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183700发布日期:2021-12-25 01:1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3.经过检索发现,申请号cn201910564252.x的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autocad软件绘制房屋建筑墙体图;(2)在autocad软件中,针对不同厚度的墙板建立不同的形状块,针对墙板建立一个信息块,信息块的块属性对应于墙板信息;(3)在房屋建筑墙体图的非承重墙部分填充所述的形状块,制成施工图;(4)在形状块的周围放置对应于该形状块的信息块,将形状块和相应的信息块用引线连接起来,设置各信息块的块属性;(5)将施工图的全部信息块选中,导出块属性,编辑、保存得到墙板信息清单。
4.申请号cn202010731977.6的发明涉及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及其施工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底座顶部设置有多根定位柱,定位孔与定位柱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支撑柱与定位柱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墙板,墙板与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安装结构,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的两端连接有第一配合端,第二横梁的两端连接有第二配合端,第一横梁与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第一配合端与第二配合端之间设置有第四限位结构,第一横梁的顶部与第二横梁的顶部设置有屋顶,屋顶与第一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五限位结构。
5.申请号cn202110264763.7的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包括顶盖、多个立柱和墙板,顶盖设置于立柱的顶部,所述立柱上沿垂直于立柱的方向可拆卸设置有上横杆和下横杆,所述上横杆位于下横杆的上方,所述墙板设置于上横杆和下横杆上,相邻两立柱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块墙板,所述下横杆的顶壁开设有供墙板插入的卡槽,卡槽沿下横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上横杆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墙板位置的限位组件。安装时,将墙板的底部插入下横杆的卡槽内,然后通过限位组件限定墙板位置即可,安装方便;相邻两立柱之间至少设置两块墙板,有效地减小墙板的面积,在安装前或拆卸后,均便于运输。
6.现有的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的结构系统、楼面系统与墙面系统之间的连接方式常
采用现浇的方式实现,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支模并浇注混凝土,湿作业工程量大,安装建造效率低,安装速度慢,成本高。为了加快实现装配式产业化,需要就以上不足做出改变。另外,现有的装配式房屋建筑虽然实现了装配,但无法较好的实现拆卸,而且装配后显得不够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7.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仅由房屋基础、房屋墙体、装配屋顶实现房屋建筑的构造,方便施工图的绘制,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本发明的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及其施工方法具有安装方便、效率高、成本低的效果;整体构造强度高,而且方便装配和拆卸。
8.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步骤1,采用autocad软件系统绘制出装配式房屋的整体建筑墙体图,并得出房屋对应的房屋基础、房屋墙体、装配屋顶相关的信息清单;
10.步骤2,根据所得的信息清单进行房屋基础的浇筑建设;
11.步骤3,根据所得的信息清单进行房屋墙体的加工制备;
12.步骤4,根据所得的信息清单进行装配屋顶的加工制备;
13.步骤5,将对应的房屋墙体和装配屋顶运输到房屋基础处,同时在所成型的房屋基础表面上开设出连接凹槽,通过所述连接凹槽实现与房屋墙体下端部的固定连接;然后将房屋墙体通过吊装安装在房屋基础对应的连接凹槽中,以此实现房屋墙体与房屋基础的装配;
14.步骤6,在步骤5的基础上再通过钢折弯连接件在房屋墙体的对角处将相邻的房屋墙体进行紧固连接,以此实现周围的房屋墙体为牢固的整体;
