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线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1191发布日期:2022-05-11 13:4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边线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装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线条结构。


背景技术:

2.传统建筑交付毛坯房后,基于湿法工艺,对基础墙面(或者又称之为毛坯墙面)经过抹底层砂浆、贴灰饼等复杂工序实现找平处理,最终得到结构墙面,基于该结构墙面再进行后续的装修流程。抹底层砂浆、贴灰饼的示例性工艺如下:
3.(1)抹底层砂浆:在基础墙面上先刷一道掺水重10%的107胶水泥素浆结合层,紧跟着分层分遍抹底层砂浆(常温时采用配合比为1:3水泥砂浆),每一遍厚度宜为5mm,抹后用木抹子搓平,隔天浇水养护;待第一遍六至七成干时,即可抹第二遍,厚度约8-12mm,随即用木杠刮平、木抹子搓毛,隔天浇水养护,若需要抹第三遍时,其操作方法同第二遍,直到把底层砂浆抹平为止。低处填平补齐,最后用木抹子搓出麻面。根据天气情况终凝后浇水养护。
4.(2)贴灰饼:对基层墙面(即上述经过抹底层砂浆得到的墙面称之为基层墙面)打底子灰,按照墙面垂直度和平整度,用稍干点的砂浆在基层墙面上按照控制点的位置做出抹灰的控制点和面。
5.综上可见,传统基于湿法工艺的找平处理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6.(1)由于会用到大量导致污染的材料,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7.(2)工艺较为复杂,耗时耗力,导致施工效率较低,且对工艺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边线条结构,以克服或者缓解上述问题。
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10.一种边线条结构,其包括:结构墙、l型结构体,基板,所述结构墙体具有第一装配面以及第二装配面,所述第一装配面和第二装配面相邻且各自所在的基准面之间相互垂直;所述基板的侧端面开设有卡槽。所述l型结构体包括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垂直,所述第一弯折部固定在所述第一装配面上,所述第二弯折部卡在所述卡槽内,使得所述l 型结构体环绕所述结构墙体的拐角,以将所述基板按照平行于所述第二装配面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结构墙体上。
11.可选地,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为硅酸钙基板。
12.可选地,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部上开设有通孔,一螺丝穿过所述通孔以将所述第一弯折部固定在所述第一装配面上。
13.可选地,一实施例中,所述螺丝为纤维螺丝。
14.可选地,一实施例中,所述螺丝具有米字端头。
15.可选地,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面上设置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胀塞,所述螺丝穿过所述通孔旋拧入所述胀塞,以将所述第一弯折部固定在所述第一装配面上。
16.可选地,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部卡在所述卡槽内,使得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装配面之间具有设定的间隙。
17.可选地,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部卡入所述卡槽的深度,使得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装配面对齐。
18.可选地,一实施例中,所述l型结构体固定在龙骨上,以使得所述第一弯折部可固定在所述第一装配面上,所述第二弯折部可卡在所述卡槽内。
19.可选地,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部位于所述结构墙体和所述龙骨之间。
20.可选地,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还装配有瓷砖。
21.可选地,一实施例中,所述瓷砖凸出于所述基板。
22.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3.(1)由于不会用到大量导致污染的材料,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24.(2)工艺较为简单,省时省力,施工效率较高,且不需要工艺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线条结构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01、第一弯折部;02、螺丝;03、胀塞;04、结构墙体;05、墙体开口位置; 06、l型结构体;07、第二弯折部;08、瓷砖;09、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29.本技术下述实施例中,主要以在实现装配式装修时,在一些墙体开口的位置(比如门口,窗口等位置),由于装配空间有限,且开口的存在,导致装配的难度较大为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启发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无须创造性劳动即可想到本技术的方案并非只能应用到开口位置,实际上也可以应用到墙体的其他位置,详细不再赘述。另外,本技术下述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应用到室内,也可以应用到室外。
30.为实现上述装配式方案,本技术下述下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线条结构。
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边线条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以在上述墙体开口位置05处应用为例,具体地,比如在墙体开口的一拐角位置处。该拐角位置处可以位于室内,也可以位于室外。
32.为了清楚的显示本边线条的结构,在图1中仅仅显示了墙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而滤去了其他结构如龙骨、调平件等。
