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高强度的轻量化架子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7708发布日期:2022-01-15 09:55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壁高强度的轻量化架子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薄壁高强度的轻量化架子管结构。


背景技术:

2.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脚手架是由多根架子管交叉搭设而成。根据连接方式的不同,目前市面上使用较多的形式为扣接式和盘扣式。
3.扣接式脚手架虽使用成本较低,通用性强,但存在以下缺陷:1. 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存在较大变异;2.扣件与纵向的管子为摩擦配合,当受力过大时,存在扣件与管子出现滑动的情况,使整体的结构存在隐患;3.扣件连接节点的位置选定都是人工进行测量后确定,施工过程中费时费力,更有甚者不经过测量直接进行扣件的安装,导致安装成的脚手架整体稳定性差,风险极高。
4.而盘扣式脚手架,比起现有的扣接式脚手架强度更高,表面有做热镀锌处理,基本上不会存在生锈现象,但其也存在以下缺陷:1.成本高,不易于推广;2.重量较重,不便于高空搬运安装,同时安装后的脚手架重心过高,存在易倾翻的风险;3.插接盘与管子采用焊接配合,加工工艺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壁高强度的轻量化架子管结构,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壁高强度的轻量化架子管结构,包括竖管,横管和扣件,所述竖管上设置有若干沿所述竖管的径向凸出的限位部,所述扣件安装在所述限位部的上方并用于连接所述横管;所述竖管和横管为高强度薄壁钢管;所述高强度薄壁钢管由外到内依次为第一合金层、第二合金层、第三合金层、钢管本体、所述第三合金层、所述第二合金层和第一合金层。
7.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合金层为锌合金层或氧化锌合金层;所述第二合金层为锌铝合金层或锌铝镁合金层;所述第三合金层为锌铝铁合金层、锌铝镁铁合金层、铝铁合金层或铝镁铁合金层中的其中一种。
8.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钢管本体为低合金结构钢。
9.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合金层、第二合金层、第三合金层的厚度分别为0.01-0.2mm;所述钢管本体的厚度的1.0-1.8mm。
10.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高强度薄壁钢管的厚度为1.5mm之内,屈服强度为1000mpa以上。
11.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可以为环状凸部、轴状凸部或板状凸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2.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为安装在所述竖管上的销轴。
13.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竖管上设置有若干竖向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定位
孔上插设所述销轴。
14.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销轴以间距为400-700mm进行竖向均布。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传统的脚手架的竖管上设置有多个凸部,而传统的扣件可以搭设在该凸部上方,以此将现有技术中扣接式脚手架的摩擦力转换成剪切力,大大提升结构强度;2.通过提前分布好的凸部来起到定位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无需再进行测量工作即可准确无误地进行搭建,提升了安装便捷性;3.钢管采用高强度薄壁钢管,在保证强度不低于现有盘扣式架子管的前提下,可以做到单根管子的重量为现有产品的30%-50%,大大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使得脚手架不会由于过重而导致倾翻。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角度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21.图5是本发明的管子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竖管,2.横管,3.扣件,4.限位部,5.定位孔,6.第一合金层,7.第二合金层,8.第三合金层,9.钢管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一种高强度的架子管结构,包括竖管1,横管2和扣件3,所述竖管1上设置有若干沿所述竖管1的径向凸出的限位部4,所述扣件3安装在所述限位部4的上方并用于连接所述横管2。
24.其中,所述限位部4为安装在所述竖管1上的销轴。所述竖管1上设置有若干竖向分布的定位孔5,所述定位孔5上插设所述销轴。所述销轴以间距为400-700mm进行竖向均布,该间距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程现场进行不同的选用。
25.通过该销轴来将开设的定位孔5进行填充,保证了产品原有的强度,同时该销轴为扣件提供了定位,可以将扣接式脚手架的摩擦力转换成剪切力,大大提升结构强度。施工人员在进行脚手架的安装时,无需再进行频繁地进行扣件节点的测量,提升了安装效率,也降低了操作风险。
26.进一步地,本发明中的竖管1和横管2采用为高强度薄壁钢管;如图5所示,所述高强度薄壁钢管由外到内依次为第一合金层6、第二合金层7、第三合金层8、钢管本体9、所述第三合金层8、所述第二合金层7和第一合金层6。
27.其中,所述第一合金层6为锌合金层或氧化锌合金层;所述第二合金层7为锌铝合金层或锌铝镁合金层;所述第三合金层8为锌铝铁合金层、锌铝镁铁合金层、铝铁合金层或铝镁铁合金层中的其中一种;所述钢管本体9为低合金结构钢。
28.进一步地,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对该高强度薄壁钢管的厚度做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合金层的厚度为0.1mm,第二合金层的厚度为0.08mm,第三合金层的厚度为0.06mm,钢管本体为1mm,该高强度薄壁钢管的整体厚度为1.5mm之内。通过上述合金层的设置,使钢管
的屈服强度可以保持在1000mpa以上。
29.另外的,作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合金层6为铝合金层;所述第二合金层7为铝硅合金层;所述第三合金层8为铝硅铁合金层。所述第一合金层6的厚度为0.1mm,第二合金层7的厚度为0.08mm,第三合金层8的厚度为0.06mm,钢管本体为1mm,该超强薄壁的耐腐蚀钢管的整体厚度为1.5mm之内。通过上述合金层的设置,使钢管的屈服强度可以保持在1000mpa以上。通过设置硅元素,起到了进一步的耐高温效果。
30.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薄壁高强度的轻量化架子管结构,包括竖管,横管和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上设置有若干沿所述竖管的径向凸出的限位部,所述扣件安装在所述限位部的上方并用于连接所述横管;所述竖管和横管为高强度薄壁钢管;所述高强度薄壁钢管由外到内依次为第一合金层、第二合金层、第三合金层、钢管本体、所述第三合金层、所述第二合金层和第一合金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高强度的轻量化架子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金层为锌合金层或氧化锌合金层;所述第二合金层为锌铝合金层或锌铝镁合金层;所述第三合金层为锌铝铁合金层、锌铝镁铁合金层、铝铁合金层或铝镁铁合金层中的其中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高强度的轻量化架子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本体为低合金结构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高强度的轻量化架子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金层的厚度为0.01-0.2mm、第二合金层的厚度为0.01-0.2mm、第三合金层的厚度为0.01-0.2mm;所述钢管本体的厚度的1.0-1.8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薄壁高强度的轻量化架子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薄壁钢管的厚度为1.5mm之内,屈服强度为1000mpa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高强度的轻量化架子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可以为环状凸部、轴状凸部或板状凸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薄壁高强度的轻量化架子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安装在所述竖管上的销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薄壁高强度的轻量化架子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上设置有若干竖向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插设所述销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薄壁高强度的轻量化架子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以间距为400-700mm进行竖向均布。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高强度的轻量化架子管结构,包括竖管,横管和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上设置有若干沿所述竖管的径向凸出的限位部,所述扣件安装在所述限位部的上方并用于连接所述横管;所述竖管和横管为高强度薄壁钢管;所述高强度薄壁钢管由外到内依次为第一合金层、第二合金层、第三合金层、钢管本体、所述第三合金层、所述第二合金层和第一合金层。层。层。


技术研发人员:叶寿喜 谢舍东 叶博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传播者金属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1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