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加热和/或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25217发布日期:2023-07-20 08:31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建筑物的加热和/或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建筑物的加热和/或冷却装置
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加热和/或冷却装置。特别地,该装置包括薄膜,该薄膜能够扩散红外光,并且能够包括电子部件,以便通过楼宇自动化来管理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为了加热房间,尤其是住宅,通常在某些房间中设置加热器。同样,为了冷却房间,必须安装空调。
3.wo2013179341a1描述了一种加热薄膜,该加热薄膜包括平面加热元件,该平面加热元件具有一对端子、焊接到端子上的一对导线和两片热塑性聚酰胺薄膜,这些热塑性聚酰胺薄膜通过热焊接分别层压在平面加热元件的表面上,并将所述平面加热元件保持在密封状态。在该加热薄膜中,热塑性聚酰胺薄膜可以通过热焊接以密封的方式焊接到平面加热元件上。
4.这些解决方案的主要问题是实施复杂以及主要用途(即加热或冷却)的高消耗。
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加热/冷却和楼宇自动化管理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实施更快、性能更高且不产生碳排放,并且满足建筑标准的要求,尤其是瑞士的新rt2020或mopec标准。
6.本发明的装置的使用使得可以隐藏加热器和空调并将它们全部集中。这种谨慎的解决方案提供了高能量性能和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
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投资成本低、运营成本低、随时间可靠且安装简便快速的解决方案。
8.根据本发明,加热和/或冷却装置包括能够扩散红外光以扩散热的薄膜。薄膜包括平面加热元件,该平面加热元件包括电连接到设置在薄膜上的导电轨道的连接器,该薄膜能够连接到恒温器。薄膜接纳尤其是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沉积在薄膜上的导电油墨,薄膜能够扩射红外光,以便将热或冷扩散到设置在其附近的主体或物体上,而不会将热或冷扩散到空间中。此外,薄膜被布置成接纳传感器和/或无线电识别装置。
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电油墨通过丝网印刷沉积在薄膜上。
10.优选地,薄膜接纳树脂层,在凹穴中形成接纳油墨的沟槽,该树脂层覆盖有另一树脂层。
11.通常,凹穴通过co2或yag激光雕刻技术形成。优异的光束质量允许在片材上实现清晰而精确的标记。
1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油墨是基于碳纳米管、尤其是石墨烯的油墨。
13.薄膜可以在多个电压下供电,尤其是12v、24v、48v、110v或220v。薄膜也可以由太阳能供电。功率也是可变的。
14.薄膜由恒温器和智能手机调节。加热时薄膜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6℃至28℃,尤其是当热来自地面时。
15.由于有该装置,环境温度可降低十摄氏度。
16.在温度非常高的区域,薄膜包括将环境温度降低至多四十摄氏度的珀尔帖探头。
1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薄膜集成与财产安全相关的传感器和/或与人员安全相关的
传感器。
18.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薄膜包括允许监视和控制建筑物的部件,薄膜设置在该建筑物中。(ai,虚拟屏幕)。
19.在前述的所有实施方案中,薄膜的厚度从不超过0.36mm,连接器除外。
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反射器面板可以相对于薄膜叠置地设置在装置的上方、下方或后面,反射器面板的厚度高至0.6cm。
21.优选地,该装置为不可卷绕的矩形片材的形式。
22.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放置在覆盖物下、地面上、天花板上、墙壁上、镜子后面、可移动元件(诸如画)上,甚至在沥青层下。显然,对于这些用途中的每一种,都适于实施该装置。
23.本发明的特征将在参考示意图阅读通过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给出的几个实施方案的描述时更清楚地显现,其中:
[0024]-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pet加热/冷却片材的俯视图;
[0025]-图2示出了彼此电连接的图1的三个片材的俯视图;
[0026]-图3示出了布置在地面上的装置的剖视图;
[0027]-图4示出了布置在墙壁上的装置的剖视图;
[0028]-图5示出了布置在天花板上的装置的剖视图;
[0029]-图6示出了布置在画上的装置的剖视图;
[0030]-图7示出了装置的薄膜的剖视图,其中树脂中的凹穴包括导电油墨。
[0031]
如图1中所示,加热和/或冷却装置包括能够扩散红外光以扩散热的薄膜1。薄膜1包括平面加热元件,该平面加热元件包括电连接到设置在所述薄膜1上的导电轨道3的连接器2,该薄膜能够连接到恒温器4。薄膜1接纳通过丝网印刷沉积在薄膜上的导电油墨5。薄膜1能够扩射红外光,以便将热或冷扩散到设置在其附近的主体或物体上,而不会将热或冷扩散到空间中。薄膜1被布置成接纳传感器6a、6b和呈rfid标签形式的无线电识别装置7。
[0032]
在满足防火要求并构成薄膜1的第一层的柔性聚合物(诸如pet)薄膜上,通过激光蚀刻施加7微米的基于碳纳米管、石墨烯的油墨5。
[0033]
