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建筑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0313发布日期:2022-04-06 16:53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电厂建筑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电厂建筑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施工地方周围的安全状态,一般会在建筑物的周围设置防护栏;
3.然而,现有大多数建筑防护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若干铁架焊接组成,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由于防护栏结构单一且固定,导致运输和安装均十分不方便,同时现有防护装置不同适应不同长度的场地,增加了防护装置材料的成本,因此我们需要在现有一种火电厂建筑防护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厂建筑防护装置,能够对装置本体进行长度伸展和收缩,便于对其进行加长和运输,同时能够对多组装置本体进行有效连接,增加装置本体的稳定性,避免装置被挪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电厂建筑防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伸展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装置本体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伸展机构设置在支撑架外侧,且与支撑架传动连接,所述伸展机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柱和右支柱,所述左支柱上开设有若干组限位槽,所述右支柱上设置有若干组套环,所述限位槽与套环对应插接,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左支柱上;
6.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旋钮,所述旋钮内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一侧分别垂直啮合有左齿轮和右齿轮,所述左齿轮中心固定有左螺杆,所述右齿轮中心固定有右螺杆,所述左螺杆与右螺杆对称设置,且左螺杆与右螺杆前端均螺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活动位于左支柱内,且上端穿过限位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展机构包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前端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一侧设置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中心设置有穿孔,所述驱动轴穿过穿孔固定连接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与第一转盘上均设有交叉杆,能够对装置本体进行左右伸展和收缩操作,便于实际使用中对装置本体进行运输和移动,同时可以增加装置本体使用效率。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整体活动设置在左支柱内部凹槽中,所述旋钮转动设置在左支柱表面开设的凹槽中,节省使用空间。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交叉杆左侧连接左支柱,右侧连接有右支柱,且交叉杆与左支柱和右支柱均为活动连接,便于推动左支柱和右支柱向两侧运动,且不影响交叉杆转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交叉杆呈x形设置,且端部活动设置有插销,
两组所述交叉杆端部通过插销活动连接,便于交叉杆向两侧伸展。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机下端设置有安装架,且电动机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支撑架一侧,增加电动机稳定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本体内设有固定机构,通过旋钮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左齿轮和右齿轮转动,左齿轮和右齿轮带动左螺杆和右螺杆转动,左螺杆和右螺杆端部的插接杆随之向外侧移动,插接杆穿过套环,该机构可以有效控制插接杆向左支柱上下两端移动,可以将两组装置本体进行活动连接,避免两组装置本体在使用过程中被随意挪动,同时增加了装置本体的使用稳定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本体内设有伸展机构,通过电动机带动第二转盘转动,第二转盘上的交叉杆通过插销带动另一组交叉杆运动,两组交叉杆向两侧伸展,该机构能够在使用时有效增加装置本体的长度,便于节省使用装置本体的数量,且能够适应不同长度变化,在不使用时可以将交叉杆收缩,便于对装置本体进行移动和运输,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展机构的分解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分解图。
19.图中:1、装置本体;2、支撑架;3、万向轮;4、伸展机构;41、电动机;42、驱动轴;43、第一转盘;44、穿孔;45、第二转盘;46、交叉杆;47、插销;48、安装架;5、左支柱;6、右支柱;7、固定机构;71、旋钮;72、主动齿轮;73、左齿轮;74、右齿轮;75、左螺杆;76、右螺杆;77、插接杆;8、限位槽;9、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火电厂建筑防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伸展机构4和固定机构7,装置本体1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下端设置有万向轮3,伸展机构4设置在支撑架2外侧,且与支撑架2传动连接,伸展机构4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柱5和右支柱6,左支柱5上开设有若干组限位槽8,右支柱6上设置有若干组套环9,限位槽8与套环9对应插接,固定机构7设置在左支柱5上;
22.固定机构7包括旋钮71,旋钮71内侧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72,主动齿轮72一侧分别垂直啮合有左齿轮73和右齿轮74,左齿轮73中心固定有左螺杆75,右齿轮74中心固定有右螺杆76,左螺杆75与右螺杆76对称设置,且左螺杆75与右螺杆76前端均螺接有插接杆77,插接杆77活动位于左支柱5内,且上端穿过限位槽8,固定机构7整体活动设置在左支柱5内部
凹槽中,旋钮71转动设置在左支柱5表面开设的凹槽中,节省使用空间,使用时旋转旋钮71,旋钮71带动内侧主动齿轮72转动,主动齿轮72带动左齿轮73和右齿轮74转动,左齿轮73和右齿轮74分别带动其中心左螺杆75和右螺杆76转动,螺接在左螺杆75和右螺杆76端部的插接杆77随之向外侧移动,此时插接杆77分别穿过限位槽8和套环9,该机构可以有效控制插接杆77向左支柱5上下两端移动,可以将两组装置本体1进行活动连接,避免两组装置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被随意挪动,同时增加了装置本体1的使用稳定性;
23.伸展机构4包括电动机41,电动机41下端设置有安装架48,且电动机41通过安装架48固定在支撑架2一侧,增加电动机41稳定,电动机41前端设置有驱动轴42,驱动轴42一侧设置有第一转盘43,第一转盘43中心设置有穿孔44,驱动轴42穿过穿孔44固定连接第二转盘45,第二转盘45与第一转盘43上均设有交叉杆46,能够对装置本体1进行左右伸展和收缩操作,便于实际使用中对装置本体1进行运输和移动,同时可以增加装置本体1使用效率,交叉杆46左侧连接左支柱5,右侧连接有右支柱6,且交叉杆46与左支柱5和右支柱6均为活动连接,便于推动左支柱5和右支柱6向两侧运动,且不影响交叉杆46转动,交叉杆46呈x形设置,且端部活动设置有插销47,两组交叉杆46端部通过插销47活动连接,便于交叉杆46向两侧伸展,通过外部电源控制电动机41工作,电动机41通过驱动轴42带动第二转盘45转动,第二转盘45上的交叉杆46通过插销47带动另一组交叉杆46运动,此时两组交叉杆46呈“x”形向两侧伸展,该机构可以有效对交叉杆46进行伸展操作,能够在使用时增加装置本体1的长度,便于节省使用装置本体1的数量,且能够适应不同长度变化,在不使用时可以将交叉杆46收缩,便于对装置本体1进行移动和运输,省时省力。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装置本体1通过万向轮3移动至指定位置,通过外部电源控制电动机41工作,电动机41通过驱动轴42带动第二转盘45转动,第二转盘45上的交叉杆46通过插销47带动另一组交叉杆46运动,此时两组交叉杆46呈“x”形向两侧伸展,该机构可以有效对交叉杆46进行伸展操作,能够在使用时增加装置本体1的长度,便于节省使用装置本体1的数量,且能够适应不同长度变化,在不使用时可以将交叉杆46收缩,便于对装置本体1进行移动和运输,省时省力,在多组装置本体1使用时,将右支柱6一侧套环9插接在另一组装置本体1内,套环9对应限位槽8,此时旋转旋钮71,旋钮71带动内侧主动齿轮72转动,主动齿轮72带动左齿轮73和右齿轮74转动,左齿轮73和右齿轮74分别带动其中心左螺杆75和右螺杆76转动,螺接在左螺杆75和右螺杆76端部的插接杆77随之向外侧移动,此时插接杆77分别穿过限位槽8和套环9,该机构可以有效控制插接杆77向左支柱5上下两端移动,可以将两组装置本体1进行活动连接,避免两组装置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被随意挪动,同时增加了装置本体1的使用稳定性。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