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陶瓷板幕墙与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9632发布日期:2022-05-11 14:3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陶瓷板幕墙与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陶瓷板幕墙与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建筑幕墙施工领域存在多种形式的幕墙施工,陶瓷板幕墙与玻璃幕墙的连接经常出现,被广泛应用于幕墙外立面施工,由于玻璃幕墙与陶瓷板幕墙均为脆性材料,因此在陶瓷板幕墙与玻璃幕墙的连接处需要预留较大的间隙以满足幕墙的层间变形,防止玻璃幕墙与陶瓷板幕墙互相挤压而造成损坏。陶瓷板幕墙与玻璃幕墙之间的间隙通常采用密封胶来进行封堵,以保证幕墙的防水性能。但是当陶瓷板幕墙与玻璃幕墙之间的间隙较大时,则密封胶的厚度也相应增加,随着密封胶厚度的增加,其弹性变形能力变差,当幕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层间位移变形时,密封胶容易发生断裂,产生漏水,导致幕墙密封失效。
3.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08576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铝板幕墙与玻璃幕墙之间的防水结构,包括设置有水平台阶面的铝板幕墙、安装板、玻璃幕墙,玻璃幕墙安装在安装板上,还包括支撑板、防水胶条,所述支撑板设置在铝板幕墙和玻璃幕墙之间,所述防水胶条的一端与玻璃幕墙的表面密封接触,另一端与铝板幕墙的水平台阶面密封接触;所述支撑板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另一端与防水胶条的下表面抵接。
4.现有相关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上述铝板幕墙与玻璃幕墙之间的防水结构虽然能防止幕墙发生变形导致密封胶断裂的情况,但是该防水结构在使用时,与在缝隙中直接使用胶条的防水效果一致,不能更好的密封,且操作复杂,使用不方便,在防水胶条被意外破坏时,会导致密封失效产生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陶瓷板幕墙与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铝板幕墙与玻璃幕墙之间的防水结构操作复杂,使用不方便,防水过于依赖防水胶条的问题。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用于陶瓷板幕墙与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包括用于连接陶瓷板幕墙与玻璃幕墙的幕墙立柱和位于陶瓷板幕墙与玻璃杯幕墙之间的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披水板ii、披水板i和用于对披水板i定位的支杆,所述披水板ii一端与披水板i固定连接,披水板ii另一端与陶瓷板幕墙抵接,所述披水板ii设有与陶瓷板幕墙表面相切且与陶瓷板幕墙表面贴合的第二延伸段,所述披水板i设有用于与玻璃幕墙表面抵接的第一延伸段,所述支杆一端与披水板i连接,支杆另一端与幕墙立柱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披水板ii由带弹性的材料构成。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段由带弹性的材料构成。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段与第二延伸段在披水板i同一侧,且第一延伸段与披水板i底面夹角为钝角。
10.进一步地,所述披水板i与玻璃幕墙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一端设有安装凸台,密封胶条另一端端面设有用于与玻璃幕墙表面接触的锯齿状密封部,所述披水板i朝向密封胶条的一端设有与安装凸台插接固定的安装槽。
11.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胶条内设有空腔。
12.进一步地,所述披水板i中部设有用于与支杆连接的套筒,所述支杆一端设有与套筒连接的套头,所述套头的外壁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套筒内壁设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卡槽,所述套头插入套筒内通过定位凸起与卡槽配合实现卡紧定位。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段与玻璃幕墙连接处的外表面、第二延伸段与陶瓷板幕墙连接处的外表面均涂覆有防水胶层。
14.进一步地,所述防水胶层的表面为斜坡状。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通过将披水板ii一端与披水板i固定连接,披水板ii另一端与陶瓷板幕墙抵接形成密封,通过在披水板ii上设置第二延伸段,第二延伸段与陶瓷板幕墙表面相切且与陶瓷板幕墙表面贴合进一步形成密封,通过在披水板i上设有第一延伸段,第一延伸段与玻璃幕墙表面抵接形成密封,将披水板i用支杆进行定位安装,实现对陶瓷板幕墙与玻璃幕墙之间的缝隙达到防水的效果。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实现对陶瓷板幕墙与玻璃幕墙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水的效果,通过设置支杆,实现对披水板i的安装定位,解决了现有的幕墙与幕墙之间的防水结构使用不方便,防水过于依赖防水胶条的问题。
