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

文档序号:28673648发布日期:2022-01-27 10:54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是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
3.建筑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剪力墙开裂或者内部碎裂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剪力墙进行加固,但是由于需要保持剪力墙的抗剪性能,因此需要对墙面进行加固,现有的加固方式中往往是在墙面与地面上增加三角支撑结构,但是这样的加固方式十分占用空间,且无法从根本上修复剪力墙内部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剪力墙侧边并贯穿至剪力墙的裂缝处的多个贯穿孔和注入孔,多个贯穿孔孔呈三角形阵列,通孔内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端部露出于剪力墙的侧边,剪力墙的侧边设有用于连接所有加强筋的端部的钢架网,钢架网通过设置在剪力墙侧边的混凝土固定层固定,注入孔用于向剪力墙内部注入混凝土并在剪力墙的内部形成板结体;加强筋上设有用于封堵贯穿孔开口处的堵头。
6.进一步地,所述钢架网包括多根连接钢筋,连接钢筋的两端分别与露出于剪力墙侧边的相邻的所述加强筋的端部连接,多根连接钢筋将所有的相邻的所述加强筋的端部进行连接并形成所述钢架网。
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钢筋的两端与所述加强筋的端部通过捆扎或者焊接固定。
8.进一步地,两个相邻所述贯穿孔之间的最短距离范围在150mm-300mm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注入孔从剪力墙的侧边倾斜打入至墙体,所述注入孔与多个所述贯穿孔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加固层通过混凝土模浇筑成型,且厚度不超过20cm。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通过在剪力墙的侧边开设贯穿至裂缝处的贯穿孔,并设置注入孔,从注入孔注入混凝土并加压,使得混泥土渗入至裂缝和贯穿孔将加强筋固定在贯穿孔内,并与裂缝中的混凝土一同成型板结体,将剪力墙内部的裂缝或者碎裂部进行修复;同时剪力墙侧边上的钢架网将所有加强筋固定固定,增强一体性,并使用混凝土加固层进行进一步密封加固;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剪力墙进行修复的同时,少占用剪力墙所在空间;同时不破坏墙面,对剪力墙的抗剪形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加固后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加固后的侧边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如下:1-剪力墙、2-贯穿孔、3-注入孔、4-加强筋、5-钢架网、6-混凝土加固层、7-板结体。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剪力墙1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剪力墙1侧边并贯穿至剪力墙1的裂缝处的多个贯穿孔2和注入孔3,多个贯穿孔2孔呈三角形阵列,通孔内设有加强筋4,加强筋4的端部露出于剪力墙1的侧边,剪力墙1的侧边设有用于连接所有加强筋4的端部的钢架网5,钢架网5通过设置在剪力墙1侧边的混凝土固定层固定,注入孔3用于向剪力墙1内部注入混凝土并在剪力墙1的内部形成板结体7;加强筋4上设有用于封堵贯穿孔2开口处的堵头,堵头封堵住开口使得整个剪力墙1侧边只保留一个注入孔3,避免加压后混泥土浆从惯穿孔的开口处溢出。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剪力墙1加固结构,通过在剪力墙1的侧边开设贯穿至裂缝处的贯穿孔2,并设置注入孔3,从注入孔3注入混凝土并加压,使得混泥土渗入至裂缝和贯穿孔2将加强筋4固定在贯穿孔2内,并与裂缝中的混凝土一同成型板结体7,将剪力墙1内部的裂缝或者碎裂部进行修复;同时剪力墙1侧边上的钢架网5将所有加强筋4固定固定,增强一体性,并使用混凝土加固层6进行进一步密封加固;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剪力墙1进行修复的同时,少占用剪力墙1所在空间;同时不破坏墙面,对剪力墙1的抗剪形影响较小。
18.本实施例中,钢架网5包括多根连接钢筋,连接钢筋的两端分别与露出于剪力墙1侧边的相邻的加强筋4的端部连接,多根连接钢筋将所有的相邻的加强筋4的端部进行连接并形成钢架网5,钢架网5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所有加强筋4的一体性,同时,利用混凝土加固层6对钢架网5进行固定,进一步对剪力墙1体进行加固。
19.本实施例中,连接钢筋的两端与加强筋4的端部通过捆扎或者焊接固定。
20.本实施例中,两个相邻贯穿孔2之间的最短距离范围在150mm-300mm之间,避免加强筋4过于密集需要打出密集的贯穿孔2,从而影响剪力墙1的稳定性。
21.本实施例中,注入孔3从剪力墙1的侧边倾斜打入至墙体,注入孔3与多个贯穿孔2连通,灌入混凝土浆时,使得混凝土浆能够均与地在各个惯穿孔内分布,形成的板结体7能够有效地将剪力墙1内部进行加固和修复。
22.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加固层6通过混凝土模浇筑成型,且厚度不超过20cm,20cm足够将钢架网5进行覆盖,太厚的混凝土层会影响空间。
23.实际实施中,如果需要将剪力墙1的两个相对侧边都进行打孔,则需要先在贯穿空内打入封隔器,两侧同时或者先后进行施工加固。
2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剪力墙侧边并贯穿至剪力墙的裂缝处的多个贯穿孔和注入孔,多个贯穿孔孔呈三角形阵列,通孔内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端部露出于剪力墙的侧边,剪力墙的侧边设有用于连接所有加强筋的端部的钢架网,钢架网通过设置在剪力墙侧边的混凝土固定层固定,注入孔用于向剪力墙内部注入混凝土并在剪力墙的内部形成板结体;加强筋上设有用于封堵贯穿孔开口处的堵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网包括多根连接钢筋,连接钢筋的两端分别与露出于剪力墙侧边的相邻的所述加强筋的端部连接,多根连接钢筋将所有的相邻的所述加强筋的端部进行连接并形成所述钢架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的两端与所述加强筋的端部通过捆扎或者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所述贯穿孔之间的最短距离范围在150mm-300m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孔从剪力墙的侧边倾斜打入至墙体,所述注入孔与多个所述贯穿孔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加固层通过混凝土模浇筑成型,且厚度不超过20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力墙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剪力墙侧边并贯穿至剪力墙的裂缝处的多个贯穿孔和注入孔,通孔内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端部露出于剪力墙的侧边,剪力墙的侧边设有用于连接所有加强筋的端部的钢架网,钢架网通过设置在剪力墙侧边的混凝土固定层固定,注入孔用于向剪力墙内部注入混凝土并在剪力墙的内部形成板结体;通过在剪力墙的侧边开设贯穿至裂缝处的贯穿孔,并设置注入孔,从注入孔注入混凝土并加压,使得混泥土渗入至裂缝和贯穿孔将加强筋固定在贯穿孔内,并与裂缝中的混凝土一同成型板结体,将剪力墙内部的裂缝或者碎裂部进行修复;同时剪力墙侧边上的钢架网将所有加强筋固定固定,并使用混凝土加固层进行进一步密封加固。进一步密封加固。进一步密封加固。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张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6.28
技术公布日:2022/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