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利于预防崩裂的幕墙玻璃固定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9852发布日期:2021-12-22 16:2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利于预防崩裂的幕墙玻璃固定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玻璃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利于预防崩裂的幕墙玻璃固定件。


背景技术:

2.由于高层建筑的兴起,建筑本身成为城市的风景线,很多建筑的外墙设计对美观要求越来越高,较多采用的是玻璃幕墙,石材干挂幕墙等,尤其是玻璃幕墙,其具备一定反光和透光效果,不管是对于室外的城市景观,以及室内用户的视野来说都是较好的选择,玻璃幕墙的固定方式通常有框架固定与点式固定,点式固定是对玻璃进行钻孔,将连接件直接固定在玻璃上,这样玻璃的四周不存在金属框,具备更加通透的视野,但是玻璃的质地比较脆弱,直接受金属件挤压锚固时,尤其是金属锚固件与玻璃接触面积很小的情况容易发生崩裂,所以为了保证安全,一些固定件会选择增大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从而分散挤压压强,但是固定件的面积较大又会影响通透的视野,与点式固定结构的设计初衷相矛盾,所以用于与幕墙玻璃直接固定的固定件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预防崩裂的幕墙玻璃固定件,其在与幕墙玻璃直接固定时能够分散挤压压强,避免玻璃崩裂,同时尽量减少了固定件覆盖于玻璃上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对通透视野的影响。
4.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内固定件,外固定件,固定螺杆,固定螺母,所述内固定件存在内侧面一,外固定件存在内侧面二,所述内侧面一与内侧面二均为平直面,所述内固定件的四周分布固定有分力杆一,所述外固定件的四周分布固定有分力杆二,所述分力杆一与内固定件为一体结构,所述分力杆二与外固定件也为一体结构,均为金属件,可采用一体锻造而成,所述分力杆一和内固定件组成的整体构件与分力杆二与外固定件组成的整体构件轮廓及尺寸均相同,所述分力杆一存在内侧面三,所述内侧面三也为平直面,其与内固定件的内侧面一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分力杆二存在内侧面四,所述内侧面四也为平直面,其与外固定件的内侧面二处于同一平面,则内固定件与分力杆一以及外固定件与分力杆二能够贴靠平整的玻璃表面,所述固定螺杆固定设置在外固定件的内侧面二的中心位置,且固定螺杆与内侧面二处于垂直关系,固定螺母与固定螺杆配套设置,其能够旋拧紧固在固定螺杆上,所述内固定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等于固定螺杆的外径,则固定螺杆能够穿过固定孔,所述分力杆一的内侧面四的末端部位设置有固定支螺杆,固定支螺杆与内侧面四也处于垂直关系,固定支螺杆上也配套设置有固定支螺母,固定支螺母能够旋拧紧固在固定支螺杆上,所述分力杆一的外端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固定支孔,固定支孔的内径等于固定支螺杆的外径,则固定支螺杆能够穿过固定支孔。
5.本实用新型对幕墙玻璃板进行固定时,先对玻璃板上相应部位进行钻孔,一共需要五道孔洞,分别对应固定螺杆与固定支螺杆,之后将外固定件及分力杆二贴靠玻璃板的
外侧面,同时固定螺杆与固定支螺杆穿过玻璃板上钻设的孔洞,之后将内固定件及分力杆一贴靠到玻璃板对应的内侧面,同时内固定件上的固定孔穿套到固定螺杆上,而分力杆一上的固定支孔穿套到固定支螺杆上,最后拧紧固定螺母与固定支螺母,则内固定件及分力杆一与外固定件及分力杆二会紧密贴靠玻璃板从而对玻璃板形成固定,而固定螺杆的内端部位可以固定到其他幕墙连接件上,使得与其相连的玻璃幕墙得到安装。
6.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是,分力杆一与分力杆二以及固定支螺杆会对玻璃板形成分散受力,避免挤压力只集中在内固定件与外固定件上造成玻璃崩裂,从而内固定件与外固定件的面积不需要设置得很大,避免对玻璃板的通透视野形成阻碍。
7.具体的,所述固定螺杆的外径显著大于固定支螺杆的外径,则在玻璃板上钻孔时只需要钻设置一道相对较大的孔洞,固定螺杆是主要受力部位,而固定支螺杆只用于分散受力。
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固定件的外侧面在固定孔的外周部位设置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径大于固定螺母的外径,则固定螺母旋拧紧固后会陷入在固定圈内。
