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及排气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60978发布日期:2023-11-23 09:0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机及排气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洗碗机,具体指一种清洗机及排气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前开门式洗碗机在家庭中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

2、为了防止轻微溢水导致的故障报警,该类洗碗机的底盘盖上通常会设置具有一定容量的溢水存储结构(约几百毫升)。开关门体、取放餐具、蒸汽冷凝等形成的水滴会沿着机身滑落、收集于底盘盖上,形成一定量后在储水凹槽汇聚。这部分存水会使得底座内部环境较为潮湿,底部加热盘、电机等元器件的温度变化也会导致水蒸气在各类元器件上附着、冷凝成水,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线束、插接件等电器元件)。现有产品的底盘盖内部存水仅通过自然蒸发的方式排出,速度较慢。

3、为防止异味,现有嵌入式洗碗机通常采用ptc热风烘干系统对腔体内部进行循环进风排气。清洗结束后,在不打开门体的情况下,每隔2~3小时的循环热风能很好地去除异味,保持干燥,这部分热风湿度较低,会经原有风道系统排出,存在一定的能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将高湿度热风直接排出降低底盘蓄水量、将低湿度热风的热量回收用于干燥底盘从而消除底盘区域潮湿问题、提高能量利于率的清洗机。

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上述清洗机的排气方法。

3、本发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4、一种清洗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中空形成洗涤腔,所述箱体侧部设置有用于将外界空气加热并吹入洗涤腔中的热风组件,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底盘,该底盘与所述箱体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元器件的安装空间,还包括排气座、挡板、第一排气尾管及第二排气尾管,所述箱体侧部开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座设于箱体外侧,所述排气座中设置有自上而下延伸的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的上部与排气口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下端设置有相对独立的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所述挡板能转动地设于排气通道的下部中且用于使排气通道与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中的一个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尾管连接于第一排气口处、用于将气体向外排出,所述第二排气尾管连接于第二排气口处、用于将气体向底盘处输送。

5、优选地,所述箱体前侧设置有敞口,该敞口处设置有能将其打开或关闭的门体,所述门体的底部边缘转动连接于敞口的底部边缘处,所述排气口开设于门体上,所述排气座设于门体中,所述第一排气尾管、第二排气尾管的上端连接于门体中、下端位于门体之下。

6、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尾管包括纵向延伸的管体,该管体内部中空形成排湿通道,所述管体的下端向一侧横向弯折形成用于储存冷凝水的储水槽,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开有位于储水槽之上且与排湿通道及储水槽相连通的排湿口。在管体的下端设置了储水槽,带有湿气的高温气体在向下输送过程中,形成的冷凝水储存在储水槽中,其他蒸汽经排湿口排出,而暂时储存在储水槽中的积水,在蒸汽的高温作用下不断蒸发烘干,不需要进行积液排出,不仅解决了冷凝水在出口滴落的问题,使用也非常方便。

7、优选地,所述储水槽的横截面呈u形结构,该u形结构的第一竖向部分上端与排湿通道的下端相衔接,该u形结构的第二竖向部分上端封闭形成盲端,所述排湿口靠近第二竖向部分的上端布置。采用这样的结构,储水槽与管体一体成型、位置结构布置合理,便于使蒸汽在进入储水槽中后形成回流对冲,一方面便于形成冷凝水,另一方面,便于利用蒸汽热量而使储水槽中的冷凝水再次加热烘干。

8、优选地,所述第二竖向部分的上端的内端面自外边缘向内边缘处逐渐向下倾斜形成导流斜面。该结构有利于将进入储水槽的蒸汽进行引导,使蒸汽朝向储水槽底部冲击,以提高对蓄水的烘干效果。

9、优选地,所述u形结构第一竖向部分的内侧壁自下而上逐渐向第二竖向部分上端延伸形成第一导流侧壁,相应的,所述管体侧部设置有间隔布置在第一导流侧壁之上且与第一导流侧壁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二导流侧壁,所述第一导流侧壁、第二导流侧壁之间共同围合成导流通道,该导流通道的端口构成所述的排湿口。上述结构形成了沿气流方向逐渐抬高的导流通道,以使过程中形成的冷凝水回流,避免冷凝水在排湿口处滴落。

