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废处理配液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4309发布日期:2022-01-12 06:2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危废处理配液罐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危废配液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危废处理配液罐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危险废物日益增多。破坏生态环境。随意排放、贮存的危废在雨水地下水的长期渗透、扩散作用下,会污染水体和土壤,降低地区的环境功能等级。影响人类健康。危险废物通过摄入、吸入、皮肤吸收、眼接触而引起毒害,或引起燃烧、爆炸等危险性事件;长期危害包括重复接触导致的长期中毒、致癌、致畸、致变等,制约可持续发展。
3.现有技术中,在危废料进行处理时需要用到各种液体,所以将一种或几种液体按工艺配比进行混配,输入配液罐内进行存储,然后使用,但是现在危废工厂内的配液罐都是放置在一个平台上,然后对配液罐进行补充液体的时候,需要将配液车开到配液罐旁边,然后通过输液管对配液罐进行液体补充,但是在进行液体补充时有可能会漏出配液罐外,现在都是直接落到地面,由于危废料的处理液体一般都是危险液体,有可能会损伤工作人员,且会造成地面脏乱,气味溢出,且现在还需要工作人员手拿输液管对配液罐进行液体补充,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便于进行配液的危废处理配液罐结构。
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危废处理配液罐结构,包括一支撑台和在地面开设有一放置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凹槽内设置有多个配液罐,所述支撑台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放置凹槽相配合的条形开口,且所述配液罐上端穿过所述支撑台延伸至所述支撑台上方,所述支撑台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溢流孔,所述支撑台下表面四周均设置有与所述溢流孔相配合的水槽,所述水槽相连通,且所述水槽设置于所述放置凹槽外侧,所述配液罐上开设有用于灌入液体的进液口,且所述进液口上设置有密封盖,所述配液罐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对配液罐进行输液的输液管的支撑件。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的侧面设置有便于工作人员攀爬的爬梯。
7.进一步的,所述水槽连接有排水管。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l形支撑座,所述l形支撑座设置于所述配液罐外周侧表面,且所述l形支撑座设置于所述进液口下方,所述l形支撑座的竖板上开设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第一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半圆环相配合的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一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一端铰接设置,所述第一半圆环另一端端面设置有一连接块,所述第二半圆环另一端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块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连接块经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相配合形成用于限位支撑对配液罐进行输液的输液管的圆环。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u形支座,所述u形支座设置于所述配液罐外周侧表面,且所述u形支座设置于所述进液口下方,所述u形支座的两竖板内侧面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u形支座的两竖板中部设置有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位于上下两端的第一复位弹簧之间,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末端连接有用于限位对所述配液罐的输液管进行限位的限位板。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装置中加入了支撑台和放置凹槽,使得能够更好的对配液罐进行放置,更好的实现液体补充配液;装置中加入了水槽和溢流孔,使得在对配液罐进行液体补充时,能够通过溢流孔将流出的液体流入水槽内,然后经过水槽进行收集再排出,避免了安全事故发生;装置中加入了支撑件,使得通过支撑件的作用能够在对配液罐进行补充液体的时候对输液管进行支撑,无需人工进行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减少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3.图3为所述支撑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所述支撑件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15.图5为所述支撑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所述支撑件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8.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危废处理配液罐结构,包括一支撑台1和在地面开设有一放置凹槽2,所述放置凹槽2内设置有多个配液罐3,所述支撑台1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放置凹槽2相配合的条形开口11,且所述配液罐3上端穿过所述支撑台1延伸至所述支撑台1上方,所述支撑台1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溢流孔12,所述支撑台1下表面四周均设置有与所述溢流孔12相配合的水槽4,所述水槽4相连通,且所述水槽4设置于所述放置凹槽2外侧,所述配液罐3上开设有用于灌入液体的进液口(未图示),且所述进液口上设置有密封盖5,所述配液罐3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对配液罐3进行输液的输液管的支撑件6。使得工作人员通过将配液罐3放置在放置凹槽2内,能够更好的对配液罐3进行固定,然后再输送配液时,要是配液漏出,可通过溢流孔12流入水槽4内,便于排出,且通过支撑件6能够对输液管进行支撑,不用人工操作进行输液。
19.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1的侧面设置有便于工作人员攀爬的爬梯13。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爬梯13爬上支撑台1上。
20.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槽4连接有排水管41。便于将水槽4内的液体经排水管41排出水槽4。
21.请继续参阅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所述支撑件6的第一实施例:所述支撑件6包括l形支撑座61,所述l形支撑座61设置于所述配液罐3外周侧表面,且所述l形支撑座61设置于所述进液口下方,所述l形支撑座61的竖板上开设有一限位槽(未图示),所
述限位槽内设置有第一半圆环62,所述第一半圆环6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半圆环62相配合的第二半圆环63,所述第一半圆环62一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63一端铰接设置,所述第一半圆环62另一端端面设置有一连接块(未图示),所述第二半圆环63另一端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块相配合的连接槽(未图示),所述连接块经螺栓64固定在所述连接槽内,所述第一半圆环62和所述第二半圆环63相配合形成用于限位支撑对配液罐3进行输液的输液管的圆环。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松开螺栓64,将第二半圆环63向外翻转,与第一半圆环62上表面保持平行,然后将输液管嵌入第一半圆环62内,再将连接块与连接槽相配合,通过螺栓64固定锁紧,从而能够通过第一半圆环62和第二半圆环63相配合的作用,使得输液管的出液口进入配液罐3内,通过圆环对其进行支撑,直至输液结束,然后取出输液管。
22.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所述支撑件的第二实施例:所述支撑件6包括u形支座65,所述u形支座65设置于所述配液罐3外周侧表面,且所述u形支座65设置于所述进液口下方,所述u形支座65的两竖板内侧面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66,所述u形支座65的两竖板中部设置有一伸缩杆67,所述伸缩杆67位于上下两端的第一复位弹簧66之间,所述伸缩杆67上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68,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6和第二复位弹簧68末端连接有用于限位对所述配液罐3的输液管进行限位的限位板69。使得工作人员可将输液管嵌入限位板69之间,对第一复位弹簧66和第二复位弹簧68进行压缩,限位板69对输液管进行限位,使得输液管的出液口进入配液罐3内,通过限位板69对其进行支撑,直至输液结束,然后取出输液管,由于第一复位弹簧66和第二复位弹簧68的作用,限位板69能够复位,便于下次操作,限位板69上端为向外弯曲的弧形结构,形成喇叭状,便于输液管的嵌入固定。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装有配料液的车开到支撑台前方,然后打开密封盖,将输液管架设在支撑件上,使输液管的出液口延伸至配液罐内,然后开始输送配料液,输送结束后,工作人员盖上配液罐,然后开走配液车,从而实现配液罐的液体补充。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