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综合加固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8640发布日期:2022-02-19 20:5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综合加固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综合加固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在每一栋楼的底部通常设置有地下室以方便人们停车,同时地下室筏板基础的施工质量与底板防渗漏效果关系密切。
3.目前,随着建筑体积的日益增长,地下室底板的面积也相应增加,在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难免会因各方面原因导致混凝土产生细微的缝隙,该缝隙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发展扩大,从而造成了底板渗漏的可能,因而,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综合加固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综合加固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设置有对称的锁止机构,所述固定杆通过锁止机构固定连接有钢架,所述钢架和固定杆的底面均贴合底板的顶面,所述钢架和固定杆的顶面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面设置有对称的加注单元,所述压板的顶面设置有辅助机构。
6.优选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于钢架,所述固定杆靠近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延伸至凹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贯穿开设有和凹槽相连通的螺纹通孔,所述固定块开设有和螺纹通孔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通孔和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末端抵接于固定块。
7.优选地,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对称的第一固定杆,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底面均贴合压板的顶面,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开设于底板的顶面,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面和底面贯穿开设有和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一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末端抵接于底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对称的连接机构。
8.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开设于底板的顶面,所述连接杆的顶面和底面开设有和第二螺纹孔匹配的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末端抵接于底板。
9.优选地,所述加注单元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穿设压板的底面延伸至压板的下方,所述进料管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控制阀。
10.优选地,所述钢架和固定杆的底面贴合有止水带,所述止水带的底面贴合底板的顶面。
11.优选地,所述钢架和固定杆的表面均设置有防腐层,所述止水带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固定杆,在固定杆的两端通过锁止机构固定连接钢架,将裂缝置于钢架和固定杆形成的区域内部,通过辅助机构对钢架和固定杆进行固定,再经加注单元对裂缝处进行加注浆液,从而实现对底板裂缝的处理,避免出现渗漏现象。
14.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止水带,在钢架和固定杆的底面贴合止水带,使止水带的底面贴合底板的顶面,经止水带对浆液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避免加注浆液时出现漏液的情况。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注单元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紧固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锁止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钢架、固定杆和止水带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为:1、钢架;2、固定杆;3、锁止机构;4、固定块;501、凹槽;5、螺纹通孔;6、螺纹孔;7、螺栓;8、辅助机构;9、压板;101、第一固定杆;10、紧固机构;11、底板;12、第一螺纹孔;13、第一螺纹通孔;14、紧固螺栓;15、连接机构;16、连接杆;17、第二螺纹通孔;18、第二螺纹孔;19、第一螺栓;20、止水带;21、加注单元;22、进料管;23、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附图1-图7所示的一种地下室底板渗漏综合加固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1,底板11的顶面设置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两端设置有对称的锁止机构3,固定杆2通过锁止机构3固定连接有钢架1,钢架1和固定杆2的底面均贴合底板11的顶面,钢架1和固定杆2的顶面设置有压板9,压板9的顶面设置有对称的加注单元21,压板9的顶面设置有辅助机构8;
25.通过设置固定杆2,在固定杆2的两端通过锁止机构3固定连接钢架1,将钢架1和固定杆2形成的区域置于底板11的顶面裂缝处,再将压板9通过辅助机构8进行压紧,最后经加注单元21向裂缝处加注浆液,从而实现对底板裂缝的处理,避免出现渗漏现象。
26.其中,如附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锁止机构3包括固定块4,固定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于钢架1,固定杆2靠近固定块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501,固定块4的另一侧延伸至凹槽501的内部,固定杆2的一端贯穿开设有和凹槽501相连通的螺纹通孔5,固定块4开设有和螺纹通孔5匹配的螺纹孔6,螺纹通孔5和螺纹孔6螺纹连接有螺栓7,螺栓7的末端抵接于固定
块4,以便于将钢架1和固定杆2进行连接固定,将钢架1一侧连接的固定块4插入凹槽501的内部,转动螺栓7,使螺栓7沿螺纹通孔5和螺纹孔6移动,使螺栓7的末端抵紧固定块4,从而将钢架1和固定杆2进行连接固定。
27.其中,如附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辅助机构8包括对称的第一固定杆101,两个第一固定杆101的底面均贴合压板9的顶面,两个第一固定杆1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紧固机构10,紧固机构10包括第一螺纹孔12,第一螺纹孔12开设于底板11的顶面,第一固定杆101的顶面和底面贯穿开设有和第一螺纹孔12相匹配的第一螺纹通孔13,第一螺纹孔12和第一螺纹通孔13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14,紧固螺栓14的末端抵接于底板11,两个第一固定杆101的顶面设置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两端设置有对称的连接机构15,以便于对压板9进行压紧,将两个第一固定杆101分别置于压板9的顶面,转动紧固螺栓14,使紧固螺栓14沿第一螺纹孔12和第一螺纹通孔13移动,使紧固螺栓14的末端抵紧底板11,从而实现对压板9的压紧。
28.其中,如附图1、图3和图5所示,连接机构15包括第二螺纹孔18,第二螺纹孔18开设于底板11的顶面,连接杆16的顶面和底面开设有和第二螺纹孔18匹配的第二螺纹通孔17,第二螺纹通孔17和第二螺纹孔18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9,第一螺栓19的末端抵接于底板11,以便于对压板9进一步压紧,将连接杆16置于两个第一固定杆101的顶面,转动第一螺栓19,使第一螺栓19沿第二螺纹通孔17和第二螺纹孔18运动,使第一螺栓19的末端抵紧底板11,从而实现对压板9进一步压紧固定。
29.其中,如附图1、图2和图7所示,加注单元21包括进料管22,进料管22的底端穿设压板9的底面延伸至压板9的下方,进料管22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控制阀23,以便于向裂缝处加注浆液,打开控制阀23,将浆液沿进料管22加入,待浆液加注完全后,通过浆液自动流至裂缝的内部,再关闭控制阀23,从而实现对裂缝处浆液的加注。
30.其中,如附图1和图7所示,钢架1和固定杆2的底面贴合有止水带20,止水带20的底面贴合底板11的顶面,以便于对浆液进行限位,在钢架1和固定杆2的底面贴合止水带20,经止水带20对浆液进行限位,从而避免浆液任意流动而产生浪费。
31.其中,如附图1、图2和图7所示,钢架1和固定杆2的表面均设置有防腐层,止水带20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以便于对钢架1、固定杆2和止水带20的表面进行保护,从而避免钢架1、固定杆2和止水带20的表面发生腐蚀。
3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首先,将固定杆2置于裂缝处的一侧,将钢架1一侧连接的固定块4插入凹槽501的内部,转动螺栓7,使螺栓7沿螺纹通孔5和螺纹孔6移动,使螺栓7的末端抵紧固定块4,将钢架1和固定杆2进行连接固定,将裂缝置于钢架1和固定杆2形成的区域内部,将两个第一固定杆101分别置于压板9的顶面,转动紧固螺栓14,使紧固螺栓14沿第一螺纹孔12和第一螺纹通孔13移动,使紧固螺栓14的末端抵紧底板11,实现对压板9的压紧,再将连接杆16置于两个第一固定杆101的顶面,转动第一螺栓19,使第一螺栓19沿第二螺纹通孔17和第二螺纹孔18运动,使第一螺栓19的末端抵紧底板11,从而实现对压板9进一步压紧固定,最后,打开控制阀23,将浆液沿进料管22加入,待浆液加注完全后,通过浆液自动流至裂缝的内部,再关闭控制阀23,实现对裂缝处浆液的加注,从而实现对底板裂缝的处理,避免出现渗漏现象。
33.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
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4.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5.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