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电梯井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06979发布日期:2022-01-15 09:0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电梯井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井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电梯井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梯井是安装电梯的井道,井道的尺寸按照电梯选型来确定,井壁上安装电梯轨道和配重轨道,预留的门洞安装电梯门。施工现场中的电梯井为安全隐患点,需要对电梯井进行防护。目前普遍采用的防护装置重量较大,拆装困难,且难以重复利用。
3.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轻便、拆装方便、能重复利用的电梯井防护装置,便于周转使用。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电梯井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以及第三构件,所述第一构件首尾相连围成两个尺寸不一的矩形,尺寸较大的矩形位于下层,尺寸较小的矩形位于上层,两个所述矩形对应的外角位置通过所述第二构件连接,四个所述第二构件均向上延伸至同一交点并连接,形成塔状结构,所述塔状结构的侧面均连接有多个第三构件,所述第三构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构件固定、顶端与所述第二构件固定,相同侧面的第三构件相互平行,底层的所述矩形外角位置设置有固定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构件以及所述第二构件为角钢,所述第三构件为钢筋。
7.进一步地,所述角钢的规格为4#,所述钢筋的规格为φ10。
8.进一步地,相邻两个侧面共线处的所述第二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构件之间通过销片和销钉可拆卸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销片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构件上的销钉孔对应,所述销钉穿过所述通孔以及对应的销钉孔,在另一侧设置锁紧的螺母。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缠绕于底层的所述矩形外角位置,所述钢丝绳与电梯井内侧的安装结构固定。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二构件以及所述第三构件涂刷有蓝色或者红白相间的涂料,以进行警示。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电梯井防护装置,由角钢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以及钢筋的第三构件搭接装配为塔状结构的防护装置,相对于板状结构更加醒目,能达到更好的警示、防护效果,而相对于多层组合的防护装置则更加轻便省料,拆装方便;
14.本实用新型中,塔状结构的各个侧面是相互独立且呈三角形的结构,相邻的第二构件通过销片和销钉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成多块板状结构并堆叠搬运,进一步提升了装
置的周转便捷性;
1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销片连接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第一构件;2-第二构件;3-第三构件;4-销片;5-销钉;6-螺母;7-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和各实施例,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21.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设置、安装、连接,也可以通过居中元部件、居中结构间接设置、连接。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常规放置状态或使用状态,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特征、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
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电梯井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以及第三构件3。其中,第一构件1以及第二构件2采用角钢、第三构件采用钢筋,能在施工现场对零星废料就地取材并拼焊组成。第一构件1首尾相连围成两个尺寸不一的矩形,两个矩形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尺寸较大的矩形位于下层、尺寸较小的矩形位于上层。同时,两个矩形对应的外角位置通过第二构件2连接,四个第二构件2均向上延伸至同一交点并连接,形成塔状结构。塔状结构的侧面均连接有多个第三构件3,第三构件3的底端与第一构件1固定、顶端与第二构件2固定,且相同侧面的第三构件3相互平行,通过第三构件3将塔状结构的侧面密封,保证装置对电梯井的防护效果。
23.采用塔状结构的防护装置相对于板状结构更加醒目,能达到更好的警示、防护效果,而相对于多层组合的防护装置则更加轻便省料,拆装方便。
24.作为优选的方式,角钢的规格为4#,作为防护装置的主结构件,钢筋的规格为φ10,作为防护装置的副结构件,以尽可能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
25.同时如图2所示,作为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塔状结构的相邻两个侧面共线处的第二构件2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两个第二构件2分别属于两个侧面。其中,两个第二构件2之间通过销片4和销钉5可拆卸连接。具体地,销片4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分别与两个第二构件2上的销钉孔对应,销钉5穿过通孔以及对应的销钉孔,由另一侧的螺母6固定。
26.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各个侧面是相互独立且呈三角形的结构,通过销片4和销钉5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成多块板状结构并堆叠搬运,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周转便捷性。
27.在本实施例中,底层的矩形外角位置设置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具体为钢丝绳7,钢丝绳7缠绕于底层的矩形外角位置,通过钢丝绳7将底层的矩形外角与电梯井内侧的安装结构固定,使整个装置将电梯井完全盖合而进行防护。
2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以及第三构件3涂刷有蓝色或者红白相间的涂料,使装置更加醒目,警示作用更佳。
29.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以及第三构件(3),所述第一构件(1)首尾相连围成两个尺寸不一的矩形,尺寸较大的矩形位于下层,尺寸较小的矩形位于上层,两个所述矩形对应的外角位置通过所述第二构件(2)连接,四个所述第二构件(2)均向上延伸至同一交点并连接,形成塔状结构,所述塔状结构的侧面均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三构件(3),所述第三构件(3)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构件(1)固定、顶端与所述第二构件(2)固定,相同侧面的第三构件(3)相互平行,底层的所述矩形外角位置设置有固定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1)以及所述第二构件(2)为角钢,所述第三构件(3)为钢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的规格为4#,所述钢筋的规格为φ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侧面共线处的所述第二构件(2)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构件(2)之间通过销片(4)和销钉(5)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片(4)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构件(2)上的销钉孔对应,所述销钉(5)穿过所述通孔以及对应的销钉孔,在另一侧设置锁紧的螺母(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钢丝绳(7),所述钢丝绳(7)缠绕于底层的所述矩形外角位置,所述钢丝绳(7)与电梯井内侧的安装结构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电梯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1)、所述第二构件(2)以及所述第三构件(3)涂刷有蓝色或者红白相间的涂料,以进行警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电梯井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以及第三构件,第一构件首尾相连围成两个尺寸不一的矩形,尺寸较大的矩形位于下层,尺寸较小的矩形位于上层,两个矩形对应的外角位置通过第二构件连接,四个第二构件均向上延伸至同一交点并连接,形成塔状结构,塔状结构的侧面均连接有多个第三构件,第三构件的底端与第一构件固定、顶端与第二构件固定,底层的矩形外角位置设置有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由角钢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以及钢筋的第三构件搭接为塔状结构的防护装置,相对于板状结构更加醒目,能达到更好的警示、防护效果,而相对于多层组合的防护装置则更加轻便省料,拆装方便。拆装方便。拆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全 尹玉平 李钧辉 夏青 沈科元 曾乐 崔波洲 蔡磊 关劼兮 连帅 曾进涛 郭俊超 刘义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