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2831发布日期:2022-08-12 19: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改造建筑,包括至少三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墙体,各所述第一墙体沿周向依次首尾相连,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墙体为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至少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二墙体,所述第二墙体设于所述玻璃幕墙的内侧,所述第二墙体设有至少一个可供光线穿透的采光口,所述第二墙体的内侧设有第一保温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楼板,盖设于各所述第一墙体顶侧,所述楼板的至少部分边沿向下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一墙体连接的主梁;多个第一次梁,沿第一方向延伸形成,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次梁的端部连接至所述主梁,所述第一次梁的顶部连接至所述楼板,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其中,所述主梁具有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一次梁之间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的内侧设有第二保温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梁具有靠近所述主梁设置且呈预设长度的承重段,所述承重段具有面向相邻所述第一次梁的所述承重段的承重面,所述承重面上设有第一隔热层;所述楼板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承重段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二隔热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两个第二次梁,两个所述第二次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形成,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次梁的顶部连接至所述楼板,两所述第二次梁之间设有各所述第一次梁,相邻的所述第二次梁和所述第一次梁之间填充保温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和所述第二保温层之间设有找平层,所述找平层朝向所述第二保温层的侧面为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幕墙包括与所述采光口相对的透光部,以及所述透光部之外的遮光部,所述透光部的内侧设置透光隔热层,所述遮光部的内侧设置遮光隔热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封设于各所述第一墙体的底侧的地板,所述地板上设有第三保温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第一墙体为普通墙体,所述普通墙体的内侧设有第四保温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墙体与所述第四保温层之间设有第一气密层。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普通墙体上设有透光门和/或透光窗。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体与所述第一保温层之间设有第二气密层。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次梁下侧的吊顶。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墙体围合形成室内空间,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设于所述室内空间内的新风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墙体围合形成室内空间,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设于所述室内空间内的空调系统。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墙体和/或所述楼板外侧的光伏系统。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改造建筑,该改造建筑包括至少三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墙体(10)和至少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二墙体(20),各第一墙体(10)沿周向依次首尾相连,至少一个第一墙体(10)为玻璃幕墙(11),第二墙体(20)设于玻璃幕墙(11)的内侧,第二墙体(20)设有至少一个可供光线穿透的采光口(21),且第二墙体(20)的内侧设有第一保温层(22)。本申请的改造建筑,可在不破坏玻璃幕墙建筑的既有结构的基础上,改善地具有较佳的采光性能、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齐贺 王欣博 张一 杨冰杰 刘烔菲 冯丰 刘章 赵贝贝 杨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8/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