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吸隔声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7063发布日期:2021-12-04 10:00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吸隔声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吸隔声模块。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地等施工场地周围,通常存在噪音扰民的问题,为了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一般会在建筑工地的周围设置临时隔音屏障。
3.相关技术中,常用的临时隔音屏障由屏障板组成,由于屏障板需要抵御雨水和沙尘的侵蚀,所以,屏障板采用质地坚硬的金属材料制成,通过焊接或铆接等方式,将多个屏障板固定在一起,即形成临时隔音屏障。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金属屏障板不易更换,不利于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上述屏障板不易更换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吸隔声模块。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吸隔声模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柔性吸隔声模块,包括吸声纤维层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裹在吸声纤维层的表面,所述吸声纤维层和保护层均是柔性材料制成的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声纤维层可以减弱噪声,保护层用于保护吸声纤维层,减少雨水和沙尘对吸声纤维层的侵蚀,使得吸声纤维层可以正常使用;吸声纤维层和保护层均为柔性材料,具有轻便、可折叠和易储存的优点,便于更换和运输,因此,本技术改善了上述屏障板不易更换的问题。
9.可选的,所述保护层包括外附层和防水层,所述吸声纤维层固定连接在外附层上,所述防水层包裹在吸声纤维层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附层作为安装吸引纤维层的基体,既可以减少吸声纤维层撕裂,又可以减少沙尘对吸声纤维层的侵蚀;防水层可以减少雨水等液体对吸声纤维层的腐蚀,有助于延长吸声纤维层的使用寿命。
11.可选的,所述外附层的两侧均固定连接至少一个吸声纤维层。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侧均设置吸声纤维层,可以双向吸声、隔音,有助于增强吸隔音模块的隔音效果。
13.可选的,所述外附层为吸音棉、隔声板或毛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而成的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音棉、隔声板或毛毡均具有隔音效果,而且具有重量较轻、可折叠、较为坚韧的特点,使用它们制成的外附层,即可以增强吸隔音模块的隔音效果,又可以减少吸隔音模块破裂。
15.可选的,所述吸声纤维层表面设有凹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槽壁可以反射声波,有助于增强吸声纤维层的减噪效果。
17.可选的,所述吸声纤维层包括吸声纤维块,所述吸声纤维块至少有一个,当所述吸
声纤维块至少有两个时,相邻的两个所述吸声纤维块相连,所述保护层包裹在吸声纤维块的表面。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多个吸声纤维块拼接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吸声纤维块的个数,从而将吸声纤维层调整到所需要的大小,使用更加方便。
19.可选的,所述吸声纤维块包括若干个吸声纤维片,若干个所述吸声纤维片依次堆叠,相邻两所述吸声纤维片固定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多层吸声纤维片堆叠的方式,既有助于增强吸声纤维块的韧性,声波又可以在多个吸声纤维片之间反射,增强了吸声纤维块的减噪效果。
21.可选的,所述吸声纤维层至少有一个,当所述吸声纤维层至少有两个时,所述吸声纤维层依次堆叠,相邻两所述吸声纤维层固定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多个吸声纤维层堆叠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吸声纤维层的个数,从而调整吸隔声模块的厚度,有助于减少浪费。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的吸声纤维层和保护层均由柔性材料制成,不仅具有吸声、隔音的效果,而且具有轻便、可折叠和易储存的优点,改善了屏障板不易更换的问题;
25.2.本技术的保护层包括外附层和防水层,外附层可以减少吸声纤维层撕裂,防水层可以减少雨水等液体对吸声纤维层的腐蚀;
26.3.本技术的吸声纤维层表面设有凹槽,凹槽可以反射声波,有助于增强吸声纤维层的减噪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柔性吸隔声模块的剖视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吸声纤维块的剖视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柔性吸隔声模块的剖视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柔性吸隔声模块的剖视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柔性吸隔声模块的剖视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柔性吸隔声模块的剖视图。
