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7870发布日期:2022-04-06 19:0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混砂浆搅拌设备,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改进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悬挂式干混砂浆搅拌系统,具体详见图1,它通常包括储料罐、支撑架、控制箱、给料机、搅拌机、水箱、进料管、阀门和悬挂架等物件设备,所述给料机包括给料筒体、给料转轴和下料筒等,在给料转轴上设置有给料螺旋叶片,所述搅拌机包括搅拌筒体和搅拌转轴,在搅拌筒体上设置有搅拌水入口和清洗水入口,在搅拌转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杆,其中给料转轴与搅拌转轴平行,其下料筒的轴心线分别与给料转轴的轴心线及搅拌转轴的轴心线垂直相交,其系统中给料螺旋叶片的螺旋距大都为6cm左右。但这种类型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给料时给料筒体与下料筒内时常发生给料不均的现象,因下料筒内的干混砂料会直接落向搅拌筒体内的搅拌转轴上,在搅拌时搅拌筒体内时有发生干湿不均现象,在搅拌或清洗时下料筒内时有发生返料返水现象。此外,这种类型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还存在搅拌筒体及搅拌叶杆摩损较大的问题。
3.因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给料筒体内给料不均的现象,及避免了下料筒内的干混砂料直接落向搅拌筒体内的搅拌转轴上,造成在搅拌时搅拌筒体内时有发生干湿不均现象,以及在搅拌或清洗时下料筒内时有发生返料返水现象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以克服现有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中存在的不足。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它包括储料罐、支撑架、控制箱、给料机、搅拌机、水箱、进料管、阀门和悬挂架物件设备,所述给料机包括给料筒体、给料转轴和下料筒,在给料转轴上设置有给料螺旋叶片,所述搅拌机包括搅拌筒体和搅拌转轴,在搅拌筒体上设置有搅拌水入口和清洗水入口,在搅拌转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杆,其中给料转轴与搅拌转轴平行,其下料筒的轴心线与给料转轴的轴心线垂直相交,所述给料螺旋叶片的螺旋距设置为3.8~4.2cm;所述下料筒的横截面积大于给料筒体的横截面积,下料筒的横截面积小于搅拌筒体的横截面积,其下料筒的轴心线与搅拌转轴的轴心线垂直,且下料筒的轴心线与搅拌转轴的轴心线之间的最近距离为下料筒的外径与搅拌筒体的外径之差;所述搅拌筒体的外径与下料筒的外径比为1.71:1~1.73:1;所述搅拌叶杆的顶部距搅拌筒体的内壁的距离设置为3~5mm。
6.优选的,所述给料螺旋叶片的螺旋距为4.0cm。
7.优选的,所述搅拌筒体的外径与下料筒的外径比为1.72:1。
8.优选的,所述搅拌叶杆的顶部距搅拌筒体的内壁的距离设置为3.5mm。
9.进一步,所述下料筒的轴心线与搅拌水入口及清洗水入口的距离相同,且搅拌水
入口与清洗水入口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搅拌转轴的轴心线。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改进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由于给料螺旋叶片的螺旋距设置为3.8~4.2cm,较现有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中给料螺旋叶片的螺旋距有所减小,因此在给干混砂料时给料筒体与下料筒内不易出现给料不均的现象;由于下料筒与搅拌筒体之间偏心度及外径比的设置,因此避免了下料筒内的干混砂料直接落向搅拌筒体内的搅拌转轴上,造成在搅拌时搅拌筒体内时有发生干湿不均现象,以及在搅拌或清洗时下料筒内时有发生返料返水现象。此外,由于搅拌叶杆的顶部距搅拌筒体的内壁的距离设置为3~5mm,因此减小了搅拌筒体及搅拌叶杆摩损。
附图说明
11.图1为现有干混砂浆搅拌系统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料筒与搅拌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2的a向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给料筒体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号:100、储料罐;200、支撑架;300、控制箱;400、给料机;410、给料筒体;420、给料转轴;421、给料螺旋叶片;430、下料筒;431、清理检查盖;500、搅拌机;510、搅拌筒体;511、搅拌水入口;512、清洗水入口;520、搅拌转轴;521、搅拌叶杆;600、水箱;700、进料管;800、阀门;900、悬挂架。