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9716发布日期:2021-12-22 20:5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室内装修中,用户一般都会选择乳胶漆滚刷墙面,让墙面看起来更加美观,虽然乳胶漆普遍性能都不错,但还是存在一些弊端的,例如乳胶漆墙面一般不耐水,在受潮后容易起泡、剥落、滋生霉菌、霉斑等,这就导致现有室内墙面受潮后容易出现发霉、起泡等情况,给用户带来不少困扰。
3.因此,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寻找一种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用于解决现有室内墙面受潮容易出现起泡、发霉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包括墙面层,所述墙面层上设置有第一基础层,所述第一基础层上设置有网格布层,所述网格布层上设置有防水腻子层,所述防水腻子层上设置有第二基础层,所述第二基础层上设置有第一防渗漏层,所述第一防渗漏层上设置有面层微水泥涂层,所述面层微水泥涂层上设置有第二防渗漏层,所述第二防渗漏层上设置有第三防渗漏层,所述第三防渗漏层上设置有表面保护层。
6.可选地,所述第一基础层为水泥砂浆找平层。
7.可选地,所述第二基础层为腻子找平层。
8.可选地,所述面层微水泥涂层包括第一面层微水泥涂层和第二面层微水泥涂层;
9.所述第一面层微水泥涂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渗漏层的表面,所述第二面层微水泥涂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面层微水泥涂层上的表面。
10.可选地,所述表面保护层包括第一表面保护层和第二表面保护层;
11.所述第一表面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三防渗漏层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保护层的表面。
12.可选地,所述第一表面保护层和所述第二表面保护层均为丙烯酸乳液树脂清面漆。
13.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渗漏层、所述第二防渗漏层以及所述第三防渗漏层均为丙烯酸乳液树脂清底漆。
14.可选地,所述网格布层为玻璃纤维网格布层。
15.可选地,所述网格布层为正六边形网孔布层。
16.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7.本实施例中,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中含有面层微水泥涂层,由于面层微水泥涂层自身具有极强疏油疏水性,通体防水,不渗水,不起皱,并且抗菌性能强大,潮湿条件下
不会发霉,因此,即便该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受潮后,其也不会出现发霉、起泡等不良情况,另外,该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在面层微水泥涂层的上表面设置第二防渗漏层、第三防渗漏层,在面层微水泥涂层的下表面设置第一防渗漏层,进一步地加强了该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的防潮性能,外部水分很难渗入到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内。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20.图示说明:墙面层1;第一基础层2;网格布层3;防水腻子层4;第二基础层5;第一防渗漏层6;第一面层微水泥涂层7;第二面层微水泥层8;第二防渗漏层9;第三防渗漏层10;第一表面保护层11;第二表面保护层12。
具体实施方式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用于解决现有室内墙面受潮容易出现起泡、发霉的技术问题。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包括墙面层1,所述墙面层1上设置有第一基础层2,所述第一基础层2上设置有网格布层3,所述网格布层3上设置有防水腻子层4,所述防水腻子层4上设置有第二基础层5,所述第二基础层5上设置有第一防渗漏层6,所述第一防渗漏层6上设置有面层微水泥涂层,所述面层微水泥涂层上设置有第二防渗漏层9,所述第二防渗漏层9上设置有第三防渗漏层10,所述第三防渗漏层10上设置有表面保护层。
24.需要说明的是,面层微水泥涂层主要成分均包括水泥、水性树脂、改性聚合物、石英颗粒等。
25.本实施例中,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中含有面层微水泥涂层,由于面层微水泥涂层自身具有极强疏油疏水性,通体防水,不渗水,不起皱,并且抗菌性能强大,潮湿条件下不会发霉,因此,即便该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受潮后,其也不会出现发霉、起泡等不良情况,另外,该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在面层微水泥涂层的上表面设置第二防渗漏层9、第三防渗漏层10,在面层微水泥涂层的下表面设置第一防渗漏层6,进一步地加强了该涂料墙面结构的防潮性能,外部水分很难渗入到涂料墙面结构内。
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础层2为水泥砂浆找平层。
27.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墙面层1上铺设水泥砂浆找平层可以使得墙面层1处于平整的状态,以方便后续施工。
28.可选地,所述第二基础层5也可以为腻子找平层。
29.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墙面层1上铺设腻子找平层可以使得墙面层1处于平整的状态,以方便后续施工。
30.进一步地,所述面层微水泥涂层包括第一面层微水泥涂层7和第二面层微水泥涂层8;
31.所述第一面层微水泥涂层7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渗漏层6的表面,所述第二面层微水泥涂层8设置于所述第一面层微水泥涂层7的表面。
32.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第一防渗漏层6重复设置两层面层微水泥涂层,除了可以进一步加强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的防水性能外,也可以适当地调整面层微水泥涂层的颜色深浅,以使得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呈现更佳的装饰效果。
33.进一步地,所述表面保护层包括第一表面保护层11和第二表面保护层12;
34.所述第一表面保护层11设置于所述第三防渗漏层10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保护层12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保护层11的表面。
35.所述第一表面保护层11和所述第二表面保护层12均为丙烯酸乳液树脂清面漆。
3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保护面涂层与第二保护面涂层的浓度可以是相同的也可是不同的,通过设置两层保护涂层,可使得整个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的表面具有更好的防水、抗污的性能,进一步避免水分渗入到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的内部。
3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渗漏层6、所述第二防渗漏层9以及所述第三防渗漏层10均为丙烯酸乳液树脂清底漆。
38.需要说明的是,在面层微水泥涂层的上表面设置第二防渗漏层9、第三防渗漏层10,在面层微水泥涂层的下表面设置第一防渗漏层6,进一步地加强了该涂料墙面结构的防潮性能,使外部水分被阻隔在涂料墙面结构外部。
39.进一步地,所述网格布层3为玻璃纤维网格布层。
4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网格布层3优选为玻璃纤维网格布层,其具有结构稳定、强度高、耐碱性能好、防腐、抗裂、施工简便等特点。
41.进一步地,所述网格布层3为正六边形网孔布层。
4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网格布层3采用正六边形网孔布层结构,具有很好的穿透性,使得墙面层1能够与其它涂层更好地进行接触。
4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微水泥涂料室内墙面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