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312419发布日期:2022-03-19 20:3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踢脚线用于装饰墙面底部区域,该处墙面易受到冲击,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在居室设计中踢脚线还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踢脚线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起到美化装饰效果。踢脚线安装分为明装和暗装,暗装踢脚线一般直接固定在墙体上,而墙板通过调平龙骨安装在墙体上。现有的暗装踢脚线不具有调整安装位置的能力,无法适配不同安装厚度的墙板,这样就可能会出现踢脚线与安装好的墙板不匹配,导致踢脚线的适用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
3.中国专利cn208792698u、公开日2019-04-26公开了一种踢脚线组件,属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构件技术领域。该踢脚线组件包括踢脚线本体、led灯带、遮光保护罩和调节插条;所述踢脚线本体包括连接部以及从所述连接部延伸出的反光部,所述连接部的中部水平延伸出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反光部的端部垂直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led灯带粘接于所述第二卡板的底部,所述遮光保护罩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调节插条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内。该踢脚线组件结构紧凑,不仅照明效果好、具有更好的装饰效果,同时兼顾了施工的便捷性,易于安装固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该踢脚线组件不具有调整安装位置的能力,无法适配不同安装厚度的墙板,这样就可能会出现踢脚线与安装好的墙板不匹配,导致踢脚线的适用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及其安装方法,既能够对踢脚线在原始墙上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使其与安装在原始墙上不同厚度的墙板适配,还使踢脚线能够安装灯带,加强其装饰效果。
5.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包括灯带和灯罩,用以安装所述灯带和灯罩的支撑体,以及一端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原始墙固定连接的调节座;所述支撑体上分别设有用以供所述灯带一端插接的第一灯带固定槽和用以供所述灯罩插接的灯罩固定槽,所述灯罩上设有供所述灯带另一端插接的第二灯带固定槽,所述调节座在调节自身高度时,对所述支撑体在原始墙上的安装高度进行调整。
6.进一步地,所述灯罩一端设有第一凸起、另一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插接于所述灯罩固定槽,所述支撑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插接的第二凸起。
7.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座包括一端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的扣件,以及一端与原始墙固定连接的调节块,所述扣件另一端螺接于所述调节块另一端。
8.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座包括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的扣件,与原始墙固定连接的螺柱,一端螺接于所述螺柱、另一端螺接于所述扣件的调节块。
9.进一步地,扣件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调节块一端设有与所述螺柱螺接的第二螺纹通孔、另一端设有螺接部,所述螺接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螺纹通孔贯穿所述调节块。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上设有供所述扣件插接的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底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扣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三凸起,所述扣件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槽时,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
