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旧房改造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旧房改造结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06966发布日期:2022-09-21 11:0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旧房改造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旧房改造结构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旧房改造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旧房改造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一些旧房如办公楼或商场在进行改造时,由于这些旧房会存在很类天井一样中空的空间,因此会需要在旧房内建设多层结构将空间利用起来,此时就需要先做基础,然后在基础上一层层向上建设。
3.但是发明人认为,做基础的时候通常是需要将一层的底板或地下空间的底板破坏,然后用立柱作为支撑,一层一层往上改造,此方式会对原楼体形成较大破坏,且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降低对原楼体的破坏,提高旧房改造的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旧房改造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旧房改造结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旧房改造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其步骤如下:s1、安装受拉梁,将多个受拉梁固定连接在原楼体的楼顶板上,作为整体房屋改造的支撑;s2、吊装钢吊杆,将多个钢吊杆与受拉梁连接,钢吊杆均匀分布在原楼体内;s3、铺设中间楼承板,以钢吊杆作为支撑,进行中间楼承板的搭建。
6.s4、铺设顶层楼承板,以受拉梁作为结构梁,铺设顶层楼承板。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不需要破坏原楼体的地基,直接从原楼体的顶部向下开始施工,有助于降低对原楼体的损坏,且施工效率更高,有助于降低整体施工工期,节省了人工成本,且更加节能环保。
8.优选的,s2步骤之前,在受拉梁上安装电动葫芦或手动护理,对钢吊杆吊装作业,之后在受拉梁的下方焊接第一钢板,并使其与钢吊杆两个第二钢板之间的插接间隙插接配合,然后利用螺栓依次穿过其中一个第二钢板、第一钢板、另一个第二钢板,并通过螺母固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螺栓连接,实现受拉梁和钢吊杆之间的固定连接。
10.优选的,中间楼承板由多个钢梁作为支撑,在s3步骤之前,利用电动葫芦和手动葫芦对钢梁进行吊装,在钢吊杆对应的位置上焊接两个翼缘,并在两个翼缘之间焊接第一钢夹板,在钢梁与钢吊杆连接的一侧焊接第二钢夹板,第一钢夹板和第二钢夹板相贴合并通过螺栓连接,另外,在原楼体与钢梁的连接处利用后置埋件与钢梁连接固定,然后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成型中间楼承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钢夹板和第二钢夹板通过螺栓连接,实现钢梁和钢
吊杆之间的连接,然后再进行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冷却成型后,即实现中间楼承板的成型。
12.优选的,中间楼承板设置有一层或多层,当中间楼承板为一层时,中间楼承板设置在钢吊杆的下端,当中间楼承板为多层时,其中一个中间楼承板设置在钢吊杆的下端,其它中间楼承板均匀部分在钢吊杆的中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论需要建设多少层,始终有一层位于钢吊杆的下端,有助于防止钢吊杆伸出多余的部分,需要后期进行修整,即有助于提高施工的效率。
