利用调节部件上的两块调节下板与钢筋之间的位置关系,调整预制墙板和调节部件所在位置,进而对预制墙板和地面上的钢筋进行校准,大幅度降低了预制墙板的装配难度。
8.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上设有正向螺纹段以及反向螺纹段,所述驱动丝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主板上,所述驱动丝杆贯穿且螺纹连接于两块调节上板以及两块调节下板,两块调节上板分别位于正向螺纹段以及反向螺纹段上,两块调节下板分别位于正向螺纹段以及反向螺纹段上。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旋转驱动丝杆,驱动丝杆上的正向螺纹段和反向螺纹段能带动两块调节上板进行相向或相背移动,两块调节上板能对预制墙板进行夹持;同样,两块调节下板也发生相向或向背移动,两块调节下板能对钢筋进行夹持;以使钢筋与预制墙板上的第一预留浇筑槽相对中。
10.优选的,所述调节上板上连接有上连接臂,所述上连接臂上贯穿设有上连接孔,所述上连接孔的内孔壁上圆周间隔分布有若干第一弹片,所述上连接孔内设有上连接环体,所述上连接环体的外环面上圆周间隔分布有若干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相互交错相抵,所述上连接环体的内环面螺纹连接于所述驱动丝杆。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旋转驱动丝杆,由于预制墙板的厚度较大,两片调节上板会先对预制墙板进行夹持,当两片调节上板紧紧夹持于预制墙板两侧且继续旋转驱动丝杆时,由于上连接环体外环面与上连接孔内孔壁之间是采用弹片相抵连接方式,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之间到达一定的挤压力时,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均会发生形变,从而使调节上板与上连接环体之间出现相对转动,即上连接环体与驱动丝杆发生同步旋转,调节上板则保持静止状态,所要达到的效果是被两片调节上板紧紧夹持的预制墙板位置固定;与此同时,驱动丝杆会带动两片调节下板相互靠近,其中一片调节下板会先与钢筋相接触,然后逐步使预制墙板、调节部件、钢筋三者相互对中,对中完成后,稍微反向转动驱动丝杆,两片调节上板则会与预制墙板之间保持一定间隙,吊装机再将预制墙板缓慢下方,钢筋便可稳定插入到预制墙板的第一预留浇筑槽内。
12.优选的,所述调节下板上连接有下连接臂,所述下连接臂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驱动丝杆,所述下连接臂上连接有下连接块,所述调节下板上设有下连接孔,所述下连接块插接于下连接孔内;所述调节主板上设有贯穿槽,所述调节下板滑移入所述贯穿槽内。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预制墙板、调节部件、钢筋三者相互对中之后,吊装机再将预制墙板缓慢下方,钢筋便可稳定插入到预制墙板的第一预留浇筑槽内,在此过程中,预制墙板会对调节主板产生向下的挤压力,操作人员将下连接块从下连接孔中拔出,下连接块则会向上滑移入贯穿槽内,直至调节主板的下板面与地面相贴合,如此安装后的装配式预制墙板结构更加稳定。
14.优选的,所述下连接块侧壁上设有弹簧跳豆,所述下连接孔的孔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弹簧跳豆用于与所述卡槽相卡接。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下连接块卡接于下连接孔时,弹簧跳豆与卡槽相互配合,下连接块可相对稳定地连接于下连接孔内;
当需要将下连接块从下连接孔内拔出时,通过施加适当拉力,弹簧跳豆能从卡槽中顺利脱出,下连接块则可从下连接孔中顺利拔出。
16.优选的,所述下连接块与所述下连接臂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移连接,所述下连接块的滑移方向与下连接臂的长度方向一致。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预制墙板会对调节主板产生向下的挤压力时,下连接块可与调节下板一同向上移动,提升了调节下板移动的稳定性。
18.优选的,所述调节上板上设有第二预留浇筑槽,所述调节下板滑移入所述贯穿槽且能突出于设置有调节上板的调节主板板面,所述调节下板端部可插入到第二预留浇筑槽内。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下板穿过贯穿槽,调节下板的端部突出于设置有调节上板的调节主板板面,然后调节下板端部插入到第二预留浇筑槽内;有助于增强调节部件与预留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20.优选的,所述第一预留浇筑槽与所述第二预留浇筑槽内部相通。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浇筑液可灌注到第一预留浇筑槽以及第二预留浇筑槽内,进而使得钢筋与第一预留浇筑槽稳定相连,调节下板与第二预留浇筑槽稳定相连,大幅度提升了预制墙板、调节部件、地面三者的连接稳定性。