17.同时通过在披水板i与玻璃幕墙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使披水板i与玻璃幕墙之间形成密封;在第一延伸段与玻璃幕墙连接处的外表面、第二延伸段与陶瓷板幕墙连接处的外表面均涂覆有防水胶层形成密封,三层防水结构大大增加了该防水机构与陶瓷板幕墙、玻璃幕墙之间的密封性,且现场施工时,提前将密封胶条安装凸台的一端插接固定在披水板i的安装槽内,仅仅只需要用力将支杆上的套头插入披水板i中部的套筒内实现卡紧定位,然后在第一延伸段与玻璃幕墙连接处的外表面、第二延伸段与陶瓷板幕墙连接处的外表面均涂覆防水胶层即可,操作简单,便于进行安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上述附图中:1、幕墙立柱;2、披水板i;3、支杆;4、披水板ii;5、第一延伸段;6、防水胶层;7、密封胶条;8、套筒;9、套头;10、陶瓷板幕墙;11、玻璃幕墙;12、锯齿状密封部;13、空腔;14、第二延伸段;15、防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陶瓷板幕墙与玻璃幕墙的防水结构,包括用于连接陶瓷板幕墙10与玻璃幕墙11的幕墙立柱1和位于陶瓷板幕墙10与玻璃幕墙11之间的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披水板ii4、披水板i2和用于对披水板i2定位的支
杆3,所述披水板ii4一端与披水板i2固定连接,披水板ii4另一端与陶瓷板幕墙10抵接,所述披水板ii4设有与陶瓷板幕墙10表面相切且与陶瓷板幕墙10表面贴合的第二延伸段14,所述披水板i2设有用于与玻璃幕墙11表面抵接的第一延伸段5,披水板i2可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如塑料等,通过将披水板ii4一端与披水板i2固定连接,披水板ii4另一端与陶瓷板幕墙10抵接形成密封,通过在披水板ii4上设置第二延伸段14,第二延伸段14与陶瓷板幕墙10表面相切且与陶瓷板幕墙10表面贴合进一步形成密封,通过在披水板i2上设有第一延伸段5,第一延伸段5与玻璃幕墙11表面抵接形成密封,将披水板i2用支杆3进行定位安装,实现对陶瓷板幕墙10与玻璃幕墙11之间的缝隙达到防水的效果。
23.如图1所示,所述披水板ii4由带弹性的材料构成,如橡胶等,当幕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层间位移变形时不会对陶瓷板幕墙10造成破坏,且方便安装。
24.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延伸段5由带弹性的材料构成,如橡胶等,当幕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层间位移变形时不会对玻璃幕墙11造成破坏,且方便安装。
25.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延伸段5与第二延伸段14在披水板i2同一侧,且第一延伸段5与披水板i2底面夹角为钝角,第一延伸段5与第二延伸段14均在幕墙外表面,使防水机构不影响整体建筑美观,第一延伸段5向外倾斜方便安装,且安装时与玻璃幕墙11表面接触面积更大,使防水效果更好。
26.上述实施例中,现场施工时,防水机构整体长度大于陶瓷板幕墙10与玻璃幕墙11之间的缝隙,用力将披水板i2向缝隙内挤压,此时披水板ii4与陶瓷板幕墙10挤压且相抵,第一延伸段5与玻璃幕墙11挤压且相抵,披水板ii4和第一延伸段5采用弹性材料,既能方便安装,又不会对陶瓷板幕墙10和玻璃幕墙11造成破坏,且此时带弹性的披水板ii4和第一延伸段5对防水机构进行了初步定位。
27.如图1所示,所述披水板i2与玻璃幕墙11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7,所述密封胶条7一端设有安装凸台,密封胶条7另一端端面设有用于与玻璃幕墙11表面接触的锯齿状密封部12,所述披水板i2朝向密封胶条7的一端设有与安装凸台插接固定的安装槽,密封胶条7安装凸台的一端插接进安装槽内使密封胶条7固定连接在披水板i2上,设置的连续多个的锯齿状密封部12可与玻璃幕墙11表面形成多个小空腔,现场施工时,通过用力挤压防水机构,密封胶条7受力与玻璃幕墙11表面挤压,此时连续多个的锯齿状密封部12与玻璃幕墙11表面抵紧且形成多道密封。
28.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胶条7内设有空腔13,所述空腔13设置在密封胶条7内中心位置,所述空腔13能够提高密封胶条7的弹性,使其形变能力增强,并且能够起到节省材料的作用。
29.如图1所示,所述披水板i2中部设有用于与支杆3连接的套筒8,所述支杆3一端设有与套筒8连接的套头9,所述套头9的外壁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套筒8内壁设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卡槽,所述套头9插入套筒8内通过定位凸起与卡槽配合实现卡紧定位。本实施例中套头9可为塑料件,定位凸起与套头9一体成型,且套头9的插入端呈锥台状,套头9与支杆3固定连接,这样既便于套头9插入套筒8内,方便安装,同时又可利用套头9本身具备的一定弹性,使定位凸起卡入卡槽内,连接牢靠,定位效果好。
30.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延伸段5与玻璃幕墙11连接处的外表面、第二延伸段14与陶瓷板幕墙10连接处的外表面均涂覆一层防水胶层6,所述防水胶层6能提高防水机构与幕墙
之间的密封性。
31.如图1所示,所述防水胶层6表面为斜坡状,这样水便会顺着斜坡往下流从而将水排出,使水不易淤积。
32.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幕墙背面采用1.5mm镀锌钢板与幕墙立柱1、方钢管通过st4.8*22mm的不锈钢自攻螺丝钉固定连接,其间用100mm厚保温岩棉填塞,幕墙立柱1表面做氟碳喷漆处理,方钢管表面做热度浸锌处理,陶瓷板幕墙10和玻璃幕墙11之间预留有30-50mm的缝隙,支杆3与1.5mm镀锌钢板之间设有防水组件15,防水组件15包括填充于支杆3与镀锌钢板之间的泡沫棒和涂覆于泡沫棒远离幕墙立柱1一面的耐候性防水密封胶层,其中防水密封胶层表面为圆弧面,以提高防水密封效果。
33.现场施工时,先将支杆3固定安装在幕墙立柱1上,将套筒8固定安装在披水板i2中部,将密封胶条7插接在披水板i2安装槽上,套筒8对准支杆3用力将套头9插进套筒8内,此时密封胶条7、披水板ii4和第一延伸段5受到挤压,分别与陶瓷板幕墙10和玻璃幕墙11相抵且形成密封,密封胶条7采用三元乙丙胶条,披水板ii4设有与陶瓷板幕墙10表面相切且与陶瓷板幕墙10表面贴合的第二延伸段14,在第一延伸段5与玻璃幕墙11连接处的外表面、第二延伸段14与陶瓷板幕墙10连接处的外表面均涂覆一层防水胶层6,防水胶层6外表面为斜坡状,这样水便会顺着斜坡往下流从而将水排出,使水不易淤积,整体操作简单,安装方便,且防水效果好。
3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