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它包括储料罐100、支撑架200、控制箱300、给料机400、搅拌机500、水箱600、进料管700、阀门800和悬挂架900物件设备,所述给料机400包括给料筒体410、给料转轴420和下料筒430,在给料转轴420上设置有给料螺旋叶片421,所述搅拌机500包括搅拌筒体510和搅拌转轴520,在搅拌筒体510上设置有搅拌水入口511和清洗水入口512,在搅拌转轴520上设置有搅拌叶杆521,其中给料转轴420与搅拌转轴520平行,其下料筒430的轴心线与给料转轴420的轴心线垂直相交,所述给料螺旋叶片421的螺旋距为4.0cm;所述下料筒430的横截面积大于给料筒体410的横截面积,下料筒430的横截面积小于搅拌筒体510的横截面积,其下料筒430的轴心线与搅拌转轴520的轴心线垂直,且下料筒430的轴心线与搅拌转轴520的轴心线之间的最近距离为下料筒430的外径与搅拌筒体510的外径之差;所述搅拌筒体510的外径与下料筒430的外径比为1.72:1;所述搅拌叶杆521的顶部距搅拌筒体510的内壁的距离设置为3.5mm。
18.所述下料筒430的轴心线与搅拌水入口511及清洗水入口512的距离相同,且搅拌水入口511与清洗水入口512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搅拌转轴520的轴心线。
19.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给料螺旋叶片421的螺旋距设置为3.8~4.2cm,因此在给干混砂料时给料筒体410与下料筒430内不易出现给料不均的现象;由于下料筒430与搅拌筒体510之间偏心度及外径比的设置,因此避免了下料筒430内的干混砂料直接落向搅拌筒体510内的搅拌转轴520上,造成在搅拌时搅拌筒体510内时有发生干湿不均现象,以及在搅拌或清洗时下料筒430内时有发生返料返水现象。此外,由于搅拌叶杆521的顶部距搅拌筒体
510的内壁的距离设置为3~5mm,因此减小了搅拌筒体及搅拌叶杆摩损。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它包括储料罐、支撑架、控制箱、给料机、搅拌机、水箱、进料管、阀门和悬挂架物件设备,所述给料机包括给料筒体、给料转轴和下料筒,在给料转轴上设置有给料螺旋叶片,所述搅拌机包括搅拌筒体和搅拌转轴,在搅拌筒体上设置有搅拌水入口和清洗水入口,在搅拌转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杆,其中给料转轴与搅拌转轴平行,其下料筒的轴心线与给料转轴的轴心线垂直相交,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螺旋叶片的螺旋距设置为3.8~4.2cm;所述下料筒的横截面积大于给料筒体的横截面积,下料筒的横截面积小于搅拌筒体的横截面积,其下料筒的轴心线与搅拌转轴的轴心线垂直,且下料筒的轴心线与搅拌转轴的轴心线之间的最近距离为下料筒的外径与搅拌筒体的外径之差;所述搅拌筒体的外径与下料筒的外径比为1.71:1~1.73:1;所述搅拌叶杆的顶部距搅拌筒体的内壁的距离设置为3~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螺旋叶片的螺旋距为4.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体的外径与下料筒的外径比为1.7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杆的顶部距搅拌筒体的内壁的距离设置为3.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筒的轴心线与搅拌水入口及清洗水入口的距离相同,且搅拌水入口与清洗水入口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搅拌转轴的轴心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它包括储料罐、支撑架、控制箱、给料机、搅拌机、水箱、进料管、阀门和悬挂架物件设备,所述给料螺旋叶片的螺旋距设置为3.8~4.2cm;所述下料筒的轴心线与搅拌转轴的轴心线垂直,且下料筒的轴心线与搅拌转轴的轴心线之间的最近距离为下料筒的外径与搅拌筒体的外径之差;所述搅拌筒体的外径与下料筒的外径比为1.71:1~1.73:1。本改进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由于给料螺旋叶片的螺旋距设置为3.8~4.2cm,较现有的干混砂浆搅拌系统中给料螺旋叶片的螺旋距有所减小,因此在给干混砂料时给料筒体与下料筒内不易出现给料不均的现象;由于下料筒与搅拌筒体之间偏心度及外径比的设置,因此避免了下料筒内的干混砂料直接落向搅拌筒体内的搅拌转轴上。内的搅拌转轴上。内的搅拌转轴上。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清 陶喜 李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坤辰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0
技术公布日:2022/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