33.如图1所示,所述边线条结构具体包括:结构墙体04、l型结构体06,基板09。其中,所述结构墙体04具有第一装配面以及第二装配面,所述第一装配面和第二装配面相邻且各自所在的基准面之间相互垂直;所述基板09的侧端面开设有卡槽;所述l型结构体包括第一弯折部01以及第二弯折部07,所述第一弯折部01与所述第二弯折部07垂直,所述第一弯折部01固定在所述第一装配面上,所述第二弯折部07卡在所述卡槽内,使得所述l型结构体06
环绕所述结构墙体04的拐角,以将所述基板09按照平行于所述第二装配面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结构墙体04上。
34.本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墙体04比如可以为毛坯墙体或者为在毛坯墙体上安装了其他装配式结构形成的基准墙体,从而使得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可以不限定唯一的应用场景。
3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09为硅酸钙基板09,业界又称之acl板,即蒸压轻质混凝土(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板,由于其是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制成,包括粉煤灰(或硅砂)、水泥、石灰等为主原料。这些主原料经过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孔混凝土成型板材,而且在其内还可以设置经过处理的钢筋增强,可以保证强度的基础上确保墙体在平面外稳定性、安全性。
36.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基板09也可以为其他材质或者工艺制成的板材,具体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灵活选择。
37.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弯折部01上开设有通孔,一螺丝02穿过所述通孔以将所述第一弯折部01固定在所述第一装配面上,通过这种方式,以较为简单的结构,以及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边线条结构的固定,同时保证了边线条结构的强度。
38.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固定结构将第一弯折部01固定在第一装配面上,比如可能复用其他装配式结构件,比如调平件。
39.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螺丝02具体可以为纤维螺丝02,由于其经过热处理工艺,适合电动工具安装,因此,通过电动工具可以快速的实现固定到第一装配面上。
40.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材质的螺丝02,或者能实现相同功能的固定结构,具体可以应用场景的需求来确定。
4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螺丝02具有米子端头,从而便于电动工具安装时,与电动工具形成稳固的接触面,使得电动工具的驱动力,尽可能多地施加到所述螺丝02上,以完成快速地安装。
42.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面上设置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胀塞03,所述螺丝02穿过所述通孔旋拧入所述胀塞03,以将所述第一弯折部 01固定在所述第一装配面上,从而通过螺丝02、胀塞03形成了一种间隙配合的关系,保证了尽量不会破坏墙体,同时,可以稳固地将第一弯折部01固定在所述第一装配面上。
4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弯折部07卡在所述卡槽内,使得所述基板09与所述第二装配面之间具有设定的间隙,从而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固定节点,提高了l 型结构体06的固定强度。另外,该间隙还以作为布局管线的间隙,从而降低了管线布局的难度。
44.此处,需要说明的时候,所述凹槽可以沿着垂直于所述端面的方向开设,且位于两个表面之间;或者,其他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可以沿着垂直于所述端面的方向开设,但下沉于一表面。当然,具体开设的方式,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和工艺难度来确定。
4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部07卡入所述卡槽的深度,使得所述基板09与所述第一装配面对齐,从而使得第二弯折部07不但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平的作用。
46.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l型结构体06固定在龙骨上,以使得所述第一弯折部01可固定在所述第一装配面上,所述第二弯折部07可卡在所述卡槽内。
47.具体地,考虑到毛坯墙体可能会存在凹凸不平,难以实施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装修,首先通过使用调平件对毛坯墙体进行调平处理,然后在调平件上再安装龙骨,进一步将l型结构体06固定在龙骨,从而满足了装配式装修中的调平以及固定强度的要求,结构简单,装配成本较低。
48.进一步地,使用的调平件比如包括平拼调平件,阳角调平件,阴角调平件。
49.进一步地,再参见上述图1,所述第一弯折部01位于所述结构墙体04和所述龙骨之间,从而节省了装配空间,降低了装配难度。
50.进一步地,再参见上述图1,所述基板09上还装配有瓷砖08,从而基于基板09简单有效地实现了瓷砖08的装配。
51.进一步地,考虑到在装配过程中,瓷砖08和基板09的配合,要有利于快速装配,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瓷砖08凸出于所述基板09。
52.综上可见,由于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中,保证了干法工艺的实现,从而达到了如下技术效果:
53.(1)由于不会用到大量导致污染的材料,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54.(2)工艺较为简单,省时省力,施工效率较高,且不需要工艺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
5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7.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5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