11.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支撑体连接、另一端与原始墙抵接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支撑体设有第一插接槽的一端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设有所述第一插接槽的一端还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挡板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插接槽插接的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槽的侧壁上设有锯齿形凹槽,所述插接部上设有与所述锯齿形凹槽配合的锯齿形凸起,所述第二插接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插接部的厚度。
13.进一步地,还包括开设于所述支撑体上远离所述第二插接槽的一端、用以供推动工具伸入的端口,所述端口将所述第二插接槽与外界连通。
14.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调节座固定在原始墙上,并根据墙板的安装高度,调整调节座的高度;s2:将挡板安装在支撑体上,并使其与原始墙抵接;s3:将支撑体与调节座进行固定连接;s4:将灯带安装在支撑体上;s5:将灯罩安装在支撑体上。
15.本发明的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及其安装方法具有以下增益效果:(1)本踢脚线通过调整调节座的自身高度,调整支撑体在原始墙上的安装高度,使其与原始墙上不同厚度的墙板适配,从而增大踢脚线的适用范围;(2)本踢脚线还包括灯罩和灯带,在支撑体上设有第一灯带固定槽,用来供灯带一端插接在支撑体上,还设有灯罩固定槽,用来供灯罩插接,灯带发出的光通过灯罩穿透出来,使踢脚线能够发光,从而加强本踢脚线的装饰效果;(3)本踢脚线的灯罩在支撑体上安装时,第一凹槽与第二凸起进行插接,第一凸起与灯罩固定槽进行插接,从而将灯罩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支撑体上,使灯罩在支撑体上的安装更加稳定,进而使本踢脚线的结构更加稳定;(4)本踢脚线的调节座包括与支撑体固定连接的扣件,与原始墙固定连接的螺柱,一端螺接于螺柱、另一端螺接于扣件的调节块,通过调整调节块在螺柱上的螺接深度,从而调节支撑座在原始墙上的安装高度;(5)本踢脚线还包括一端与支撑体连接、另一端与原始墙抵接的挡板,挡板与支撑体设有第一插接槽的一端连接,使挡板位于调节块和螺柱同一侧,在调节块上方对调节块和原始墙之间的空间进行遮挡,防止灰尘和脏物落在调节块和螺柱上;(6)本踢脚线的挡块上设有插接部,支撑体上设有第二插接槽,挡板在支撑体上安装时,插接部与第二插接槽插接,采用插接的方式将挡板与支撑体固定连接,使挡板在支撑
体上的安装和拆卸快捷方便;(7)本踢脚线在第二插接槽的侧壁上设有锯齿形凹槽,插接部上设有锯齿形凸起,插接部插接在第二插接槽中时,锯齿形凸起与锯齿形凹槽配合,对插接部进行限位,防止插接部轻易在第二插接槽移动,从而无法起到为调节块和螺杆挡灰和杂物的作用;(8)本踢脚线还包括开设于支撑座上远离第二插接槽一端的端口,端口将第二插接槽与外界连通,用来供推动工具伸入,推动插接部在第二插接槽中移动,从而使挡板在支撑体上插接深度的调整更加轻松省力。
附图说明
16.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及其安装方法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及其安装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及其安装方法的灯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及其安装方法的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及其安装方法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及其安装方法的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及其安装方法的扣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及其安装方法的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及其安装方法的螺柱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灯带;2、灯罩;21、第二灯带固定槽;22、第一凸起;23、第一凹槽;3、支撑体;31、第一灯带固定槽;32、灯罩固定槽;33、第二凸起;34、第一插接槽;35、第二凹槽;36、第二插接槽;361、锯齿形凹槽;37、端口;4、调节座;41、扣件;411、第一螺纹通孔;412、第三凸起;42、螺柱;421、螺钉固定孔;43、调节块;431、第二螺纹通孔;432、螺接部;5、挡板;51、插接部;52、锯齿形凸起;6、原始墙;7、墙板;8、调平龙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
明保护的范围。
20.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踢脚线,包括灯带1和灯罩2,用以安装灯带1和灯罩2的支撑体3,以及一端与支撑体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原始墙6固定连接的调节座4;支撑体3上分别设有用以供灯带1一端插接的第一灯带固定槽31和用以供灯罩2插接的灯罩固定槽32,灯罩2上设有供灯带1另一端插接的第二灯带固定槽21,调节座4在调节自身高度时,对支撑体3在原始墙6上的安装高度进行调整,具体效果见图1、图2、图3和图4。
21.踢脚线安装分为明装和暗装,暗装踢脚线一般直接固定在墙体上,而墙板7通过调平龙骨8安装在墙体上。现有的暗装踢脚线不具有调整安装位置的能力,无法适配不同安装厚度的墙板7,这样就可能会出现踢脚线与安装好的墙板7不匹配,导致踢脚线的适用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