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力杆一与分力杆二的外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凸起肋条,处于分力杆一上的凸起肋条可以一直延伸固定至固定圈上,设置凸起肋条能够增加分力杆一与分力杆二的承载强度而不增加覆盖于玻璃的面积,从而提高分散受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件分离状态立体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状态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13.一种有利于预防崩裂的幕墙玻璃固定件,如图1所示,包括内固定件1,外固定件2,固定螺杆3,固定螺母4,所述内固定件1存在内侧面一11,外固定件2存在内侧面二21,所述内侧面一11与内侧面二21均为平直面,所述内固定件1的四周分布固定有分力杆一12,所述外固定件2的四周分布固定有分力杆二22,所述分力杆一12与内固定件1为一体结构,所述分力杆二22与外固定件2也为一体结构,均为金属件,可采用一体锻造而成,所述分力杆一12和内固定件1组成的整体构件与分力杆二22与外固定件2组成的整体构件轮廓及尺寸均相同,所述分力杆一12存在内侧面三121,所述内侧面三121也为平直面,其与内固定件1的内侧面一11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分力杆二22存在内侧面四221,所述内侧面四221也为平直面,其与外固定件2的内侧面二21处于同一平面,则内固定件1与分力杆一12以及外固定件2与分力杆二22能够贴靠平整的玻璃表面,所述固定螺杆3固定设置在外固定件2的内侧面二21的中心位置,且固定螺杆3与内侧面二21处于垂直关系,固定螺母4与固定螺杆3配套设置,其能够旋拧紧固在固定螺杆3上,所述内固定件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孔13,固定孔13等于固定螺杆3的外径,则固定螺杆3能够穿过固定孔13,所述分力杆一12的内侧面四221的末端部位设置有固定支螺杆31,固定支螺杆31与内侧面四221也处于垂直关系,固定支螺杆31上也配套设置有固定支螺母41,固定支螺母41能够旋拧紧固在固定支螺杆31上,所述分力杆一12的外端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固定支孔14,固定支孔14的内径等于固定支螺杆31的外
径,则固定支螺杆31能够穿过固定支孔14。
14.本实用新型对幕墙玻璃板进行固定时,先对玻璃板上相应部位进行钻孔,一共需要五道孔洞,分别对应固定螺杆3与固定支螺杆31,之后将外固定件2及分力杆二22贴靠玻璃板的外侧面,同时固定螺杆3与固定支螺杆31穿过玻璃板上钻设的孔洞,之后将内固定件1及分力杆一12贴靠到玻璃板对应的内侧面,同时内固定件1上的固定孔13穿套到固定螺杆3上,而分力杆一12上的固定支孔14穿套到固定支螺杆31上,最后拧紧固定螺母4与固定支螺母41,则内固定件1及分力杆一12与外固定件2及分力杆二22会紧密贴靠玻璃板从而对玻璃板形成固定,而固定螺杆3的内端部位可以固定到其他幕墙连接件上,使得与其相连的玻璃幕墙得到安装。
15.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是,分力杆一12与分力杆二22以及固定支螺杆31会对玻璃板形成分散受力,避免挤压力只集中在内固定件1与外固定件2上造成玻璃崩裂,从而内固定件1与外固定件2的面积不需要设置得很大,避免对玻璃板的通透视野形成阻碍。
16.具体的,所述固定螺杆3的外径显著大于固定支螺杆31的外径,则在玻璃板上钻孔时只需要钻设一道相对较大的孔洞,固定螺杆3是主要受力部位,而固定支螺杆31只用于分散受力。
1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固定件1的外侧面在固定孔13的外周部位设置有固定圈15,所述固定圈15的内径大于固定螺母4的外径,则固定螺母4旋拧紧固后会陷入在固定圈15内。
1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力杆一12与分力杆二22的外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凸起肋条5,处于分力杆一12上的凸起肋条5可以一直延伸固定至固定圈5上,设置凸起肋条5能够增加分力杆一12与分力杆二22的承载强度而不增加覆盖于玻璃的面积,从而提高分散受力的效果。
19.本文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