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RC基础锚固节点结构

文档序号:28133805发布日期:2021-12-22 16:5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RC基础锚固节点结构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rc基础锚固节点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rc基础锚固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抗侧力体系,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通常由两侧钢板,核心混凝土,栓钉及拉杆等组成。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相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易模块化施工等特点。
3.在对于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rc基础锚固节点的研究上选择了钢筋锚固式节点(锚固钢筋预埋于rc基础里,模块化预制的双钢板吊装完成后与锚固钢筋的外伸段共同浇筑),钢筋锚固式节点可有效地缩短工期,保证施工质量及节约工程成本,是值得推广的节点形式。但我们也发现传统剪力墙sc结构与rc基础接触部分会形成一道天然裂缝,这样对实验的耐久性等会造成影响。传统钢板剪力墙的锚固钢筋与钢板无直接连接,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传到栓钉再传到钢板,整个过程力的传递需要很久。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rc基础锚固节点结构。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rc基础锚固节点结构,包括上部的sc结构与下部的rc基础,sc结构与rc基础相互连接为一体,rc基础上设有位于sc结构的两相对侧面钢板外旁侧的锚固钢筋,锚固钢筋的外露部分均朝里弯曲顶压对应钢板并经螺母锁紧进行绷紧受拉。
6.优选的,钢板位于sc结构的两相对侧,sc结构与rc基础内部埋设有多根插筋,并经混凝土浇筑连接为一体。
7.优选的,两相对侧的锚固钢筋底部均埋设在rc基础内部、顶部外露;钢板上均左右对称焊接有角钢,两角钢的竖直段之间均形成锚固钢筋的竖向穿设通道,钢板上在两角钢的顶部均焊接有承压板,承压板上均设有用以锚固钢筋穿设的通孔,通孔均与对应锚固钢筋的埋设段不同轴且朝里偏置,穿过对应通孔的锚固钢筋上具有外螺纹并经螺母旋紧,螺母旋紧在承压板顶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通过锚固钢筋的外露部分朝里弯曲顶压对应钢板,对上部sc结构产生相向的紧绷力,从而解决sc结构部分与rc基础间的天然裂缝的问题。此时由于有两根锚固钢筋移到了外面,使结构内部插筋不密集,间距大更容易放置,方便施工的同时这样的构造形式经检验对抗震性能有好处。
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11.图2为单侧钢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3.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14.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15.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rc基础锚固节点结构,包括上部的sc结构1与下部的rc基础2,sc结构与rc基础相互连接为一体,rc基础上设有位于sc结构的两相对侧面钢板3外旁侧的锚固钢筋4,锚固钢筋的外露部分均朝里弯曲顶压对应钢板并经螺母5锁紧进行绷紧受拉。sc即钢板混凝土,rc即钢筋混凝土。
1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板位于sc结构的两相对侧,sc结构与rc基础内部埋设有多根插筋6,并经混凝土浇筑连接为一体。
1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相对侧的锚固钢筋底部均埋设在rc基础内部、顶部外露;钢板上均左右对称焊接有角钢7,两角钢的竖直段8之间均形成锚固钢筋的竖向穿设通道,钢板上在两角钢的顶部均焊接有承压板9,承压板上均设有用以锚固钢筋穿设的通孔,通孔均与对应锚固钢筋的埋设段不同轴且朝里偏置,穿过对应通孔的锚固钢筋上具有外螺纹并经螺母旋紧,螺母旋紧在承压板顶面。
1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以sc结构与rc基础为主体,提前在rc基础上插好插筋、锚固钢筋,浇筑混凝土。锚固钢筋左右两边的对称角钢焊接在钢板上,承压板预留锚固钢筋直径大小的通孔并套在锚固钢筋上,然后承压板焊接在钢板上,最后通过旋紧锚固钢筋上的螺母使得锚固钢筋受力绷紧受拉,从而使两侧钢板达到朝里受压,解决天然裂缝问题,从而提高结构的抗剪承载力。可为其在核电站结构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1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锚固钢筋与对应钢板距离不宜过大,避免锚固钢筋在螺母拧紧的过程中发生屈曲(过度变形)。
20.该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rc基础锚固节点结构的工作原理为:通过锚固钢筋的外露部分朝里弯曲顶压对应钢板,对上部sc结构产生相向的紧绷力,从而解决sc结构部分与rc基础间的天然裂缝的问题。此时由于有两根锚固钢筋移到了外面,使结构内部插筋不密集,间距大更容易放置,方便施工的同时这样的构造形式经检验对抗震性能有好处。锚固钢筋与钢板直接接触,节省了力的传递时间,钢板两侧受压,提高结构的抗剪承载力。
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
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rc基础锚固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的sc结构与下部的rc基础,sc结构与rc基础相互连接为一体,rc基础上设有位于sc结构的两相对侧面钢板外旁侧的锚固钢筋,锚固钢筋的外露部分均朝里弯曲顶压对应钢板并经螺母锁紧进行绷紧受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rc基础锚固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钢板位于sc结构的两相对侧,sc结构与rc基础内部埋设有多根插筋,并经混凝土浇筑连接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rc基础锚固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相对侧的锚固钢筋底部均埋设在rc基础内部、顶部外露;钢板上均左右对称焊接有角钢,两角钢的竖直段之间均形成锚固钢筋的竖向穿设通道,钢板上在两角钢的顶部均焊接有承压板,承压板上均设有用以锚固钢筋穿设的通孔,通孔均与对应锚固钢筋的埋设段不同轴且朝里偏置,穿过对应通孔的锚固钢筋上具有外螺纹并经螺母旋紧,螺母旋紧在承压板顶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与RC基础锚固节点结构,包括上部的SC结构与下部的RC基础,SC结构与RC基础相互连接为一体,RC基础上设有位于SC结构的两相对侧面钢板外旁侧的锚固钢筋,锚固钢筋的外露部分均朝里弯曲顶压对应钢板并经螺母锁紧进行绷紧受拉。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结构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 马涛 赖志超 张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5.14
技术公布日:2021/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