3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6的柔性吸隔声模块的剖视图。
3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7的柔性吸隔声模块的剖视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36.1、吸声纤维层;11、凹槽;12、吸声纤维块;121、吸声纤维片;2、保护层;21、外附层;22、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

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柔性吸隔声模块。
39.实施例1
40.参照图1,柔性吸隔声模块包括吸声纤维层1和保护层2,保护层2包括外附层21和防水层22,吸声纤维层1缝制在外附层21的上表面上,防水层22粘接在吸声纤维层1的上表
面上,防水层22包裹吸声纤维层1的表面。
41.吸声纤维层1背离外附层21的表面上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槽壁为弧形。
42.吸声纤维层1包括吸声纤维块12,吸声纤维块12可以有一个、两个或若干个,本实施例的吸声纤维块12有若干个,若干个吸声纤维块12依次平铺在外附层21的上表面上,相邻两个吸声纤维块12互相粘接;吸声纤维块12的上表面为弧形,相邻的两个吸声纤维块12之间形成凹槽11。
43.参照图2,吸声纤维块12包括吸声纤维片121,吸声纤维片121有若干个,若干个吸声纤维片121沿竖直方向依次堆叠在一起,相邻的两个吸声纤维片121互相粘接。
44.吸声纤维片121可以是玻璃棉纤维、玻璃丝纤维、矿渣棉纤维、岩棉纤维或聚酯纤维等制成的片,本实施例的吸声纤维片121是由玻璃棉纤维制成的片。
45.参照图1和图2,外附层21可以是吸音棉、隔声板或毛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制成的层,本实施例的外附层21是吸音棉制成的层。
46.防水层22是聚脲防水涂料形成的涂层。
47.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先将吸声纤维片121粘接成吸声纤维块12,再将多个吸声纤维块12依次排列在同一平面内,将相邻的两个吸声纤维块12粘接在一起,所有吸声纤维块12形成吸声纤维层1。
48.将吸声纤维层1和外附层21均制成所需要的大小,然后将吸声纤维层1粘接在外附层21上,再将吸声纤维层1和外附层21缝制在一起;然后将聚脲防水涂料喷涂在吸声纤维层1的表面,当聚脲防水涂料凝固成防水层22后,即完成柔性吸隔声模块的制作。
49.将柔性吸隔声模块粘接或悬挂在建筑工地周围的框架上,即可形成临时隔音屏障;拆除时,只需要将柔性吸隔声模块整体取下,然后折叠起来,即可运输至其他工地再次使用。
50.实施例2
51.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凹槽11为矩形槽。
52.实施例3
53.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吸声纤维层1有两个,外附层21位于两个吸声纤维层1之间,两个吸声纤维层1均与外附层21缝制在一起,两个吸声纤维层1的表面均包裹防水层22。
54.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将一个吸声纤维层1粘接在外附层21的一侧,再将另一个吸声纤维层1粘接在外附层21的另一侧,然后将两个吸声纤维层1均与外附层21缝制在一起;再将聚脲防水涂料喷涂在吸声纤维层1的表面,当聚脲防水涂料凝固成防水层22后,即完成柔性吸隔声模块的制作。
55.实施例4
56.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吸声纤维层1和外附层21均有两个,两个外附层21互相粘接,一个吸声纤维层1粘接在下方的外附层21的下表面,另一个吸声纤维层1粘接在上方的外附层21的上表面,两个外附层21和两个吸声纤维层1均缝制在一起,两个吸声纤维层1的表面均包裹防水层22。
57.实施例4的实施原理为:先将两个外附层21粘接在一起,然后将一个吸声纤维层1粘接在外附层21的下表面上,再将另一个吸声纤维层1粘接在外附层21的上表面上,然后,
将吸声纤维层1和外附层21缝制在一起,再将聚脲防水涂料喷涂在吸声纤维层1的表面,当聚脲防水涂料凝固成防水层22后,即完成柔性吸隔声模块的制作。
58.实施例5
59.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吸声纤维层1和外附层21均有两个,一个吸声纤维层1位于两个外附层21之间,另一个吸声纤维层1粘接在上方的外附层21的上表面上,两个吸声纤维层1与两个外附层21均缝制在一起,两个吸上纤维层上均包裹防水层22。
60.实施例5的实施原理为:先将两个吸声纤维层1的表面涂上聚脲防水涂料,当聚脲防水涂料凝固成防水层22后,将一个吸声纤维层1插入两个外附层21之间,再将另一个吸声纤维层1粘接在上方的外附层21的上表面上,然后将吸声纤维层1与外附层21均缝制在一起,即完成柔性吸隔声模块的制作。
61.实施例6
62.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外附层21有两个,每个外附层21的上、下表面均粘接一个吸声纤维层1,所有的吸声纤维层1和外附层21均缝制在一起。
63.实施例6的实施原理为:先将外附层21的上、下表面均粘接一个吸声纤维层1,然后将两个外附层21平行放置,将两个外附层21上的吸声纤维层1抵接,再将外附层21和吸声纤维层1缝制在一起,即完成柔性吸隔声模块的制作。
64.实施例7
65.参照图8,柔性吸隔声模块包括吸声纤维层1和保护层2,保护层2包括外附层21和防水层22,吸声纤维层1位于外附层21的上表面上,吸声纤维层1与外附层21缝制在一起,防水层22粘接在吸声纤维层1的表面,吸声纤维层1是聚酯纤维制成的表面平整的层,外附层21是吸音棉制成的层,防水层22是聚脲防水涂料凝固成涂层。
66.实施例7的实施原理为:将吸声纤维层1粘接在外附层21的上表面上,然后将吸声纤维层1与外附层21缝制在一起,再将聚脲防水涂料喷涂在吸声纤维层1的表面,当聚脲防水涂料凝固成防水层22后,即完成柔性吸隔声模块的制作。
6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