首先,在该薄膜1上沉积树脂8(见图7)。然后,该树脂被挖空以形成沟槽或凹穴9(见图7),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将油墨5沉积在其中。
[0034]
沟槽9(见图7)通过脉冲激光技术在非常小的厚度上蚀刻而形成。在集成油墨5之后沉积第二树脂层10(见图7),以使片材1密封,并避免使用第二薄膜来使组件完全防水。
[0035]
在该示例中,薄膜的厚度为360微米,但根据用途可能不同。
[0036]
每个薄膜1都包括连接器2,用于将第一薄膜1电连接到第二薄膜1,或用于将电子部件12集成到薄膜上。
[0037]
连接简单、牢固以便于安装,并防止出现任何故障。连接器也符合现行安全标准,并且不可互换,以避免不良或错误维修。在该示例中,连接使用2微米的银纳米管制成的导电油墨进行。
[0038]
如果在该示例中构成薄膜1的支撑材料是pet片材,则也可以考虑其他聚合物片材,以及包括反射金属化沉积物的片材,以便产生定向的加热/冷却。
[0039]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三个薄膜1通过并联安装电连接。加热/冷却片材的尺寸为0.5m
×
0.5m。在未示出的其他示例中,片材的尺寸可以为0.5m
×
1m,甚至其他尺寸,根据应
用而定。
[0040]
连接以简单且牢固的方式提供,并且易于安装,或在其上设置其加热片。连接被布置成确保对于不同环境中的应用,尤其是浴室中的应用的电气安全。
[0041]
为了确保可追溯性和真实性,每块片材都包括rfid标签7。该rfid标签7在薄膜的制造过程中直接打印或粘贴到内部。它不是添加到薄膜中并允许被去除的附加元件。
[0042]
如图3中所示,加热和/或冷却装置布置在建筑物的地面上。在该实施例中,构成稳定平台的板14接纳铸造在平台上的罩壳15,然后是覆盖板的热/冷反射器面板13,反射器面板13设置在板上。反射器13是主要由铝制成的小厚度薄膜,其允许辐射在期望方向上定向。根据期望用途,它由单层或多层构成。具有不同功能(绝缘、隔音等)的不同层可以与该反射器相关联。它可以与加热膜分离或连成一体。在该示例中,反射器面板的厚度高至0.5cm。该装置还包括布置在反射器面板13上的电红外加热/冷却薄膜1,用于将红外线扩散到待加热/冷却的空间中。蒸汽屏障16在板的整个表面上布置在薄膜1上,该蒸汽屏障在板的整个周边上高出至少1cm,该蒸汽屏障确保完全密封。
[0043]
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特别是当铺设瓷砖类型的覆盖物时,在没有铺设瓷砖17之前,将包括砂混合物的层18浇铸到该蒸汽屏障上,在瓷砖17上在该瓷砖和该蒸汽屏障之间涂覆有瓷砖粘合剂19。
[0044]
在用于加热的应用情况下,对于80w/m2的加热输出,加热薄膜消耗的电流为0.36a。根据待加热的房间,80w/m2的加热薄膜足以用于新住宅或隔离良好的住宅中的地面下加热。设置140w/m2的薄膜的目的是通过地面加热隔离良好的房间。220w/m2的加热薄膜可满足低隔热空间的要求。
[0045]
基于与上述段落相同的原理,油墨的功能将是产生热或冷。因此,由于恒温器,可以调节房间的温度,以便管理房间中的热或冷。
[0046]
由于本发明的相同薄膜,因此可以在16℃至28℃的温度范围内管理热和/或冷。关于冷却管理,在没有附加元件的情况下,可以将房间的环境温度冷却10℃。
[0047]
对于大于10℃的较大温差,薄膜上的珀尔帖探头将使房间的环境温度冷却40℃。
[0048]
如图4中所示,加热和/或冷却装置布置在建筑物的墙壁上。在该实施例中,构成稳定平台的墙壁20接纳覆盖墙壁20的加热/冷却反射器面板13,反射器面板13设置在墙壁上。反射器是主要由铝制成的小厚度薄膜,其允许辐射在期望方向上定向。该装置还包括布置在反射器面板上的加热/冷却薄膜1,用于将红外线扩散到待加热/冷却的空间中。ba13型石膏板覆盖物布置在整个墙壁表面上的薄膜上。
[0049]
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加热和/或冷却装置布置在住宅的天花板上。在该实施例中,构成稳定平台的板14从构成天花板的板14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接纳玻璃棉型绝缘体22,然后是加热/冷却薄膜1,然后是蒸汽屏障,然后是ba13型石膏板覆盖物21。
[0050]
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加热和/或冷却装置布置在装饰画上。在这种情况下,装置1布置在染色织物23和构成基础的支撑件24之间。
[0051]
为了确保货物和人员的安全,而不使装置或设备的制造复杂化,本发明的装置使用可打印传感器,从而允许它们最大限度地小型化。
[0052]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情况,片材将制造成带有直接集成的传感器。然而,也考虑部署用于将在第二阶段安装的传感器的等待时间,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与油墨的连接可以通
过树脂进行。
[0053]
例如,为了定位和识别事件发生位置,薄膜支架中包含gps微芯片。因此,烟雾探测器的触发将触发薄膜的地理定位。
[0054]
该装置包括设置在薄膜上的接口,以允许lifi通信,即基于光的通信,从而不使用传统的信息传输模式,即作为wifi且生成静电波的信息传输模式。因此,信息传输可以在建筑物内以比wifi快100倍的速度进行。
[0055]
允许管理建筑物的楼宇自动化的部件也布置在薄膜中。因此,考虑集成传感器和电子部件以通过语音控制设备,以及用于管理门窗控制的部件和传感器,
……
[0056]
尤其是借助允许对住宅中的人员进行医疗援助和监测的传感器,提供了与人员安全相关的功能。
[0057]
由于装置的薄膜上布置了不同的电子部件和传感器,还可以通过全息图控制参加指定运动课程的人员的心率。
[0058]
连接到控制单元的该装置还可以跟踪(例如酒店中)每个房间的能耗。
[0059]
使用该装置的许多优点之一在于投资和运营成本低,特别是它不需要维护。即使在翻新的情况下,这种装置的安装也能快速实现。
[0060]
另一个优点是,该装置提供温和、均匀的加热或冷却,同时保持安静,并允许快速达到所需温度,例如,从18℃到25℃不到15分钟。
[0061]
由于本发明,用户将获得更好的舒适性并保护环境,同时受益于高效率和节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