14.本技术还提供的一种旧房改造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旧房改造结构,包括原楼体、支撑主梁、钢吊杆和中间楼承板,所述支撑钢梁设置有多个且间隔分布在原楼体的楼顶板上,所述钢吊杆设置有多个,所述钢吊杆呈竖直设置且与支撑钢梁连接,所述钢吊杆呈均匀分布,所述中间楼承板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且所述中间楼承板与钢吊杆和原楼体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旧房改造项目中,首先在原楼体的楼顶板上固定多个受拉梁,起到主要受力的作用,然后在将钢吊杆与受拉梁固定,钢吊杆均匀分布在原楼体内,使得受力均匀,然后将中间楼承板固定在钢吊杆上,另外中间楼承板会与原楼体内的后置埋件固定连接,实现中间楼承板的安装,若需要进行多层建设,则中间楼承板设置多个,然后从上往下依次进行施工。利用此方式进行旧房改造,不需要破坏原楼体的底板进行基础搭建,即有助于降低对原楼体的破坏,另外利用此方式,相较原本从下往上施工的方式,施工效率更高,施工周期短,且更加环保。
16.优选的,所述受拉梁的下侧连接有第一钢板,所述钢吊杆的上侧形成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钢板,两个所述第二钢板之间形成有插接间隙,所述第一钢板与插接在插接间隙内,两个所述第二钢板与第一钢板螺栓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中,可在受拉梁的对应位置焊接第一钢板,然后利用第一钢板与两个第二钢板螺栓连接,即实现钢吊杆和受拉梁的固定连接。
18.优选的,所述钢吊杆的上侧连接有水平钢板,两个所述第二钢板均连接在水平钢板的上方,所述钢吊杆和水平钢板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肋。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中,若需要改造多层楼板,则钢吊杆的长度会比较长,因此在水平钢板和钢吊杆之间焊接多个加强肋,有助于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
20.优选的,所述中间楼承板的结构层由多个钢梁组成,所述钢吊杆的周侧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与所需施工的楼层数相对应,所述连接件与钢梁机械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中,当钢吊杆安装好后,利用连接件与钢梁固定,其中与原楼体连接的钢梁利用传统的后置埋件进行焊接固定,进而实现中间楼承板的结构层的安装铺设,然后再进行两侧的面板的铺设,完成中间楼承板的施工,需要进行多层楼层施工时,只需在钢吊杆竖直方向上设置对应数量的连接件即可实现。
22.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含两个间隔设置在钢吊杆周侧的翼缘和多个位于两个翼缘之间的第一钢夹板,多个所述第一钢夹板焊接在钢吊杆和翼缘上,所述钢梁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钢夹板,所述第二钢夹板与对应的第一钢夹板机械固定。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钢夹板和第一钢夹板之间的机械固定,实现钢梁和钢吊杆的连接,另外,第一钢夹板同时与钢吊杆和翼缘焊接固定,有助于提高整体结构
的连接强度。
24.优选的,所述第一钢夹板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第二钢夹板与插接槽插接配合。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钢夹板和插接槽插接配合,然后将第二钢夹板与第一钢夹板固定,此方式增大了,第一钢夹板和第二钢夹板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该连接节点的结构强度,另外,利用插接槽对第二钢夹板起到导向的作用,当第二钢夹板进入插接槽内时,直接搭接在槽壁内,进行预固定,便于进行后面的机械固定。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利用受拉梁与原楼体的楼顶板连接,而后在受拉梁上连接钢吊杆,最后铺设中间楼承板,采用从上往下的施工方式,利用该方式进行房屋改造,不需要对原楼体的基础进行破坏,即有助于降低对原楼体的损坏,另外相较传统从下往上的施工方式,该施工方式施工效率更高,工期更短,且更加环保;2.第一钢板与插接间隙插接配合,对第一钢板起到导向的作用,且增加了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钢吊杆与受拉梁的连接强度;3.