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用消音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8132发布日期:2022-01-19 16:2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用消音墙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墙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用消音墙板。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随着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使用墙板,用于起到保温、隔音、隔热、防火等功能。近年来隔热消音墙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市面上出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用消音墙板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求。
3.现有的消音墙板在安装和运输时十分的不方便,每次运输量较少,浪费工期,消耗大量的时间,同时安装时往往需要两个人共同安装,非常的不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用消音墙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用消音墙板,具有安装和运输时十分的方便,每次运输量较大,节约大量的时间,同时安装时一个人安装,非常的方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用消音墙板。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用消音墙板,包括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所述第一隔音板的内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a,所述第二滑块a与第一隔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弹片,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道b,所述第一隔音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道a,所述第一隔音板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滑道a,所述第二隔音板的内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b,所述第二滑块b与第二隔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三弹片,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道a,所述第二隔音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道b,所述第二隔音板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滑道b。
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8.使用者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从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的内部拉出,此设置可以将两块隔音板合二为一,以减小体积,方便运输和搬运,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拉出时,被压缩的吸音棉块膨胀开来,可以起到消音的作用,从而减少体积的同时,保证了消音的效果,同时第二滑块a和第二滑块b分别在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的形变恢复下弹出,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卡在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的外表面,以充当两块消音板使用,在将第二滑块a与第二滑道b相契合,第二滑块b和第二滑道a相契合,从而使第二滑块a和第二滑块b上的穿孔与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的穿孔相重合,再通过螺钉将消音板固定在墙面上,使用者在消音板安装时,将工具插在凹槽中,一只手将消音板顶在墙面,另一只手拿起锤子将事先放置在穿孔内的螺钉钉在墙面中,以上设置不需要多人操作,使安装更加的简单方便,节约大量的安装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的上端均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与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均位于同一平面。
10.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抽出时与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会有段差,此时需要垫板来填补段差,使消音板更加的平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输不便的技术问题。
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隔音板与第二隔音板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隔音板与第二隔音板的两侧均开设有穿孔,所述第二滑块b与第二滑块a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穿孔。
12.将工具插在凹槽中,一只手将消音板顶在墙面,另一只手拿起锤子将事先放置在穿孔内的螺钉钉在墙面中,以以上设置不需要多人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隔音板与第二隔音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贯穿于穿孔。
14.第二滑块a和第二滑块b上的穿孔与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的穿孔相重合,使安装更加的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1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隔音板与第二隔音板的底部均固定固定连接有吸音棉块,所述第二滑块b与第二滑块a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隔音条。
16.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拉出时,被压缩的吸音棉块膨胀开来,可以起到消音的作用,从而减少体积的同时,保证了消音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1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隔音板与第二隔音板内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内滑道和第二内滑道,所述第一内滑道与第二内滑道分别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滑动连接。
18.第二滑块a和第二滑块b分别在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的形变恢复下弹出,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卡在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的外表面,以充当两块消音板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输不便的技术问题。
