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隔墙挂卡一体龙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47594发布日期:2022-05-26 01:3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金属隔墙挂卡一体龙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领域,特别是金属隔墙挂卡一体龙骨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用于组装墙体的龙骨主要采用如下两种结构:卡扣式龙骨、挂扣式龙骨。卡扣式龙骨是指通过卡扣结构与墙板进行组装的龙骨,挂扣式龙骨是指通过挂扣结构与墙板进行组装的龙骨。虽然两种龙骨大体都为杆状结构,但两种龙骨的结构还是有较大的区别。所以企业在制造时,需要设计出两套加工工序,并安排工人掌握两套加工工序,以及需要在车间中安排两条生产线,这样会增强企业的成本投入。且为了避免两种龙骨混淆在一起,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分类管理、并分别包装两种龙骨,这易增大企业生产管理的难度,从而会给生产带来了许多不便。由于两种龙骨大体都为杆状结构,所以一般顾客在购买龙骨时,易购买错,从而易给顾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现有龙骨与横向加强杆的装拆不仅不方便,龙骨与横向加强杆连接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还较低,现有龙骨的可靠性与适用性较低。因此,有必要重新设计龙骨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金属隔墙挂卡一体龙骨结构,该龙骨结构不仅能满足卡扣与挂扣两种使用需求,还能方便横向加强杆与龙骨方便、可靠地连接在一起,该龙骨结构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均十分好,且其能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与生产管理难度,以及能避免顾客购买出错,该龙骨结构能实现多结构转换,能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力学性能地安装,并且装卸十分便捷,该龙骨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靠性高、适用性好等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金属隔墙挂卡一体龙骨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龙骨本体,其中龙骨本体的中部上开设有若干横向贯穿的让位孔,并使各让位孔呈竖向并排布置,各让位孔的上孔壁上开设有上卡装缺口,各让位孔的下孔壁上开设有下卡装缺口,所述龙骨本体的前壁上分别开设有前燕尾槽、若干第一挂装孔、若干第二挂装孔,所述前燕尾槽竖向延伸至龙骨本体的上下端面上,各第一挂装孔位于前燕尾槽的左侧,并使各第一挂装孔呈竖向并排布置,各第二挂装孔位于前燕尾槽的右侧,并使各第二挂装孔呈竖向并排布置,所述龙骨本体的后壁上分别开设有后燕尾槽、若干第三挂装孔、若干第四挂装孔,所述后燕尾槽竖向延伸至龙骨本体的上下端面上,各第三挂装孔位于后燕尾槽的左侧,并使各第三挂装孔呈竖向并排布置,各第四挂装孔位于后燕尾槽的右侧,并使各第四挂装孔呈竖向并排布置。
6.优选地,所述龙骨本体包括左竖板条、右竖板条、若干铆钉,所述左竖板条与右竖板条呈左右并排布置,并使左竖板条与右竖板条相互平行并贴靠在一起,所述左竖板条的中部与右竖板条的中部通过若干铆钉固定在一起,各让位孔、各上卡装缺口与各下卡装缺口均横向贯穿左竖板条的中部与右竖板条的中部,所述左竖板条的前端弯折形成有第一钩
挂部,所述右竖板条的前端弯折形成有第二钩挂部,所述左竖板条的后端弯折形成有第三钩挂部,所述右竖板条的后端弯折形成有第四钩挂部,所述前燕尾槽形成于第一钩挂部与第二钩挂部之间,所述后燕尾槽形成于第三钩挂部与第四钩挂部之间,各第一挂装孔开设在第一钩挂部的前壁上,各第二挂装孔开设在第二钩挂部的前壁上,各第三挂装孔开设在第三钩挂部的后壁上,各第四挂装孔开设在第四钩挂部的后壁上。
