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楼传送带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45379发布日期:2021-11-10 08:4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搅拌楼传送带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搅拌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搅拌楼传送带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搅拌楼是一套把水泥、砂石骨料、水、外加剂和掺合料等物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计量、输送和混合的设备,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以及所生产混凝土质量可靠等优点,在城市建设、水利水电、道路机场工程中广泛应用。而传送带是作为混凝土搅拌楼物料运输环节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3.目前的搅拌楼一般包括多台搅拌机体以及传送带,多台搅拌机体分别通过固定架架设于地面上,传送带设置于相邻的两台搅拌机体的相对一侧,且传送带的进料端位于其中一台搅拌机体的出料口下方,传送带的出料端位于另外一台搅拌机体的进料口上方。当其中一台搅拌机体下料时,物料先收集到传送带上,然后再从传送带输送并收集到另外一台搅拌机体内。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传送带的输送速度较快时,置于传送带上的物料容易从传送带上脱落,从而造成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传送带输送物料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搅拌楼传送带的辅助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搅拌楼传送带的辅助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搅拌楼传送带的辅助装置,包括设置于传送带本体内的多组调节辊,多组所述调节辊分别沿所述传送带本体的输送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每组所述调节辊包括多个调节辊,所述传送带本体内对应设置有多条支撑杆,多个所述调节辊分别设置于其中一条所述支撑杆的上方,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臂以及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围合形成所述调节辊的转动空间,所述调节辊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空间内,所述调节辊抵接于所述传送带本体。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传送带本体输送物料时,在多组调节辊的作用下,此时传送带本体的顶部呈内凹弧形设置,且在内凹弧形设置的传送带本体上,此时物料稳定地在传送带本体上进行输送,且减少物料脱离于传送带本体,进而有利于提高传送带输送物料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臂包括伸缩子臂以及第一摆动子臂,所述伸缩子臂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所述第一摆动子臂设置于伸缩子臂背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所述伸缩子臂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摆动子臂铰接的铰接件,所述调节辊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摆动子臂远离铰接处的一侧转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传送带本体两侧的弧形幅度时,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铰接件带动第一摆动子臂摆动,第一摆动子臂带动调节辊摆动,进而有利于提高调节辊的适用性。
11.可选的,所述铰接件为铰接螺栓,所述伸缩子臂背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多个铰接耳,所述第一摆动子臂转动设置于相邻的所述铰接耳相对的一侧,所述铰接螺栓依次贯穿多个所述铰接耳以及所述第一摆动子臂,并分别与多个所述铰接耳螺纹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拧紧铰接螺栓时,此时第一摆动子臂固定于伸缩子臂背离支撑杆的一端,进而有利于提高调节辊角度调节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伸缩子臂包括滑动筒与伸缩部,所述滑动筒滑移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所述伸缩部移动设置于所述滑动筒内,所述伸缩部的顶部贯穿所述滑动筒,并延伸至所述滑动筒的顶部外,多个所述铰接耳设置于所述伸缩部的顶部,所述滑动筒