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55735发布日期:2022-02-08 02:24阅读:82来源:国知局
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建筑模板支护施工中预留孔免拆卸一次性模板。


背景技术:

2.房屋建筑及构筑物施工中,当管道横穿混凝土构件(如楼板或剪力墙)时,通常需要在混凝土构件(如楼板或剪力墙)上预留孔洞,为方便预留这些孔洞在模板支护施工中,需人工制作出一个与孔洞大小形状相适应的筒体预先放置在在需要预留孔的位置。其大部分采用如1)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申请日2011年11月24日、专利号201120470654.2,1)专利权人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申请日2020年05月07日专利号202020731287.6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
3.在上述两项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二者均采用混凝土构件固化后将模具由构件中取出的技术方案,但上述技术方案在具体建筑施工中会出现如下技术问题。1)虽然上述模具可循环使用,但在施工拆模过程在不可避免对模具的外表面和形状产生破坏,从而影响下一次使用。2)在建筑施工模板支护与拆卸中,模具的安装与拆卸耗时耗力,影响施工进度。3)当混凝土建筑构件需要预留内大外小的梯锥形半通孔时,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预留孔模具将无法从建筑混凝土构件中脱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所述模壳应用于建筑楼板或剪力墙中,在建筑楼板或剪力模板支护完成后,将模壳放置在模板上表面或一侧面,建筑楼板或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所述模壳与混凝土固化后的建筑楼板或剪力墙合二为一粘接在一起无需拆除。
5.具体的,所述模壳为建筑胶凝材料制成的边面开放设置的半环体或边面封闭设置的全环体,所述模壳其外环面上设置有与浇筑浆料啮合的粘接结构。建筑浇筑构件成型后,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与建筑浇筑构件合二为一。
6.进一步的,所述制成模壳的建筑胶凝材料为镁质胶凝材料或植物纤维胶凝材料。
7.进一步的,所述粘接结构为半环体或全环体环形外表面上设置的凹点或凸起。
8.进一步的,所述粘接结构为半环体或全环体环形外表面上设置的梯锥环状体。
9.进一步的,所述半环体为三角形除去任一边开放设置的双边体。
10.进一步的,所述半环体为四边除去任一边开放设置的三边体。
11.进一步的,所述半环体为圆环上制有缺口开放设置的弧边体。
12.进一步的,所述全环体为矩形或梯形封闭设置四边环体。
13.进一步的,所述全环体为圆环封闭设置的圆环体。
14.进一步的,所述全环体为多边封闭设置的多边环形体。
15.进一步的,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呈两端开口直径不同的锥台柱状。
16.进一步的,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呈两端开口直径不同的环形变径状。
17.为避免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其在建筑构件浇筑施工中被混凝土挤压变形。
18.具体的,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的环形内表面上设置有环状凸起。
19.进一步的,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上还设置有盖板,盖板与半环体或全环体的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匹配。
20.更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设置在半环体或全环体的顶部或环状凸起上或环形变径端。
21.为方便上述管路在半环体或全环体预留孔中的排列布局。
22.具体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定位孔。
23.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可设置成分体结构。
24.为进一步提高膜壳内壁表面与水泥或其他粘接材料的粘接强度。
25.具体的,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浇筑浆料啮合的粘接结构。
26.进一步的,所述粘接结构为半环体或全环体环形内表面上设置的凹点和或凸起。
27.进一步的,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的任一开口端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底板。
28.为使所述的模壳其内表面具有卡挂物体功能。
29.具体的,所述半环体或全环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挂结构。
30.进一步的,所述卡挂结构为设置在半环体或全环体环形内表面上的环耳或通挂槽。
31.更进一步的,所述环耳内空腔设置有硬木或螺母。
32.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有益的效果是。
33.1)建筑楼板或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所述模壳与混凝土固化后的建筑楼板或剪力墙合二为一粘接在一起无需拆除。
34.2)所述模壳盖板上设置的定位孔用于建筑内部排水管路、供暖热力管道和天然气管路的布局与贯通,方便上述管路在预留孔中的排列布局。
35.3)所述设置有底板的模壳其具有替代接线箱、电表箱以及各种电路接线盒的功能。
36.4)所述设置有底板膜壳还具有吊装固定孔功能,将吊装绳带下端的外扩夹爪插入建筑混凝土构件内的膜壳中可实现所述模壳具有的的吊装功能。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整体应用三维示意图
38.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双边结构半环体应用三维示意图
39.图3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三边结构半环体应用三维示意图
40.图4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圆环结构半环体应用三维示意图
41.图5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圆环结构全环体应用三维示意图
42.图6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矩形结构全环体应用三维示意图
43.图7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多边结构全环体应用三维示意图
44.图8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外环面粘接结构三维示意图(一)
45.图9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外环面粘接结构三维示意图(二)
4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外环面粘接结构三维示意图(三)
47.图1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锥台柱状结构三维示意图(一)
48.图1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锥台柱状结构三维示意图(二)
49.图13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环形变径状结构三维示意图(一)
50.图14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环形变径状结构三维示意图(二)
51.图15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盖板结构三维示意图(一)
52.图16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盖板结构三维示意图(二)
53.图17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底板结构三维示意图(一)
54.图18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底板结构三维示意图(二)
55.图19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卡挂结构三维示意图
56.图20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吊装应用三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58.图1所示,所述免拆卸模壳1其应用于建筑浇筑构件楼板aa或建筑剪力墙ab中。
59.具体的所述模壳1为建筑胶凝材料制成的图2-图4所示的边面开放设置的半环体1a或图5-图7所示的边面封闭设置的全环体1b。
