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现浇圆柱防烂根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9033发布日期:2021-11-29 17:3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现浇圆柱防烂根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中现浇柱模板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现浇圆柱防烂根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设计中,圆形钢筋混凝土柱作为框架柱已被广泛引用,但在浇筑圆形钢筋混凝土柱时,因施工工艺、材料、操作人员技术熟练程度等原因,框架柱的混凝土浇筑经常出现“烂根”这一质量通病,所谓“烂根”是指框架柱根部出现蜂窝、麻面、漏筋等现象,即柱底混凝土压力最大,混凝土易从模板下口流出,其中一部分滞留在接缝附近的模板与楼地面之间,对模板形成挤压,在与浇捣混凝土产生的侧压力共同作用下,造成接缝部位模板外张变形,进而加剧混凝土泥浆外溢,漏浆严重时,由于水泥砂浆大量流失,会在混凝土接茬范围形成石子、钢筋外露,产生“烂根”;框架柱的“烂根”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结构整体外观质量,还会降低结构承载力,由此造成额外的返工工作,不仅需要进行剔凿修补,还耗费大量的人工、材料、时间,还可能因无法判断被修补处的混凝土的质量情况而导致结构验收困难,造成施工质量隐患和工期延长,因此,对柱模板根部的加固尤为重要。
3.目前,我国现有的圆柱木模板多采用钢带加固,面对框架柱两侧楼板有错层和斜柱的情况,因为楼板的阻挡,无法固定到框架柱最底部,从而容易使框架柱出现“烂根”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能加固框架柱两侧楼板有错层和斜柱的柱模板根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现浇圆柱防烂根加固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多个固定板和连接件的配合,便于将抱箍机构固定在柱模板外侧,加强了柱模板的刚度和柱模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避免了柱底混凝土漏浆和“烂根”的问题,通过设置多个限位孔和滑道,便于根据现浇圆柱的不同情况将连接件固定在不同高度的限位孔内,从而可适用于柱底两侧地面标高不同的施工情况和斜柱的柱模板加固,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现浇圆柱防烂根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现浇柱的柱模板的抱箍机构和用于固定所述抱箍机构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可固定在所述抱箍机构的多个位置;
6.所述抱箍机构包括沿所述柱模板外侧均匀布设的多个固定板,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两个侧面上沿所述固定板高度方向均开设有多个限位孔,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孔之间通过滑道连通。
7.上述的一种可调节现浇圆柱防烂根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为空心矩形盒。
8.上述的一种可调节现浇圆柱防烂根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设置在相邻两个固定板内的卡件和分别与两个所述卡件固定连接的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
限位块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9.上述的一种可调节现浇圆柱防烂根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为方形板,且所述卡件的边长大于限位孔的直径,所述限位块为圆柱体,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小于所述限位孔的直径且大于所述滑道的宽度,所述链条的直径小于所述滑道的宽度。
10.上述的一种可调节现浇圆柱防烂根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用于固定链条的多个绑扎带。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2.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式便捷,通过设置可灵活调整位置的锁紧机构,便于控制抱箍机构所形成的圆直径,从而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现浇圆柱,避免了多次制作不同尺寸的加固装置所造成的材料浪费和成本增加,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抱箍机构,在柱模板根部的外侧面均匀设置多个固定板,并通过连接件将多个固定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使连接后的固定板可绕柱模板外侧一圈,便于加强柱模板的刚度和柱模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有效防止了浇捣混凝土时,混凝土对柱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所造成的柱模板接缝部位外张变形,从而避免了柱底混凝土漏浆和“烂根”的问题。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板与连接件连接的两个侧面上沿高度方向设置多个限位孔和滑道,且相邻两个限位孔通过滑道连通,使连接件能够通过滑道滑移到不同高度的限位孔中,便于根据现浇圆柱的不同情况将连接件固定在不同高度的限位孔内,当现浇柱的柱底两侧地面标高不同或现浇柱为斜柱时,通过调整连接件在固定板上与不同高度的限位孔配合,使固定板能够被固定在柱模板的不同高度位置上,从而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柱模板加固。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多个固定板和连接件的配合,便于将抱箍机构固定在柱模板外侧,加强了柱模板的刚度和柱模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避免了柱底混凝土漏浆和“烂根”的问题,通过设置多个限位孔和滑道,便于根据现浇圆柱的不同情况将连接件固定在不同高度的限位孔内,从而可适用于柱底两侧地面标高不同和斜柱的柱模板加固,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1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9.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
柱模板;2