7.优选地,所述第一钩挂部包括第一前板条、第一后板条、第一左板条、第一斜板条,所述第一前板条、第一后板条、第一左板条与第一斜板条均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一前板条与第一后板条呈前后并排布置,并使第一前板条与第一后板条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后板条的右侧边与左竖板条的前侧边相接,所述第一左板条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一前板条的左侧边、第一后板条的左侧边相接,所述第一斜板条布置在第一前板条与第一后板条之间,并使第一斜板条的一侧边与第一前板条的右侧边相接,还使第一斜板条的另一侧边向第一左板条倾斜,所述第一斜板条与第一后板条之间预留有第一让位间隙,所述第一斜板条与第一左板条之间预留有第二让位间隙,所述第一斜板条与第一前板条之间预留有第一让位腔,各第一挂装孔开设在第一前板条上,并使各第一挂装孔都纵向贯穿第一前板条;所述第二钩挂部包括第二前板条、第二后板条、第一右板条、第二斜板条,所述第二前板条、第二后板条、第一右板条与第二斜板条均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二前板条与第二后板条呈前后并排布置,并使第二前板条与第二后板条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后板条的左侧边与右竖板条的前侧边相接,所述第一右板条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二前板条的右侧边、第二后板条的右侧边相接,所述第二斜板条布置在第二前板条与第二后板条之间,并使第二斜板条的一侧边与第二前板条的左侧边相接,还使第二斜板条的另一侧边向第一右板条倾斜,所述第二斜板条与第二后板条之间预留有第三让位间隙,所述第二斜板条与第一右板条之间预留有第四让位间隙,所述第二斜板条与第二前板条之间预留有第二让位腔,各第二挂装孔开设在第二前板条上,并使各第二挂装孔都纵向贯穿第二前板条;所述前燕尾槽形成于第一斜板条与第二斜板条之间。
8.优选地,所述第一前板条与第一斜板条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所述第二前板条与第二斜板条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9.优选地,所述第一挂装孔的径向截面呈长方形,并使第一挂装孔的径向截面的长度方向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一挂装孔的左下孔壁上设置有第一引导斜面,所述第一引导斜面到第一挂装孔的右孔壁的间距按由上往下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挂装孔的径向截面呈长方形,并使第二挂装孔的径向截面的长度方向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二挂装孔的右下孔壁上设置有第二引导斜面,所述第二引导斜面到第二挂装孔的左孔壁的间距按由上往下的方向逐渐减小。
10.优选地,所述第三钩挂部包括第三前板条、第三后板条、第二左板条、第三斜板条,所述第三前板条、第三后板条、第二左板条与第三斜板条均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三前板条与第三后板条呈前后并排布置,并使第三前板条与第三后板条相互平行,所述第三前板条的右侧边与左竖板条的后侧边相接,所述第二左板条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三前板条的左侧边、第三后板条的左侧边相接,所述第三斜板条布置在第三前板条、第三后板条之间,并使第三斜板条的一侧边与第三后板条的右侧边相接,还使第三斜板条的另一侧边向第二左板条倾斜,所述第三斜板条与第三前板条之间预留有第五让位间隙,所述第三斜板条与第二
左板条之间预留有第六让位间隙,所述第三斜板条与第三后板条之间预留有第三让位腔,各第三挂装孔开设在第三后板条上,并使各第三挂装孔都纵向贯穿第三后板条;所述第四钩挂部包括第四前板条、第四后板条、第二右板条、第四斜板条,所述第四前板条、第四后板条、第二右板条与第四斜板条均呈竖向布置,所述第四前板条与第四后板条呈前后并排布置,并使第四前板条与第四后板条相互平行,所述第四前板条的左侧边与右竖板条的后侧边相接,所述第二右板条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四前板条的右侧边、第四后板条的右侧边相接,所述第四斜板条布置在第四前板条、第四后板条之间,并使第四斜板条的一侧边与第四后板条的左侧边相接,还使第四斜板条的另一侧边向第二右板条倾斜,所述第四斜板条与第四前板条之间预留有第七让位间隙,所述第四斜板条与第二右板条之间预留有第八让位间隙,所述第四斜板条与第四后板条之间预留有第四让位腔,各第四挂装孔开设在第四后板条上,并使各第四挂装孔都纵向贯穿第四后板条;所述后燕尾槽形成于第三斜板条、第四斜板条之间。
