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组合式活动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12534发布日期:2022-03-26 12:1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组合式活动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活动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组合式活动房。


背景技术:

2.装配组合式活动房主要是安装于户外用于临时居住或办公的设备,通常安装时需在地面挖掘基坑,再把装配组合式活动房的基座埋入基坑中,最后在将装配组合式活动房的墙板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即可进行居住或办公,但传统的装配组合式活动房通常是通过外部固定板配合大直径固定钉与基座相焊接,从而能够达到固定的作用,但固定钉是裸露在地表的,以至于人员在装配组合式活动房周边活动时容易出现脚部踢到固定钉裸露部位,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组合式活动房。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装配组合式活动房,其结构包括房体、门板、窗户,所述窗户固定于房体的左侧位置,所述房体的前端与门板铰链连接;所述房体包括顶板、墙板、底板、基座,所述顶板固定于墙板的顶部位置,所述墙板的底部与底板相焊接,所述底板安装于基座的上端位置。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底板包括固定钉、边固条、板面,所述固定钉贯穿于板面的内部位置,所述边固条与板面的上端焊接连接,所述固定钉设有四个,且两个为一组均匀的在板面上呈对称分布。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钉包括上置杆、变形片、挤压块、升降杆,所述变形片安装于上置杆的底部位置,所述挤压块与升降杆的底部相焊接,所述升降杆与上置杆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变形片设有八个,且均匀的在上置杆的下端呈圆形分布。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升降杆包括杆体、下置杆、卡槽,所述杆体焊接于下置杆的上端位置,所述卡槽嵌入于杆体的内部靠上端位置,所述卡槽呈六边形凹面结构。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上置杆包括弹性条、外框、外滑块,所述弹性条缠绕于外滑块的外部位置,所述外滑块与外框的内部活动卡合,所述外滑块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外框的左右两端呈对称分布。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板面包括内接孔、卡固槽、板块,所述卡固槽与内接孔为一体化结构,且卡固槽位于内接孔的内部位置,所述内接孔嵌入于板块的内部位置,所述卡固槽呈弧形凹面结构。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杆体包括助推条、外扩板、滑动槽、衔固杆,所述助推条安装于外扩板的内侧与衔固杆的内壁之间,所述外扩板与衔固杆的内壁活动卡合,所述滑动槽与衔固杆为一体化结构,且滑动槽位于衔固杆的内壁位置,所述外扩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衔固杆的左右两端呈对称分布。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基座包括加固杆、受力板、打底框,所述加固杆固
定于受力板的底部与打底框的内壁底部之间,所述受力板焊接于打底框的上端位置,所述加固杆采用加强钢筋材质。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受力板包括内环、连接板、固定孔,所述内环安装于固定孔的内部位置,所述固定孔嵌入于连接板的内部位置,所述内环设有四个,且两个为一组均匀的在连接板上呈对称分布。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内环包括抓力块、内凹槽、下固块、结合环,所述抓力块固定于内凹槽的内壁位置,所述下固块焊接于内凹槽底部位置,所述结合环与抓力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抓力块采用密度较大的丁腈材质。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通过将底板安装于基座的上端位置,从而使底板上的固定钉能够穿过板面的内部,再插入基座的内部,通过大号“l”型螺丝刀卡入挤压块上的卡槽进行转动,能够使升降杆沿着上置杆向上滑动上升,从而使升降杆能够带动挤压块对变形片产生的上推力,故而使变形片能够向外进行变形外扩,故而使变形片能够卡在基座的内壁底部位置,从而使上置杆无法被向上拔出,再通过升降杆向上转动到极致,能够使助推条对外扩板产生的推力,从而使外扩板能够沿着外扩板向外滑动伸出,故而使外扩板能够对外滑块产生的推力,从而使外滑块能够向外滑出伸入卡固槽的内部位置,故而使上置杆完全卡在内接孔的内部位置,最后在通过将升降杆与上置杆之间的上端进行焊接加固,以及上置杆与板面之间进行焊接加固,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传统的活动房外露的固定钉会误伤周边活动人员脚部的情况。
