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塑性转动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耗能装置

文档序号:29099596发布日期:2022-03-02 04:2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塑性转动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耗能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塑性转动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耗能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减震技术在建筑结构上的运用越来越多,打破了传统的依靠结构自身刚度抵御地震作用的观念,通过在结构上加设耗能元件的方式消耗地震能量,减小地震作用对结构的破坏作用。传统钢框架梁柱节点可以提供较好的强度与沿性,但是传统钢框架梁柱节点往往无法很好的应对冲击情况,减震效果不好,而且在冲击较大时,减震装置往往会产生损坏,容易出现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节点耗能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塑性转动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耗能装置,不仅采用多级减震,能够应对不同的冲击情况,减震效果更好,而且能够在冲击较大时上传信息,并通过备用减震设备进行减震,防止出现危险。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可塑性转动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耗能装置,其包括:竖向板、横向板、滑槽、第一减震柱、第二减震柱和第三减震柱,所述竖向板的底端垂直安装有横向板,所述竖向板的一侧壁中间和横向板的顶端中间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侧壁安装有液压减震杆,所述液压减震杆的一端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活动连接有滑槽,所述滑块的一侧壁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壁安装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滑块上的四个连接杆分别活动连接有阻尼减震器的两端,所述横向板的顶端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减震柱,所述第一减震柱开设的凹槽底端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顶端连接有第二减震柱,所述第二减震柱活动连接有第一减震柱开设的凹槽,所述第二减震柱的底端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减震柱开设的凹槽底端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顶端连接有第三减震柱,所述第三减震柱的底端安装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三减震柱活动连接有第二减震柱开设的凹槽,所述第三减震柱的一端连接有竖向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塑性转动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耗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壁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安装有阻尼减震器的连接轴。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塑性转动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耗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一吸音层和第二吸音层,所述第一吸音层和第二吸音层均为吸音棉材料制成。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塑性转动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耗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减震柱和第三减震柱的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所述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均为橡胶材料制成。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塑性转动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耗能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减震柱、第二减震柱和第三减震柱均为弧形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竖向板和横向板将装置固定在外界设备上,当外界压力对竖向板造成弯曲时,第三减震柱受到压力,向着第二减震柱内侧移动,第二减震弹簧受力,吸收冲击力,进一步,当冲击力较大时,第二减震柱向着第一减震柱内侧移动,第一减震弹簧受力,吸收冲击力,同时,竖向板弯折时,滑块沿滑槽移动,带动液压减震杆收缩,当收缩到末端时,压力传感器上传压力信息,并通过平时不提供减震功能的备用减震设备,阻尼减震器完成减震,该可塑性转动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耗能装置,不仅采用多级减震,能够应对不同的冲击情况,减震效果更好,而且能够在冲击较大时上传信息,并通过备用减震设备进行减震,防止出现危险。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减震柱的剖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槽的剖视图。
17.图中:100竖向板、200横向板、300滑槽、310液压减震杆、320滑块、321压力传感器、330连接杆、331轴承、340阻尼减震器、400第一减震柱、410第一减震弹簧、500第二减震柱、510第一限位块、511第一吸音层、520第一摩擦层、530第二减震弹簧、600第三减震柱、610第二限位块、611第二吸音层、620第二摩擦层。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0.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