11.优选地,所述第三后板条与第三斜板条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所述第四后板条与第四斜板条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12.优选地,所述第三挂装孔的径向截面呈长方形,并使第三挂装孔的径向截面的长度方向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三挂装孔的左下孔壁上设置有第三引导斜面,所述第三引导斜面到第三挂装孔的右孔壁的间距按由上往下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四挂装孔的径向截面呈长方形,并使第四挂装孔的径向截面的长度方向呈竖向布置,所述第四挂装孔的右下孔壁上设置有第四引导斜面,所述第四引导斜面到第四挂装孔的左孔壁的间距按由上往下的方向逐渐减小。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结构中,通过让位孔的开设,能方便横向加强杆与锁定件穿置,从而能方便将横向加强杆与锁定件连接于龙骨本体上。通过上卡装缺口的开设,可供龙骨本体一侧的横向加强杆固定。而下卡装缺口的开设,可供龙骨本体另一侧的横向加强杆固定。这样在龙骨本体两侧安装横向加强杆时,可以使两侧的横向加强杆共用一个让位孔来分别固定于上卡装缺口、下卡装缺口上,这就能保证经过同一让位孔固定的两个横向加强杆位置较近,这就能便于对龙骨本体形成更为可靠的限位作用,从而就能便于构成稳定、可靠的墙架结构。且这样还能方便横向加强杆与龙骨本体进行组装或脱离龙骨本体,还有上卡装缺口、下卡装缺口能方便横向加强杆与龙骨本体形成稳定、可靠的连接,该龙骨结构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均十分好。通过前燕尾槽与后燕尾槽的开设,能满足间距条的安装,这样就能便于形成卡扣式的龙骨。通过第一挂装孔、第二挂装孔、第三挂装孔与第四挂装孔的开设,能满足挂装的需求,这样就能便于形成挂扣式的龙骨,该龙骨结构能满足两种使用需求。且在龙骨结构采用以上结构后,企业无需设计两套工序,工人也无需掌握两套加工工序,还有在车间中无需安排两条生产线,这能降低企业的成本。还有企业无需投入人力物力来分类管理龙骨,也无需进行分类包装,这样能降低企业生产管理的难度,从而有助于提高生产的便利性。该龙骨结构能实现多结构转换,能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力学性能地安装,并且装卸十分便捷。同时,顾客购买时也不会出错,从而能避免给顾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通过使各第一挂装孔、各第二挂装孔分别位于前燕尾槽的左右,以及使各第三挂装孔、各第四挂装孔分别位于后燕尾槽的左右。这样在墙板采用挂扣结构与龙骨结构进行连接时,前燕尾槽与后燕尾槽可供隔音胶条嵌装,从而能十分好地满足实际使
用的需求,该龙骨结构的结构设计十分合理、可靠。同时,该龙骨结构的整体结构还十分简单,其制造起来也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龙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龙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龙骨结构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龙骨结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左竖板条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右竖板条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式龙骨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3.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式龙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挂扣式龙骨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挂扣式龙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龙骨结构与横向加强杆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如图1、图3、图5与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隔墙挂卡一体龙骨结构,包括龙骨本体1,其中龙骨本体1的中部上开设有若干横向贯穿的让位孔11,并使各让位孔11呈竖向并排布置,各让位孔11的上孔壁上开设有上卡装缺口111,各让位孔11的下孔壁上开设有下卡装缺口112,所述龙骨本体1的前壁上分别开设有前燕尾槽12、若干第一挂装孔13、若干第二挂装孔14,所述前燕尾槽12竖向延伸至龙骨本体1的上下端面上,各第一挂装孔13位于前燕尾槽12的左侧,并使各第一挂装孔13呈竖向并排布置,各第二挂装孔14位于前燕尾槽12的右侧,并使各第二挂装孔14呈竖向并排布置,所述龙骨本体1的后壁上分别开设有后燕尾槽15、若干第三挂装孔16、若干第四挂装孔17,所述后燕尾槽15竖向延伸至龙骨本体1的上下端面上,各第三挂装孔16位于后燕尾槽15的左侧,并使各第三挂装孔16呈竖向并排布置,各第四挂装孔17位于后燕尾槽15的右侧,并使各第四挂装孔17呈竖向并排布置。
