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制耐火材料用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0197发布日期:2022-01-19 14:3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制耐火材料用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压制耐火材料用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耐火材料是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现定义为凡物理化学性质允许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材料称为耐火材料,耐火材料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和动力等工业领域,耐火制品模具是指成型耐火砖坯用的模型,模具的形状和几何尺寸是按照制品形状设计的,其结构由模框、垫板和模板组成,模板承受压砖机施加的成型压力,使砖料与模板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
3.目前大多通过使用压砖机对模板施加压力从而通过模框将耐火砖坯压制成型,但是目前的成型模具存在不便于将压制成型后的耐火砖坯进行快速的取料转移,从而很难达到提高压制成型效率的目的。
4.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2288057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压制耐火材料用成型模具,包括底架、模框和模板,所述底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通过螺栓与所述模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模框的一侧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模框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模板,所述底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框,所述侧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杆的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
5.但是,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缺陷,该装置中的耐火材料成型下料的过程中容易卡在模框中,当成型后的耐火材料卡在模框中的时候需要人员去手动敲击模框,比较麻烦且需要需要仔细观察下料情况,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制耐火材料用成型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制耐火材料用成型模具在耐火材料成型后,耐火材料容易卡在模框中需要专人看守,浪费人力资源且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压制耐火材料用成型模具,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压制耐火材料的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贯通连接有光轴,所述光轴上且位于固定块的两侧分别套结有可在光轴上滑动的第一滑套,所述光轴上且位于固定块与第一滑套之间套接有弹性复位件,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轨道,所述第一滑套上固定连接有能在所述滑动轨道内滑动的滑杆,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结有可在连接杆上滑动的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与第一滑套通过销轴铰接,两个所述连接杆上且远离顶板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用于耐火材料成型的第一模框和第二模框。
8.为了方便对耐火材料进行压制成型,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压
料装置包括液压机,所述液压机通过液压杆固定连接有用于压制耐火材料的顶盖。
9.为了防止第一模框与第二模框内的耐火材料泄漏,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模框与第二模框在对接时顶盖可放置到第一模框与第二模框上并且第一模框、第二模框和顶盖形成密闭空腔。
10.为了方便对成型的耐火材料下料,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模框与第二模框的下部设置有用于耐火材料成型后的下料滑板。
11.为了方便滑杆在滑动轨道内运动并且不会与滑动轨道分离,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滑杆上且远离第一滑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与滑动轨道卡接的卡条。
12.为了方便对第一模框和第二模框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第一模框和第二模框螺纹连接。
13.为了对第一模框与第二模框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模框和第二模框与耐火材料接触的面上设置有光滑橡胶垫。
14.为了方便使用与更换,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弹性复位件为硬质弹簧。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设置第一滑套、第二滑套、光轴、滑动轨道、连接杆以及第一模框和第二模框,当耐火材料成型后,控制压料装置向上运动,将成型后的耐火材料从模框中掉落,使得耐火材料成型后不会卡在模框中,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17.2、通过使连接杆与第一模框和第二模框螺纹连接,当需要维修或者更换的时候方便工作人员拆卸模框。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左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滑杆与卡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顶板;2、压料装置;201、液压机;202、顶盖;3、固定块;4、光轴;5、第一滑套;6、滑动轨道;7、滑杆;701、卡条;8、连接杆;9、第二滑套;10、第一模框;11、第二模框;12、弹性复位件;13、下料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如图1-3所示,一种压制耐火材料用成型模具,包括顶板1,所述顶板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压制耐火材料的压料装置2,所述压料装置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上贯通连接有光轴4,所述光轴4上且位于固定块3的两侧分别套结有可在光轴4上滑动的第一滑套5,所述光轴4上且位于固定块6与第一滑套5之间套接有弹性复位件12,所述顶板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轨道6,所述第一滑套5上固定连接有能在所述滑动轨道6内滑动的滑杆7,所述顶板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上套结有可在连接杆8上滑动的第二滑套9,所述第二滑套9与第一滑套5通过销轴铰接,两个所述连接杆8上且远离顶板1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用于耐火材料成型的第一模框10和第二模框11。
24.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当第一模框10与第二模框11内装满耐火材料时,控制压料装置2对第一模框10与第二模框11内的耐火材料进行挤压,当耐火材料在第一模框10与第二模框11内挤压成型后,控制压料装置2向上运动,压料装置2在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滑套5上的滑杆7在滑动轨道6内移动,并且带动第一滑套5在光轴4上运动,第一滑套5通过销轴带动第二滑套9在连接杆上运动,并且在弹性复位件12即硬质弹簧的作用下,推动第一滑套5向滑动轨道6的方向运动,同时带动第二滑套9向滑动轨道6的方向运动,第二滑套9同时带动连接杆向靠近滑动轨道6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一模框10与第二模框11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由于成型耐火材料由于没有第一模框10和第二模框11的支撑,成型耐火材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方掉落,耐火材料成型后不会卡在模框中,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2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压料装置2包括液压机201,所述液压机201通过液压杆固定连接有用于压制耐火材料的顶盖202,通过控制液压机201启动,液压机201的液压杆向模框的方向运动的时候带动顶盖202向模框的方向运动,并对模框内的耐火材料进行挤压,完成对耐火材料的压制。
26.具体的,所述第一模框10与第二模框11在对接时顶盖202可放置到第一模框10与第二模框11上并且第一模框10、第二模框11和顶盖202形成密闭空腔,将耐火材料放置到第一模框10与第二模框11内,液压机201通过液压杆使得顶盖202向模框的方向运动,顶盖202与第一模框10和第二模框11形成密闭空间,耐火材料不会从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泄漏,保证了成型耐火材料的准确性。
2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框10与第二模框1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耐火材料成型后的下料滑板13,成型耐火材料在挤压成型后,液压机201通过液压杆带动顶盖202向上运动,在第一滑套、第二滑套、销轴、连接杆、硬质弹簧以及滑动轨道的作用下,第一模框10与第二模框11分离,此时成型耐火材料从第一模框10和第二模框11内向下掉落到下料滑板13上,防止因收料不及时而降低生产效率。
28.具体的,所述滑杆7上且远离第一滑套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与滑动轨道6卡接的卡条701,当滑杆7在滑动轨道6内运动时,卡条701也随着滑杆7在滑动轨道内移动,并且可以防止滑杆7从滑动轨道6内分离。
2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连接杆8分别与第一模框10和第二模框11螺纹连接,当需要对第一模框10和第二模框11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时,螺纹连接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3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框10和第二模框11与耐火材料接触的面上设置有光滑橡胶垫,液压机201通过液压杆推动顶盖202向第一模框10和第二模框11内进行挤压时,光滑橡胶垫可以防止耐火材料对第一模框10和第二模框11本体的内部造成腐蚀和摩擦,增加模框的使用寿命。
31.优选的,所述弹性复位件12为硬质弹簧,硬质弹簧将第一滑套5推向滑动轨道6的方向,使与第一滑套5固定连接的滑杆7能够一直和滑动轨道6保持卡紧状态。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