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山地地形的一层半式航站楼陆侧人车分流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8320发布日期:2022-03-05 02:1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基于山地地形的一层半式航站楼陆侧人车分流通道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机场规划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山地地形的一层半式航站楼陆侧人车分流通道。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选择乘飞机出行的旅客越来越多,尤其是逢年过节和寒暑假时期,剧增的旅客给枢纽机场的航站楼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目前,国内航站楼内旅客的进站或出站均是从同一个通道进出,当人流量较大时,航站楼站口接送的车辆会造成交通拥堵以及混乱,更严重的还会带来安全事故。因此,对于小型机场,如何及时有效地对旅客以及车辆进行分流、疏散,降低进出站口的交通混乱等是各大机场共同面临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的基于山地地形的一层半式航站楼陆侧人车分流通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航站楼站口人流以及车流量过大时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以及混乱的问题,实现了人车分流,避免了交通拥堵。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山地地形的一层半式航站楼陆侧人车分流通道,所述航站楼包括:作为航站楼一层的第一建筑结构层、作为航站楼二层的第五建筑结构层和作为航站楼地下停车场的第三建筑结构层,所述进出站通道包括:
6.用于进站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内置于所述第一建筑结构层,所述第一通道与对应第五建筑结构层的候机区域连通,所述候机区域连通多条登机廊桥;
7.用于送站的第一机动车行驶区,所述第一机动车行驶区位于所述第一建筑结构层和所述第三建筑结构层的错位区域,所述第一机动车行驶区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8.用于出站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位于所述第一机动车行驶区下方,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建筑结构层。
9.更进一步地,所述进出站通道还包括:用于接站的第二机动车行驶区;
10.所述第二机动车行驶区内置于所述第三建筑结构层,所述第二机动车行驶区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1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机动车行驶区和所述第一机动车行驶区交汇于第三机动车行驶区。
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机动车行驶区为通往所述航站楼的主干道。
13.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候机区域均通过升降设备连通。
14.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连通点靠近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机动车行驶区的连通点。
15.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候机区域和所述登机廊桥依次连通形成第一进
站路线;
16.所述登机廊桥、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出站路线。
1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建筑结构层还通过摆渡车连通飞机远机位;
18.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摆渡车连通形成第二进站路线;
19.所述摆渡车、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出站路线。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山地地形的一层半式航站楼陆侧人车分流通道,在航站楼的第一建筑结构层设置第一通道,并且第一通道连通航站楼的第二建筑结构层候机区和用于送旅客到站的第一机动车行驶区,其中,候机区连通多个登机廊桥,第一机动车行驶区位于第一建筑结构层与第三建筑结构层的错位区域,第三建筑结构层设置有第二通道,且第二通道位于第一机动车行驶区的下方,并连通第一建筑结构层和第三建筑结构层。本方案的基于山地地形的一层半式航站楼陆侧人车分流通道,通过将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分层设置,并将第一机动车行驶区设置在第一建筑结构层与第三建筑结构层的错位区域,对来往的旅客实现了分流处理,并保证送旅客进站的车辆与接旅客出站的车辆实现分流处理,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航站楼站口人流以及车流量过大时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以及混乱的问题,实现了人车分流,避免了交通拥堵。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站楼进出站通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站楼进出口通道实际应用场景图。
25.附图标记:1、第一建筑结构层;2、第一通道;3、第二建筑结构层;4、登机廊桥;5、第一机动车行驶区;6、第三建筑结构层;7、第二机动车行驶区;8、第三机动车行驶区;9、第二通道;10、升降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