28.在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结构中,通过让位孔11的开设,能方便横向加强杆与锁定件穿置,从而能方便将横向加强杆与锁定件连接于龙骨本体1上。通过上卡装缺口111的开设,可供龙骨本体1一侧的横向加强杆固定。而下卡装缺口112的开设,可供龙骨本体1另一侧的横向加强杆固定。这样在龙骨本体1两侧安装横向加强杆时,可以使两侧的横向加强杆共用一个让位孔11来分别固定于上卡装缺口111、下卡装缺口112上,这就能保证经过同一让位孔11固定的两个横向加强杆位置较近,这就能便于对龙骨本体1形成更为可靠的限位作用,从而就能便于构成稳定、可靠的墙架结构。且这样还能方便横向加强杆与龙骨本体1进行组装或脱离龙骨本体1,还有上卡装缺口111、下卡装缺口112能方便横向加强杆与龙骨本体1形成稳定、可靠的连接,该龙骨结构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均十分好。
29.通过前燕尾槽12与后燕尾槽15的开设,能满足间距条的安装,这样就能便于形成
卡扣式的龙骨。通过第一挂装孔13、第二挂装孔14、第三挂装孔16与第四挂装孔17的开设,能满足挂装的需求,这样就能便于形成挂扣式的龙骨,该龙骨结构能满足两种使用需求。且在龙骨结构采用以上结构后,企业无需设计两套工序,工人也无需掌握两套加工工序,还有在车间中无需安排两条生产线,这能降低企业的成本。还有企业无需投入人力物力来分类管理龙骨,也无需进行分类包装,这样能降低企业生产管理的难度,从而有助于提高生产的便利性。该龙骨结构能实现多结构转换,能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力学性能地安装,并且装卸十分便捷。同时,顾客购买时也不会出错,从而能避免给顾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0.通过使各第一挂装孔13、各第二挂装孔14分别位于前燕尾槽12的左右,以及使各第三挂装孔16、各第四挂装孔17分别位于后燕尾槽15的左右。这样在墙板采用挂扣结构与龙骨结构进行连接时,前燕尾槽12与后燕尾槽15可供隔音胶条嵌装,从而能十分好地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该龙骨结构的结构设计十分合理、可靠。
31.同时,该龙骨结构的整体结构还十分简单,其制造起来也十分方便。
32.所述龙骨本体1为轻钢龙骨、钢龙骨或铝合金龙骨等金属龙骨。这样能保证龙骨本体1具有高的结构强度与耐用性,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龙骨结构的可靠性。
33.如图9与图10所示,在采用卡扣方式使用该龙骨结构时,需要在龙骨本体1上安装上其它构件,以便墙板能更好地安装在该龙骨结构上,在安装上其它构件后能构成可靠的卡扣式龙骨10,该卡扣式龙骨10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前燕尾槽12中插装有前间距条101,所述前间距条101与前燕尾槽12的左右槽壁之间分别预留有前插装间隙102,所述后燕尾槽15中插装有后间距条103,所述后间距条103与后燕尾槽15的左右槽壁之间分别预留有后插装间隙104,所述龙骨本体1的前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隔音减震条105、第二隔音减震条106,并使第一隔音减震条105、第二隔音减震条106分别位于前燕尾槽12的槽口两侧,所述龙骨本体1的后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三隔音减震条107、第四隔音减震条108,并使第三隔音减震条107、第四隔音减震条108分别位于后燕尾槽15的槽口两侧,这样就能构成可靠的卡扣式龙骨10。各插装间隙可供墙板侧边上的插装件插装,各隔音减震条可供墙板抵靠,这样该龙骨结构就能很好地满足卡扣方式使用,并能构成可靠的墙体。