1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滑块a与第二滑道b相契合,所述第二滑块b与第二滑道a相契合。
20.第二滑块a与第二滑道b相契合,第二滑块b和第二滑道a相契合,从使消音板形成一整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输不便的技术问题。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1、通过工具插在凹槽中,一只手将消音板顶在墙面,另一只手拿起锤子将事先放置在穿孔内的螺钉钉在墙面中,以上设置不需要多人操作;
23.2、通过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抽出时与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会有段差,此时需要垫板来填补段差,使消音板更加的平整;
24.3、通过第二滑块a和第二滑块b上的穿孔与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的穿孔相重合,使安装更加的方便;
25.4、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拉出时,被压缩的吸音棉块膨胀开来,可以起到消音的作用,从而减少体积的同时,保证了消音的效果;
26.5、通过第二滑块a和第二滑块b分别在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的形变恢复下弹出,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卡在第一隔音板和第二隔音板的外表面,以充当两块消音板使
用;
27.6、通过第二滑块a与第二滑道b相契合,第二滑块b和第二滑道a相契合,从使消音板形成一整块;
28.7、通过凹槽的设置不需要多人操作,使安装更加的简单方便,节约大量的安装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隔音板立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隔音板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隔音板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隔音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隔音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第一隔音板;2、第二隔音板;3、垫板;4、第一滑道a;5、第二滑道a;6、第三滑道a;7、第二滑块b;8、第二滑道b;9、凹槽;10、穿孔;11、螺钉;12、第二隔板;13、吸音棉块;14、第二滑块a;15、第二弹片;17、第一隔板;18、隔音条;19、第三滑道b;20、第一内滑道;21、第二内滑道;22、第一滑道b;24、第三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7.实施例:
38.如图1-图5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用消音墙板,包括第一隔音板1和第二隔音板2,第一隔音板1的内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隔板17,第一隔板17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a14,第二滑块a14与第一隔板17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弹片15,第一隔板17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道b19,第一隔音板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道a4,第一隔音板1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滑道a5,第二隔音板2的内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隔板12,第二隔板12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b7,第二滑块b7与第二隔板12之间均设置有第三弹片24,第二隔板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道a6,第二隔音板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道b22,第二隔音板2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滑道b8。
3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40.使用者将第一隔板17和第二隔板12分别从第一隔音板1和第二隔音板2的内部拉出,此设置可以将两块隔音板合二为一,以减小体积,方便运输和搬运,在第一隔板17和第二隔板12拉出时,被压缩的吸音棉块13膨胀开来,可以起到消音的作用,从而减少体积的同时,保证了消音的效果,同时第二滑块a14和第二滑块b7分别在第二弹片15和第三弹片24的形变恢复下弹出,将第一隔板17和第二隔板12分别卡在第一隔音板1和第二隔音板2的外表面,以充当两块消音板使用,在将第二滑块a14与第二滑道b8相契合,第二滑块b7和第二滑道a5相契合,从而使第二滑块a14和第二滑块b7上的穿孔10与第一隔音板1和第二隔音板2的穿孔10相重合,再通过螺钉11将消音板固定在墙面上,使用者在消音板安装时,将工具插在凹槽9中,一只手将消音板顶在墙面,另一只手拿起锤子将事先放置在穿孔10内的螺钉11
钉在墙面中,以上设置不需要多人操作,使安装更加的简单方便,节约大量的安装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1.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隔板12与第一隔板17的上端均设置有垫板3,垫板3与第一隔音板1和第二隔音板2均位于同一平面。
42.第二隔板12与第一隔板17抽出时与第一隔音板1和第二隔音板2会有段差,此时需要垫板3来填补段差,使消音板更加的平整。
43.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隔音板1与第二隔音板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凹槽9,第一隔音板1与第二隔音板2的两侧均开设有穿孔10,第二滑块b7与第二滑块a1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穿孔10。
44.将工具插在凹槽9中,一只手将消音板顶在墙面,另一只手拿起锤子将事先放置在穿孔10内的螺钉11钉在墙面中,以以上设置不需要多人操作。
45.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隔音板1与第二隔音板2的外表面设置有螺钉11,螺钉11贯穿于穿孔10。
46.第二滑块a14和第二滑块b7上的穿孔10与第一隔音板1和第二隔音板2的穿孔10相重合,使安装更加的方便。
47.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隔音板1与第二隔音板2的底部均固定固定连接有吸音棉块13,第二滑块b7与第二滑块a1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隔音条18。
48.第一隔板17和第二隔板12拉出时,被压缩的吸音棉块13膨胀开来,可以起到消音的作用,从而减少体积的同时,保证了消音的效果。
49.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隔音板1与第二隔音板2内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内滑道20和第二内滑道21,第一内滑道20与第二内滑道21分别与第一隔板17和第二隔板12滑动连接。
50.第二滑块a14和第二滑块b7分别在第二弹片15和第三弹片24的形变恢复下弹出,将第一隔板17和第二隔板12分别卡在第一隔音板1和第二隔音板2的外表面,以充当两块消音板使用。
51.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滑块a14与第二滑道b8相契合,第二滑块b7与第二滑道a5相契合。
52.第二滑块a14与第二滑道b8相契合,第二滑块b7和第二滑道a5相契合,从使消音板形成一整块。
53.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