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柱节点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7746发布日期:2022-04-06 19:0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梁柱节点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中梁柱节点加固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梁柱节点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梁柱是一个建筑的主要受力部件,为了增强建筑的使用寿命,一般都要在梁柱节点上进行加固。
3.通常的加固方法通过支撑支撑板连接梁和柱。但是现有的支撑板的长度是在加固之前加工好。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当支撑板长度过长时,导致支撑板不好安装,且操作人员还要重新在梁和柱上开设安装孔;当支撑板长度过短时,导致支撑杆无法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
4.这就导致在安装加固结构,准备工序耗时长,安装需要及其精准,耗费时间,降低了整体建筑施工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5.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梁柱节点的加固结构,具有方便安装,提高建筑施工速度的效果。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梁柱节点的加固结构,包括梁柱节点,所述梁柱节点包括竖直设置的混凝土柱及水平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柱两侧的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柱与对应所述混凝土梁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
8.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部、上安装板及下安装板;
9.所述支撑部包括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一端固定有上安装板,所述上支撑板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上滑动设置有下支撑板,所述下安装板固定在所述下支撑板远离所述上支撑板的一端;
10.所述下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放置槽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定型组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安装板与下安装板确定支撑部的具体位置,在安装过程中,上支撑板相对于下支撑板做相对直线运动,最后操作人员通过定型组件,使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通过定型组件相连接,使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又形成一个整体,上支撑板有了依靠,降低安装难度,变形的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整体安装速度。
12.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型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下支撑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周面转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周面设置有螺管,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管之间为螺纹连接;
13.所述螺管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放置槽横截面形状相适配;
14.所述螺杆的外周面下半部固定有旋转板,所述第一放置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
孔,所述旋转板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外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板带动螺杆围绕第一固定杆转动,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螺杆带动螺管沿着螺杆自身直线方向运动,螺管带动滑动板运动,使滑动板与第一放置槽内壁一侧相贴合,使得上支撑板有了着力点。
1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板远离所述螺管的一端固定有橡胶层。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避免下支撑板与第一放置槽内壁一侧相接触,通过橡胶层提高了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的使用寿命。
1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放置槽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着所述第一放置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下支撑板外侧对称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所述滑动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块与第一滑槽进一步规范了上支撑板的运动路径,同时也避免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在未安装时相分离。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通过将支撑结构分为支撑部、上安装板及下安装板,通过上安装板与下安装板确定支撑部的具体位置,在安装过程中,上支撑板相对于下支撑板做相对直线运动,最后操作人员通过定型组件,使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通过定型组件相连接,使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又形成一个整体,上支撑板有了依靠,降低安装难度,变形的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整体安装速度。
22.2.通过在滑动板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层,橡胶层避免下支撑板与第一放置槽内壁一侧相接触,通过橡胶层提高了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梁柱节点;11、混凝土柱;12、混凝土梁;2、支撑结构;3、支撑部;21、上安装板;22、下安装板;31、上支撑板;32、第一放置槽;33、下支撑板;4、定型组件;41、第一固定杆;42、螺杆;43、螺管;44、滑动板;45、旋转板;46、第一通孔;5、橡胶层;7、第一滑槽;71、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实施例:
28.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梁柱节点1的加固结构,包括梁柱节点1,梁柱节点1包括竖直设置的混凝土柱11及水平设置在混凝土柱11两侧的混凝土梁12。
29.混凝土柱11与对应混凝土梁12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2。支撑结构2包括支撑部3、上安装板21及下安装板22。支撑部3包括上支撑板31,上支撑板31的一端固定有上安装板21。上安装板21固定在混凝土梁12的底部。
30.上支撑板31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放置槽32,第一放置槽32上滑动设置有下支撑板33。下安装板22固定在下支撑板33远离上支撑板31的一端。下安装板22固定在混凝土梁12的一侧。在安装过程中,初步限定了上支撑板31与下支撑板33的位置,此时第一放置槽32内壁一侧与下支撑板33位于第一放置槽32内部的一端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
31.第一放置槽32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7,第一滑槽7沿着第一放置槽32的长度方向设置,下支撑板33外侧对称设置有滑动块71,滑动块7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滑槽7内部,滑动块71与第一滑槽7滑动连接。滑动块71与第一滑槽7进一步规范了上支撑板31的运动路径,同时也避免上支撑板31与下支撑板33在未安装时相分离。
32.下支撑板33位于第一放置槽32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定型组件4。定型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杆41,第一固定杆41的一端固定在下支撑板33的一端,第一固定杆41的外周面转动设置有螺杆42,螺杆42的外周面设置有螺管43,螺杆42与螺管43之间为螺纹连接。螺管43远离螺杆42的一端固定有滑动板44,滑动板44横截面形状与第一放置槽32横截面形状相适配。滑动板44远离螺管43的一端固定有橡胶层5。橡胶层5避免下支撑板33与第一放置槽32内壁一侧相接触,通过橡胶层5提高了上支撑板31与下支撑板33的使用寿命。
33.螺杆42的外周面下半部固定有旋转板45,第一放置槽3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46,旋转板45的部分位于第一通孔46外侧。在安装上安装板21与下安装板22时,旋钮板45始终位于第一通孔46内部。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通孔46向定型组件4加入润滑油,对定型组件4中的各个部件进行保养。旋转板45带动螺杆42围绕第一固定杆41转动,螺杆42在转动的过程中,螺杆42带动螺管43沿着螺杆42自身直线方向运动,螺管43带动滑动板44运动,使滑动板44与第一放置槽32内壁一侧相贴合,使得上支撑板31有了着力点。
34.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35.操作人员首先将上安装板21与混凝土梁12底部相固定,再将下安装板22与混凝土柱11的一侧相固定。
36.当上安装板21及下安装板22均装好之后,操作人员转动旋转板45,旋转板45带动第一螺杆42围绕第一固定杆41转动。由于两个导杆6及滑动板44的限制作用,螺管43自身无法转动,所以当第一螺杆42转动时,第一螺杆42带动螺管43沿着第一螺杆42自身所在直线方向运动。随着螺管43的运动,橡胶层5与第一放置槽32内壁一侧相接触。最明显的感触是,操作人员转动旋转板45所需要的力明显增加。操作人员继续转动旋转板45,当操作人员再无法转动旋转板45时,停止转动旋钮板。第一通孔46内壁两侧与旋转板45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工具伸入第一放置槽32中,对旋转板45进行转动。
37.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