15.步骤7,将所加工成型的装配屋顶吊装固定安装在房屋墙体的顶部,以此实现装配屋顶与房屋墙体的装配;同时形成对应的装配式房屋主体构造。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步骤1中所述房屋基础、房屋墙体、装配屋顶的信息清单包括其组成对应的材质、尺寸规格和数量。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步骤3中所述房屋墙体的加工制备如下;其中房屋墙体的组成包括前后面两侧的薄钢板、起固定作用的l型连接件和起连接作用的连接钢板,连接钢板为多组,连接钢板与对应的l型连接件之间以及l型连接件与对应的薄钢板之间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形成所述房屋墙体的整体;两侧的薄钢板之间形成通过连接钢板间隔成多个填充空腔;当房屋墙体的整体固定在房屋基础上后,此时向填充空腔中竖向预埋有塑料管,然后再向填充空腔中填充保温材料。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所述薄钢板的表面还开有螺栓孔;当步骤7完成后,还在房屋墙体的内、外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装饰板。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步骤5中,在房屋墙体的下端部内外侧设置钢折弯连接件,通过螺栓实现与房屋墙体的下端部和连接凹槽内壁的固定。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步骤7实施
时,先在所述装配屋顶的下侧面开有底面凹槽,同时在底面凹槽处设置加固钢连接件,装配屋顶对应的底面凹槽通过加固钢连接件实现与房屋墙体顶端的固定。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所述加固钢连接件具有一个能够卡于底面凹槽中的上端面,以及两个与上端面形成整体的包覆端,两个包覆端之间形成与房屋墙体顶部连接的对接腔;在安装过程中当将加固钢连接件置于房屋墙体顶部时,包覆端通过螺栓与房屋墙体顶部固定,上端面通过螺栓与底面凹槽固定。
22.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其优点体现在于;
23.其1,本发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4.步骤1,采用autocad软件系统绘制出装配式房屋的整体建筑墙体图,并得出房屋对应的房屋基础、房屋墙体、装配屋顶相关的信息清单;
25.步骤2,根据所得的信息清单进行房屋基础的浇筑建设;
26.步骤3,根据所得的信息清单进行房屋墙体的加工制备;
27.步骤4,根据所得的信息清单进行装配屋顶的加工制备;
28.步骤5,将对应的房屋墙体和装配屋顶运输到房屋基础处,同时在所成型的房屋基础表面上开设出连接凹槽,通过所述连接凹槽实现与房屋墙体下端部的固定连接;然后将房屋墙体通过吊装安装在房屋基础对应的连接凹槽中,以此实现房屋墙体与房屋基础的装配;
29.步骤6,在步骤的基础上再通过钢折弯连接件在房屋墙体的对角处将相邻的房屋墙体进行紧固连接,以此实现周围的房屋墙体为牢固的整体;
30.步骤7,将所加工成型的装配屋顶吊装固定安装在房屋墙体的顶部,以此实现装配屋顶与房屋墙体的装配;同时形成对应的装配式房屋主体构造。
31.本发明提供了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与现有方式相比,仅由房屋基础、房屋墙体、装配屋顶实现房屋建筑的构造,方便施工图的绘制,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本发明的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及其施工方法具有安装方便、效率高、成本低的效果;整体构造强度高,而且方便装配和拆卸。
32.其2,本发明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房屋基础、房屋墙体、装配屋顶的信息清单包括其组成对应的材质、尺寸规格和数量。
33.其3,本发明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房屋墙体2的加工制备如下;其中房屋墙体的组成包括前后面两侧的薄钢板、起固定作用的l型连接件和起连接作用的连接钢板,连接钢板为多组,连接钢板与对应的l型连接件之间以及l型连接件与对应的薄钢板之间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形成所述房屋墙体的整体;两侧的薄钢板之间形成通过连接钢板间隔成多个填充空腔;当房屋墙体的整体固定在房屋基础上后,此时向填充空腔中竖向预埋有塑料管,然后再向填充空腔中填充保温材料。对于本发明来讲,房屋墙体是支撑主体,那么对于该操作来讲,房屋墙体的组成包括前后面两侧的薄钢板(比如可根据情况选优厚度0.1

0.5cm)、起固定作用的l型连接件和起连接作用的连接钢板,其保证了整体构造高强度需求,而且房屋墙体的组成均是采用螺栓连接,方便后期拆卸和板材再利用。
34.其4,本发明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中;所述薄钢板的表面还开
有螺栓孔;当步骤7完成后,还在房屋墙体的内、外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装饰板;对于内、外面装饰板可采用相同或不同的材质来完成,外侧面的装饰板可采用耐高温的材质,内、外面装饰板均是起装饰房屋墙体的内、外面的作用。
35.其5,本发明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中;步骤5中,在房屋墙体的下端部内外侧设置钢折弯连接件,通过螺栓实现与房屋墙体的下端部和连接凹槽内壁的固定;也以此实现快速装配连接和固定的作用。
