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拆除防震荡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36036发布日期:2022-08-13 12:4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建筑拆除防震荡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拆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建筑拆除防震荡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旧建筑拆除工程也日益增多,或者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部分工程功能设计的变更,需对已经施工完毕的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局部进行拆除和改建,因拆除位置仅为整体混凝土结构的局部,设计要求在拆除过程中不得对整体结构产生影响,才能确保相邻结构的安全使用功能。
3.在拆除过程中,拆除设备会对建筑产生冲击,建筑受到冲击后发生振动,有时在拆除设备上会安装有检测冲击力或压力的仪器,检测建筑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对拆除设备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但在长时间的拆除作业过程中,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结构还是容易发生松动,并容易出现晃动甚至震荡,从而会使建筑的结构变得不稳固,使墙壁或墙角存在发生倒塌的可能,安全性大大降低,且拆除设备在运行的同时会产生震动,并将震动传递到建筑的结构上,从而容易加剧建筑的震荡,具备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少建筑在拆除过程中出现震荡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拆除防震荡处理工艺。
5.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建筑拆除防震荡处理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建筑拆除防震荡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建筑周侧的地基挖设预埋坑;步骤2:移动缓冲座、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使抵接件与卸力组件抵在建筑的墙壁或墙角上,并使预埋组件位于预埋坑内;步骤3:用布将缓冲座与地面分隔开,向预埋坑内浇筑混凝土;步骤4:在千斤顶上连接压力检测仪器;步骤5:对建筑进行拆除,驱动千斤顶,并记录检测仪器的检测数据,根据检测数据调整千斤顶的输出功率;步骤6:将预埋组件与缓冲座相分离,拆除缓冲座、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对预埋组件进行拆除,并追加浇筑混凝土。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建筑进行拆除之前,固定好缓冲座、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位置,并通过抵接件与卸力组件对建筑的墙壁或墙角进行初步的支撑,对建筑进行拆除时,在缓冲座、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支撑下,可减少建筑出现震荡与晃动的情况,根据现场的检测数据来调整千斤顶的输出功率,可进一步加强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对建筑的支撑作用,从而减少建筑在拆除过程中出现震荡的情况。
7.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建筑拆除防震荡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建筑拆除防震荡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抵接件,所
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抵接件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安装有卸力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背离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远离抵接件的一端设置有千斤顶,所述缓冲座上可拆卸式安装有预埋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建筑进行拆除时,可通过预埋组件将缓冲座固定在建筑周侧的地基上,并将抵接件与卸力组件抵接在建筑的墙壁上,从而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位置进行固定,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可通过抵接件与卸力组件对建筑的墙壁或墙角进行支撑,同时卸力组件还可以对建筑的振动进行卸力缓冲,从而降低建筑的震动频率,在振动的过程中,可采用检测仪器连接到千斤顶上,根据检测到的数据来调节千斤顶的输出功率,加强对墙壁或墙角的支撑效果,尽可能抵消建筑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减少建筑在拆除过程中出现震荡的情况。