22.优选的,所述调节上板内滑移连接有锁定驱动块、锁定固定块,所述锁定块一端突出于调节上板的上板面,所述锁定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定固定块端部之间采用楔形面配合,所述锁定驱动块驱动锁定固定块向外移动;还包括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贯穿于所述锁定驱动块、调节主板且端部螺纹连接于地面。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施力于锁定驱动块,锁定驱动块推动锁定固定块向外移动,然后再通过锁定螺栓贯穿锁定驱动块、调节主板,锁定螺栓螺纹连接于地面,又进一步提升了预制墙板、调节部件、地面三者的连接稳定性。
24.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施工方法。
2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述施工方法,其步骤在于:步骤一:将调节部件平放于地面,钢筋位于两个调节下板之间;步骤二:将预制墙板吊装至调节部件上方位置,预制墙板下端位于两个调节上板之间;步骤三:旋转驱动丝杆,驱动丝杆带动两块调节上板以及两块调节下板朝同一个中心位置相互靠近,两块调节上板夹持于预制墙板两侧,两块调节下板夹持于钢筋两侧;步骤四:反向旋转驱动丝杆,使两块调节上板稍微远离;步骤五:吊装机将预制墙板逐步下放,预制墙板沿着调节上板竖直向下移动,钢筋插入到预制墙板内的第一预留浇筑槽内;步骤六:预制墙板对调节主板产生向下压力,调节下板上滑穿出贯穿槽并插入到预制墙板的第二预留浇筑槽内;步骤七:向上转动下连接臂;步骤八: 向下敲击锁定驱动块,锁定驱动块推动锁定固定块向外移动,通过锁定
螺栓穿过锁定固定块、调节主板,最后螺纹连接于地面;步骤九:将混凝土灌注于第一预留浇筑槽、第二预留浇筑槽;其中,步骤八与步骤九可相互调换。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能顺畅地将地面上钢筋与预制墙板上的第一预留浇筑槽相互对位,操作便捷;其次,利用调节部件的内部部件与预制墙板、地面之间的连接,使预制墙板、调节部件、地面三者的连接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27.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预制墙板和地面上的钢筋进行校准,大幅度降低了预制墙板的装配难度;(2)预制墙板、调节部件、地面三者的连接稳定性非常高。
附图说明
28.图1为实施例一中调节部件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实施例一中调节部件的整体结构情况;图2为图1的a

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

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安装有预制墙板、钢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c部放大图;图6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情况。
29.附图标记:1、预制墙板;2、地面;3、钢筋;4、第一预留浇筑槽;5、调节部件;51、调节主板;511、贯穿槽;52、调节上板;521、上连接臂;522、上连接孔;523、第一弹片;53、调节下板;531、下连接臂;532、下连接块;5321、下连接孔;6、驱动件;61、驱动丝杆;611、正向螺纹段;612、反向螺纹段;7、上连接环体;8、第二弹片;9、弹簧跳豆;10、卡槽;11、第二预留浇筑槽;12、锁定驱动块;13、锁定固定块;14、锁定螺栓;15、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31.实施例一: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参见图1,包括调节部件5,其中,调节部件5包括调节主板51,调节主板51的两个相对板壁上分别滑移连接有两块调节上板52、两块调节下板53。
32.参见图1,调节主板51上设有驱动件6,驱动件6用于驱动两块调节上板52向调节主板51的中部靠近或远离,两块调节上板52用于夹持在预制墙板1的两侧板面;驱动件6用于驱动两块调节下板53向调节主板51的中部靠近或远离,两块调节下板53用于夹持在钢筋3;调节主板51中部位置设有供钢筋3穿过的穿孔15。两块调节上板52以及两块调节下板53能同时移动向穿孔15位置。
33.参见图1,驱动件6包括驱动丝杆61,该驱动丝杆61转动连接于调节主板51的侧边位置,在驱动丝杆61上设有正向螺纹段611以及反向螺纹段612。
34.参见图1,驱动丝杆61贯穿且螺纹连接于两块调节上板52以及两块调节下板53,两块调节上板52分别位于正向螺纹段611以及反向螺纹段612上,两块调节下板53分别位于正
向螺纹段611以及反向螺纹段612上。
35.其中,参见图1以及图3,调节上板52上连接有上连接臂521,上连接臂521上贯穿设有上连接孔522,上连接孔522的内孔壁上圆周间隔分布有若干第一弹片523,上连接孔522内设有上连接环体7,上连接环体7的外环面上圆周间隔分布有若干第二弹片8,第一弹片523与第二弹片8相互交错相抵,第一弹片523和第二弹片8均由弹力材料制成,如采用pe、tuv、hus等材料。上连接环体7的内环面螺纹连接于驱动丝杆61的螺纹段上。