第一钢夹板与插接槽插接配合,对第一钢夹板起到导向预固定的作用,且增大了第一钢夹板和第二钢夹板的连接面积,有助于提高钢梁和钢吊杆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一种旧房改造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一种旧房改造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连接关系;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第一钢夹板和第二钢夹板的连接关系;图6为申请实施例一中钢梁和原楼体的连接节点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体现插接槽的结构。
28.附图标记:s1、安装受拉梁;s2、吊装钢吊杆;s3、铺设中间楼承板;s4、铺设顶层楼承板;a、安装电动葫芦;b、吊装横梁;c、拆除电动葫芦;1、原楼体;2、受拉梁;3、钢吊杆;4、中间楼承板;41、钢梁;5、第一钢板;6、水平钢板;61、第二钢板;62、加强肋;7、插接间隙;8、连接件;81、翼缘;82、第一钢夹板;83、插接槽;9、第二钢夹板;10、电动葫芦;20、化学螺栓;30、角钢;40、运行跑车。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旧房改造结构的施工方法。
31.参照图1,旧房改造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s1、安装受拉梁2,将多个受拉梁2沿同一方向连接在原楼体1的楼顶板上;a、安装电动葫芦10,在受拉梁2上安装电动葫芦10或手动葫芦;s2、吊装钢吊杆3,利用电动葫芦10或手动葫芦对钢吊杆3进行吊装作业,并将多个
钢吊杆3与受拉梁2连接,使得钢吊杆3均匀分布在原楼体1内;b、吊装横梁,利用电动葫芦10或手动葫芦对横梁进行吊装作业,并使得钢梁41与钢吊杆3和原楼体1进行连接固定;s3、铺设中间楼承板4,以钢梁41作为结构支撑,然后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成型中间楼承板4;1.拆除电动葫芦10;s4、铺设顶层楼承板,以受拉梁2为作为结构支撑,然后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成型顶层楼承板。
32.实际中,起重设备还可采用手动葫芦,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中采用电动葫芦10,有助于提高材料的运输的便捷性,且节约了经济与时间成本。
33.受拉梁2设置为工字钢,电动葫芦10的安装需要搭配运行跑车40一起来工作,先将运行跑车40装在工字钢上,运行跑车40的大小与电动葫芦10的型号保持一致,根据工字钢的宽度对运行跑车40的车轮进行调整,先将运行跑车40车轮之间的距离调大,并且要大于工字钢的宽度,然后将运行跑车40的车轮包在工字钢上,再对运行跑车40的车轮进行调整,让它稳定的卡在工字钢上;再次调整跑车车轮的宽度保证它能在工字钢上顺畅的运行,再将电动葫芦10挂在运行跑车40下方,实现运行跑车40带动电动葫芦10的左右行走。
34.受拉梁2搭接在原楼体1中空位置的上方,而后受拉梁2与原楼体1周侧的混凝土柱固定连接,实现受拉梁2的固定,在钢吊杆3与受拉梁2连接前,先在受拉梁2的下方焊接第一钢板5,使其与钢吊杆3上端两个第二钢板61之间的插接间隙7插接,然后利用螺栓固定,实现钢吊杆3和受拉梁2的连接。
35.另外,中间楼承板4由多个钢梁41作为支撑,多个横梁41交错分布,中间楼承板4的铺设首先就是对钢梁41的铺设,钢吊杆3对应的位置上焊接有两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翼缘81,钢吊杆3位于两个翼缘81之间焊接有第一钢夹板82,钢梁41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钢夹板9,第一钢夹板82和第二钢夹板9通过螺栓固定,实现钢梁41和钢吊杆3之间的固定,靠近原楼体1的钢梁41是通过与后置埋件焊接固定,后置埋件采用化学螺栓20,将化学螺栓20植入原楼体1内,然后利用化学螺栓20与一个角钢30固定,在将钢梁41和角钢30焊接固定,实现钢梁41与原楼体1之间的固定,钢梁41铺设完成后,再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成型中间楼承板4。