9.可选的,所述卸力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二支撑杆端部的卸力座,所述卸力座的侧壁滑移连接有卸力挡板,所述卸力挡板的侧壁设置有弹性插件,所述卸力座的侧壁设置有弹性接件,所述弹性插件与弹性接件相插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建筑进行拆除时,将卸力挡板抵在建筑的墙壁或墙角上,在拆除建筑的过程中,建筑受到冲击后,冲击力传递到卸力挡板上,卸力挡板向卸力座移动,移动过程中,弹性插件与弹性接件相互接触,使冲击力降低,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抵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筒,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支撑筒滑移连接,所述支撑筒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令第二支撑杆进行移动的调节驱动件,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防回落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不同高度的建筑墙壁或墙角进行拆除时,可使支撑筒转动,并使调节驱动件驱动第二支撑杆进行滑移,从而可调节卸力挡板的支撑位置,防回落组件可减少调节组件发生故障后第二支撑杆掉落的情况,提高安全性。
13.可选的,所述防回落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杆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卸力挡板的一侧与第二支撑杆相抵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安装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与限位板相连接,所述支撑筒的侧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背离卸力挡板的一侧与限位板相抵接,所述支撑筒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令限位块移动的限位驱动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第二支撑杆向远离第一支撑杆的方向进行滑移的过程中,限位板靠近卸力挡板的一侧与限位块发生碰撞,可使限位板进行转动,从而使限位板顺利经过限位块,当第二支撑杆移动到所需到达的位置时,可停止驱动调节驱动件,并使限位板背离卸力挡板的一侧抵接在限位块上,限位块可阻碍限位板向靠近第一支撑杆的方向回落,从而可提高安全性,减少工作人员被下落的第二支撑杆、卸力座以及卸力挡板砸伤的情况。
15.可选的,所述支撑筒的侧壁设置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端部设置有调高驱动件,所述调高驱动件的输出端安装有用于与地面相抵接的滑动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令支撑筒进行转动时,驱动调高驱动件,使滑动件进行滑动,改变滑动件的位置,使支撑筒进行转动,使支撑筒以及第二支撑杆的角度发生变化,配合调节驱动件,可使第二支撑杆根据不同高度的建筑墙壁与墙角进行支撑点的位置调节,同时滑动件与调高驱动件可对支撑筒进行支撑。
17.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缓冲座呈滑移连接,所述缓冲座远离抵接件的一端设置有防震挡板,所述千斤顶安装在防震板的侧壁,所述千斤顶的输出端与第一支撑杆远离抵接件的一端相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拆除过程中,第一支撑杆受到冲击后,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可在缓冲座上滑移,千斤顶对第一支撑杆提供支撑,阻碍第一支撑杆滑移,将检测仪器连接到千斤顶上后,可对受到的冲击力进行检测,可驱动千斤顶,通过第一支撑杆与抵接件对建筑施加同等的推力,从而对冲击力进行抵消,从而使建筑的根部不易动摇,减少建筑出现震荡的情况。
19.可选的,所述预埋组件包括预埋桩,所述预埋桩设置在缓冲座背离第一支撑杆的一侧,所述预埋桩的端部螺纹连接有内接筒,所述内接筒与缓冲座相穿插,所述缓冲座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螺纹锁紧件,所述螺纹锁紧件与内接筒螺纹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完成建筑的拆除后,可拆下螺纹锁紧件,即可使缓冲座与预埋桩相分离,此时对内接筒旋转拧出即可使地面平整,将预埋桩留在地基处,使缓冲座、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可重复使用。