16.2、通过橡胶材质的抓力块能够在结合环的配合下增强对变形片外表面的抓力,从而使固定钉不易下坠松动,再通过伸出连接板底部的下固块,能够使外扩的八个变形片分别卡入两个下固块之间进行固定,从而使固定钉在变形片外扩后不会进行转动,以至于后续的焊接能够稳定进行,有效的避免了固定钉在将基座与边固条进行固定前,固定钉会因自身重量下坠,从而使外滑块伸出后无法进入卡固槽的内部,导致操作完成后固定钉自身出现松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一种装配组合式活动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房体爆炸图。
19.图3为本发明底板立体透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固定钉立体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固定钉仰视透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固定钉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挤压块向上挤压变形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升降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上置杆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发明板面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本发明杆体爆炸图
28.图12为本发明基座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3为本发明受力板爆炸图
30.图14为本发明内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5为本发明内环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房体-1、门板-2、窗户-3、顶板-11、墙板-12、底板-13、基座-14、固定钉-a1、边固条-a2、板面-a3、上置杆-a11、变形片-a12、挤压块-a13、升降杆-a14、杆体-b 1、下置杆-b2、卡槽-b3、弹性条-c1、外框-c2、外滑块-c3、内接孔-d1、卡固槽-d2、板块-d3、助推条-e 1、外扩板-e2、滑动槽-e3、衔固杆-e4、加固杆-f1、受力板-f2、打底框-f3、内环-f21、连接板-f22、固定孔-f23、抓力块-g1、内凹槽-g2、下固块-g3、结合环-g4。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实施例1
35.参照图1至图11所示:
36.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组合式活动房,其结构包括房体1、门板2、窗户3,所述窗户3固定于房体1的左侧位置,所述房体1的前端与门板2铰链连接;所述房体1包括顶板11、墙板12、底板13、基座14,所述顶板11固定于墙板12的顶部位置,所述墙板12的底部与底板13相焊接,所述底板13安装于基座14的上端位置。
37.其中,所述底板13包括固定钉a1、边固条a2、板面a3,所述固定钉a1贯穿于板面a3的内部位置,所述边固条a2与板面a3的上端焊接连接,所述固定钉a1设有四个,且两个为一组均匀的在板面a3上呈对称分布,通过固定钉a1能够贯穿板面a3再插入基座14的内部。
38.其中,所述固定钉a1包括上置杆a11、变形片a12、挤压块a13、升降杆a14,所述变形片a12安装于上置杆a11的底部位置,所述挤压块a13与升降杆a14的底部相焊接,所述升降杆a14与上置杆a11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变形片a12设有八个,且均匀的在上置杆a11的下端呈圆形分布,通过升降杆a14带动挤压块a13进行旋转上升,能够使挤压块a13对变形片a12的底部产生上推力,从而使变形片a12能够从中部向外侧变形凸出。
39.其中,所述升降杆a14包括杆体b 1、下置杆b2、卡槽b3,所述杆体b 1焊接于下置杆b2的上端位置,所述卡槽b3嵌入于杆体b 1的内部靠上端位置,所述卡槽b3呈六边形凹面结构,通过大号的“l”型螺丝刀的六边形头部,能够卡在卡槽b3的内部,从而能够通过旋转带动杆体b 1进行升降转动。
