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注浆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7009发布日期:2023-03-31 12:55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注浆管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注浆管件。


背景技术:

2.后张法指的是先浇筑水泥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参照db33∕t 2154-2018 《公路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规范》,行业内后张法预应力施工的具体施工工艺为:先制作构件,并在构件体内按预应力筋(或钢绞线)的位置留出相应的孔道,待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利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依靠构件端部的锚具将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使其产生预压应力;最后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构件形成整体。这种方法在桥梁、大跨度建筑中得到广泛运用。
3.现有技术中的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浇筑后会留下孔道和预应力筋,预应力张拉施工完成后向孔道内注浆一般采用真空式压浆机或者活塞式压浆机,注满后稳压2min后关闭阀门并拆除注浆管,然而这种处理方法在拆除注浆管的同时往往会流出一部分浆料,直接造成锚垫板下方浆料出现不饱满的情况,压浆不密实,导致预应力筋成型质量差,且增大了预应力筋裸露与空气接触发生锈蚀的风险且不具备可控性,锈蚀问题直接会影响预应力筋的寿命。
4.因此,在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注浆时如何保证压浆密实,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注浆管件,解决了后张法预应力压浆不密实这一难题,提高了预应力筋的防腐能力。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用于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注浆管件,包括水泥浆漏斗和注浆管,所述水泥浆漏斗包括呈倒圆锥形的漏斗本体,所述注浆管连通衔接设置在漏斗本体下端的出液口处;
8.所述注浆管通过单次弯折分成竖直段、过渡段和水平段,所述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直段的一端和水平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和水泥浆漏斗下端之间的连接位置处可拆式装配,所述水平段的另一端尾部为螺纹段。
9.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式装配为螺纹连接,其中在所述竖直段上设置有外螺纹段,水泥浆漏斗的出液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段相配合的内螺纹段。
10.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段为圆弧弯曲结构,所述竖直段、过渡段和水平段一体弯曲成型。
11.进一步地,所述水泥浆漏斗和注浆管装配后构成l型结构且相互连通。
12.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的表面镀锌。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施工工艺的技术上增加了二次注浆稳定至初凝的步骤,可有效保证锚垫板下方浆料的充盈度,使注浆质量真正的变得可控,从而更加有效的保护预应力筋进而从根本上增加箱梁的使用寿命,在施工质量、环保、循环利用、节约成本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且施工用到的水泥浆漏斗和注浆管容易设计和组装,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注浆管件的示意图。
16.附图中标号为:
17.1为水泥浆漏斗,2为注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9.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注浆管件,包括水泥浆漏斗1和注浆管2,所述水泥浆漏斗1包括呈倒圆锥形的漏斗本体,所述注浆管2连通衔接设置在漏斗本体下端的出液口处;
20.所述注浆管2通过单次弯折分成竖直段、过渡段和水平段,所述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直段的一端和水平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和水泥浆漏斗1下端之间的连接位置处可拆式装配,所述水平段的另一端尾部为螺纹段。
21.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式装配为螺纹连接,其中在所述竖直段上设置有外螺纹段,水泥浆漏斗1的出液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段相配合的内螺纹段。
22.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段为圆弧弯曲结构,所述竖直段、过渡段和水平段一体弯曲成型。
23.进一步地,所述水泥浆漏斗1和注浆管2装配后构成l型结构且相互连通。
24.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2的表面镀锌。
25.进一步地,步骤四中的所述注浆管2安装在现有的锚垫板上和所述水泥浆漏斗1安装在注浆管2上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
26.本实用新型采用水泥浆漏斗1和注浆管2相互配合的组合结构,实施传统施工工艺中的压浆步骤后利用锚垫板上现有的丝孔连接注浆管2,进行二次注浆稳定至初凝,通过二次注浆可大大提高注浆的充盈度进而避免预应力筋的锈蚀病害,提高预制箱梁的使用寿命。
27.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注浆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浆漏斗(1)和注浆管(2),所述水泥浆漏斗(1)包括呈倒圆锥形的漏斗本体,所述注浆管(2)连通衔接设置在漏斗本体下端的出液口处;所述注浆管(2)通过单次弯折分成竖直段、过渡段和水平段,所述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直段的一端和水平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和水泥浆漏斗(1)下端之间的连接位置处可拆式装配,所述水平段的另一端尾部为螺纹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注浆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式装配为螺纹连接,其中在所述竖直段上设置有外螺纹段,水泥浆漏斗(1)的出液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段相配合的内螺纹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注浆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为圆弧弯曲结构,所述竖直段、过渡段和水平段一体弯曲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注浆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浆漏斗(1)和注浆管(2)装配后构成l型结构且相互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注浆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2)的表面镀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注浆管件,包括水泥浆漏斗和注浆管,所述水泥浆漏斗包括呈倒圆锥形的漏斗本体,所述注浆管连通衔接设置在漏斗本体下端的出液口处;所述注浆管通过单次弯折分成竖直段、过渡段和水平段,所述过渡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直段的一端和水平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和水泥浆漏斗下端之间的连接位置处可拆式装配,所述水平段的另一端尾部为螺纹段。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施工工艺的技术上增加了二次注浆稳定至初凝的步骤,可有效保证锚垫板下方浆料的充盈度,使注浆质量真正的变得可控。使注浆质量真正的变得可控。使注浆质量真正的变得可控。


技术研发人员:姜开立 于启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3/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