22.在本技术中,调节座4一端与原始墙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体3固定连接,根据通过调平龙骨8安装在原始墙6上的墙板7厚度,调整调节座4的自身高度,从而调整支撑体3在原始墙6上的安装高度,使支撑体3的外侧面与墙板7的外侧面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从而防止墙板7和踢脚线在原始墙6上的安装出现梯度,影响墙面装修的效果。通过调整调节座4的自身高度,调整支撑体3在原始墙6上的安装高度,使其与原始墙6上不同厚度的墙板7适配,从而增大踢脚线的适用范围。
23.本技术还包括灯罩2和灯带1,在支撑体3上设有第一灯带固定槽31,用来供灯带1一端插接在支撑体3上,还设有灯罩固定槽32,用来供灯罩2插接。灯罩2上设有第二灯带固定槽21,在灯带1一端插接于第一灯带固定槽31后,将灯罩2与灯罩固定槽32进行插接,同时灯带1的另一端与第二灯带固定槽21插接,从而实现灯带1和灯罩2在支撑体3上的安装。由于灯罩2是对灯带1进行保护的,因此在支撑体3上灯罩2安装在灯带1外侧,所以在调节座4调整好自身高度,支撑体3安装在调节座4上后,灯罩2的外侧面与墙板7的外侧面处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灯带1发出的光通过灯罩2穿透出来,使踢脚线能够发光,从而加强本踢脚线的装饰效果。
24.在本实施例中,灯罩2一端设有第一凸起22、另一端设有第一凹槽23,第一凸起22插接于灯罩固定槽32,支撑体3上还设有与第一凹槽23插接的第二凸起33,具体效果见图2、图3和图4。在灯罩2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22,另一端设有第一凹槽23,支撑体3上分别设有灯罩固定槽32和第二凸起33。灯罩2在支撑体3上安装时,第一凹槽23与第二凸起33进行插接,第一凸起22与灯罩固定槽32进行插接,从而将灯罩2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支撑体3上,使灯罩2在支撑体3上的安装更加稳定,进而使本踢脚线的结构更加稳定。
25.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座4包括一端与支撑体3固定连接的扣件41,以及一端与原始墙6固定连接的调节块43,扣件41另一端螺接于调节块43另一端。调节座4包括扣件41和调节块43,安装时先将调节块43与原始墙6进行固定连接,再将扣件41一端与支撑体3进行固定连接,最后将扣件41的另一端与调节块43进行螺接,在螺接的过程中调整扣件41与调节块43的螺接深度,从而调整支撑体3在原始墙6上的安装高度,使其与安装在原始墙6上不同厚度的墙板7适配。
26.在本技术中,调节座4还有另一种实施方式:调节座4包括与支撑体3固定连接的扣件41,与原始墙6固定连接的螺柱42,一端螺接于螺柱42、另一端螺接于扣件41的调节块43,具体效果见图6。安装时,先将螺柱42与原始墙6进行固定连接,再将调节块43的一端与螺柱
42进行螺接,然后将扣件41与支撑体3进行固定连接,最后将扣件41与调节块43的另一端螺接。通过调整调节块43在螺柱42上的螺接深度,从而调节支撑体3在原始墙6上的安装高度。
27.由于调节块43与螺柱42进行螺接,扣件41又与调节块43进行螺接,为了防止两次螺接在安装时相互影响,因此将调节块43两端的螺纹设置成相同旋向,同时为了防止扣件41与调节块43的螺接和调节块43与螺柱42的螺接,两次螺接深度均处于可变状态,导致支撑体3在原始墙6上的安装高度不好控制,因此在本技术中,调节块43与螺柱42的螺接采取可调整的状态,而扣件41在调节块43上螺接到位后则处于固定状态。
28.与第一种调节座4的实施方式相比,第二种调节座4的实施方式的优点是:由于螺柱42的长度比调节块43的厚度更大,因此调节范围更大,从而使本踢脚线的适用范围更大,且由于螺柱42的截面直径要比调节块43的截面直径要小,当原始墙6面的平整度较差时,螺柱42在原始墙6上安装所受的影响更小,从而能够对支撑体3在原始墙6上的安装进行调平。缺点是:第一种调节座4的实施方式结构比较简单,安装也比较方便,而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更复杂,安装步骤也更多,从而影响本踢脚线的加工成本和安装时间。
29.在本实施例中,扣件41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411,调节块43一端设有与螺柱42螺接的第二螺纹通孔431、另一端设有螺接部432,螺接部432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411的外螺纹,第二螺纹通孔431贯穿调节块43,具体效果见图7、图8和图9。调节块43一端设有第二螺纹通孔431,与螺柱42进行螺接,设置成螺纹通孔,是为了使调节块43在螺柱42上螺接深度的调节范围更大,也使调节块43在螺柱42上的螺接更加稳定。
30.调节块43的另一端设有螺接部432,螺接部432上设有外螺纹,扣件41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411,通过第一螺纹通孔411与螺接部432上的外螺纹进行螺接,从而将扣件41螺接在调节块43上。当扣件41在调节块43上螺接到位后,扣件41螺接到螺接部432的底部并与调节块43主体抵接,从而使扣件41螺紧在调节块43上,这样扣件41在调节块43上的螺接深度就无法进行调整。
