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99705发布日期:2022-10-14 18:2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板,特别涉及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2.外墙保温是建筑物施工的必要步骤,通常采用铺设保温板的的形式,原有的技术形式是采用粘贴保温板,加固定网格,然后抹聚合物砂浆,最后刷外墙涂料,施工方案非常复杂,费时费料,外墙涂料也容易褪色和剥落,所以为了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提升防火性能,人们研究开发了可直接铺设并兼具外墙保温和饰面功能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3.现有的一体化板通常由不同板材胶合而成,因为不同板材的材质区别以及膨胀系数的不同,在一段时间的风吹日晒后,各板材不同尺寸的变形造成板材间胶合层的胶合力减弱,再加上板材自身重力产生的层间剪切力,使得板材层间容易滑脱,造成安全隐患。
4.申请号为201621471726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保温装饰一体板,包括均由浇筑成型的装饰层及保温层,保温装饰一体板还包括三维网格骨架,三维网格骨架预埋于装饰层,且部分延伸出装饰层,并锚固于保温层。通过在装饰层与保温层内设置有三维网格骨架,保证了装饰层与保温层的接合强度,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及抗弯折性能,耐冲击效果好。但设置三维网格骨架无疑提高了加工成本,并且增加了一体板的自重,增加建筑施工成本,经济性不佳。
5.申请号为201820257359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保温板包括保温层、无机网格布和连接线,连接线在上下方向上反复穿透保温层并将保温层、无机网格布在上下方向缝紧,还包括粘接层,保温层的上下表面均覆有一个由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层,粘接层内含有相对应的无机网格布和露在保温层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的连接线。通过连接线提高了层间结合力并防止层间滑脱,但连接线的施工较为复杂,使得该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加工且层间结合力好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板,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包括保温层和面板层,所述保温层与面板层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面板层背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盲孔,所述保温层表面设有若干与盲孔一一对应的凸起部,每个凸起部均与一个对应的盲孔固定连接。盲孔和凸起部的结合处使保温层和面板层之间受到的层间剪切力被均匀分散给多个盲孔和对应凸起部的结合处,增强层间结合力和抗剪力。
9.作为优选,所述盲孔以行间对齐的矩形阵列方式均匀分布于面板层背面。
10.作为优选,所述盲孔以行间交错偏置的矩形阵列方式均匀分布于面板层背面。
11.作为优选,所述盲孔在面板层背面的分布密度为40~182个/m2。
12.作为优选,所述盲孔直径为10~20mm,盲孔深度为3~5mm,盲孔之间间距为50~200mm。
13.作为优选,所述面板层和保温层的厚度比为1:2~5。
14.作为优选,还包括饰面层,所述饰面层设于面板层表面。
15.作为优选,所述饰面层喷涂涂覆于面板层表面。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板,通过盲孔和凸起部的结构和连接关系,使保温层和面板层之间受到的层间剪切力被均匀分散给多个盲孔和对应凸起部的结合处,增强层间结合力和抗剪力;
18.(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一体化板内因各层膨胀系数不同造成的层间位移变小且均匀,防止层间滑脱;
19.(3)本实用新型的凸起部和保温层采用一体化成型加工方式,一体化板加工制作方便,加工成本低,降低建筑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盲孔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盲孔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面板层的盲孔图。
26.图中:1、保温层,2、面板层,3、盲孔,4、凸起部,5、饰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的部件或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9.实施例1:
30.如图1所示的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包括保温层1和面板层2,保温层1与面板层2背面固定连接。面板层2和保温层1的厚度比为1:2。
31.面板层2背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盲孔3,如图2所示,盲孔3以行间对齐的矩形阵列方式均匀分布于面板层2背面。盲孔3在面板层2背面的分布密度为40个/m2。盲孔3直径为10mm,盲孔3深度为3mm,盲孔3之间间距为200mm。
32.保温层1表面设有若干与盲孔3一一对应的凸起部4,每个凸起部4均与一个对应的盲孔3固定连接。
33.通过盲孔3和凸起部4的结构和连接关系,使保温层1和面板层2之间受到的层间剪切力被均匀分散给多个盲孔和对应凸起部的结合处,增强层间结合力和抗剪力,使因各层膨胀系数不同造成的层间位移变小且均匀,防止层间滑脱。
34.实施例2:
35.如图3所示的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包括保温层1、面板层2和饰面层5,保温层1与面板层2背面固定连接,饰面层5喷涂涂覆于于面板层2表面。面板层2和保温层1的厚度比为1:5。
36.面板层2背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盲孔3,如图4所示,盲孔3以行间交错偏置的矩形阵列方式均匀分布于面板层2背面。盲孔3在面板层2背面的分布密度为182个/m2。盲孔3直径为20mm,盲孔3深度为5mm,盲孔3之间间距为200mm。
37.通过盲孔3和凸起部4的结构和连接关系,使保温层1和面板层2之间受到的层间剪切力被均匀分散给多个盲孔和对应凸起部的结合处,增强层间结合力和抗剪力,使因各层膨胀系数不同造成的层间位移变小且均匀,防止层间滑脱。
38.上述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一种典型加工方法为:将硅酸钙板作为面板层,如图5所示,在硅酸钙板背面以钻孔设备均匀打孔形成盲孔,将硅酸钙板放入压力机的模具底部,在模具中注入水泥和无机轻骨料及其它辅料组成的保温砂浆,以一定压力将保温砂浆压实贴合于硅酸钙板背面,凝固后形成与面板层固定连接的保温层,流体状态的保温砂浆填入盲孔内形成与保温层一体成型的凸起部,保温砂浆凝固后,因为保温砂浆的粘合作用,凸起部与盲孔固定连接。硅酸钙板表面喷涂饰面层即可。
39.由此可知,该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层间结合力好,且加工制作方便,降低建筑施工成本。
4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