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消建筑外立面变形缝盖板的裂缝诱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0503发布日期:2022-04-02 08:2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消建筑外立面变形缝盖板的裂缝诱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消建筑外立面变形缝盖板的裂缝诱导装置。


背景技术:

2.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现阶段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采取所谓的“三缝合一”设计。
3.建筑变形缝宽度通常设计尺寸较窄,模板施工较为困难,现阶段国内外建筑变形缝两侧结构同步施工方法是,取消建筑变形缝位置两侧的模板,在变形缝位置填塞同尺寸的聚苯板或泡沫板,模板拆除后,人工清除变形缝外侧端部一定范围的聚苯板或泡沫板以及由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振捣漏浆造成端部连接在一起的混凝土,最后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铝板对变形缝外侧进行盖缝处理,这种工艺会存在聚苯板或泡沫板以及清除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造成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差,带来高空物体打击安全隐患,同时,打凿过程中会造成对已成型结构的连带破坏,后期变形缝盖板安装后,在其表面进行涂料施工,由于长时间风吹日晒,会造成表面的涂料空壳脱落且变形缝盖板和结构位置两种不同的材料收缩变形,造成外立面装饰裂缝发展,影响建筑外立面的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及现场安拆方便、施工安全、各配件均可重复周转使用的取消建筑外立面变形缝盖板的裂缝导缝装置。
5.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取消建筑外立面变形缝盖板的裂缝诱导装置,包括:铝模板p板、背楞、铝模板阴转角c槽、对拉螺栓、铝模板k板、导缝模板p板、导缝模板k板、聚苯板、定型化对拉螺栓和易拆套管;其中,
6.铝模板阴转角c槽安装于内侧剪力墙和外侧剪力墙交接位置的阴角部位;对拉螺栓穿过配模设计的剪力墙两侧模板螺杆洞位置,模板外对拉螺栓对应高度设置背楞,并通过垫片、螺母对模板进行加固;
7.所述导缝模板p板与导缝模板k板均由导缝板和端头模板组成,导缝板呈“v”字形状,且导缝板远离尖端的一端与端头模板连接;导缝模板p板在变形缝端部位置每边各配置1块,导缝模板k板在变形缝端部位置每边各配置2块;2块导缝模板k板分别固定在导缝模板p板的顶部和底部;导缝模板p板两侧与铝模板p板连接,导缝模板k板两侧与铝模板k板连接;
8.所述聚苯板作为内模板填充于变形缝中部,且所述导缝模板p板与导缝模板k板的裂缝导缝板尖端与聚苯板端部中间位置密贴;
9.所述定型化对拉螺栓用于变形缝两侧墙体模板的对拉加固,其由螺栓、螺母及垫片组成;所述易拆套管设置于配模设计对拉螺栓穿过的变形缝及其两侧墙体对应对拉螺栓
部位。
10.较佳地,所述导缝模板p板的宽度为变形缝两侧剪力墙厚度与变形缝宽度之和,高度为2600mm-2700mm;所述导缝模板k板的宽度与导缝模板p板相同,高度为层高减导缝模板p板的高度。
11.较佳地,所述聚苯板的厚度与设计变形缝宽度相同,高度与楼层设计高度相同。
12.较佳地,所述导缝板的宽度与聚苯板的厚度相同。
13.较佳地,所述聚苯板是在变形缝两侧结构钢筋绑扎完成、模板安装前填充于变形缝位置处的。
14.较佳地,所述垫片的尺寸为100
×
100
×
10mm。
1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及现场安拆方便、施工安全、各配件均可重复周转使用,实现变形缝两侧结构同步施工;通过拆模形成的“v”字形外立面混凝土成型造型,有效解决了传统变形缝盖缝模板拆除后存在的变形缝处混凝土成型质量差、不美观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平面组装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立面拼装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缝模板p板三维可视化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缝模板k板三维可视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连接关系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连接关系、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仪器或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1.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说明。
22.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取消建筑外立面变形缝盖板的裂缝诱导装置,包括:铝模板p板1、背楞2、铝模板阴转角c槽3、对拉螺栓4以及铝模板k板5,上述构件均为常规铝合金模板施工配件;该装置还包括:导缝模板p板a、导缝模板k板b、聚苯板c、定型化对拉螺栓d和易拆套管e;其中,
23.所述铝模板阴转角c槽3安装于内侧剪力墙和外侧剪力墙交接位置的阴角部位;所述对拉螺栓4穿过配模设计的剪力墙两侧模板螺杆洞位置,模板外对拉螺栓对应高度设置背楞2,并通过垫片、螺母对模板进行加固;
