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楼内临边防护栏的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86536发布日期:2021-12-04 10:3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固定楼内临边防护栏的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固定楼内临边防护栏的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2.目前临边防护栏大多采用传统打眼射钉等方式进行安装或加固;需先对防护栏杆加固位置进行测量,确定栏杆高度后在将要架设的临边防护栏的位置打眼,安装钉子等实现防护栏的固定。
3.传统打眼固定防护栏杆的方法较为普遍,该方法通俗易懂,但在打眼的过程中损坏结构面,在拆除防护栏后还需要修复破损结构面;又因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高,在对结构面进行打眼时不易一次成型,打眼过程极不方便且工人工作量大;打眼加固只能将钉子等物体打入结构面较浅位置,在固定防护栏杆后往往因为深度不够导致临边防护栏松动掉落,存在安全隐患,且该方法较落后,不利于对施工人员的保护,安拆防护栏浪费较多工时,不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固定楼内临边防护栏的辅助工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利用楼内结构体使临边防护栏的安装更加便利,施工人员仅需在楼内即可完成临边防护栏的安装,更好的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固定楼内临边防护栏的辅助工具,包括螺杆主体、固定套筒、螺纹套管、第一卡角、移动套管、第二卡角、第一限位螺母、安装孔和第二限位螺母;
6.所述螺杆主体一端设置有固定套筒,螺杆主体上从固定套筒的一端延伸至螺杆主体的另一端上依次设置有螺纹套管、第一限位螺母、移动套管和第二限位螺母,其中螺纹套管、第一限位螺母和第二限位螺母均与螺杆主体螺纹连接;移动套管与螺杆主体滑动连接,并通过第一限位螺母和第二限位螺母固定在螺杆主体上;
7.所述螺纹套管上设置有第一卡角,移动套管上设置有第二卡角;固定套筒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安装孔。
8.进一步,还包括防护网和螺钉,防护网通过螺钉和安装孔固定在固定套筒上。
9.进一步,所述第一卡角和第二卡角均由两块钢板连接而成。
10.进一步,所述第一卡角和第二卡角的倒角为30度~120度。
11.进一步,组成第一卡角和第二卡角的每块钢板的长度为10cm~15cm,宽度为5cm~10cm。
12.进一步,所述第一卡角和第二卡角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层。
13.进一步,所述螺杆主体的长度至少为40cm。
14.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螺母和第二限位螺母侧壁上均设置有吊环。
15.进一步,所述第二限位螺母为2个~3个。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固定楼内临边防护栏的辅助工具,第一卡角、第二卡角及固定套筒配合使用,将该辅助工具卡设在楼内结构体或临边防护栏上,进而无需打孔即可将临边防护稳固安装在洞口,使得临边防护栏的安装更加便利,避免高空坠物,保证施工人员安全,防止安全隐患。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固定楼内临边防护栏的辅助工具,利用本实用新型固定临边防护栏无需打孔,只需借助防护栏的横杆和楼内结构体即可固定临边防护栏,该辅助工具使得临边防护栏的安拆更加便利,且辅助工具可多次周转使用。
19.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固定楼内临边防护栏的辅助工具,大部分材料可就地取材制作,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20.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

螺杆主体、2

固定套筒、3

螺纹套管、4

第一卡角、5

移动套管、6

第二卡角、7

第一限位螺母、8

安装孔、9

防护网、10

第二限位螺母、11

防护栏、12

楼内结构体。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28.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固定楼内临边防护栏的辅助工具,包括螺杆主体1、固定套筒2、螺纹套管3、第一卡角4、移动套管5、第二卡角6、第一限位螺母7、安装孔8、防护网9、螺钉和第二限位螺母10;
29.所述螺杆主体1一端设置有固定套筒2,固定套筒2为直径至少为5cm的钢管,其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安装孔8。防护网9通过螺钉和安装孔8固定在固定套筒2上,防护网9可以根据需要安装或不安装,当安装上防护网9后可临时放置尺寸小于固定套筒2的轻型物品,例如轻质小卷尺,方便工人在临边防护栏11作业时拿取工具。螺杆主体1的长度为40cm,螺杆主体1上从固定套筒2的一端延伸至螺杆主体1的另一端上依次设置有螺纹套管3、第一限位螺母7、移动套管5和第二限位螺母10,第一限位螺母7和第二限位螺母10侧壁上均设置有吊环,吊环方便第一限位螺母7和第二限位螺母10的旋拧;第二限位螺母10为2个。其中螺
纹套管3、第一限位螺母7和第二限位螺母10均与螺杆主体1螺纹连接;移动套管5与螺杆主体1滑动连接,并通过第一限位螺母7和第二限位螺母10固定在螺杆主体1上。
30.螺纹套管3上设置有第一卡角4,移动套管5上设置有第二卡角6;第一卡角4和第二卡角6均由两块钢板垂直连接而成。组成第一卡角4和第二卡角6的每块钢板的长度为10cm~15cm,宽度为5cm~10cm,并且第一卡角4和第二卡角6的内壁上粘贴有橡胶层,例如橡胶片,一方面避免本实用新型在固定临边防护栏11过程中损害楼内结构体12,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第一卡角4和第二卡角6与楼内结构体12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临边防护栏11的安装更加稳固,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第一卡角4、第二卡角6及固定套筒2配合使用,将该辅助工具卡设在楼内结构体12或临边防护栏11上,进而无需打孔即可将临边防护稳固安装在洞口,使得临边防护栏11的安装更加便利,避免高空坠物,保证施工人员安全,防止安全隐患。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固定楼内临边防护栏的辅助工具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第二卡角6卡紧楼内结构体12,第一卡角4卡紧临边防护栏11的横杆,可以根据固定强度的需要在不同高度设置本实用新型,进而更好的将临边防护栏11固定在洞口。
3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固定楼内临边防护栏的辅助工具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第一卡角4和第二卡角6分别卡紧楼内结构体12的两个相邻的墙角,固定套筒2套设在临边防护栏11的横杆上,从而将临边防护栏11固定在洞口。
33.由此可见,利用本实用新型固定临边防护栏11无需打孔,只需借助防护栏11的横杆和楼内结构体12即可固定临边防护栏11,该辅助工具使得临边防护栏11的安拆更加便利,且辅助工具可多次周转使用。并且大部分材料可就地取材制作,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材料也可以为废旧钢材等,满足国家号召的低碳环保要求。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