60.如图1-图7所示,所述模壳1其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应用于建筑楼板aa或剪力墙ab中,在建筑楼板aa或剪力墙ab混凝土现场浇筑前的模板ac支护完成后,将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放置在模板ac上表面,然后在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周围模板ac上表面进行钢筋绑扎作业。建筑楼板aa或剪力墙ab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所述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与混凝土固
化后的建筑楼板aa或剪力墙ab合二为一粘接在一起无需拆除。
61.为适应建筑材料环保需求,增加所述模壳1的自身强度,所述制成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的建筑胶凝材料为镁质胶凝材料或植物纤维胶凝材料。
62.为增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外表面与建筑构件之间的胶凝粘接效果,所述模壳1其外环面上设置有与浇筑浆料啮合的粘接结构。
63.具体的图8所示,所述粘接结构为模壳1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环形外表面上设置的若干凹点1ab。
64.具体的图9所示,所述粘接结构为模壳1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环形外表面上设置的若干凸起1ac。
65.具体的图10所示,所述粘接结构为模壳1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环形外表面上设置的梯锥环状体1ad。
66.具体的图2所示,所述半环体1a为三角形除去任一边开放设置的双边体。
67.具体的图3所示,所述半环体1a为四边形除去任一边开放设置的三边体。
68.具体的图4所示,所述半环体1a为圆环形上制有缺口开放设置的弧边体。
69.具体的图5所示,所述全环体1b为矩形或梯形封闭设置四边环体。
70.具体的图6所示,所述全环体1b为圆环形封闭设置的圆环体。
71.具体的图7所示,所述全环体1b为三角形或多边形封闭设置的多边形体。
72.具体的图11所示,所述半环体1a呈两端开口直径不同的锥台柱状。
73.具体的图12所示,所述全环体1b呈两端开口直径不同的锥台柱状。
74.具体的图13所示,所述半环体1a呈两端开口直径不同的环形变径状。
75.具体的图14所示,所述全环体1b呈两端开口直径不同的环形变径状。
76.为增强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的韧性和抗挤压力,避免其在建筑构件浇筑施工中被混凝土挤压变形。
77.进一步的图9图11所示,所述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的环形内表面上设置有环状凸起1ae。环状凸起1ae的设置可增强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的环形边的强度,在建筑构件浇筑施工在可有效避免混凝土由外向内压力过大而产生的所述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其结构变形。
78.为进一步增强所述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的韧性和抗挤压力,避免其在建筑构件浇筑施工中被混凝土挤压变形。同时也避免在建筑构件混凝土固化拆模后,施工人员由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意外坠落到下一层而发出意外工伤事故。
79.具体的图8、图11、图13、图14所示,所述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上还设置有盖板1af,盖板1af与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的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匹配。
80.进一步的图8所示,所述盖板1af设置在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的顶部1ag。
81.进一步的图9、图11所示,所述盖板1af设置在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环形内表面上设置的环状凸起1ae上。
82.进一步的图13、图14所示,所述盖板1af设置在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的环形变径端1ah。
83.在建筑构件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放置在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顶部1ag或环状凸起1ae上或环形变径端1ah的盖板1af,可抵消混凝土由外向内对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产生的
压强。在建筑构件混凝土固化拆模后的后续施工中,放置在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顶部1ag或环状凸起1ae上或环形变径端1ah的盖板1af,可有效避免施工人员由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意外坠落到下一层而发出意外工伤事故。
84.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在建筑构件中形成的预留孔,其有时会用于建筑内部排水管路、供暖热力管道和天然气管路的布局与贯通,为方便上述管路在预留孔中的排列布局。
85.具体的图15所示,所述盖板1af上设置有定位孔1af1。在建筑后续管路ac排列布局施工中,各管路ac从所述盖板1af定位孔1af1中穿过,定位孔1af1对各管路ac具有定位固定作用。
86.为进一步提到所述盖板1af在在建筑后续管路ac排列布局施工中定位固定的便捷性,进一步的图16所示,所述盖板1af可设置成分体结构。分体结构的盖板1af使得在管路ac施工中排列布局更便捷、更高效。
87.在具体建筑施工中,有时会在建筑构件中形成的预留孔表面涂抹水泥灰浆进行整平装饰或粘接各种瓷砖等各种装饰物,为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内壁表面与水泥或其他粘接材料的粘接强度。
88.具体的,所述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浇筑浆料啮合的粘接结构。
89.进一步的参考图8所示,所述粘接结构为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环形内表面上设置的凹点1ab。
90.进一步的参考图9所示所述粘接结构为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环形内表面上设置的凸起1ac。
91.图1所示为适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在建筑剪力墙ab上具有替代接线箱、电表箱以及各种电路接线盒的功能。
92.具体的图17-19所示,所述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的任一开口端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底板1ai。上述设置有底板1ai的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用于建筑构件中非贯穿通透的接线箱、电表箱以及各种电路接线盒预留孔的现场浇筑。
93.为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其内表面具有卡挂物体功能。
94.具体的图19所示,所述膜壳1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挂结构。
95.进一步的图19所示,所述卡挂结构为设置在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环形内表面上的环耳1aj。
96.进一步的图19所示,所述卡挂结构为设置在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环形内表面上的通挂槽1ak。
97.更进一步的图19所示,所述环耳1aj内空腔设置有硬木1aj1或螺母1aj2。
98.图19所示,设置有底板1ai的半环体1a或全环体1b膜壳1的其内表面设置的环耳1aj可通过螺纹钉或螺栓卡挂各种建筑装饰构件,通挂槽1ak可直接用于套挂各种消防水带和水枪。
99.发明所述的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其设置有底板1ai的全环体1b膜壳还具有吊装固定孔功能。具体的图20所示,将吊装绳带下端的外扩夹爪插入建筑混凝土构件中的全环体1b中可实现所述模壳具有的的吊装功能。
100.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建筑浇筑构件预留孔支护免拆卸模壳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