24.所述导缝模板p板a与导缝模板k板b均由导缝板和端头模板组成,导缝板呈“v”字形状,且导缝板远离尖端的一端与端头模板连接,具体为:在变形缝端部位置处的端头模板上焊接3mm厚一体折弯的“v”字形铝合金导缝板,导缝板与变形缝端头模板接触的位置处进行焊接固定,焊缝打磨光滑;导缝板两侧尺寸一致,呈“v”字形状,导缝板底宽为设计变形缝宽度;导缝模板p板a在变形缝端部位置每边各配置1块,导缝模板k板b在变形缝端部位置每边各配置2块;2块导缝模板k板b通过销钉销片分别固定在导缝模板p板a的顶部和底部;在结构往上施工时,下一楼层的导缝模板p板a上部的导缝模板k板b不拆除;两块导缝模板k板
b在施工时循环翻转使用,起到防止楼层外墙错台和漏浆的作用;导缝模板p板a两侧通过销钉和销片与铝模板p板1连接,导缝模板k板b两侧通过销钉和销片与铝模板k板5连接;
25.所述聚苯板c作为内模板填充于变形缝中部,且所述导缝模板p板a与导缝模板k板b的裂缝导缝板尖端与聚苯板c端部中间位置密贴;
26.所述定型化对拉螺栓d用于变形缝两侧墙体模板的对拉加固,其由螺栓d1、螺母d2及垫片d3组成;螺栓d1直径为18mm,长度为变形缝宽度+两侧剪力墙厚度+400mm;螺母尺寸为m24*40mm;垫片d3的尺寸为100
×
100
×
10mm;所述易拆套管e设置于配模设计对拉螺栓穿过的变形缝及其两侧墙体对应对拉螺栓部位,便于定型化对拉螺栓d的拆除及周转使用;易拆套管e为大小头设计,内径最小尺寸为22mm。
27.具体地,所述聚苯板c是在变形缝两侧结构钢筋绑扎完成、模板安装前填充于变形缝位置处的;聚苯板c作为变形缝位置的内模板使用,实现变形缝两侧结构同步施工,施工完毕后无需拆除。
28.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导缝模板p板a的宽度为变形缝两侧剪力墙厚度与变形缝宽度之和,高度为2600mm-2700mm;所述导缝模板k板b的宽度与导缝模板p板a相同,高度为层高h减导缝模板p板a的高度(300mm-400mm);所述聚苯板c的厚度与设计变形缝宽度相同,高度与楼层设计高度相同,聚苯板c尖端与端头模板的距离为95-105mm(便于模板拆除);所述导缝板的宽度与聚苯板c的厚度相同。
29.施工过程中采用聚苯板填充作为变形缝位置处的内模板,变形缝两侧结构同步施工,端头模板采用铝合金模板,在铝合金模板配模及生产过程中对变形缝端部位置的模板进行特殊配模和加工处理,变形缝两侧端头模板位置上焊接“v”字形导缝板并将“v”字形导缝板两端头进行封边处理,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拆除变形缝位置处的导缝模板后,变形缝中间端部的混凝土会形成“v”字形凹槽;混凝土在强度增长、硬化收缩及后期的变形发展中,会沿“v”字形呈现有规律的裂缝发展,最终在“v”字形凹槽尖端交接部位自动裂开,形成真缝;外墙装修阶段,在变形缝端部直接进行外墙抗裂腻子及装修面层的施工,实现取消建筑外立面变形缝盖板。
30.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和施工作进一步说明。
31.1、再次参见图1~图4,首先对建筑变形缝位置处的裂缝导缝模板尺寸、形状进行设计、加工和工厂制作:在结构铝合金模板配模及生产过程中,对建筑变形缝位置处的模板进行特殊配模和加工处理,在变形缝两侧端头模板位置上焊接“v”字形导缝板(焊缝打磨光滑),并将“v”字形两端头作封边处理,导缝模板p板配置1套模板,导缝模板k板配置2套模板,在结构施工完毕后,已施工楼层导缝模板k板不拆除,2套导缝模板k板循环周转使用;
32.2、现场导缝模板的安装和加固:导缝模板的安装与两侧结构剪力墙模板同步安装,采用销钉、销片与两侧模板进行连接,模板安装前在变形缝位置先填塞聚苯板,聚苯板采取防止移位的加固措施;导缝模板的加固主要采用背楞配合对拉螺栓进行加固,背楞及对拉螺栓的选型经计算确定,外墙设置五道背楞,其中,底部第一道背楞离地高度250mm,第一与第二道背楞间距600mm,其余背楞竖向间距不大于800mm,在导缝k板位置需设置一道背楞;
33.3、建筑变形缝两侧结构同步浇筑:变形缝两侧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对称、均匀浇筑,过程中防止中间填充的聚苯板发生移位,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浇筑
过程中应加强变形缝端部导缝板位置处的振捣,避免漏振、欠振或超震,保证变形缝端部导缝板的混凝土成型质量;
34.4、建筑变形缝有规律裂缝成缝: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并拆除变形缝位置处的导缝模板后,变形缝中间端部的混凝土呈“v”字形凹槽,混凝土在强度增长、硬化收缩变形及后期两侧结构沉降不均匀变形发展中,沿“v”字形凹槽尖端呈现有规律的裂缝发展,最终在“v”字形尖端交接部位自动裂开,形成真缝;
35.5、取消建筑变形缝盖板:外墙装修阶段,由于前期变形已经趋于稳定,在变形缝端部“v”字形凹槽部位直接进行外墙抗裂腻子及涂料的施工,取消变形缝的盖板施工工序,变形缝两侧的建筑单元体的外立面装修能成型一致,实现建筑物整体外观效果协调一致。
36.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变形缝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实现变形缝两侧结构同步施工;通过拆模形成的“v”字形外立面混凝土成型造型,有效解决了传统变形缝盖缝模板拆除后存在的变形缝处混凝土成型质量差、不美观的问题,有效引导混凝土硬化收缩变形和两侧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变形,使裂缝呈现有规律的向“v”字形凹槽尖端发展,最后在“v”字形凹槽尖端形成真缝,达到设计的变形缝目的。为取消变形缝盖板设计施工做法奠定了基础,节省一定的工期,最后装修阶段在已经成型的“v”字外立面造型上进行涂料的施工,达到外立面装修整体协调美观的作用。
37.上所披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