36.其6,本发明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中;步骤7实施时,先在所述装配屋顶的下侧面开有底面凹槽,同时在底面凹槽处设置加固钢连接件,装配屋顶对应的底面凹槽通过加固钢连接件实现与房屋墙体顶端的固定。如图4所示,所述加固钢连接件具有一个能够卡于底面凹槽中的上端面,以及两个与上端面形成整体的包覆端,两个包覆端之间形成与房屋墙体顶部连接的对接腔;在安装过程中当将加固钢连接件置于房屋墙体顶部时,包覆端通过螺栓与房屋墙体顶部固定,上端面通过螺栓与底面凹槽固定。通过所述加固钢连接件以此实现快速装配连接和固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37.图1是本发明装配式房屋建筑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38.图2是本发明装配式房屋建筑中的房屋墙体连接示意图;
39.图3是本发明装配式房屋建筑中加固钢连接件示意图;
40.图4是本发明装配式房屋建筑中房屋墙体外表面示意图;
41.图5是本发明装配式房屋建筑实施步骤流程示意图。
42.其中:房屋基础1,房屋墙体2,装配屋顶3,连接凹槽4,钢折弯连接件5,底面凹槽6,加固钢连接件7,装饰板8,薄钢板9,l型连接件10,连接钢板11,填充空腔12,塑料管13,保温材料14,上端面15,包覆端16,对接腔17。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附图1

图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如图1

图5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5.步骤1,采用autocad软件系统绘制出装配式房屋的整体建筑墙体图,并得出房屋对应的房屋基础1、房屋墙体2、装配屋顶3相关的信息清单;
46.步骤2,根据所得的信息清单进行房屋基础1的浇筑建设;
47.步骤3,根据所得的信息清单进行房屋墙体2的加工制备;
48.步骤4,根据所得的信息清单进行装配屋顶3的加工制备;
49.步骤5,将对应的房屋墙体2和装配屋顶3运输到房屋基础1处,同时在所成型的房屋基础1表面上开设出连接凹槽4,通过所述连接凹槽4实现与房屋墙体2下端部的固定连接;然后将房屋墙体2通过吊装安装在房屋基础1对应的连接凹槽4中,以此实现房屋墙体2
与房屋基础1的装配;
50.步骤6,在步骤5的基础上再通过钢折弯连接件5在房屋墙体2的对角处将相邻的房屋墙体进行紧固连接,以此实现周围的房屋墙体为牢固的整体;
51.步骤7,将所加工成型的装配屋顶3吊装固定安装在房屋墙体2的顶部,以此实现装配屋顶3与房屋墙体2的装配;同时形成对应的装配式房屋主体构造。
52.本发明提供了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与现有方式相比,仅由房屋基础1、房屋墙体2、装配屋顶3实现房屋建筑的构造,方便施工图的绘制,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本发明的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及其施工方法具有安装方便、效率高、成本低的效果;整体构造强度高,而且方便装配和拆卸。
53.本发明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房屋基础1、房屋墙体2、装配屋顶3的信息清单包括其组成对应的材质、尺寸规格和数量。
54.本发明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房屋墙体2的加工制备如下;其中房屋墙体2的组成包括前后面两侧的薄钢板9、起固定作用的l型连接件10和起连接作用的连接钢板11,连接钢板11为多组,连接钢板11与对应的l型连接件10之间以及l型连接件10与对应的薄钢板9之间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形成所述房屋墙体2的整体;两侧的薄钢板9之间形成通过连接钢板11间隔成多个填充空腔12;当房屋墙体2的整体固定在房屋基础1上后,此时向填充空腔12中竖向预埋有塑料管13,然后再向填充空腔12中填充保温材料14。对于本发明来讲,房屋墙体2是支撑主体,那么对于该操作来讲,房屋墙体2的组成包括前后面两侧的薄钢板9(比如可根据情况选优厚度0.1

0.5cm)、起固定作用的l型连接件10和起连接作用的连接钢板11,其保证了整体构造高强度需求,而且房屋墙体2的组成均是采用螺栓连接,方便后期拆卸和板材再利用。
55.本发明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中;所述薄钢板9的表面还开有螺栓孔;当步骤7完成后,还在房屋墙体2的内、外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装饰板8;对于内、外面装饰板8可采用相同或不同的材质来完成,外侧面的装饰板可采用耐高温的材质,内、外面装饰板8均是起装饰房屋墙体2的内、外面的作用。
56.本发明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中;步骤5中,在房屋墙体2的下端部内外侧设置钢折弯连接件5,通过螺栓实现与房屋墙体2的下端部和连接凹槽4内壁的固定;也以此实现快速装配连接和固定的作用。