3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体3上设有供扣件41插接的第一插接槽34,第一插接槽34底部设有第二凹槽35,扣件41上设有与第二凹槽35配合的第三凸起412,扣件41插接于第一插接槽34时,第三凸起412与第二凹槽35配合,具体效果见图4和图7。在支撑体3上设有第一插接槽34,用来供扣件41插接,从而将扣件41安装在支撑体3上。之所以采用插接的方式,是为了使扣件41在支撑体3上的安装和拆卸快捷方便,从而增强本踢脚线的实用性。在第一插接槽34底部设有第二凹槽35,扣件41上设有第三凸起412,当扣件41插接于第一插接槽34时,第三凸起412与第二凹槽35配合,从而使扣件41在第一插接槽34中的插接更加稳固。
32.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端与支撑体3连接、另一端与原始墙6抵接的挡板5,挡板5与支撑体3设有第一插接槽34的一端连接,具体效果见图1、图4和图5。由于螺柱42与原始墙6进行固定连接,而支撑体3是通过调整调节块43在螺柱42上的螺接深度,来进行在原始墙6上安装高度的调节,在安装完成后,调节块43与原始墙6之间留有一定距离,时间久了之后会有灰尘和脏物落在调节块43和螺柱42上,从而影响其调节功能。因此在本技术中,还包括挡板5,挡板5一端与支撑体3设有第一插接槽34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原始墙6抵接,从而使挡板5位于调节块43和螺柱42同一侧,在调节块43上方对调节块43和原始墙6之间的空间进行遮挡,防止灰尘和脏物落在调节块43和螺柱42上。
3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体3设有第一插接槽34的一端还设有第二插接槽36,挡板5一
端设有与第二插接槽36插接的插接部51,第二插接槽36的侧壁上设有锯齿形凹槽361,插接部51上设有与锯齿形凹槽361配合的锯齿形凸起52,第二插接槽36的深度大于插接部51的厚度,具体效果见图4和图5。挡板5上设有插接部51,支撑体3上设有第二插接槽36,挡板5在支撑体3上安装时,插接部51与第二插接槽36插接,采用插接的方式将挡板5与支撑体3固定连接,使挡板5在支撑体3上的安装和拆卸快捷方便。第二插接槽36设置在支撑体3上第一插接槽34的同一端,从而保证挡板5与扣件41安装在支撑体3的同一侧,进而使挡板5能够在调节块43上方对调节块43和原始墙6之间的空间进行遮挡,防止灰尘和脏物落在调节块43和螺柱42上。
34.由于支撑体3在原始墙6上的安装高度可以通过调整调节块43在螺柱42上的螺接深度来进行调节,因此支撑体3与扣件41连接的一端和原始墙6之间的距离是可以进行调整的,即支撑体3设有第一插接槽34的一端与原始墙6的距离可以调整,而挡板5一端与支撑体3设有第一插接槽34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原始墙6进行抵接,在挡板5安装在支撑体3上后,要想实现支撑体3设有第一插接槽34的一端与原始墙6的距离可以调整,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挡板5的长度可以调节,支撑体3在原始墙6上的安装高度发生改变时,相对应的调整挡板5的长度;第二种方式是:挡板5在支撑体3中插接的长度可以调节,当支撑体3在原始墙6上的安装高度发生改变时,相对应的调整挡板5在支撑体3中的插接长度。
35.本技术优先选择第二种方式,具体实施方式是:将第二插接槽36的深度设置成大于插接部51的厚度,使插接部51插接在第二插接槽36中,可以在第二插接槽36中前后移动,从而调整挡板5在支撑体3中的插接深度。在第二插接槽36的侧壁上设有锯齿形凹槽361,插接部51上设有锯齿形凸起52,插接部51插接在第二插接槽36中时,锯齿形凸起52与锯齿形凹槽361配合,对插接部51进行限位,防止插接部51轻易在第二插接槽36移动,从而无法起到为调节块43和螺杆挡灰和杂物的作用。当需要调整挡板5在支撑体3中的插接深度时,在挡板5上施加作用力,使施加的作用力大于锯齿形凸起52与锯齿形凹槽36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插接部51在第二插接槽36中移动。
36.还包括开设于支撑体3上远离第二插接槽36的一端、用以供推动工具伸入的端口37,端口37将第二插接槽36与外界连通,具体效果见图4。在支撑体3远离第二插接槽36的一端设有端口37,端口37将第二插接槽36与外界连通,用来供推动工具从支撑体3远离第二插接槽36的一端插入,与插接在第二插接槽36中的插接部51抵接,推动其在第二插接槽36中移动。由于插接部51插接在第二插接槽36中时,锯齿形凸起52与锯齿形凹槽361配合,对插接部51进行限位,此时通过在挡板5伸出第二插接槽36的部分施加作用力,使插接部51在第二插接槽36中移动较难实现。因此在支撑体3设置端口37,用来供推动工具伸入,推动插接部51在第二插接槽36中移动,从而使挡板5在支撑体3上插接深度的调整更加轻松省力。
37.在本实施例中,螺柱42上设有用以供螺钉固定的螺钉固定孔421,螺钉一端固定在螺钉固定孔421中、另一端与原始墙6进行螺接,具体效果见图1和图9。在螺柱42上设有螺钉固定孔421,通过螺钉一端固定在螺钉固定孔421中,另一端与原始墙6进行螺接,从而将螺柱42固定连接在原始墙6上。通过螺钉使螺柱42与原始墙6固定连接,方便快捷,易于实施。
38.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发光装饰线条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螺钉将螺柱42固定到原始墙6上;s2:将调节块43旋转安装到螺柱42上,安装深度根据实际情况调节;
s3:将扣件41安装到调节块43上;s4:将挡板5安装到支撑体3;s5:将支撑体3安装到扣件41上;s6:通过支撑体3上的端口37,敲打挡板5,使其与原始墙6紧密贴合;s7:将灯带1安装到支撑体3上;s8:将灯罩2安装到支撑体3。
39.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4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