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山地地形的一层半式航站楼陆侧人车分流通道,航站楼包括:作为航站楼一层的第一建筑结构层1、作为航站楼二层的第二建筑结构层3和作为航站楼地下停车场的第三建筑结构层6,其中,第一建筑结构层1和第二建筑结构层3设计为一层半式结构,进出站通道包括:用于进站的第一通道2,第一通道2内置于第一建筑结构层1,第一通道2与对应第二建筑结构层3的候机区域连通,候机区域连通多条登机廊桥4;用于送站的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位于第一建筑结构层1和第三建筑结构层6的错位区域,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与第一通道2连通;用于出站的第二通道9,第二通道9位于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下方,第二通道9连通第一通道2和第三建筑结构层6。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山地地形的一层半式航站楼陆侧人车分流通道,在航站楼的第一建筑结构层1设置第一通道2,并且第一通道2连通航站楼的第二建筑结构层3候机区和用于送旅客到站的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其中,候机区连通多个登机廊桥4,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位于第一建筑结构层1与第三建筑结构层6的错位区域,第三建筑结构层6设置有第二通道9,且第二通道9位于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的下方,并连通第一建筑结构层1和第三建筑结构层6。本方案的基于山地地形的一层半式航站楼陆侧人车分流通道,通过将第一通道2与第二通道9分层设置,并将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设置在第一建筑结构层1与第三建筑结构层6的错位区域即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设置在第三建筑结构层6的顶部,并且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位于第一通道2正对的出口处,对来往的旅客实现了分流处理,并保证送旅客进站的车辆与接旅客出站的车辆实现分流处理,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航站楼站口人流以及车流量过大时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以及混乱的问题,实现了人车分流,避免了交通拥堵。
30.具体的,当旅客需要入站时,可乘坐汽车行驶至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然后下车后从第一通道2进入航站楼,完成安检等一系列程序后进入候机区域,并从登机廊桥4登机;当旅客需要出站时,下飞机后通过登机廊桥4进入航站楼,再通过连通第一建筑结构层1和第三建筑结构层6的第二通道9进入第三建筑结构层6,第三建筑结构层6可用作停车场,然后旅客可以乘车离开。本方案中,第三建筑结构层6和第一建筑结构层1错位设置,并且将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设置在该错位区域,即第三建筑结构层6错位设置在第一建筑结构层1的下方,将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设置在第三建筑结构层6的上方,并且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能够与第一通道2连通。如此设计,将进站与出站的人流分离,并将送站与接站的车辆分流,避免了旅客高峰期出现拥堵的现象。
31.结合图1和图2,进出站通道还包括:用于接站的第二机动车行驶区7;第二机动车行驶区7内置于第三建筑结构层6,第二机动车行驶区7与第二通道9连通。
32.本实施例中,第三建筑结构层6主要用于停放车辆,在第三建筑结构层6内设置第二机动车行驶区7,并使第二机动车行驶区7与第二通道9连通,如此设计,从第二通道9出来的旅客直接乘坐接站的车辆后顺着第二机动车行驶区7驶出即可,方便且不会拥堵。
33.如图2所示,第二机动车行驶区7和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交汇于第三机动车行驶区8,且第三机动车行驶区8为通往航站楼的主干道。
3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当旅客需要去机场时,驾车或坐车行驶在主干道上即第三机动车行驶区8,直至到达机场后,在车辆送站和接站的交汇处实现分流,从送站口即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驶入,到达航站楼的第一通道2;当旅客需要去出机场时,旅客从第三建筑结构层6乘坐车辆,然后车辆从第二机动车行驶区7驶入主干道上即第三机动车行驶区8,从而驶出。如此设计,来往的旅客互不影响,并能保证交通的有序运行。
35.如图1所示,第二通道9与第一通道2、第一通道2与候机区域均通过升降设备10连通。
36.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旅客进站时顺利到达候机区域以及出站时顺利到达停车场,由于第一通道2与候机区域可能分布在两个楼层,将第一通道2与候机区域通过升降设备10连通,可以使旅客快速到达候机区域;将第二通道9与第一通道2通过升降设备10连通,可以使旅客快速到达第三建筑结构层6,节省时间,方便赶时间的旅客进出站。
37.结合图1和图2,第二通道9与第一通道2的连通点靠近第一通道2与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的连通点。
38.本实施例中,将第二通道9与第一通道2的连通点设置在靠近第一通道2与第一机动车行驶区5的连通点一侧,如此设置,以便应对一些紧急情况的出现,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旅客突发疾病等)或者旅客由于紧急事情临时反悔时,可以快速从第二通道9出去,或者直接从第一通道2出去,节省时间,快速方便。
39.如图2所述,第一通道2、候机区域和登机廊桥4依次连通形成第一进站路线;登机廊桥4、第一通道2和第二通道9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出站路线。
4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可以根据国内旅客与国外旅客、航班的停靠位置等情况,将第一通道2、候机区域和登机廊桥4依次连通形成第一进站路线,可便于进站登机时的旅客沿着第一进站路线直接登机,方便快捷;将登机廊桥4、第一通道2和第二通道9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出站路线,可便于出站时的旅客沿着第一出站路线直接出站,节约时间,方便快捷。
41.实际使用当中,第一建筑结构层1还通过摆渡车连通飞机远机位;第一通道2和摆渡车连通形成第二进站路线;摆渡车、第一通道2和第二通道9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出站路线。
42.本实施例中,设计原理同上,为了方便以及适应不同情况,可将登机路线以及出站路线设置多条,当停机位较远的航班没有办法停靠在登机廊桥4跟前时,可以通过摆渡车将旅客运送至飞机处,将第一通道2和摆渡车连通形成第二进站路线可便于进站登机时的旅客沿着第二进站路线直接登机,方便快捷;将摆渡车、第一通道2和第二通道9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出站路线,可便于出站时的旅客沿着第二出站路线直接出站,节约时间,方便快捷。
43.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4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