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伸缩部的固定组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配合调节调节辊与支撑杆的摆动角度时,工作人员先根据实际情况摆动第一摆动子臂,同时再将伸缩部朝靠近滑动筒的方向滑动以及带动滑动筒朝靠近第二支撑臂的方向滑动,且当调节辊摆动至所需角度时,最后再通过固定组件将伸缩部固定于当前位置,进而有利于提高调节辊角度调节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螺栓,所述伸缩部的侧壁沿所述伸缩部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螺栓设置于所述滑动筒的一侧,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滑动筒以及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固定孔螺纹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拧紧固定螺栓时,此时伸缩部固定于滑动筒内,进而有利于提高伸缩部固定于滑动筒内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滑动筒的底部与所述滑槽滑移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筒的底部与滑槽滑移连接,进而有利于提高滑动筒在支撑杆上滑动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臂包括固定子臂以及第二摆动子臂,所述固定子臂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所述第二摆动子臂通过所述铰接件与所述固定子臂背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调节辊背离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摆动子臂远离铰接处的一侧转动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摆动调节辊时,调节辊以第二摆动子臂的铰接处为轴心进行摆动,进而有利于提高调节辊摆动调节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铰接耳背离相邻的所述铰接耳的一侧设置有旋转刻度尺。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刻度尺的作用下,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调节多个调节辊的摆动幅度的便利性。
23.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顶部转动设置有支撑辊。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辊的作用下,有利于提高传送带本体输送的稳定性。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6.当使用传送带本体输送物料时,工作人员先带动调节辊朝远离支撑杆的方向摆动,第一摆动子臂带动伸缩部朝远离支撑杆的方向移动,且滑动筒朝靠近第二支撑臂的方向滑动,最后工作人员再分别通过铰接件以及固定组件将第一摆动子臂以及伸缩部进行固定。在多组调节辊的作用下,此时传送带本体的顶部呈内凹弧形设置,且在内凹弧形设置的
传送带本体上,此时物料稳定地在传送带本体上进行输送,且减少物料脱离于传送带本体,进而有利于提高传送带输送物料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的搅拌楼传送带的辅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的支撑杆、每组调节辊以及支撑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的a部分的放大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传送带本体;11、调节辊;12、转动空间;2、支撑杆;21、滑槽;3、第一支撑臂;31、伸缩子臂;311、滑动筒;312、伸缩部;313、固定孔;32、第一摆动子臂;4、第二支撑臂;41、固定子臂;42、第二摆动子臂;5、铰接螺栓;51、铰接耳;6、固定螺栓;7、旋转刻度尺;8、支撑辊。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实施例:
33.参见图1,一种搅拌楼传送带的辅助装置,包括设置于传送带本体1内的调节辊11。传送带本体1用于传送砂石骨料等,且传送带本体1朝其中一个方向倾斜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本技术实施例中,调节辊11的数量设有三组,三组调节辊11分别设置于传送带本体1内,且三组调节辊11分别沿传送带本体1的输送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传送带本体1内对应固定设置有三条支撑杆2,每组调节辊11的数量设有两个,两个调节辊11分别转动设置于支撑杆2的上方,且两个调节辊11分别沿支撑杆2的竖直中轴线方向呈对称设置;
34.每条支撑杆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臂3以及第二支撑臂4,第一支撑臂3以及第二支撑臂4分别呈竖直并相对设置,第一支撑臂3与第二支撑臂4围合形成转动空间12,且调节辊11转动设置于转动空间12内。且当传送带本体1输送时,传送带本体1带动调节辊11转动。
