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板墙加固支架

文档序号:27330697发布日期:2021-11-10 01:4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板墙加固支架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墙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板墙加固支架。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墙体材料采用中间夹心聚氨酯泡沫的彩钢板制作,由于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生产成本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比原建筑方法现浇作业量大大减少,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致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成本相应下降,整个装配式性价比越来越高,也更加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同时,也发展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升板和升层建筑等多种装配形式,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不但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但是,装配式板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外部设置加固支架,用来加强装配式板墙的稳定性。
3.目前,传统的装配式板墙加固支架,使用性范围很小,多采用焊接或者扣件卡合的连接方式,不能针对不同规格的装配式板墙进行加固,而且整体的稳定性能较差,支撑效果也较为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板墙加固支架,解决了现有板墙加固支架适用范围较小,整体稳定性较差,以及支撑效果不佳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装配式板墙加固支架,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前端中部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均套接有第一套杆,所述第一套杆前端面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一螺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下端套接有第三套杆,所述第三套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二套杆前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耳,所述第一凸耳内腔转动连接有第四套杆,所述第四套杆远离第一凸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第四套杆的一端套接有第五套杆,所述第三连杆侧壁环形设置有第三螺孔,所述第五套杆侧壁上部环形设置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与第三螺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五套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面环形设置有固定孔。
8.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三套杆内侧壁之间采用与两个所述第二套杆内侧壁之间相同的安装方式,依次安装有所述第一套杆、第一连杆。
9.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左、前、右端面均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三套杆左、前、右端面上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螺孔螺纹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三套杆前端面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内腔转动连接有第六套杆,所述第六套杆远离所述第二凸耳的一端套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
左端与所述第五套杆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套杆左右侧壁前部均螺纹连接有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连杆左右侧壁均设置有第四螺孔,所述第四螺栓与所述第四螺孔螺纹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套杆与所述第二套杆后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12.优选的,所述固定孔均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板墙加固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装配式板墙加固支架,通过在第二套杆于第三套杆内侧壁均采用第一连杆与第一套杆套接的方式,并配合上第一螺栓与不同位置第一螺孔的螺纹连接,使得整个装置横向可以进行伸缩,可针对不同的墙体宽度来进行调节相应的伸缩长度,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范围。通过将第二螺栓与不同高度的第二螺孔进行螺纹连接,可以对整个装置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并且采用三面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第二连杆与第三套杆连接处更加稳固。
16.(2)该装配式板墙加固支架,通过通过第四连杆与第五套杆之间采用套接的连接方式,并通过第四螺栓与第四螺孔将其固定,再配合上第一凸耳与第四套杆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第四套杆、第三连杆、第五套杆之间的套接,使得装置的整个斜撑部位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来调节相应角度,并且形成一个三角形的连接位置关系,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通过在第一套杆与第二套杆后端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板,可以加大整个装置与板墙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了装置的支撑效果。将所有固定孔均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使得整个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稳固,提高了装置的支撑能力。