现浇柱;3

固定板;
[0025]4‑
限位孔;5

滑道;6

连接件;
[0026]7‑
卡件;8

限位块;9

链条;
[0027]
10

绑扎带;11

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实施例1
[0029]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固定现浇柱2的柱模板1的抱箍机构和用于固定所述抱箍机构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可固定在所述抱箍机构的多个位置。
[0030]
所述抱箍机构包括沿所述柱模板1外侧均匀布设的多个固定板3,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板3之间通过多个连接件6连接,所述固定板3与所述连接件6连接的两个侧面上沿所述固定板3高度方向均开设有多个限位孔4,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孔4之间通过滑道5连通。
[0031]
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抱箍机构,在柱模板1根部的外侧面均匀设置多个固定板3,并通过连接件6将多个固定板3连接成一个整体,使连接后的固定板3可绕柱模板1外侧一圈,便于加强柱模板1的刚度和柱模板1之间连接的紧密性,有效防止了浇捣混凝土时,混凝土对柱模板1产生的侧压力所造成的柱模板1接缝部位外张变形,从而避免了柱底混凝土漏浆和“烂根”的问题;通过在固定板3与连接件6连接的两个侧面上沿高度方向设置多个限位孔4和滑道5,且相邻两个限位孔4通过滑道5相连,使连接件6能够通过滑道5滑移到不同高度的限位孔4中,便于根据现浇圆柱的不同情况将连接件6固定在固定板3上不同高度的限位孔4内,当现浇柱2的柱底两侧地面标高不同或现浇柱2为斜柱时,通过调整连接件6与固定板3上不同高度的限位孔4连接,使固定板3能够被固定在柱模板1的不同高度位置上,从而满足柱底标高不同和斜柱的柱模板1加固;通过设置可灵活调整位置的锁紧机构,便于控制抱箍机构所形成的圆直径,从而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现浇柱2,避免了多次制作不同尺寸的加固装置所造成的材料浪费和成本增加。
[0032]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板3中一个侧面上的限位孔4的数量至少为十个,便于连接件6根据不同情况卡接在固定板3的不同高度上。
[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3为空心矩形盒。
[0034]
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固定板3为空心矩形盒,便于在固定板3上设置可伸入固定板3内部的限位孔4和滑道5,还有利于减轻自重,通过设置多个固定板3连接后的总长度大于柱模板1的外周长,便于实现多个固定板3连接后可将柱模板1外侧包围一圈,且可适用不同直径大小的柱模板1,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0035]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6包括两个设置在相邻两个固定板3内的卡件7和分别与两个所述卡件7固定连接的两个限位块8,两个所述限位块8之间通过链条9连接。
[0036]
实际使用时,当连接件6卡接在固定板3中时,两个卡件7分别处于相邻两个固定板3内部,两个限位块8分别处于相邻两个固定板3的限位孔4中,且限位块8的一端伸进固定板3内与卡件7固定,限位块8的另一端伸出限位孔4与链条9固定,即通过在链条9连接伸出限位孔4的相邻两个限位块8,由此将相邻两个固定板3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多个固定板3的串联;当需要改变连接件6在固定板3上的连接位置时,将限位块8全部推入固定板3中,使链条9能够在滑道5中滑移,从而到达各个限位孔4中,当链条9移动到高度合适的限位孔4中时,向外拉动链条9,从而带出限位块8,使限位块8卡接在高度合适的限位孔4中,即同时调整链条9两端的限位块8高度,便于更好的连接相邻两个固定板3。
[0037]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个固定板3之间连接件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便于同时连接
固定板3的上部和下部,通过连接件6对相邻两个固定板3的拉力使多个固定板3保持平衡状态,从而达到对柱模板1的抱箍作用。
[0038]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件7为方形板,且所述卡件7的边长大于限位孔4的直径,所述限位块8为圆柱体,所述限位块8的直径小于所述限位孔4的直径且大于所述滑道5的宽度,所述链条9的直径小于所述滑道5的宽度。
[0039]
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卡件7为方形板,且卡件7的边长大于限位孔4的直径,便于连接件6处于拉紧状态时,卡件7能够被限位孔4阻挡在固定板3内,从而实现连接件4与固定板3的连接,通过设置限位块8为圆柱体,限位块8的直径小于限位孔4的直径且大于滑道5的宽度,便于将限位块8限制在限位孔4内,从而实现对连接件4在固定板3上的位置固定,通过设置链条9的直径小于滑道5的宽度,便于链条9能够通过在滑道5中滑移来改变连接件6在固定板3上的位置,从而实现将连接件6与固定板3的不同位置连接。
[0040]
需要说明的是,滑道5的宽度小于限位孔4的直径,滑道5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板3的高度方向一致,即滑道5的长度与相邻两个限位孔4之间的距离相等。
[0041]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用于固定链条9的多个绑扎带10。
[0042]
实际使用时,多个固定板3沿柱模板1外侧绕行一圈后,多余的固定板3放置在柱模板1的一侧,此时,抱箍机构的收口处为连接件6,通过绑扎带10固定收口处的两个链条9,便于将两个连接件6固定在一起,从而将多个固定板3固定在柱模板1外侧,实现对柱模板1根部的加固作用,避免现浇柱2“烂根”。
[0043]
需要说明的是,绑扎带10的数量与相邻两个固定板3之间的连接件6的数量相同,便于完全固定收口处的连接件6。
[0044]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将多个固定板3绕柱模板1一周,调整相邻两个固定板3之间连接件6的位置,使多个固定板3的下端均紧贴楼板11,用绑扎带10固定收口处的连接件6,使多个固定板3形成对柱模板1抱箍,由此完成对柱模板1的加固工作。
[0045]
实施例2
[004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柱模板1两侧的楼板11标高不同,即楼板11有错层。
[0047]
通过使链条9在滑道5中滑移,将限位块8固定在合适高度的限位孔4中,即调整连接件6在固定板3上的连接位置,使固定板3的下端始终紧贴楼板11,从而实现在对错层楼板11上柱模板1的加固,避免现浇柱2“烂根”。
[004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