35.参见图2和图3,为了提高调节辊11的适用性,以满足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调节辊11与支撑杆2形成的摆动幅度,第一支撑臂3包括伸缩子臂31以及第一摆动子臂32。伸缩子臂31呈竖直设置,且伸缩子臂31的底部滑移设置于支撑杆2的顶部。第一摆动子臂32设置于伸缩子臂31的顶部,且伸缩子臂31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摆动子臂32铰接的铰接件,且调节辊11的其中一端与第一摆动子臂32远离伸缩子臂31的一侧转动连接。
36.具体的,参见图2和图3,为提高伸缩子臂31与第一摆动子臂32相互铰接的稳定性,铰接件为铰接螺栓5。伸缩子臂3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两个铰接耳51,两个铰接耳51分别沿伸缩子臂31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设置,且第一摆动子臂32转动设置于两个铰接耳51相对的一侧。铰接螺栓5设置于铰接耳51背离第一摆动子臂32的的一侧,铰接螺栓5的输出端贯穿铰接耳51,并延伸至铰接耳51的侧壁外,且铰接螺栓5的输出端与第一摆动子臂32螺纹连接。
37.当第一摆动子臂32摆动至所需的位置时,工作人员再拧紧铰接螺栓5,此时第一摆动子臂32以及调节辊11固定于当前位置。
38.参见图2和图3,伸缩子臂31包括滑动筒311以及伸缩部312。滑动筒311呈竖直设置,滑动筒311的顶部呈敞口设置,且滑动筒311滑移设置于支撑杆2的顶部。伸缩部312呈竖
直设置,伸缩部312升降设置于滑动筒311内,且伸缩部312的顶部贯穿滑动筒311的敞口端,并延伸至滑动筒311的顶部外。两个铰接耳51固定设置于伸缩部312的顶部。
39.具体的,参见图2和图3,为便于工作人员将伸缩部312固定于滑动筒311内,滑动筒311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螺栓6。伸缩部312的一侧沿伸缩部31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固定孔313,固定孔313的数量设有多个,且多个固定孔313分别沿伸缩部312的竖直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固定螺栓6设置于滑动筒311的一侧,固定螺栓6的输出端贯穿滑动筒311,并延伸至滑动筒311内,且固定螺栓6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固定孔313螺纹连接。
40.当工作人员摆动调节辊11时,调节辊11通过第一摆动子臂32带动伸缩部312升降,且当工作人员拧紧固定螺栓6时,此时伸缩部312固定于滑动筒311内。
41.参见图2和图3,为提高滑动筒311在支撑杆2上滑动的稳定性,支撑杆2的顶部开设有滑槽21,且滑槽21沿支撑杆2的长度方向开设。滑动筒311与滑槽21相适应,滑槽21有足够的长度,且滑动筒311的底部滑移设置于滑槽21内。当调节辊11朝靠近支撑杆2的方向摆动时,滑动筒311在滑槽21内朝靠近第二支撑臂4的方向滑动。
42.参见图2和图3,第二支撑臂4包括固定子臂41以及第二摆动子臂42。固定子臂41呈竖直设置,且固定子臂41的底部与支撑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摆动子臂42设置于固定子臂41的顶部,且第二摆动子臂42通过相同的铰接螺栓5与固定子臂41铰接,且调节辊11背离第一摆动子臂32的一端与第二摆动子臂42远离固定子臂41的一侧转动连接。
43.当工作人员摆动调节辊11时,调节辊11同时带动第一摆动子臂32以及第二摆动子臂42摆动,且当工作人员分别拧紧铰接螺栓5时,此时第一摆动子臂32以及第二摆动子臂42固定于当前位置。
44.值得说明的是,参见图2和图3,为便于工作人员分别调节两个调节辊11与支撑杆2的摆动角度,以及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并对称调节两侧的调节辊11,铰接耳51背离铰接螺栓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旋转刻度尺7。
45.参见图2,支撑杆2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支撑辊8,支撑辊8用于承托传送带本体1,且支撑辊8位于相邻的固定子臂41相对的一侧。当传送带本体1输送时,传送带本体1带动支撑辊8转动。
46.一种搅拌楼传送带的辅助装置的工作原理:
47.当需要使用传送带本体1输送物料时,工作人员先朝远离支撑杆2的方向摆动调节辊11,调节辊11分别带动第一摆动子臂32以及第二摆动子臂42朝靠近支撑杆2的方向摆动,同时第一摆动子臂32带动伸缩部312朝远离支撑杆2的方向上升,伸缩部312带动滑动筒311朝靠近固定子臂41的方向滑动。且当调节辊11摆动至所需的角度时,工作人员再分别拧紧铰接螺栓5以及固定螺栓6,此时调节辊11固定于当前位置。当工作人员启动传送带本体1时,传送带本体1分别带动调节辊11以及支撑辊8转动。且在调节辊11的作用下,此时传送带本体1的顶板呈内凹设置,物料稳定性地在传送带本体1上输送。
48.综上所述,传送带本体1的顶板呈内凹设置,物料稳定性地在传送带本体1上输送,进而有利于提高传送带输送物料的稳定性。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