57.本发明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中;步骤7实施时,先在所述装配屋顶3的下侧面开有底面凹槽6,同时在底面凹槽6处设置加固钢连接件7,装配屋顶3对应的底面凹槽6通过加固钢连接件7实现与房屋墙体2顶端的固定。如图4所示,所述加固钢连接件7具有一个能够卡于底面凹槽6中的上端面15,以及两个与上端面15形成整体的包覆端16,两个包覆端16之间形成与房屋墙体2顶部连接的对接腔17;在安装过程中当将加固钢连接件7置于房屋墙体2顶部时,包覆端16通过螺栓与房屋墙体2顶部固定,上端面15通过螺栓与底面凹槽6固定。通过所述加固钢连接件7以此实现快速装配连接和固定的作用。
58.本发明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59.其1,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如图1

图5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60.步骤1,采用autocad软件系统绘制出装配式房屋的整体建筑墙体图,并得出房屋
对应的房屋基础1、房屋墙体2、装配屋顶3相关的信息清单;
61.步骤2,根据所得的信息清单进行房屋基础1的浇筑建设;
62.步骤3,根据所得的信息清单进行房屋墙体2的加工制备;
63.步骤4,根据所得的信息清单进行装配屋顶3的加工制备;
64.步骤5,将对应的房屋墙体2和装配屋顶3运输到房屋基础1处,同时在所成型的房屋基础1表面上开设出连接凹槽4,通过所述连接凹槽4实现与房屋墙体2下端部的固定连接;然后将房屋墙体2通过吊装安装在房屋基础1对应的连接凹槽4中,以此实现房屋墙体2与房屋基础1的装配;
65.步骤6,在步骤5的基础上再通过钢折弯连接件5在房屋墙体2的对角处将相邻的房屋墙体进行紧固连接,以此实现周围的房屋墙体为牢固的整体;
66.步骤7,将所加工成型的装配屋顶3吊装固定安装在房屋墙体2的顶部,以此实现装配屋顶3与房屋墙体2的装配;同时形成对应的装配式房屋主体构造。
67.本发明提供了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与现有方式相比,仅由房屋基础1、房屋墙体2、装配屋顶3实现房屋建筑的构造,方便施工图的绘制,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本发明的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及其施工方法具有安装方便、效率高、成本低的效果;整体构造强度高,而且方便装配和拆卸。
68.其2,本发明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房屋基础1、房屋墙体2、装配屋顶3的信息清单包括其组成对应的材质、尺寸规格和数量。
69.其3,本发明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房屋墙体2的加工制备如下;其中房屋墙体2的组成包括前后面两侧的薄钢板9、起固定作用的l型连接件10和起连接作用的连接钢板11,连接钢板11为多组,连接钢板11与对应的l型连接件10之间以及l型连接件10与对应的薄钢板9之间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形成所述房屋墙体2的整体;两侧的薄钢板9之间形成通过连接钢板11间隔成多个填充空腔12;当房屋墙体2的整体固定在房屋基础1上后,此时向填充空腔12中竖向预埋有塑料管13,然后再向填充空腔12中填充保温材料14。对于本发明来讲,房屋墙体2是支撑主体,那么对于该操作来讲,房屋墙体2的组成包括前后面两侧的薄钢板9(比如可根据情况选优厚度0.1

0.5cm)、起固定作用的l型连接件10和起连接作用的连接钢板11,其保证了整体构造高强度需求,而且房屋墙体2的组成均是采用螺栓连接,方便后期拆卸和板材再利用。
70.其4,本发明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中;所述薄钢板9的表面还开有螺栓孔;当步骤7完成后,还在房屋墙体2的内、外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装饰板8;对于内、外面装饰板8可采用相同或不同的材质来完成,外侧面的装饰板可采用耐高温的材质,内、外面装饰板8均是起装饰房屋墙体2的内、外面的作用。
71.其5,本发明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中;步骤5中,在房屋墙体2的下端部内外侧设置钢折弯连接件5,通过螺栓实现与房屋墙体2的下端部和连接凹槽4内壁的固定;也以此实现快速装配连接和固定的作用。
72.其6,本发明所述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方法中;步骤7实施时,先在所述装配屋顶3的下侧面开有底面凹槽6,同时在底面凹槽6处设置加固钢连接件7,装配屋顶3对应的底面凹槽6通过加固钢连接件7实现与房屋墙体2顶端的固定。如图4所示,所述加固钢连接件7具有一个能够卡于底面凹槽6中的上端面15,以及两个与上端面15形成整体的包覆
端16,两个包覆端16之间形成与房屋墙体2顶部连接的对接腔17;在安装过程中当将加固钢连接件7置于房屋墙体2顶部时,包覆端16通过螺栓与房屋墙体2顶部固定,上端面15通过螺栓与底面凹槽6固定。通过所述加固钢连接件7以此实现快速装配连接和固定的作用。
7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