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台监控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5989发布日期:2022-01-19 14:0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云台监控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基站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云台监控杆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动车数量逐年增加,公路交通形势日益严峻。为了便于对公路治安情况及时了解,常常在公路两旁安装的各种监控杆,如治安的摄像机杆、交通流量监测杆和交通违规抓拍摄像机杆等。
3.由于这些监控杆体树立在公路两旁,很容易遭受到汽车,特别是大型卡车的碰撞。由于监控杆体的强度不够,被撞后容易出现倾斜,因此位于监控杆体上的图像采集装置往往无法获取肇事车辆的信息。在发生碰撞后,肇事司机很多选择逃逸而无法找到肇事者,尤其在一些远郊区县,很多监控杆都是在被撞后一天甚至几天后才发现。这给监控杆的管理部门带来很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云台监控杆结构,解决了以上所述的云台监控杆容易被撞歪导致无法监控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云台监控杆结构,包括塔身和伸入地下的底部基础,所述塔身的顶端设有监控装置,所述底部基础与所述塔身的底部之间通过底法兰连接,所述底法兰上设有多个底法兰筋板,各所述底法兰筋板的一侧与塔身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底法兰固定连接。
6.可选的,所述塔身为上端细下端粗的圆台型混凝土结构杆。
7.可选的,所述塔身的高度为20米。
8.可选的,所述塔身表面设有外爬钉。
9.可选的,所述塔身的顶端还设有操作平台、避雷针、云台监控及球形摄像头,所述球形摄像头与所述塔身通过球铰接连接。
10.可选的,所述底部基础包括位于地面上的上基础模板和埋入地下的下基础模板,所述上基础模板与下基础模板之间通过多个地脚螺栓连接,所述上基础模板与所述底法兰通过螺栓连接。
11.可选的,各所述地脚螺栓均匀分布在所述塔身的四周,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地脚螺栓的间距误差不大于2mm。
12.可选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地脚螺栓的露出高度误差不大于2mm。
13.可选的,所述上基础模板与下基础模板均为圆形。
14.可选的,所述底法兰筋板的两侧分别与塔身及底法兰焊接。
15.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云台监控杆结构,包括塔身和伸入地下的底部基础,所述塔身的顶端设有监控装置,所述底部基础与所述塔身的底部之间通过底法兰连接,所述底法兰上设有多个底法兰筋板,各所述底法兰筋板的一侧与塔身固定连接,另一侧
与所述底法兰固定连接。将底法兰、塔身和底部基础分开制作转运,方便拆卸安装运输,且安装过程简单。安装时先将底部基础埋入地下,然后通过底法兰将塔身固定连接在底部基础上,并通过多个底法兰筋板加强,使得塔身具有较高的强度,不容易被撞倾斜。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云台监控杆结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云台监控杆结构的底部基础安装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塔身1,监控装置2,底法兰3,底法兰筋板4,操作平台5,避雷针6,球形摄像头7,上基础模板8,下基础模板9,地脚螺栓10。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云台监控杆结构,包括塔身1和伸入地下的底部基础,所述塔身1的顶端设有监控装置2,所述底部基础与所述塔身1的底部之间通过底法兰3连接,所述底法兰3上设有多个底法兰筋板4,各所述底法兰筋板4的一侧与塔身1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底法兰3固定连接。将底法兰3、塔身1和底部基础分开制作转运,方便拆卸安装运输,且安装过程简单。安装时先将底部基础埋入地下,然后通过底法兰3将塔身1固定连接在底部基础上,并通过多个底法兰筋板4加强,使得塔身1具有较高的强度,不容易被撞倾斜。
25.可选的方案,所述塔身1为上端细下端粗的圆台型混凝土结构杆。采用上细下粗的
结构更加稳定,不容易被撞倾斜,整个结构抓地力更好。
26.可选的方案,所述塔身1的高度为20米。塔身1分为几段,几段形成一个圆台整体。塔段一外接圆直径为塔段二外接圆直径为
27.可选的方案,所述塔身1表面设有外爬钉。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外爬钉攀登塔身1至塔顶对设备进行检修更换。
28.可选的方案,所述塔身1的顶端还设有操作平台5、避雷针6、云台监控及球形摄像头7,所述球形摄像头7与所述塔身1通过球铰接连接。各个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球形摄像头7与所述塔身1通过球铰接连接,即使塔身1发生了倾斜,也能保证球形摄像头7始终保持垂直,便于监控塔底情况。
29.可选的方案,所述底部基础包括位于地面上的上基础模板8和埋入地下的下基础模板9,所述上基础模板8与下基础模板9之间通过多个地脚螺栓10连接,所述上基础模板8与所述底法兰3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前先挖坑,然后将下基础模板9埋入坑内,再填土插上地脚螺栓10,最后通过螺母拧紧安装上基础模板8。然后在上基础模板8上安装底法兰3。
30.可选的方案,各所述地脚螺栓10均匀分布在所述塔身1的四周,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地脚螺栓10的间距误差不大于2mm,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地脚螺栓10的露出高度误差不大于2mm。通过设计2mm的间距差,保证了塔身1底端的受力均匀。且,上基础模板8中间引出4跟4*40mm镀锌接地扁铁,引出长度为0.7米。地脚螺栓10的数量根据实际工程强度设计需要进行设定。在安装地脚螺栓10和螺栓时采用垫片。
31.可选的方案,所述上基础模板8与下基础模板9均为圆形。底法兰筋板4的两侧分别与塔身1及底法兰3焊接。圆形的接触面积最大化,节约材料。底法兰筋板4的两侧分别与塔身1及底法兰3可以焊接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