21.可选的,所述预埋桩的侧壁插接有预埋插块,所述预埋插块与预埋桩滑移连接,所述预埋桩的端部设置有推移螺纹件,所述预埋桩内滑移连接有抵接杆,所述抵接杆的侧壁与预埋插块的端部相抵接,所述推移螺纹件的端部与抵接杆的端部相抵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预埋桩进行预埋时,可转动推移螺纹件,使推移螺纹件与抵接杆的端部相抵接,并推动抵接杆,使抵接杆推动预埋插块,使预埋插块穿出预埋桩的外侧壁,并形成倒钩,可增加预埋桩的抓地力,使缓冲座稳固地固定在地面上。
23.可选的,所述缓冲座上设置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远离缓冲座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相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杆受到冲击时,阻尼件可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使第一支撑杆对建筑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从而减少建筑在拆除过程中出现震荡的情况。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对建筑进行拆除之前,固定好缓冲座、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位置,并通过抵接件与卸力组件对建筑的墙壁或墙角进行初步的支撑,对建筑进行拆除时,在缓冲座、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支撑下,可减少建筑出现震荡与晃动的情况,根据现场的检测数据来调整千斤顶的输出功率,可进一步加强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对建筑的支撑作用,从而减少建筑在拆除过程中出现震荡的情况;2.需要对建筑进行拆除时,可通过预埋组件将缓冲座固定在建筑周侧的地基上,并将抵接件与卸力组件抵接在建筑的墙壁上,从而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位置进行固定,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可通过抵接件与卸力组件对建筑的墙壁或墙角进行支撑,同时卸力组件还可以对建筑的振动进行卸力缓冲,从而降低建筑的震动频率,在振动的过程中,可采用检测仪器连接到千斤顶上,根据检测到的数据来调节千斤顶的输出功率,加强对墙壁或墙角的支撑效果,尽可能抵消建筑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减少建筑在拆除过程中出现震荡的情况;3.需要对建筑进行拆除时,将卸力挡板抵在建筑的墙壁或墙角上,在拆除建筑的过程中,建筑受到冲击后,冲击力传递到卸力挡板上,卸力挡板向卸力座移动,移动过程中,
弹性插件与弹性接件相互接触,使冲击力降低,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4.需要令支撑筒进行转动时,驱动调高驱动件,使滑动件进行滑动,改变滑动件的位置,使支撑筒进行转动,使支撑筒以及第二支撑杆的角度发生变化,配合调节驱动件,可使第二支撑杆根据不同高度的建筑墙壁与墙角进行支撑点的位置调节,同时滑动件与调高驱动件可对支撑筒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的局部放大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预埋桩内部结构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外筒与内筒的结构剖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支撑杆;11、抵接件;2、第二支撑杆;21、卸力座;211、弹性接件;22、卸力挡板;221、导杆;222、弹性插件;23、限位板;24、凹槽;25、复位弹性件;26、转动驱动件;3、缓冲座;31、千斤顶;32、防震板;33、预埋桩;34、内接筒;35、螺纹锁定件;36、预埋插块;37、推移螺纹件;38、抵接杆;4、支撑筒;41、调节驱动件;42、限位块;43、转动杆;44、限位驱动件;45、延伸杆;46、调高驱动件;461、滑动座;462、插销;47、滑动件;471、定位孔;51、外筒;511、活塞杆;512、活塞头;52、内筒;521、密封圈;522、固定板;523、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建筑拆除防震荡装置。
33.参照图1,建筑拆除防震荡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一支撑杆1呈水平设置,第一支撑杆1的其中一端安装有抵接件11,抵接件11呈板状,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选择抵接件11的形状,抵接件11可为平板、折角板或曲面,本实施例中,抵接件11为平板,第一支撑杆1远离抵接件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2位于第一支撑杆1的顶部,第二支撑杆2远离第一支撑杆1的一端设置有卸力挡板22。