尺寸。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塑性转动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耗能装置,不仅采用多级减震,能够应对不同的冲击情况,减震效果更好,而且能够在冲击较大时上传信息,并通过备用减震设备进行减震,防止出现危险,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包括:竖向板100、横向板200、滑槽300、第一减震柱400、第二减震柱500和第三减震柱600;
23.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竖向板100的底端垂直安装有横向板200,所述竖向板100的一侧壁中间和横向板200的顶端中间均开设有滑槽300,所述滑槽300的一侧壁安装有液压减震杆310,所述液压减震杆310的一端安装有滑块320,所述滑块320活动连接有滑槽300,所述滑块320的一侧壁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21,所述滑块320的另一侧壁安装有两个连接杆330,两个所述滑块320上的四个连接杆330分别活动连接有阻尼减震器340的两端,所述横向板200的顶端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减震柱400,所述第一减震柱400开设的凹槽底端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410,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10的顶端连接有第二减震柱500,所述第二减震柱500活动连接有第一减震柱400开设的凹槽,所述第二减震柱500的底端安装有第一限位块510,所述第二减震柱500开设的凹槽底端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530,所述第二减震弹簧530的顶端连接有第三减震柱600,所述第三减震柱600的底端安装有第二限位块610,所述第三减震柱600活动连接有第二减震柱500开设的凹槽,所述第三减震柱600的一端连接有竖向板100,具体的,所述竖向板100的底端垂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横向板200,所述竖向板100的一侧壁中间和横向板200的顶端中间均开设有滑槽300,所述滑槽300的一侧壁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液压减震杆310,所述液压减震杆310的一端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滑块320,所述滑块320滑动连接有滑槽300,所述滑块320的一侧壁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压力传感器321,所述滑块320的另一侧壁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两个连接杆330,两个所述滑块320上的四个连接杆330分别通过轴旋转连接有阻尼减震器340的两端,所述横向板200的顶端两侧均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第一减震柱400,所述第一减震柱400开设的凹槽底端焊接有第一减震弹簧410,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10的顶端焊接有第二减震柱500,所述第二减震柱500滑动连接有第一减震柱400开设的凹槽,所述第二减震柱500的底端焊接有第一限位块510,所述第二减震柱500开设的凹槽底端焊接有第二减震弹簧530,所述第二减震弹簧530的顶端焊接有第三减震柱600,所述第三减震柱600的底端焊接有第二限位块610,所述第三减震柱600滑动连接有第二减震柱500开设的凹槽,所述第三减震柱600的一端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竖向板100,竖向板100和横向板200用于连接装置与外界的设备,滑槽300用于提供滑块320滑动的通道,液压减震杆310用于在滑块320移动时提供减震功能,并且在滑块320移动后将其复位,滑块320用于沿滑槽300移动,带动连接杆330移动,压力传感器321用于感知滑块320与外界设备接触时的压力,连接杆330用于连接滑块320和阻尼减震器340,阻尼减震器340用于提供最后一级减震功能,第一减震柱400、第二减震柱500和第三减震柱600用于相互连接,竖向板100受压时移动,第一减震弹簧410和第二减震弹簧530分别为第二减震柱500和第三减震柱600间减震,第一限位块510和第二限位块610分别防止第二减震柱500脱离第一减震柱400和第三减震柱600脱离第二减震柱500;
24.在具体的使用时,通过竖向板100和横向板200将装置固定在外界设备上,当外界
压力对竖向板100造成弯曲时,第三减震柱600受到压力,向着第二减震柱500内侧移动,第二减震弹簧530受力,吸收冲击力,进一步,当冲击力较大时,第二减震柱500向着第一减震柱400内侧移动,第一减震弹簧410受力,吸收冲击力,同时,竖向板100弯折时,滑块320沿滑槽300移动,带动液压减震杆310收缩,当收缩到末端时,压力传感器321上传压力信息,并通过平时不提供减震功能的备用减震设备,阻尼减震器340完成减震。
25.请再次参阅图2,所述连接杆330的一侧壁安装有轴承331,所述轴承331的内圈安装有阻尼减震器340的连接轴,具体的,所述连接杆330的一侧壁嵌入连接有轴承331,所述轴承331的内圈套接有阻尼减震器340的连接轴,轴承331用于使阻尼减震器340连接连接杆330,并使阻尼减震器340能够在连接杆330上旋转。
26.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限位块51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610的一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一吸音层511和第二吸音层611,所述第一吸音层511和第二吸音层611均为吸音棉材料制成,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块510和所述第二限位块610的一侧壁分别粘合连接有第一吸音层511和第二吸音层611,所述第一吸音层511和第二吸音层611均为吸音棉材料制成,第一吸音层511和第二吸音层611均用于吸收碰撞时的噪音。
27.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二减震柱500和第三减震柱600的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一摩擦层520和第二摩擦层620,所述第一摩擦层520和第二摩擦层620均为橡胶材料制成,具体的,所述第二减震柱500和第三减震柱600的侧壁分别粘合连接有第一摩擦层520和第二摩擦层620,所述第一摩擦层520和第二摩擦层620均为橡胶材料制成,第一摩擦层520和第二摩擦层620用于增加第一减震柱400、第二减震柱500和第三减震柱600之间的摩擦力。
28.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为了使第一减震柱400、第二减震柱500和第三减震柱600能够随着竖向板100旋转而收缩,所述第一减震柱400、第二减震柱500和第三减震柱600均为弧形结构。
29.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