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用预应力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69449发布日期:2022-06-29 05:3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用预应力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化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用预应力梁。


背景技术:

2.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该体系是以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元,均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生产,完成后运输至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成为建筑整体,而预制应力梁是模块化建筑中的重要组成结构。
3.经检索相关技术专利:一种预制梁,该方案通过设置牛腿、固定钢筋和第一预制梁上开设的销栓孔,形成内部钢筋骨架的连接,增强了预制柱和第一预制梁连接节点的可靠性。
4.但是该方案在安装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该方案中预制梁需要安装在牛腿上时需要预先将销栓孔与固定钢筋对接才能完成固定,因此预制梁安装时的精度要求较高,现有一般在对预制梁安装过程大多采用吊车的方式安装,这样造成预制梁在安装过程中安装精度降低,容易出现误差,然而预制梁在对接过程中不能存在偏差,如果存在偏差就会导致预制梁与牛腿拼装不上的情况,影响预制梁拼装时的效率,增加了预制梁安装过程中的时间,同时对接过程中容易造成预制梁的下侧与固定钢筋之间出现撞击,造成预制梁出现破损的情况,影响了预制梁的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用预应力梁,能够解决预制梁在对接过程中不能存在偏差,如果存在偏差就会导致预制梁与牛腿拼装不上的情况,影响预制梁拼装时的效率,增加了预制梁安装过程中的时间,同时对接过程中容易造成预制梁的下侧与固定钢筋之间出现撞击,造成预制梁出现破损的情况,影响了预制梁的美观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用预应力梁,包括预制柱,所述预制柱相对的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呈镜像形式设置的牛腿,牛腿顶部设置有预制梁,牛腿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杆,预制梁的下侧表面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固定杆相吻合的固定槽;
7.预制柱面向预制梁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控制槽,控制槽延伸出预制柱的上侧表面,控制槽设置为漏斗状,预制梁面向预制柱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接触杆。
8.优选的,所述牛腿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9.优选的,所述预制柱上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与控制槽的上侧相吻合,同时密封件上设置有固定螺栓,预制柱上的控制槽内开设有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的螺孔。
10.优选的,所述预制柱上的控制槽内设置有挡板,预制柱内开设有内置收缩腔,挡板面向内置收缩腔内的一侧贯穿进内置收缩腔内并且与预制柱内壁滑动连接,挡板位于控制槽内的一侧设置为直角三角状。
11.优选的,所述挡板位于内置收缩腔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内置收缩腔内壁滑动连接的连接滑板,连接滑板面向挡板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活动套接在挡板上的复位拉簧。
12.优选的,所述复位拉簧远离连接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内置收缩腔内壁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绿色节能建筑用预应力梁,通过将接触杆延伸进控制槽内并且与控制槽的斜面接触,这样施工人员只需要控制预制梁下降就可以,这样接触杆沿着控制槽的斜面滑动至控制槽的竖槽内,同时预制梁的位置同步进行偏移,这样保障了固定杆与固定槽对接时的精度,同时也降低了施工人员在安装预制梁时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对预制梁的施工效率,同时也尽量避免了预制梁对接过程中碰撞出现损坏的问题。
15.(2)、该绿色节能建筑用预应力梁,通过缓冲垫对预制梁下落过程中形成缓冲效果,降低了预制梁下落对牛腿所产生的冲击力,保障了预制梁与牛腿的使用寿命。