34.需要对建筑进行拆除时,可将第一支撑杆1设置在地面上,并将抵接件11与卸力挡板22抵在建筑的墙壁上,第一支撑杆1固定后,可通过抵接件11与卸力挡板22对墙壁提供支撑,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与墙壁形成三角形结构,可提高建筑墙壁的稳定性,使建筑受到冲击后不易发生振动,从而减少建筑在拆除过程中出现震荡的情况,降低安全隐患。
35.第一支撑杆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座3,第一支撑杆1与缓冲座3呈滑移配合,缓冲座3远离抵接件11的一端固定有防震板32,防震板32靠近第一支撑杆1的一侧安装有千斤顶31,千斤顶31的输出端与第一支撑杆1远离抵接件11的一端相连接,对建筑进行拆除时,可将缓冲座3固定在地面上,建筑受到冲击后,冲击力通过抵接件11传递到第一支撑杆1上,使第一支撑杆1向远离建筑的方向位移,可驱动千斤顶31,使千斤顶31对第一支撑杆1提供推力,阻碍第一支撑杆1远离建筑,使第一支撑杆1抵紧在建筑的墙壁上,对墙壁提供稳定的支撑,可用检测仪器连接在千斤顶31上,检测出建筑墙壁对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的冲击力大小,并通过检测数据调整千斤顶31的输出功率,使千斤顶31对第一支撑杆1施加与冲击力同
等大小或大于冲击力的推力,从而使墙壁不易发生振动,减少建筑在拆除过程中出现震荡的情况。
36.第二支撑杆2远离第一支撑杆1的一端连接有卸力座21,卸力挡板22滑移连接在卸力座21背离第二支撑杆2的一侧,卸力挡板22的侧壁设有导杆221,导杆221与卸力座21相穿插,卸力挡板22通过导杆221与卸力座21相互滑移,卸力挡板22靠近卸力座21的一侧安装有弹性插件222,弹性插件222呈块状,弹性插件222由橡胶制成,卸力座21靠近卸力挡板22的一侧安装有弹性接件211,弹性接件211呈块状,弹性接件211由橡胶制成,弹性插件222与弹性接件211相插接。
37.建筑拆除的过程中,墙壁受到冲击后,冲击力传递到卸力挡板22上,使卸力挡板22向靠近卸力座21的方向移动,移动时,弹性插件222与弹性接件211相互接触,由于弹性插件222与弹性接件211具备弹性,可对一部分的冲击力进行抵消,降低墙壁的震动频率,从而减少出现震荡的情况。
38.卸力座21与第二支撑杆2为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2上安装有转动驱动件26,转动驱动件26为伺服电机,转动驱动件26的输出端连接有锥齿轮组,转动驱动件26通过锥齿轮组与卸力座21相连接,转动驱动件26可通过锥齿轮组驱动卸力座21进行转动,从而调整卸力挡板22的角度,从而适应对拆除不同建筑的支撑要求。
39.第一支撑杆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筒4,第二支撑杆2滑移连接在支撑筒4远离第一支撑杆1的一端,支撑筒4的外侧壁安装有调节驱动件41,调节驱动件41为气缸,调节驱动件41的输出端与第二支撑杆2的侧壁相连接,可驱动调节驱动件41,使第二支撑杆2在支撑筒4上滑移,对不同高度的建筑墙壁进行支撑时,可转动支撑筒4,驱动驱动调节驱动件41,从而可以调整卸力挡板22的高度与位置,使卸力挡板22根据不同的建筑墙壁移动到适合的高度进行支撑,提高建筑在拆除时的稳定性,减少震动。
40.参照图1与图2,第二支撑杆2的侧壁转动连接有限位板23,第二支撑杆2的侧壁开设有凹槽24,限位板23与凹槽24的侧壁转动连接,限位板23靠近卸力挡板22的一侧与凹槽24的侧壁相抵接,凹槽24内安装有复位弹性件25,复位弹性件25为弹簧,复位弹性件25远离凹槽24的一端与限位板23背离卸力挡板22的一侧相连接,支撑筒4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3,转动杆43的侧壁安装有限位块42,限位块42靠近卸力挡板22的一侧与限位板23背离卸力挡板22的一侧相抵接,支撑筒4的外侧壁安装有限位驱动件44,限位驱动件44为伺服电机,限位驱动件44的输出端与转动杆43相连接,限位驱动件44可驱动转动杆43进行转动。
41.调节驱动件41驱动第二支撑杆2伸长时,限位板23途径限位块42,限位板23与限位块42发生碰撞,碰撞后,限位板23发生转动,使限位板23滑过限位块42,滑过后,限位板23在复位弹性件25的弹力作用进行复位,直到第二支撑杆2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停止调节驱动件41的驱动,使限位板23背离卸力挡板22的一侧抵接在限位块42靠近卸力挡板22的一侧,此时在限位块42与凹槽24的限位下,限位板23不易发生转动,在调节驱动件41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第二支撑杆2也不易发生下落,从而可提高安全性,减少工作人员被砸伤的情况。
42.支撑筒4的侧壁安装有延伸杆45,延伸杆45远离支撑筒4的一端安装有调高驱动件46,调高驱动件46为气缸,调高驱动件46的输出端安装有滑动座461,滑动座46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滑动件47,滑动件47呈滑轮状,需要调节支撑筒4与第一支撑杆1之间的角度时,可驱动调高驱动件46,使滑动件47在地面上滚动或滑动,改变滑动件47与调高驱动件46的输出