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第一连杆、2第一螺孔、3第一套杆、4第一螺栓、5第二套杆、 6第二连杆、7第三套杆、8底板、9第二螺孔、10第二螺栓、11第一凸耳、 12第四套杆、13第三连杆、14第五套杆、15第三螺孔、16第三螺栓、17固定板、18第二凸耳、19第六套杆、20第四连杆、21第四螺栓、22第四螺孔、 23支撑板、24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板墙加固支架,包括第一连杆1,第一连杆1前端中部设置有第一螺孔2,第一连杆1两端均套接有第一套杆3,第一套杆3前端面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4,第一螺栓 4与第一螺孔2螺纹连接,第一套杆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杆5,第二套杆5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6,第二连杆6下端套接有第三套杆7,第三套杆7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底板8,底板8上端面设置有固定孔24,第二套杆5 前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耳11,第一凸耳11内腔转动连接有第四套杆12,第四套杆12
远离第一凸耳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13,第三连杆13远离第四套杆12的一端套接有第五套杆14,第三连杆13侧壁环形设置有第三螺孔15,第五套杆14侧壁上部环形设置有第三螺栓16,第三螺栓16与第三螺孔15螺纹连接,第五套杆14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上端面环形设置有固定孔24。
23.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三套杆7内侧壁之间采用与两个第二套杆5内侧壁之间相同的安装方式,依次安装有第一套杆3、第一连杆1。通过在第二套杆 5于第三套杆7内侧壁均采用第一连杆1与第一套杆3套接的方式,并配合上第一螺栓4与不同位置第一螺孔2的螺纹连接,使得整个装置横向可以进行伸缩,可针对不同的墙体宽度来进行调节相应的伸缩长度,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24.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杆6左、前、右端面均设置有第二螺孔9,第三套杆 7左、前、右端面上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0,第二螺栓10与第二螺孔9 螺纹连接。通过将第二螺栓10与不同高度的第二螺孔9进行螺纹连接,可以对整个装置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并且采用三面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第二连杆6与第三套杆7连接处更加稳固。
25.本实施例中,第三套杆7前端面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耳18,第二凸耳18 内腔转动连接有第六套杆19,第六套杆19远离第二凸耳18的一端套接有第四连杆20,第四连杆20左端与第五套杆14后端面固定连接,第六套杆19左右侧壁前部均螺纹连接有第四螺栓21,第四连杆20左右侧壁均设置有第四螺孔22,第四螺栓21与第四螺孔22螺纹连接。通过第四连杆20与第五套杆14 之间采用套接的连接方式,并通过第四螺栓21与第四螺孔22将其固定,再配合上第一凸耳11与第四套杆12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第四套杆12、第三连杆13、第五套杆14之间的套接,使得装置的整个斜撑部位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来调节相应角度,并且形成一个三角形的连接位置关系,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26.本实施例中,第一套杆3与第二套杆5后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3。通过在第一套杆3与第二套杆5后端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板23,可以加大整个装置与板墙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了装置的支撑效果。
27.本实施例中,固定孔24均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将所有固定孔 24均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使得整个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稳固,提高了装置的支撑能力。
28.工作时,首先根据板墙所需支撑部位的尺寸,将第二连杆6与第三套杆7 之间通过第二螺孔9与第二螺栓10调节到合适的高度,接着通过第一螺栓4 与第一螺孔2,将第一连杆1与第二套杆5之间调节到合适的长度,接下来就可以将已经拼接完成的部分紧靠板墙,向地面底板8对应的固定孔24位置进行开孔,然后再将膨胀螺栓插入进行固定,当第一部分固定完成后,接下来通过第四连杆20与第五套杆14之间采用套接的连接方式,并通过第四螺栓21 与第四螺孔22将其固定,再配合上第一凸耳11与第四套杆12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第四套杆12、第三连杆13、第五套杆14之间的套接,使得装置的整个斜撑部位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来调节相应角度,当角度调节完成以后,同样也在地面固定板17对应的固定孔24位置进行开孔,然后再将膨胀螺栓插入进行固定,由此完成整个装置的安装工作。整个装置通过第一连杆1 与第一套杆3的设置,使得整个装置横向可以进行伸缩,可针对不同的墙体宽度来进行调节相应的伸缩长度,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范围;接着通过第二连杆6与第三套杆7的设置,可以对整个装置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并且采用三面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第二连杆6与第三套杆7连接处更加稳固;然后通过第二凸耳18、第四连杆20与第五套杆,再配
合上第一凸耳11、第四套杆12、第三连杆13与第五套杆14的设置,使得装置的整个斜撑部位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来调节相应角度,并且形成一个三角形的连接位置关系,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再然后通过支撑板23的设置,可以加大整个装置与板墙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了装置的支撑效果;最后通过固定孔24配合膨胀螺栓的使用,使得整个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稳固,提高了装置的支撑能力。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