16.(3)、该绿色节能建筑用预应力梁,通过挡板对接触杆形成快速固定效果,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预制梁出现松动的情况,进一步保障了预制梁施工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用预应力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梁背面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梁组装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柱局部侧视平面图。
22.附图标记:1预制柱、2牛腿、3预制梁、4接触杆、5控制槽、6固定杆、7缓冲垫、8密封件、9固定螺栓、10挡板、11内置收缩腔、12连接滑板、13复位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用预应力梁,包括预制柱1,预制柱1相对的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呈镜像形式设置的牛腿2,牛腿2顶部设置有预制梁3,牛腿2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杆6,同时预制梁3的下侧表面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固定杆6相吻合的固定槽,因此当预制梁3安装在牛腿2上时,固定杆6与预制梁3上的固定槽对接,通过这种方式从而完成将预制梁3固定安装在牛腿2上。
24.进一步地,预制柱1面向预制梁3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控制槽5,并且控制槽5延伸出预制柱1的上侧表面,控制槽5设置为漏斗状,预制梁3面向预制柱1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接触杆4,因此当预制梁3安装过中通过将接触杆4延伸进控制槽5内并且与控制槽5的斜面接触,这样施工人员只需要控制预制梁3下降就可以,这样接触杆4沿着控制槽5的斜面滑动至控制槽5的竖槽内,同时预制梁3的位置同步进行偏移,这样使得预制梁3上固定槽与固定杆6处于同一垂直位置,同时控制槽5的竖槽宽度与接触杆4的直径相同,这样控制槽5的竖槽对接触杆4形成限制效果,尽量避免了预制梁3出现水平位移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保障了固定杆6与固定槽对接时的精度,同时也降低了施工人员在安装预制梁3时的操作难
度,提高了对预制梁3的施工效率,同时也尽量避免了预制梁3对接过程中碰撞出现损坏的问题。
25.进一步地,牛腿2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7,缓冲垫7整体采用橡胶材质制成,这样缓冲垫7对预制梁3下落过程中形成缓冲效果,降低了预制梁3下落所产生的冲击力,保障了预制梁3的使用寿命。
26.进一步地,预制柱1上设置有密封件8,并且密封件8与控制槽5的上侧相吻合,同时密封件8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栓9,预制柱1上的控制槽5内开设有与固定螺栓9螺纹连接的螺孔,因此密封件8通过固定螺栓9安装在控制槽5内,通过密封件8使得预制柱1更加完整,提高了预制柱1的整体美观性,同时密封件8对接触杆4形成限制效果,这样防止了预制梁3出现向上分离的情况。
27.请参阅图4,进一步地,预制柱1上的控制槽5内设置有挡板10,预制柱1内开设有内置收缩腔11,挡板10面向内置收缩腔11内的一侧贯穿进内置收缩腔11内并且与预制柱1内壁滑动连接,挡板10位于控制槽5内的一侧设置为直角三角状,挡板10位于内置收缩腔11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内置收缩腔11内壁滑动连接的连接滑板12,连接滑板12面向挡板10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活动套接在挡板10上的复位拉簧13,并且复位拉簧13远离连接滑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内置收缩腔11内壁上,因此当接触杆4向下滑落过程中接触杆4与挡板10的斜面接触并且对挡板10形成挤压,从而使得挡板10向内置收缩腔11内的一侧位移,同时复位拉簧13受力进行拉伸,当接触杆4滑动至控制槽5的底部时,挡板10失去挤压从而在复位拉簧13的拉动下挡板10再次延伸进控制槽5内,这样挡板10对接触杆4形成快速固定效果,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预制梁3出现松动的情况,进一步保障了预制梁3施工时的稳定性。
28.工作原理:当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用预应力梁使用时,预制梁3安装过中通过将接触杆4延伸进控制槽5内并且与控制槽5的斜面接触,这样施工人员只需要控制预制梁3下降就可以,这样接触杆4沿着控制槽5的斜面滑动至控制槽5的竖槽内,同时预制梁3的位置同步进行偏移,这样使得预制梁3上固定槽与固定杆6处于同一垂直位置,预制梁3与接触杆4同步向下位移;
29.接触杆4向下位移过程中与挡板10的斜面接触并且对挡板10形成挤压,从而使得挡板10向内置收缩腔11内的一侧位移,同时复位拉簧13受力进行拉伸,当接触杆4滑动至控制槽5的底部时,挡板10失去挤压从而在复位拉簧13的拉动下挡板10再次延伸进控制槽5内,这样挡板10对接触杆4形成快速固定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