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植物生态保温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34771发布日期:2021-12-29 16:0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植物生态保温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保温板。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建筑用保温板,通常包括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挤塑板)、模压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普通泡沫板)、现喷硬泡聚氨酯、硬泡聚氨酯保温板(制品)、泡沫玻璃、泡沫混凝土(泡沫砂浆)、化学发泡水泥板、轻骨料保温混凝土(陶粒混凝土)、无机保温砂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聚苯颗粒保温砂浆、矿棉(岩棉)、酚醛树脂板、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无机活性墙体保温板等。其中无机材料保温板普遍存在密度大、运输及施工成本高等缺陷;有机(高分子)保温板多带有挥发性物质,长期使用会产生空气污染。
3.作为生态保温材料的秸秆板不仅具有轻质、无污染的优势,而且通过秸秆利用解决了秸秆焚烧导致的污染问题。秸秆板直接作为建筑用保温板材存在成型性、防水性和防蛀性能等诸方面的问题,限制了这类生态板材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用植物生态保温复合板,发挥秸秆板和聚氨酯材料的集成优势,进一步提高秸秆板材料的性能指标。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建筑用植物生态保温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长方体状的秸秆材质的芯板和覆盖于芯板侧面的聚氨酯层;其中聚氨酯层的内侧面带有与聚氨酯层一体的嵌块,所述嵌块嵌入芯板内。
7.优选地,所述的聚氨酯层覆盖于芯板的六个侧面;或者,所述的聚氨酯层仅覆盖于芯板的一个大侧面;或者,所述的聚氨酯层覆盖于芯板的一个大侧面之外的五个侧面。
8.优选地,聚氨酯层的厚度为10mm~50mm。
9.优选地,嵌块嵌入芯板内的深度为1mm~5mm。
1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11.本实用新型板材是一种复合材料板材,不仅具备保温、轻质和隔音等优势,而且集成了秸秆板与聚氨酯材料的优势,在防水、防蛀和成型性等方面优势特别突出,二者通过聚氨酯嵌入方式牢固结合,形成工业化、多用途建筑用保温板材。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外观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7.实施例一、聚氨酯将芯板的六个面全部喷涂包裹。
18.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长方体状的芯板1和覆盖于芯板1六个面上的聚氨酯层2,其中聚氨酯层2的内侧面带有与聚氨酯层2一体的嵌块2

1,所述嵌块2

1嵌入芯板1内。
19.前期通过设备加工好的长方体状的20mm~100mm厚草砖(即秸秆板)作为芯板1,通过设备发泡方式在芯板1的两个大面和四周的四个小面喷涂上
20.10mm~50mm厚的聚氨酯层2,聚氨酯层2的内侧渗透入芯板表面内1mm~5mm部分作为所述嵌块2

1,最后通过增养使复合板材达到一定的强度。
21.实施例二、预留出一个大面。
22.如图3,所述的聚氨酯层2仅覆盖于芯板1的一个大侧面。其它同实施例一。
23.实施例三、喷涂一个大面。
24.如图4,所述的聚氨酯层2覆盖于芯板1的一个大侧面之外的五个侧面。其它同实施例一。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用植物生态保温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长方体状的秸秆材质的芯板(1)和覆盖于芯板(1)侧面的聚氨酯层(2);其中聚氨酯层(2)的内侧面带有与聚氨酯层(2)一体的嵌块(2

1),所述嵌块(2

1)嵌入芯板(1)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植物生态保温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层(2)覆盖于芯板(1)的六个侧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植物生态保温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层(2)仅覆盖于芯板(1)的一个大侧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植物生态保温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层(2)覆盖于芯板(1)的一个大侧面之外的五个侧面。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建筑用植物生态保温复合板,其特征在于聚氨酯层(2)的厚度为10mm~50mm。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建筑用植物生态保温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块(2

1)嵌入芯板(1)内的深度为1mm~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植物生态保温复合板,它包括长方体状的秸秆材质的芯板(1)和覆盖于芯板(1)侧面的聚氨酯层(2);其中聚氨酯层(2)的内侧面带有与聚氨酯层(2)一体的不规则嵌块(2


技术研发人员:田仁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金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4
技术公布日:2021/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