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框架平台板混凝土浇筑支模方法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43076发布日期:2022-10-26 03:34阅读:99来源:国知局
高空框架平台板混凝土浇筑支模方法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空框架平台板混凝土浇筑支模方法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在现代工业厂房建筑重重,钢结构厂房的普及越来越广泛。钢结构体系具有自重轻、工厂化制造、安装快捷、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个方面发展的独特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钢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合理、广泛的应用。
3.但是如何在已搭设完成主体框架的高空中对各层平台板进行支模浇筑混凝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高空作业危险系数大,效率低。传统方法中这类高空平台板浇筑需要由地面搭设脚手架,往上搭设到固定标高后进行支模绑筋浇筑,这种方法所需脚手架材料多,施工周期长。
4.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能否成功转型成为重要命题,传统企业要淘汰落后、过剩产能,要谋求绿色、低碳转型,老企业搬迁是转型非常直观的表现。而这些老企业的搬迁极重视时效性。为了新老厂区的衔接,多数企业不会选择混凝土框架结构转而选择制作相对快捷,施工周期较短的钢结构厂房。于是在这种大趋势下,对高空框架平台板混凝土浇筑支模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是运用传统脚手架支模的方式还是另辟蹊径呢?
5.传统的落地式脚手架搭设方式是生根于地面上的,通过对接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横平竖直往上搭设,在搭设标高后采用可调节支撑固定上方模板,而后在模板上方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并拆除。这种脚手架支模方法即费事又费工,成本工期大。而且大多数项目施工工期紧张,所有工序施工时长能缩短的尽量缩短,很明显这种周期长的施工方法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空框架平台板混凝土浇筑支模方法及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脚手架支模费时费力、成本高的问题。
7.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高空框架平台板混凝土浇筑支模方法,首先,进行框架平台测量;其次,根据平台测量数据,预制若干“两竖一横”和“三竖一横”形状的脚手架;然后,根据不同的安装位置,按照相应的方法搭设脚手架;最后,进行模板安装。
9.预制脚手架的具体过程如下:
10.依据测量出来的数据进行选材,在次梁与次梁相邻的位置制作“两竖一横”脚手架,在主梁与次梁相邻的位置制作“三竖一横”脚手架;其中,“两竖一横”脚手架包括一根横向水平杆和搭接在横向水平杆上的两根立杆,“三竖一横”脚手架包括一根横向水平杆和搭接在横向水平杆上的三根立杆,其中一根立杆的长度大于另外两根立杆。
可调托撑;6-钢结构框架;7-主梁;8-次梁;9-脚手架。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7.一种高空框架平台板混凝土浇筑支模方法,首先,进行框架平台测量;其次,根据平台测量数据,预制若干“两竖一横”和“三竖一横”形状的脚手架;然后,根据不同的安装位置,按照相应的方法搭设脚手架;最后,进行模板安装。
38.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
39.一种高空框架平台板混凝土浇筑支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0.第一步,进行框架平台测量,对已经形成的钢结构框架进行测量,确定各个钢梁的跨度,两根梁之间的宽度;
41.第二步,根据平台测量数据,预制若干“两竖一横”和“三竖一横”形状的脚手架;预制脚手架的具体过程如下:
42.依据测量出来的数据进行脚手架9的选材,在次梁8与次梁8相邻的位置制作“两竖一横”脚手架,在主梁7与次梁8相邻的位置制作“三竖一横”脚手架;其中“两竖一横”脚手架包括一根横向水平杆1和搭接在横向水平杆1上的两根第一立杆2,“三竖一横”脚手架包括一根横向水平杆1和搭接在横向水平杆1上的一根第二立杆4,其中第二立杆4的长度大于第一立杆2。
43.第三步,根据不同的安装位置,按照相应的方法搭设脚手架;脚手架的搭设具体包括两种情况,分别为:
44.主梁与次梁相邻:主梁7的高度大于次梁8,在同一水平面上,主梁7的梁底低于次梁8的梁底,将提前预制好的“三竖一横”形脚手架第二立杆4一侧的横向水平杆1一端落在主梁7上,并采用可调托撑5使第二立杆4固定在主梁7的上、下翼缘中,另一侧将横向水平杆1搭在次梁的下翼缘上;中间两根相同长度的第一立杆2与竖向水平杆3搭接形成固定的脚手架框架网,同时安装防护网;
45.次梁8与次梁8相邻:次梁8与次梁8之间梁底标高一致,将横向水平杆1两端搭在下翼缘上,两根第一立杆2与横向水平杆1相连接,形成固定的脚手架框架网,同时安装防护网。
46.主梁7和次梁8之间依次间隔搭设若干“三竖一横”脚手架;相邻次梁8之间依次间隔搭设若干“两竖一横”脚手架。
47.第四步,进行模板安装。
48.对于次梁8与次梁8相邻主要要使横向水平杆1能够搭在框架梁的下翼缘,两端两根立杆搭接在横向水平杆1上,即“两竖一横”形脚手架;对于钢结构框梁6下翼缘不齐主梁与次梁相邻的情况,须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三根立杆,其中一根立杆较长起调平作用,即“三竖一横”形脚手架。脚手架的横距根据落地式脚手架进行确定。
49.若干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上方设置垂直于横向水平杆的纵向水平杆3,用于形成脚手架防护网框架。
50.每根立杆的上端均设置可调托撑5。
51.高空框架平台板混凝土浇筑支模方法,充分利用点线面之间力的传递,在地面就对脚手架进行预制,减少高空作业的危险。高空框架平台板坐落在钢结构梁上,先由钢结构专业把平台梁全部安装完、再交由土建专业进行砼平台施工,所有模板支撑脚手架钢管着力点在钢梁上。
52.应用该支模方法的高空框架平台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在钢结构框架搭设完成后,由于钢框架梁一般距离不会大于3m,混凝土厚度不大于200mm,为缩短施工周期,不在采用传统落地式脚手架的搭设方式,而是上述新的支模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53.步骤1、搭设脚手架框架网;模板采用1830*915*15mm双面喷塑木胶合板,钢管选用48*3.0mm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首先按照需求在地面进行脚手架初步预制,制作出符合需求形状。在已经安装完成的高空平台上对预制完成的脚手架进行组装,挂上防坠网。
54.步骤2、安装模板,调节脚手架立杆上方的可调托撑,使得模板与梁的上翼缘板同标高,固定好模板;调节可调托撑,使之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使用胶合板进行模板铺设。
55.步骤3、钢筋绑扎,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平台板钢筋绑扎;
56.步骤4、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57.步骤5、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洒水养护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直至平台板强度达到目标值,采用升降车拆除模板及脚手架。待混凝土强度足够使用登高车进行拆模,要注意高空作业安全及高空抛物等安全问题。
58.所述模板采用模块化安装,两根纵梁及与其横向连接的两根横梁组成一个模块。化整为零,分模块安装,将大量安装工作由高空转为地面施工,提高了工效、减小了安全隐患,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新建和改厂房将会越来越多,为尽快投产或者恢复生产,施工效率和施工周期要求越来越高,具有极大推广价值。
59.所述模板支撑脚手架的着力点均在钢梁上。
60.所述“三竖一横”脚手架的立杆上端面保持平齐。
61.这种高空框架平台板混凝土浇筑支模方法,不似传统方法那般落地搭设脚手架,而是生根于已完成钢结构框架梁的下翼缘。借用下翼缘将平台所承载的力由模板传向脚手架,再由脚手架传向钢立柱传往地面。这就减去了大部分的脚手架材料及人工,同时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周期。
6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63.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
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64.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65.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