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压电力线路和铁路交叉跨越段的钢结构防护棚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38058发布日期:2023-01-24 20:3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用于高压电力线路和铁路交叉跨越段的钢结构防护棚洞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线路承载棚洞,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压电力线路和铁路交叉跨越段的钢结构防护棚洞。


背景技术:

2.随着特高压电网和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及建设,高压电力线路与高速铁路交叉跨越的情况越来越多,同时,高铁线路与电力线路规划的地理空间越来越受限,交叉跨越不可避免。对于建设完成的电力线路,设计标准基于10毫米覆冰厚度,但是,在极端自然环境下,导线覆冰厚度可达20毫米。巨大的覆冰厚度,造成电力线路荷载增加,导线断线或铁塔坍塌的风险增加。当高速铁路与电力线路交叉时,一旦电力线路发生断线事故,电力线便掉落至铁道线上。高速跌落的电力线会冲击破坏铁轨,影响高速铁路的日常运行,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现有技术主要是建造永久棚洞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由于承受导线冲击载荷作用,现有的支撑结构易受损坏,使用寿命短,极大影响铁路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弊端,满足现有技术需要的一种用于高压电力线路和铁路交叉跨越段的钢结构棚洞。
4.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压电力线路和铁路交叉跨越段的钢结构防护棚洞,所述棚洞顶依次设置有底板、防水板和吸能层,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底板下侧的由纵梁和横梁组成的网格状支撑架的所述纵和/或横梁上有与所述梁位于同一轴心上设置的长条形缓冲件7,所述缓冲件7包括纵向彼此平行设置的连接杆76、与所述长条形缓冲件7同轴心设置的弹性件71、位于所述缓冲件7两端的端压板72、位于所述端压板72内侧的内压板73以及所述内压板73间的中压板74;所述端压板72、内压板73和中压板74分别垂直于所述轴心。
6.其中,所述端压板72和内压板73的数目均为2;所述端压板72中的一个端拉板为矩形,另一个为多边形;所述中压板74为与所述端压板对应设置的相同矩形压板;所述内压板为对应设置的相同的多边形压板。
7.其中,所述拉杆76的数目为在所述弹性件71外侧纵向均匀设置分布且平行的八个拉杆,两种连接方式:
8.其中的一种连接方式为,四个连接杆分别依次穿过所述矩形端压板72、多边形内压板73、矩形中压板74和所述另一多边形内压板73;
9.其中的另一种连接方式为,其余四个拉杆分别依次穿过另一所述多变形端压板72、多边形内拉板73、与所述矩形中压板74的一边外切或外侧相邻和穿过所述另一多边形内压板72;
10.和两种连接方式交叉设置。
11.其中,纵向垂直穿过所述端压板72外侧和另一端的内压板73外侧的拉杆两端分别
通过紧固件710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端压板外侧设有垂直于所述端压板的用于与所述梁轴心连接的连接环75。
12.其中,防水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层、纤维针刺毡硅铝气凝胶板和面板。
13.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高压电力线路的高压电力线路用钢结构棚洞,由于所述缓冲件7设有纵向彼此平行设置的连接杆76、所述长条形缓冲件7的轴心设置弹性件71、垂直于所述轴心且位于所述缓冲件7两端的端压板72、位于所述端压板72内侧的内压板73、所述内压板73间的中压板74这样的结构;其中的连接杆通过端压板、内压板和中压板均匀布置于所述弹性件71的外围,从而大大提升了位于轴心设置的所述弹性件71的承受力,增强了高压电力线路和铁路交叉段铁路运行的安全性,也延长了钢结构棚洞的使用寿命。
15.(2)由于每一连接杆是通过端压板外侧和内压板外侧的两个m20六角螺母固定的,所以安装和更换均十分容易。而连接杆相继穿过一端的端压板、与之相邻的内压板、中压板和另一端的内压板后,再用m20六角螺母将此拉杆固定;类似的,相邻的拉杆并非穿过该端的端压板,而是穿过该端的内拉板后与所述中压板的一边外切、并贯通另一端的内压板和端压板后,再用m20六角螺母将此拉杆固定,按这样的方式布局拉杆固定所述弹性件71,降低了对于端压板、内压板和中压板材质的力学性能要求,同时保障了其安全性能,简单讲将两个端压板所承受的力用四个压板承担;对于中压板而言同样也具有类似效果,因为连接杆并非简单贯通,或与之外切一种连接方式,而是贯通和外切间隔布局,因而也就降低了中板对于材质力学性能的要求,同时也能满足安全性能的要求。
16.(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件在支撑结构所承受张力小于启动阈值时相当于刚性连接件,不会发生变形或摩擦吸能,当承受张力达到启动阈值时,拉杆带动各个压板与支架杆发生相对运动,压板和支架杆压缩弹性件变形,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件通过弹性件压缩速度的缓慢降低,有效地实现了缓冲吸收动能的作用。
17.(4)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弹性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件质量轻,有效减少了吸能结构的质量,更适于安装在钢结构中。
18.(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连接杆选用的材质可有效提高连接杆的承受力,防止局部屈曲。
附图说明
19.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高压电力线路的钢结构棚洞示意图;