34.如图11与图12所示,在采用挂扣方式使用该龙骨结构时,需要在龙骨本体1上安装上其它构件,以便墙板能更好地安装在该龙骨结构上,在安装上其它构件后能构成可靠的挂扣式龙骨20,该挂扣式龙骨20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前燕尾槽12上嵌装有前隔音胶条201,所述前隔音胶条201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前凸片部202,并使两个前凸片部202均搭接于龙骨本体1的前壁上,还使两个前凸片部202未遮盖在第一挂装孔13、第二挂装孔14上,所述后燕尾槽15上嵌装有后隔音胶条203,所述后隔音胶条203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后凸片部204,并使两个后凸片部204均搭接于龙骨本体1的后壁上,还使两个后凸片部204未遮盖在第三挂装孔16、第四挂装孔17上,这样就能构成可靠的挂扣式龙骨20。通过隔音胶条可以起到隔音、限位、遮盖的作用。通过各凸片部的设置,能供墙板侧边搭接,这样凸片部能与隔音胶条一起对墙板的侧边起到限位的作用。而露出第一挂装孔13、第二挂装孔14、第三挂装孔16与第四挂装孔17能很好地满足挂装的需求,这样该龙骨结构就能很好地满足挂扣方式使用,并能构成可靠地墙体。
35.如图13所示,所述龙骨本体1的左右分别布置有左横向加强杆30、右横向加强杆40,所述左横向加强杆30通过第一螺钉301固定在下卡装缺口112上,所述右横向加强杆40
通过第二螺钉401固定在上卡装缺口111上。这样只要拧松第一螺钉301,就能使第一螺钉301从下卡装缺口112进入到让位孔11中,从而就能方便左横向加强杆30的拆卸。同样,在拧松第二螺钉401后,就能使第二螺钉401从上卡装缺口111进入到让位孔11中,从而就能能方便右横向加强杆40的拆卸。且这样能方便横向加强杆的安装,以及能保证左横向加强杆30与右横向加强杆40位置较近,这样就能通过左横向加强杆30、右横向加强杆40对龙骨本体1形成更为可靠的限位作用,从而就能便于构成稳定、可靠的墙架结构。所述第一螺钉301与第二螺钉401为锁定件,以分别锁定左横向加强杆30与右横向加强杆40。
36.如图1至图4、图6所示,所述龙骨本体1包括左竖板条2、右竖板条3、若干铆钉4,所述左竖板条2与右竖板条3呈左右并排布置,并使左竖板条2与右竖板条3相互平行并贴靠在一起,所述左竖板条2的中部与右竖板条3的中部通过若干铆钉4固定在一起,各让位孔11、各上卡装缺口111与各下卡装缺口112均横向贯穿左竖板条2的中部与右竖板条3的中部,所述左竖板条2的前端弯折形成有第一钩挂部21,所述右竖板条3的前端弯折形成有第二钩挂部31,所述左竖板条2的后端弯折形成有第三钩挂部22,所述右竖板条3的后端弯折形成有第四钩挂部32,所述前燕尾槽12形成于第一钩挂部21与第二钩挂部31之间,所述后燕尾槽15形成于第三钩挂部22与第四钩挂部32之间,各第一挂装孔13开设在第一钩挂部21的前壁上,各第二挂装孔14开设在第二钩挂部31的前壁上,各第三挂装孔16开设在第三钩挂部22的后壁上,各第四挂装孔17开设在第四钩挂部32的后壁上。这样能使龙骨本体1具有十分简单可靠的结构,从而能方便龙骨本体1的制造加工。通过做出各钩挂部,不仅能满足形成燕尾槽,还能方便挂装孔的开设,以及能方便与间距条形成稳定、可靠的组装,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龙骨结构的可靠性与适用性。
37.所述左竖板条2与右竖板条3为轻钢板条、钢板条或铝合金板条等金属板条。这样能保证左竖板条2与右竖板条3具有高的结构强度与耐用性,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龙骨结构的可靠性。
38.如图1、图3与图6所示,所述左竖板条2与右竖板条3采用冲压自铆组装在一起,所述左竖板条2与右竖板条3的结构相同。这有助于提高制造的便利性。
39.如图1、图2、图6至图8所示,所述第一钩挂部21包括第一前板条211、第一后板条212、第一左板条213、第一斜板条214,所述第一前板条211、第一后板条212、第一左板条213与第一斜板条214均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一前板条211与第一后板条212呈前后并排布置,并使第一前板条211与第一后板条212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后板条212的右侧边与左竖板条2的前侧边相接,所述第一左板条213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一前板条211的左侧边、第一后板条212的左侧边相接,所述第一斜板条214布置在第一前板条211与第一后板条212之间,并使第一斜板条214的一侧边与第一前板条211的右侧边相接,还使第一斜板条214的另一侧边向第一左板条213倾斜,所述第一斜板条214与第一后板条212之间预留有第一让位间隙215,所述第一斜板条214与第一左板条213之间预留有第二让位间隙216,所述第一斜板条214与第一前板条211之间预留有第一让位腔217,各第一挂装孔13开设在第一前板条211上,并使各第一挂装孔13都纵向贯穿第一前板条211;所述第二钩挂部31包括第二前板条311、第二后板条312、第一右板条313、第二斜板条314,所述第二前板条311、第二后板条312、第一右板条313与第二斜板条314均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二前板条311与第二后板条312呈前后并排布置,并使第二前板条311与第二后板条312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后板条312的左