端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支撑筒4与第一支撑杆1之间的角度,以便于调节卸力挡板22的高度位置,同时调高驱动件46与滑动件47可为支撑筒4提供支撑,降低支撑筒4发生侧翻的可能性。
43.滑动件47的侧壁开设有定位孔471,滑动座461的侧壁穿插有插销462,插销462与定位孔471相穿插,需要调高驱动件46调节支撑筒4的角度时,可将插销462拔出,进行调高驱动件46的驱动,调高驱动件46完成支撑筒4的角度调节后,可将插销462穿过滑动座461并插入到定位孔471中,对滑动件47进行定位,从而阻碍滑动件47自转,提高支撑筒4的稳定性。
44.参照图1与图3,缓冲座3上设置有预埋组件,预埋组件包括设置在缓冲座3背离第一支撑杆1的一侧的预埋桩33,预埋桩33靠近缓冲座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内接筒34,内接筒34与缓冲座3相穿插,内接筒34穿出缓冲座3的顶面,缓冲座3靠近第一支撑杆1的一侧设置有螺纹锁紧件,螺纹锁紧件为螺母,螺纹锁紧件与内接筒34的外侧壁螺纹连接,螺纹锁紧件与缓冲座3的顶面相抵接。
45.需要对建筑进行拆除时,可在建筑周侧的地基上挖坑,将预埋桩33伸入坑中,并向坑内浇筑混凝土,从而使缓冲座3固定在地基上,完成对建筑的拆除后,可拆出螺纹锁紧件,即可使缓冲座3脱离内接筒34,缓冲座3移走后,可重复使用,旋转内接筒34,即可使内接筒34脱离预埋桩33,使地面保持平整。
46.预埋桩33的侧壁插接有预埋插块36,预埋插块36与预埋桩33滑移连接,预埋桩33靠近缓冲座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推移螺纹件37,推移螺纹件37为螺栓,预埋桩33的内部滑移连接抵接杆38,抵接杆38的侧壁与预埋插块36位于预埋桩33内的一端相抵接,推移螺纹件37的螺杆部远离头部的一端与抵接杆38的端部相抵接。
47.将预埋桩33进行预埋时,可转动推移螺纹件37,使推移螺纹件37逐渐进入预埋桩33内,使推移螺纹件37的螺杆部与抵接杆38的端部相抵接,并推动抵接杆38,使抵接杆38推动预埋插块36,预埋插块36穿出预埋桩33的外侧壁形成倒钩,可提高预埋桩33与浇筑后的混凝土的连接强度,增加预埋桩33的抓地力,使缓冲座3稳定地固定在地面上,不易发生偏移。
48.参照图4,缓冲座3上设置有阻尼件,阻尼件包括外筒51与内筒52,外筒51的开口与内筒52的开口相互正对,外筒51的内侧壁与内筒52的外侧壁滑移连接,外筒51安装在缓冲座3的顶面,外筒51的内侧壁安装有活塞杆511与活塞头512,活塞头512的侧壁与内筒52的内侧壁滑移配合,内筒52的开口处安装有密封圈521,密封圈521的内侧壁与活塞杆511的侧壁滑移配合,内筒52的内部设有流体,活塞头512将内筒52的内部分为两个空间,内筒52的外侧壁安装有固定板522,固定板522的侧壁安装有缓冲弹簧523,缓冲弹簧523远离固定板522的一端与外筒51的开口端相连接,内筒52与第一支撑杆1的侧壁相连接。
49.第一支撑杆1受到冲击时,外筒51与内筒52产生相互靠近的趋势,活塞头512产生在内筒52的内部滑动的趋势,内筒52内部的流体阻碍活塞头512进行移动,活塞头512在流体的压强作用下难以发生移动,从而阻碍外筒51与内筒52相互靠近,使第一支撑杆1不易与缓冲座3发生滑移,从而提高第一支撑杆1的稳定性,使第一支撑杆1对建筑提供稳定的支撑。
50.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建筑拆除防震荡处理工艺。
51.参照图1,建筑拆除防震荡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建筑周侧的地基挖设预埋坑;步骤2:移动缓冲座3、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使抵接件11与卸力组件抵在建筑的墙壁或墙角上,并使预埋组件位于预埋坑内;步骤3:用布将缓冲座3与地面分隔开,向预埋坑内浇筑混凝土;步骤4:在千斤顶31上连接压力检测仪器;步骤5:对建筑进行拆除,驱动千斤顶31,并记录检测仪器的检测数据,根据检测数据调整千斤顶31的输出功率;步骤6:将预埋组件与缓冲座3相分离,拆除缓冲座3、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对预埋组件进行拆除,并追加浇筑混凝土。
52.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需要对建筑进行拆除时,通过转动驱动件26、调节驱动件41与调高驱动件46调节好卸力挡板22的位置,然后使抵接件11与卸力挡板22抵在建筑的墙壁上,通过对预埋桩33进行预埋固定来固定缓冲座3,对建筑进行拆除时,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可对建筑墙壁进行稳定的支撑,卸力挡板22、弹性插件222与弹性接件211对墙壁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可用检测仪器对千斤顶31进行检测,可根据检测仪器的数据来调节千斤顶31的输出功率,从而加强对建筑墙壁的支撑作用,减少建筑发生晃动的情况,从而减少建筑在拆除过程中出现震荡的情况。
5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作出的解释,并非依次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