36.参见图1以及图2,调节下板53上连接有下连接臂531,下连接臂531一端螺纹连接于驱动丝杆61,下连接臂531上连接有下连接块532,调节下板53上设有下连接孔5321,下连接块532插接于下连接孔5321内。
37.下连接块532与下连接臂531之间的连接方式最好选用滑移连接,下连接块532的滑移方向与下连接臂531的长度方向一致。
38.为了提升下连接块532与下连接孔5321之间的拆卸便捷性,在下连接块532侧壁上设有弹簧跳豆9,下连接孔5321的孔壁上设有卡槽10,弹簧跳豆9用于与卡槽10相卡接。
39.参见图1以及图2,调节主板51上设有贯穿槽511,调节下板53可滑移入贯穿槽511内。
40.参见图4,在整个建筑结构中还包括有预制墙板1、地面2,在地面2上安装有钢筋3,钢筋3一般竖直朝上。
41.参见图4以及图5,在预制墙板1上设有供钢筋3穿入的第一预留浇筑槽4,在调节上板52上设有第二预留浇筑槽11,调节下板53滑移入贯穿槽511且能突出于设置有调节上板52的调节主板51板面,调节下板53端部可插入到第二预留浇筑槽11内。
42.其中,第一预留浇筑槽4与第二预留浇筑槽11内部相通,第一预留浇筑槽4尺寸大于钢筋3的横截面尺寸,第二预留浇筑槽11尺寸大于调节上板52的横截面尺寸。
43.具体操作过程中,将调节部件5放置于地面2,钢筋3穿过穿孔15,预制墙板1位于调节部件5的上方位置,旋转驱动丝杆61,两个调节上板52朝向穿孔15位置逐步靠近,直至两个调节上板52紧密夹持于预制墙板1的两侧,再进一步加大力度旋转驱动丝杆61,驱动丝杆61带动上连接环体7发生同步旋转,第二弹片8与第一弹片523相互挤压,第二弹片8与第一弹片523发生形变,上连接环体7则会在上连接孔522内发生相对转动,两个调节上边便会停留于预制墙板1两侧,与此同时,位于下方位置的调节下边会持续朝向穿孔15位置逐步靠近,直至两个调节下边同时对钢筋3产生夹持作用,此时位于下方的钢筋3与位于上方预制墙板1上的第一预留浇筑槽4相对,上方预制墙板1上的第二浇筑槽与调节主板51上的贯穿槽511相对,将预制墙板1持续下放,钢筋3会插入到第一预留浇筑槽4内,预制墙板1也会向下挤压调节主板51,操作人员施力于下连接臂531,下连接臂531绕着驱动丝杆61向上旋转,下连接臂531将拉动下连接块532从下连接孔5321中抽出,调节下板53会穿过贯穿槽511并插入到第二预留浇筑槽11内,再将混凝土浇灌液注入到第一预留浇筑槽4和第二预留浇筑槽11内。
44.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以下结构。
45.参见图6,在调节上板52内滑移连接有锁定驱动块12、锁定固定块13,锁定驱动块12的滑移方向为竖直方向,锁定块一端突出于调节上板52的上板面,锁定块的另一端与锁定固定块13端部之间采用楔形面配合,即锁定块端部设有楔形面,锁定固定块13的端部也
设置有楔形面,两个楔形面相互接触配合;当锁定驱动块12向下移动时,锁定驱动块12通过楔形面驱动锁定固定块13向外侧移动,锁定固定块13突出于调节上板52的侧边。
46.还设置有锁定螺栓14,锁定螺栓14由上往下贯穿于锁定驱动块12、调节主板51且端部螺纹连接于地面2。
47.具体操作过程中,混凝土浇灌液注入到第一预留浇筑槽4和第二预留浇筑槽11之后,硬物由上而下敲击锁定驱动块12,锁定驱动块12挤压锁定固定块13,锁定固定块13向调节上板52外侧移出,锁定螺栓14由上往下贯穿于锁定驱动块12、调节主板51且端部螺纹连接于地面2;当然该锁定螺栓14也可采用膨胀螺丝,进而提高其与地面2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48.实施例三:一种如实施例二中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一:将调节部件5平放于地面2,钢筋3位于两个调节下板53之间,尽可能保持调节主板51与地面2相平行,两片调节上板52之间的间距调整到最远状态,两片调节下板53之间的间距也同样调整到最远状态;步骤二:将预制墙板1吊装至调节部件5上方位置,预制墙板1下端位于两个调节上板52之间;步骤三:正向旋转驱动丝杆61,驱动丝杆61带动两块调节上板52以及两块调节下板53朝穿孔15位置相互靠近,先由两块调节上板52夹持于预制墙板1两侧,进一步正向旋转驱动丝杆61,上连接环体7与上连接臂52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调节上板52始终夹持于预制墙板1两侧位置,两块调节下板53继续朝穿孔15位置进行靠近,当其中一块调节下板53首先接触到钢筋3时,由于持续的推力作用,使预制墙板1、调节部件5发生位置偏移,直至两块调节下板53对钢筋3产生两侧夹持力,驱动丝杆61旋转停止,此时,预制墙板1内的第一预留浇筑槽4与钢筋3上下相对;步骤四:反向旋转驱动丝杆61,使两块调节上板52稍微远离,使预制墙板1与调节上板52之间存在微小间隙;步骤五:吊装机将预制墙板1逐步下放,预制墙板1沿着调节上板52竖直向下移动,钢筋3插入到预制墙板1内的第一预留浇筑槽4内;步骤六:预制墙板1对调节主板51产生向下压力,调节下板53上滑穿出贯穿槽511并插入到预制墙板1的第二预留浇筑槽11内;步骤七:向上转动下连接臂531;步骤八: 向下敲击锁定驱动块12,锁定驱动块12推动锁定固定块13向外移动,通过锁定螺栓14穿过锁定固定块13、调节主板51,最后螺纹连接于地面2;步骤九:将混凝土浇灌液灌注于第一预留浇筑槽4、第二预留浇筑槽11;其中,步骤八与步骤九可相互调换。
49.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