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再生混凝土制备智能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8561发布日期:2022-03-30 11:2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联网再生混凝土制备智能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养护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再生混凝土制备智能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再生混凝土试样的养护工作是混凝土实验的重要环节,有别于普通的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的养护过程更加繁琐和细致,为了保证更好的效果,对再生混凝土的养护过程需要更为精细化的控制,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有时候,在对再生混凝土骨料进行强化处理的时候,例如其养护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可能需要控制不同的温度、适度,采取变化的温湿度进行养护,从而能够使得浇筑好再生混凝土,达到更好的强度效果,还可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提高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强度。但现有的混凝土养护试验装置,大多是通过人工进行操作,在养护的过程中参数较为单一,通常恒温恒湿,不可以调节和变化。而连续变化湿度和温度,如果单纯使用人工去调节,养护环境条件不能满足要求,会导致工作人员劳动强高,实验效率低下的同时也导致整体的试验结果不是很好,因此混凝凝土养护环境通常需要特定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需要一套能够远程控制的温、湿的养护设备,帮助再生混凝土试样养护试验,技术研发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再生混凝土制备智能养护装置,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控制,自动调节,保证环境变量稳定在设定值,针对长时间的养护试验,节省人力,使用更加便捷。
4.为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物联网再生混凝土制备智能养护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设置有实验箱,位于所述实验箱一侧在所述支撑架上端设置有水泵,所述实验箱内壁设置有放置网板;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贯穿所述实验箱并延伸至实验箱的内腔,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通有喷管,所述喷管一侧连通有喷头,所述喷头喷射方向朝向所述实验箱内部;
5.所述实验箱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腔的一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固定箱内壁分别固定有制冷片和制热片;所述实验箱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液位传感器。
6.优选地,所述固定箱内部在位于所述制冷片一侧设置有导向斗,所述导向斗一侧连通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固定箱和实验箱并延伸至所述实验箱的内腔,所述固定管延伸至所述实验箱内腔的一端连通有出气管。
7.优选地,所述实验箱顶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门。
8.优选地,所述支撑架设置有电箱,所述电箱内部设置有单片机和rs485通讯模块。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组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制冷片、制热片和电磁阀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与rs485通讯模块之间实现双向连接,并且所述rs485通讯模块与用户端之间实现双向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实验箱内部且位于所述进水管的正上方。
11.优选地,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
12.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控制,自动调节,保证环境变量稳定在设定值,针对长时间的养护试验,节省人力,使用更加便捷,也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后续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附图说明
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验箱的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箱的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箱的剖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20.附图中:1-支撑架;2-实验箱;3-水泵;4-进水管;5-出水管;6-喷管;7-放置网板;8-固定箱;9-鼓风机;10-制冷片;11-制热片;12-导向斗;13-固定管;14-出气管;15-水箱;16-排水管;17-电磁阀门;18-温度传感器;19-湿度传感器;20-液位传感器;21-电箱;22-单片机;23-rs485通讯模块;24-继电器组;25-用户端。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联网再生混凝土制备智能养护装置,参看图1-5,包括支撑架1、实验箱2和水泵3,支撑架1的顶部与实验箱2的底部固定连接,实验箱2为一相对封闭的有顶长方体空腔容器,支撑架1的顶部且位于实验箱2的一侧与水泵3的底部固定连接,水泵3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4,进水管4的一端贯穿实验箱2并延伸至实验箱2的内腔,水泵3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5,并且出水管5的顶端连通有喷管6,喷管6的一侧连通有喷头;放置网板7设置在实验箱2内腔的中部偏下,实验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网板7,实验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8,并且固定箱8内腔的一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鼓风机9,鼓风机9可以产生一定的风力,固定箱8内壁背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制冷片10和制热片11,固定箱8的内部且位于制冷片10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斗12,导向斗12具有导向的作用,可将鼓风机9带来的风力通过导向斗12作用下进入到固定管13,并且导向斗12的一侧连通有固定管13,固
定管13的一端依次贯穿固定箱8和实验箱2并延伸至实验箱2的内腔,并且固定管13延伸至实验箱2内腔的一端连通有出气管14,实验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15,并且水箱15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16,排水管16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门17。起始情况下,实验箱2内带有一定量的水分,水位线不超过放置网板7的高度,这样水泵3启动后会将实验箱2内的水分通过出水管5通入到喷管6,最后通过喷头喷出,形成一个循环。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3.本实用新型中,实验箱2内壁背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8和湿度传感器19,实验箱2的内部且位进水管4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液位传感器20,支撑架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箱21,电箱21内腔的表面和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单片机22和rs485通讯模块23,支撑架1内壁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固定箱8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湿度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18和液位传感器20的输出端均与单片机22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22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组24的输入端连接,继电器组24的输出端分别与制冷片10、制热片11和电磁阀门17的输入端连接,继电器组24与单片机22通过导线连接,单片机22控制其吸合、断开,继电器组24通过专用的安装导轨固定在支撑架1的下方,并位于单片机22的侧边,单片机22与rs485通讯模块23之间实现双向连接,并且rs485通讯模块23与用户端25之间实现双向连接。用户端25为市场上已开发的通讯模块的软件控制端,购买市场上的rs485通讯模块23,用户在手机上安装对应的软件,可在手机上远程控制继电器组24的动作,并获取当前温度、湿度信息。
24.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单片机22与rs485通讯模块23使用工贝gpu228型号,集控制与通讯于一体,上述湿度传感器19型号为hr202l,上述温度传感器18型号为ds18b20,上述继电器24型号为tn0411/24v,上述制热片11型号为ptc24v,上述制冷片10型号为tec1-12706,上述水泵3型号为hg-024b。
25.下面结合上述结构描述,参照图1-5对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再生混凝土制备智能养护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地描述。
26.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将制备好的混凝土块放置在放置网板7上进行实验,湿度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18和液位传感器20会进行工作,当温度传感器18检测到温度和使用者通过用户端25设置的温度发生偏差时,当检测到的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单片机22会通过继电器组24控制制热片11启动,这时鼓风机9也相应启动,将制热片1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固定管13和出气管14进入到实验箱2,且实验箱2为有顶封闭容器,这样就可对实验环境温度提高,当检测到的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单片机22会通过继电器组24控制制冷片10启动,这时鼓风机9也相应启动,将制冷片10工作时制冷的空气通过固定管13和出气管14进入到实验箱2,这样就可对实验环境温度降低,湿度传感器19会检测到实验箱2内实际的湿度情况,当湿度值小于设定值时,单片机22会通过继电器组24控制水泵3启动,这样就可完成水分的循环,增加混凝土块和环境的湿度,液位传感器20会检测到实验箱2内的实际液位,当发生较大偏差时,单片机22会通过继电器24控制电磁阀门17启动,这时水箱15内的水分会通过排水管16排出,进入到实验箱2。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