40.其中,所述上置杆a11包括弹性条c 1、外框c2、外滑块c3,所述弹性条c 1缠绕于外滑块c3的外部位置,所述外滑块c3与外框c2的内部活动卡合,所述外滑块c3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外框c2的左右两端呈对称分布,通过物体对外滑块c3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外滑块c3沿着外框c2向外滑动伸出。
41.其中,所述板面a3包括内接孔d1、卡固槽d2、板块d3,所述卡固槽d2与内接孔d1为一体化结构,且卡固槽d2位于内接孔d1的内部位置,所述内接孔d1嵌入于板块d3的内部位置,所述卡固槽d2呈弧形凹面结构,通过内接孔d1能够使机构卡入其内部。
42.其中,所述杆体b 1包括助推条e 1、外扩板e2、滑动槽e3、衔固杆e4,所述助推条e 1安装于外扩板e2的内侧与衔固杆e4的内壁之间,所述外扩板e2与衔固杆e4的内壁活动卡合,所述滑动槽e3与衔固杆e4为一体化结构,且滑动槽e3位于衔固杆e4的内壁位置,所述外扩板e2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衔固杆e4的左右两端呈对称分布,通过助推条e 1对外扩板e2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外扩板e2沿着衔固杆e4向外滑动伸出。
43.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44.本发明中,通过将安装门板2的区域地面挖出基坑,再将门板2上的基座14先埋入基坑内部,再将底板13安装于基座14的上端位置,从而使底板13上的固定钉a1能够穿过板面a3的内部,再插入基座14的内部,通过大号“l”型螺丝刀卡入挤压块a13上的卡槽b3进行转动,能够使升降杆a14沿着上置杆a11向上滑动上升,从而使升降杆a14能够带动挤压块a13对变形片a12产生的上推力,故而使变形片a12能够向外进行变形外扩,故而使变形片a12能够卡在基座14的内壁底部位置,从而使上置杆a11无法被向上拔出,再通过升降杆a14向上转动到极致,能够使助推条e 1对外扩板e2产生的推力,从而使外扩板e2能够沿着外扩板e2向外滑动伸出,故而使外扩板e2能够对外滑块c3产生的推力,从而使外滑块c3能够向外滑出伸入卡固槽d2的内部位置,故而使上置杆a11完全卡在内接孔d1的内部位置,最后在通过将升降杆a14与上置杆a11之间的上端进行焊接加固,以及上置杆a11与板面a3之间进行焊接加固,能够使板面a3在固定钉a1的配合下固定在基座14的上端,再将墙板12固定在底板13的上端,最后在将顶板11焊接在墙板12的顶部,即可对本发明进行使用,本发明固定钉a1位于墙板12的内部,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传统的活动房外露的固定钉会误伤周边活动人员脚部的情况。
45.实施例2
46.参照图12-图15所示:
47.其中,所述基座14包括加固杆f1、受力板f2、打底框f3,所述加固杆f1固定于受力板f2的底部与打底框f3的内壁底部之间,所述受力板f2焊接于打底框f3的上端位置,所述加固杆f1采用加强钢筋材质,通过加固杆f1能够增强受力板f2的承重力。
48.其中,所述受力板f2包括内环f21、连接板f22、固定孔f23,所述内环f21安装于固定孔f23的内部位置,所述固定孔f23嵌入于连接板f22的内部位置,所述内环f21设有四个,且两个为一组均匀的在连接板f22上呈对称分布,通过内环f21能够对机构配合进行固定。
49.其中,所述内环f21包括抓力块g1、内凹槽g2、下固块g3、结合环g4,所述抓力块g1固定于内凹槽g2的内壁位置,所述下固块g3焊接于内凹槽g2底部位置,所述结合环g4与抓力块g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抓力块g1采用密度较大的丁腈材质,通过抓力块g1能够增强对物体表面的接触面积。
50.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51.本发明中,由于固定钉a1在将基座14与边固条a2进行固定前,固定钉a1会因自身重量下坠,从而使外滑块c3伸出后无法进入卡固槽d2的内部,导致操作完成后固定钉a1自身出现松动的情况,以至于最后操作完成后在对固定钉a1上端与板面a3之间进行焊接后,板面a3的底部不能够完全与基座14的上表面相贴合,会出现松动的情况,通过加固杆f1能够对受力板f2进行支撑,从而使受力板f2能够增强自身的承重力,当固定钉a1伸入内环f21的内部,通过橡胶材质的抓力块g1能够在结合环g4的配合下增强对变形片a12外表面的抓
力,从而使固定钉a1不易下坠松动,再通过伸出连接板f22底部的下固块g3,能够使外扩的八个变形片a12分别卡入两个下固块g3之间进行固定,从而使固定钉a1在变形片a12外扩后不会进行转动,以至于后续的焊接能够稳定进行,有效的避免了固定钉a1在将基座14与边固条a2进行固定前,固定钉a1会因自身重量下坠,从而使外滑块c3伸出后无法进入卡固槽d2的内部,导致操作完成后固定钉a1自身出现松动的情况。
52.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