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可填充保温材料的减震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7426发布日期:2022-04-09 11:0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可填充保温材料的减震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可填充保温材料的减震钢结构。


背景技术:

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因其自重较轻、制造的工业化程度较高、能够准确快速地装配且施工简便等等特点;并且钢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与比一般的普通无筋砖砌体结构、混凝土框架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与牢固性,因此逐步被广泛应用于仓库等领域。
3.现有减震钢通常不具有填充保温材料的结构,由于通常受热胀冷缩影响较大,影响减震钢的稳定性和抗震强度。
4.因此,发明一种建筑用可填充保温材料的减震钢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可填充保温材料的减震钢结构,以解决现有减震钢通常不具有填充保温材料的结构,由于通常受热胀冷缩影响较大,影响减震钢的稳定性和抗震强度的问题。一种建筑用可填充保温材料的减震钢结构,包括减震钢,第一填充保温材料,第二填充保温材料和内六角头螺栓,所述的减震钢包括减震钢本体,加强筋,填充孔道,耳板,填充槽和螺栓孔;所述的减震钢本体为矩形空腔结构;所述的加强筋交叉设置在减震钢本体内部的空腔内;所述的耳板设置在减震钢本体的四角处,耳板不仅可以围合形成填充槽,创造减震钢外围保温材料填充条件,在此基础上,使外界混凝土与减震钢的贴合不受保温材料的影响,而且还增加减震钢的结构强度;所述的螺栓孔均匀开设在耳板的两侧,该螺栓孔开设为t形,并与内六角头螺栓配合连接。
6.所述的填充孔道是减震钢本体和加强筋之间围合而成的三角形孔道。
7.所述的填充孔道的内部填充有第一填充保温材料,该第一填充保温材料紧贴着减震钢本体和加强筋。
8.所述的填充槽为相邻的两个耳板围合而成的t形填充凹槽。
9.所述的填充槽的内部填充有第二填充保温材料,该第二填充保温材料由内六角头螺栓进行固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的填充孔道和填充槽设置,填充孔道和填充槽分别位于减震钢的内部和外围,通过向填充孔道和填充槽内填充保温材料,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变化对减震钢带来的热胀冷缩影响,保障减震钢的稳定性和抗震强度。
12.2.本实用新型的耳板设置,耳板不仅可以围合形成填充槽,创造减震钢外围保温材料填充条件,在此基础上,使外界混凝土与减震钢的贴合不受保温材料的影响,而且还增
加减震钢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钢结构示意图。
15.图中:
16.1-减震钢,11-减震钢本体,12-加强筋,13-填充孔道,14-耳板,15-填充槽,16-螺栓孔,2-第一填充保温材料,3-第二填充保温材料,4-内六角头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如附图1-2所示。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用可填充保温材料的减震钢结构,包括减震钢1,第一填充保温材料2,第二填充保温材料3和内六角头螺栓4,所述的减震钢1包括减震钢本体11,加强筋12,填充孔道13,耳板14,填充槽15和螺栓孔16;所述的减震钢本体11为矩形空腔结构;所述的加强筋12交叉设置在减震钢本体11内部的空腔内;所述的耳板14设置在减震钢本体11的四角处,耳板14不仅可以围合形成填充槽15,创造减震钢1外围保温材料填充条件,在此基础上,使外界混凝土与减震钢1的贴合不受保温材料的影响,而且还增加减震钢1的结构强度;所述的螺栓孔16均匀开设在耳板14的两侧,该螺栓孔16开设为t形,并与内六角头螺栓4配合连接。
20.所述的填充孔道13是减震钢本体11和加强筋12之间围合而成的三角形孔道。
21.所述的填充孔道13的内部填充有第一填充保温材料2,该第一填充保温材料2紧贴着减震钢本体11和加强筋12。
22.所述的填充槽15为相邻的两个耳板14围合而成的t形填充凹槽。
23.所述的填充槽15的内部填充有第二填充保温材料3,该第二填充保温材料3由内六角头螺栓4进行固定。
24.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填充孔道13和填充槽15分别位于减震钢1的内部和外围,通过向填充孔道13和填充槽15内填充保温材料,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变化对减震钢1带来的热胀冷缩影响,保障减震钢1的稳定性和抗震强度;耳板14不仅可以围合形成填充槽15,创造减震钢1外围保温材料填充条件,在此基础上,使外界混凝土与减震钢1的贴合不受保温材料的影响,而且还增加减震钢1的结构强度。
25.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用可填充保温材料的减震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钢(1),第一填充保温材料(2),第二填充保温材料(3)和内六角头螺栓(4),所述的减震钢(1)包括减震钢本体(11),加强筋(12),填充孔道(13),耳板(14),填充槽(15)和螺栓孔(16);所述的减震钢本体(11)为矩形空腔结构;所述的加强筋(12)交叉设置在减震钢本体(11)内部的空腔内;所述的耳板(14)设置在减震钢本体(11)的四角处;所述的螺栓孔(16)均匀开设在耳板(14)的两侧,该螺栓孔(16)开设为t形,并与内六角头螺栓(4)配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可填充保温材料的减震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孔道(13)是减震钢本体(11)和加强筋(12)之间围合而成的三角形孔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可填充保温材料的减震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孔道(13)的内部填充有第一填充保温材料(2),该第一填充保温材料(2)紧贴着减震钢本体(11)和加强筋(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可填充保温材料的减震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槽(15)为相邻的两个耳板(14)围合而成的t形填充凹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可填充保温材料的减震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槽(15)的内部填充有第二填充保温材料(3),该第二填充保温材料(3)由内六角头螺栓(4)进行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可填充保温材料的减震钢结构,包括减震钢,第一填充保温材料,第二填充保温材料和内六角头螺栓;本实用新型填充孔道和填充槽设置,填充孔道和填充槽分别位于减震钢的内部和外围,通过向填充孔道和填充槽内填充保温材料,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变化对减震钢带来的热胀冷缩影响,保障减震钢的稳定性和抗震强度;耳板设置,耳板不仅可以围合形成填充槽,创造减震钢外围保温材料填充条件,在此基础上,使外界混凝土与减震钢的贴合不受保温材料的影响,而且还增加减震钢的结构强度。强度。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梁仁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博众钢结构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6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