20.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件示意图;
21.1支撑柱;2主纵梁;3横梁;4辅纵梁;5侧梁;6铁道;7缓冲件;71弹性件;72端压板;73内压板;74中压板;75连接环;76,拉杆;710,固定件m20六角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1
2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压电力线路和铁路交叉跨越段的钢结构防护棚洞,如图1所示,竖直的支撑1设于铁道6两侧,位于支撑柱1顶部的横梁3和支撑柱1组成一个门框式单元,相邻单元间设有垂直于横梁3的纵梁2,以及连接相邻支撑柱1的侧梁5,纵梁或横梁上设有缓冲件7。
26.棚洞系统所有的构造单元均采用钢质结构,棚洞系统杆件节点间均用螺栓连接,整个棚洞采用螺栓拼接安装,速度快,施工周期短,且造价比混凝土棚洞低,当电力导线因故障掉落时,缓冲件7可大幅降低导线对棚洞的冲击力。
27.如图2所示,该缓冲件7为长条形,设有纵向彼此平行设置的连接杆76、与所述长条形缓冲件7同轴心设置的弹性件为现有技术71、位于所述缓冲件7两端的端压板72、位于所述端压板72内侧的内压板73以及所述内压板73间的中压板74;所述端压板72、内压板73和中压板74分别垂直于所述轴心彼此平行设置。
28.所述端压板72和内压板73的数目均为2;位于所述缓冲件7左端的端压板72为矩形,其右端的另一个端压板72为多边形。
29.也可将缓冲件7右端的端压板72为矩形,其另一端的左端压板72为多边形。
30.位于左端矩形端压板72内侧或右侧的内压板为多边形压板73;位于右端的端压板72内侧或左侧的内压板73为多边形内压板;
31.附图2中所示的两个多边形压板,一个多边形端压板三者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且对应设置以供连接杆76穿过后用固定件710六角螺母将所述缓冲件7固定于右端的端72和左端的内压板73间;其间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中压板中的上侧边外切或相邻。
32.其中,所述左右两侧的两个内压板72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且两者对应设置以便于借助连接杆76穿过后用固定件710六角螺母将所述缓冲件7固定于左端的端压板72和右端的内压板73间;其间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中压板。
33.如附图2所示,相邻的两个连接杆以上述方式交叉设置于缓冲件7外侧。
34.设于所述缓冲件7中压板74为与所述左端的端压板对应设置的大小相等的矩形压板,且对应设置以便所述连接杆穿过固定缓冲件7;所述内压板为对应设置的相同的多边形压板以便所述连接杆穿过固定缓冲件7。
35.所述连接杆76的数目为在所述弹性件71外侧纵向均匀设置分布且平行的八个拉杆,两种连接方式:
36.其中的一种连接方式为,四个连接杆分别依次穿过左端矩形端压板72、多边形内压板73、矩形中压板74和所述另一多边形内压板73后两端分别用固定件m20六角螺母固定;
37.其中的另一种连接方式为,其余四个拉杆分别依次穿过另一所述多变形端压板72、多边形内拉板73、与所述矩形中压板74的一边外切或外侧相邻和穿过所述另一多边形内压板72后两端用m20六角螺母固定;和两种连接方式交叉设置。
38.左端矩形压板和右端的多边形端压板外侧分别垂直于所述端压板的用于与所述梁轴心纵向连接环75。
39.所述棚洞顶依次设置有底板、防水板和吸能层,位于所述底板下侧由纵梁和横梁
组成的网格状支撑架的所述纵和/或横梁上有与所述梁位于同一轴心上设置的长条形缓冲件7,所述缓冲件7包括纵向彼此平行设置的连接杆76、与所述长条形缓冲件7同轴心设置的弹性件71、垂直于所述轴心且位于所述缓冲件7两端的端压板72、位于所述端压板72内侧的内压板73、所述内压板73间的中压板74。
40.所述端压板72和内压板73的数目均为2,且于所述中压板74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端压板72中的一个端拉板为矩形,另一个为多边形;所述中压板74为与所述端拉板对应设置的相同的矩形压板;所述内压板为对应设置的相同的多边形压板。
41.所述连接杆的数目为在所述弹性件71外侧径向均匀分布的八个连接杆,两种连接方式:
42.其中的一种连接方式为,其中的四个连接杆分别依次穿过所述端压板、多边形内压板、矩形中压板和多边形内压板后,再于所述端压板和内压板外侧分别用固定件m20六角螺母固定于所述弹性件71径向外侧;
43.其中的另一种连接方式为,所述八个连接杆中的其余四个连接杆分别依次穿过所述多变形内压板、与所述矩形中压板的一边外切和穿过多边形内压板后,再于所述内压板外侧和端压板外侧用m20六角螺母将连接杆固定于所述弹性件71径向外侧;
44.两种连接方式交叉设置于所述弹性件71外侧。如附图2所示,术语“交叉设置”的连接杆76所示的设置布局方式,即:
45.其中的一个连接杆从左端的矩形端压板的角穿过后,再依次穿过多边形内压板、中压板和内压板后,再用固定件m20六角螺母将此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弹性件71径向外侧;
46.与所述连接件相邻的连接件,并不从左端的端压板穿过,而是从内压板穿过后,与所述中压板的一边外切,进而贯通右端的内压板和端压板后,再用固定件m20六角螺母将此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弹性件71径向外侧。
47.相邻的两连接件如附图2所示的方式间隔设置于所示所述弹性件71径向外侧。
48.所述长条形缓冲件7左右两端的端压板外侧分别设有垂直于所述端压板的用于与所述梁轴心上连接的连接环75。
49.所述连接杆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下述成分制得:碳0.23%,硅0.50%,锰1.70%,钒0.13%,磷0.040%,硫0.030%,氮0.0130%,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50.所述防水板为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层、纤维针刺毡硅铝气凝胶板和面板。
51.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