10、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导流侧壁的上表面设置沿流体流动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筋。所述第二导流侧壁的下表面设置沿流体流动方向延伸的第二导流筋。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对冷凝水的形成及导流效果。

11、在本发明中,所述排气通道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衔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在纵向上倾斜延伸,所述排气口位于第一段的上端处,所述第二段倾斜连接于第一段之下且倾斜方向与第一段相反,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的衔接处设置有用于将风自洗涤腔抽出的风扇,所述第三段连接于第二段之下且内径逐渐沿气流方向逐渐扩大形成分流区域,所述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位于该分流区域的底部,所述挡板能转动地设于分流区域中且与分流区域的内壁配合分流。上述结构便于实现气体分流。

12、优选地,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臂、第二挡臂,所述第一挡臂的下端与第二挡臂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挡臂的上端与第二挡臂的上端逐渐分离从而使二者形成v形结构,该v形结构的尖端处转动连接于分流区域的底部、第一排气口与第二排气口之间;

13、在所述挡板转动至第一挡臂位于分流区域的左侧壁之下、第二挡臂与分流区域的左侧壁相接状态下,所述排风通道与第二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被第一挡臂封闭;在所述挡板转动至第二挡臂位于分流区域的右侧壁之下、第一挡臂与分流区域的右侧壁相接状态下,所述排风通道与第一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被第二挡臂封闭。采用上述结构,在实现流道分隔的同时,还能对相应的排气口进行封闭,以提高气体分流效果。

14、为了便于操作,所述v形结构的尖端处通过转轴连接于门体上,所述门体中还设置有能驱动转动正转、反转的电机。

15、优选地,所述底盘的中部开有第一蓄水槽,该第一蓄水槽中安装有水位监测及报警装置,所述底盘的内底壁的局部形成有自边缘向第一蓄水槽逐渐向下倾斜的导流面,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与第一蓄水槽相连通的第二蓄水槽,所述第二排气尾管的下端口对应第一蓄水槽布置,所述底盘侧壁的前侧开有对应第二蓄水槽的排风口。上述结构便于使排往底盘的高温低湿度空气首先对第一蓄水槽进行干燥,再经第一蓄水槽流经第二蓄水槽对积水进行烘干处理,最后空气经排风口排走,以保持底盘内空间干燥。

16、一种排气方法,采用上述清洗机,包括以下步骤:

17、(1)在清洗机清洗完毕后,洗涤腔中存在高湿度空气,将挡板转动至第二挡臂位于分流区域的右侧壁之下、第一挡臂与分流区域的右侧壁相接,此时,所述排风通道与第一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被第二挡臂封闭;

18、所述热风组件将加热后的空气吹入洗涤腔中,风扇运行,将洗涤腔中的高湿度空气吸出并经第一排气口、第一排气尾管排出;

19、高湿度空气在经第一排气尾管向下输送的过程中,形成的冷凝水储存在蓄水槽中,其他蒸汽经排气口排出,而暂时储存在蓄水槽中的积水,在蒸汽的高温作用下不断蒸发烘干,蓄水槽不需要进行积液排出;

20、(2)在餐具储藏状态下,洗涤腔中为低湿度空气,将挡板转动至第一挡臂位于分流区域的左侧壁之下、第二挡臂与分流区域的左侧壁相接,此时,所述排风通道与第二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被第一挡臂封闭;

21、所述热风组件间歇性将加热后的空气吹入洗涤腔中,风扇运行,将洗涤腔中的低湿度高温空气吸出并经第二排气口、第二排气尾管排出,输往底盘处,低湿度高温空气对底盘中的积水进行干燥烘干,保持底盘及安装空间干燥。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刚清洗完毕、洗涤腔中含有高湿度气体时,挡板将第一排气口打开、第二排气口关闭,将高湿气体自第一排气口排出而不输往底盘处,可降低底盘蓄水量;在存放餐具阶段,用于对洗涤腔进行烘干的热风湿度低,挡板将第一排气口关闭、第二排气口打开,湿度低的热风输往底盘对底盘处进行烘干,不仅能将低湿度热风的热量回收利用,提高了能量利于率,而且消除了底盘区域潮湿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