侧边与右竖板条3的前侧边相接,所述第一右板条313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二前板条311的右侧边、第二后板条312的右侧边相接,所述第二斜板条314布置在第二前板条311与第二后板条312之间,并使第二斜板条314的一侧边与第二前板条311的左侧边相接,还使第二斜板条314的另一侧边向第一右板条313倾斜,所述第二斜板条314与第二后板条312之间预留有第三让位间隙315,所述第二斜板条314与第一右板条313之间预留有第四让位间隙316,所述第二斜板条314与第二前板条311之间预留有第二让位腔317,各第二挂装孔14开设在第二前板条311上,并使各第二挂装孔14都纵向贯穿第二前板条311;所述前燕尾槽12形成于第一斜板条214与第二斜板条314之间。该第一钩挂部21与第二钩挂部31的结构十分简单可靠,它们制造起来十分方便,且它们能起到十分好的限位作用,以及能更好地满足其它构件连接,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龙骨结构的可靠性与适用性。通过各让位间隙,可以方便、准确地定位间距条,且它们定位的效果十分好,能提高间距条安装定位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通过使各挂装孔均纵向贯穿开设,以及通过各让位腔的预留,这样能方便墙板上的挂扣结构进行挂装,且这样挂扣起来十分稳定可靠。这能进一步提高该龙骨结构的可靠性与适用性。
40.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第一前板条211与第一斜板条214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所述第二前板条311与第二斜板条314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通过使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这样不仅能方便卡扣,还能起到减少磨损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龙骨结构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
41.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第一挂装孔13的径向截面呈长方形,并使第一挂装孔13的径向截面的长度方向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一挂装孔13的左下孔壁上设置有第一引导斜面131,所述第一引导斜面131到第一挂装孔13的右孔壁的间距按由上往下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挂装孔14的径向截面呈长方形,并使第二挂装孔14的径向截面的长度方向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二挂装孔14的右下孔壁上设置有第二引导斜面141,所述第二引导斜面141到第二挂装孔14的左孔壁的间距按由上往下的方向逐渐减小。通过使第一挂装孔13与第二挂装孔14采用这样的结构,能方便挂扣,从而有助于提高使用的便利性。通过第一引导斜面131与第二引导斜面141的设置,能起到引导与限位的双重作用,这能便于形成稳定可靠的挂扣效果,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龙骨结构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其中第一引导斜面131能将挂扣在第一挂装孔13上的墙板相右引导,而第二引导斜面141能将挂扣在第二挂装孔14上的墙板向左引导,这样挂扣在第一挂装孔13上的墙板与挂扣在第二挂装孔14上的墙板能共同对隔音胶条起到挤压的作用,这样不仅能保证墙板安装定位十分稳定可靠,还能保证组装起来的墙体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
42.如图3、图4、图6至图8所示,所述第三钩挂部22包括第三前板条221、第三后板条222、第二左板条223、第三斜板条224,所述第三前板条221、第三后板条222、第二左板条223与第三斜板条224均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三前板条221与第三后板条222呈前后并排布置,并使第三前板条221与第三后板条222相互平行,所述第三前板条221的右侧边与左竖板条2的后侧边相接,所述第二左板条223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三前板条221的左侧边、第三后板条222的左侧边相接,所述第三斜板条224布置在第三前板条221、第三后板条222之间,并使第三斜板条224的一侧边与第三后板条222的右侧边相接,还使第三斜板条224的另一侧边向第二左板条223倾斜,所述第三斜板条224与第三前板条221之间预留有第五让位间隙225,所述第三斜板条224与第二左板条223之间预留有第六让位间隙226,所述第三斜板条224与
第三后板条222之间预留有第三让位腔227,各第三挂装孔16开设在第三后板条222上,并使各第三挂装孔16都纵向贯穿第三后板条222;所述第四钩挂部32包括第四前板条321、第四后板条322、第二右板条323、第四斜板条324,所述第四前板条321、第四后板条322、第二右板条323与第四斜板条324均呈竖向布置,所述第四前板条321与第四后板条322呈前后并排布置,并使第四前板条321与第四后板条322相互平行,所述第四前板条321的左侧边与右竖板条3的后侧边相接,所述第二右板条323的两个侧边分别与第四前板条321的右侧边、第四后板条322的右侧边相接,所述第四斜板条324布置在第四前板条321、第四后板条322之间,并使第四斜板条324的一侧边与第四后板条322的左侧边相接,还使第四斜板条324的另一侧边向第二右板条323倾斜,所述第四斜板条324与第四前板条321之间预留有第七让位间隙325,所述第四斜板条324与第二右板条323之间预留有第八让位间隙326,所述第四斜板条324与第四后板条322之间预留有第四让位腔327,各第四挂装孔17开设在第四后板条322上,并使各第四挂装孔17都纵向贯穿第四后板条322;所述后燕尾槽15形成于第三斜板条224、第四斜板条324之间。该第三钩挂部22与第四钩挂部32的结构十分简单可靠,它们制造起来十分方便,且它们能起到十分好的限位作用,以及能更好地满足其它构件连接,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龙骨结构的可靠性与适用性。通过各让位间隙,可以方便、准确地定位间距条,且它们定位的效果十分好,能提高间距条安装定位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通过使各挂装孔均纵向贯穿开设,以及通过各让位腔的预留,这样能方便墙板上的挂扣结构进行挂装,且这样挂扣起来十分稳定可靠。这能进一步提高该龙骨结构的可靠性与适用性。
43.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第三后板条222与第三斜板条224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所述第四后板条322与第四斜板条324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通过使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这样不仅能方便卡扣,还能起到减少磨损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龙骨结构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
44.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第三挂装孔16的径向截面呈长方形,并使第三挂装孔16的径向截面的长度方向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三挂装孔16的左下孔壁上设置有第三引导斜面161,所述第三引导斜面161到第三挂装孔16的右孔壁的间距按由上往下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四挂装孔17的径向截面呈长方形,并使第四挂装孔17的径向截面的长度方向呈竖向布置,所述第四挂装孔17的右下孔壁上设置有第四引导斜面171,所述第四引导斜面171到第四挂装孔17的左孔壁的间距按由上往下的方向逐渐减小。通过使第三挂装孔16与第四挂装孔17采用这样的结构,能方便挂扣,从而有助于提高使用的便利性。通过第三引导斜面161与第四引导斜面171的设置,能起到引导与限位的双重作用,这能便于形成稳定可靠的挂扣效果,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龙骨结构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其中第三引导斜面161能将挂扣在第三挂装孔16上的墙板相右引导,而第四引导斜面171能将挂扣在第四挂装孔17上的墙板向左引导,这样挂扣在第三挂装孔16上的墙板与挂扣在第四挂装孔17上的墙板能共同对隔音胶条起到挤压的作用,这样不仅能保证墙板安装定位十分稳定可靠,还能保证组装起来的墙体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