36.之后拆除掉电动葫芦10,进行最后一道工序,以受拉梁2作为结构梁,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与中间楼承板4的成型方式相同,进而成型顶层楼承板,实现整个项目的完工。
37.此外,若中间楼承板4为一层,则中间楼承板4设置在钢吊杆3的下端;若中间楼承板4设置为多层,则其中一个中间楼承板4位于钢吊杆3的下端,其它中间楼承板4均匀分布在钢吊杆3的中部。即不需要对钢吊杆3的下端进行后续处理,便捷方便。
38.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旧房改造结构。
39.实施例1参照图2、图3和图4,旧房改造结构包括原楼体1、受拉梁2、钢吊杆3和中间楼承板4,原楼体1为需要进行改造的旧房本体,受拉梁2设置有多个,沿同一方向固定在原楼体1上方,利用受拉梁2与原楼体1周侧的混凝土柱固定,实现受拉梁2的安装固定;钢吊杆3也设置有多个,钢吊杆3与受拉梁2机械连接,且钢吊杆3均匀分布在原楼体1内,中间楼承板4设置
有一个或多个,若中间楼承板4设置为一个,则中间楼承板4设置在钢吊杆3的最下端,若中间楼承板4设置为多个,则其中一个设置在钢吊杆3的最下端,其余中间楼承板4均匀分布在钢吊杆3的中部。
40.实际施工过程中,先将受拉梁2固定在原楼体1上,之后在受拉梁2上安装电动葫芦10或手动葫芦,对钢吊杆进行吊装作业,将钢吊杆3与受拉梁2固定,之后在进行中间楼承板4的铺设,完成后,拆除电动葫芦10,原楼体1以受拉梁2作为结构成型顶层楼承板,该旧房改造结构,是从原楼体1的顶部向下进行施工,一改往常传统的从下往上建造的方式,本技术的结构,从上往下施工,不需要破坏与原楼体1的基础,且不需要从地面向上做支撑,有助于降低对原楼体1的损坏,且该结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效率更高,工期短,且更加环保。
41.参照图2、图3和图4,受拉梁2的下侧焊接固定有第一钢板5,钢吊杆3的上侧焊接固定有水平钢板6,水平钢板6的上侧焊接固定有两个第二钢板61,两个第二钢板61间隔分布,且两个第二钢板61之间形成有插接间隙7,第一钢板5与插接间隙7插接配合,且第一钢板5和第二钢板6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2.实际施工过程中,在受拉梁2安装好后,在适当位置焊接第一钢板5,也可在受拉梁2安装之前进行焊接,同理,对钢吊杆3进行焊接作业,然后将第一钢板5插接在两个第二钢板61之间的插接间隙7内,一方面,利用第一钢板5和插接间隙7的插接,有助于对钢吊杆3和受拉梁2的配合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第一钢板5位于两个第二钢板61之间,有助于提高两者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助于提高后续的连接强度。
43.另外,水平钢板6的下侧焊接有多个加强肋62,本技术中加强肋62设置有四个,四个加强肋62间隔分布在钢吊杆3周侧,并与钢吊杆3焊接固定,利用加强肋62,有助于加强水平钢板6和钢吊杆3之间的结构强度,即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钢吊杆3和支撑钢梁的连接强度。
44.参照图2和图5,当钢吊杆3安装好后,此时需要进行中间楼承板4的铺设,中间楼承板4的结构层由多个钢梁41组成,首先需要先进行钢梁41的铺设,钢吊杆3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连接件8,用于和钢梁41连接,连接件8的数量与所需施工的楼层数量相对应,由于中间楼承板4和钢吊杆3的连接方式相同,本技术以一个中间楼承板4和一个连接件8为例进行阐述说明,此时中间楼承板4安装在钢吊杆3的下端,连接件8设置在钢吊杆3的下端。
45.参照图5和图6,连接件8包含两个间隔设置的翼缘81和多个位于两翼缘81之间的第一钢夹板82,本技术中,第一钢夹板82设置为四个,四个第一钢夹板82间隔分布在钢吊杆3的周侧,四个第一钢夹板8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钢吊杆3和翼缘81上,钢梁41与钢吊杆3连接的一端焊接有第二钢夹板9,在实际连接过程中,使得第一钢夹板82和第二钢夹板9相贴合,然后利用多个螺栓固定,即可实现钢梁41和钢吊杆3之间的连接,其中有的位于中部的钢梁41两端均与钢吊杆3通过此方式连接,位于边缘的钢梁41一端与钢吊杆3连接,另一端通过后置埋件与原楼体1固定连接,后置埋件采用化学螺栓20,利用化学螺栓20在原楼体上螺栓连接一个角钢30,再利用角钢30与钢梁41焊接固定,实现钢梁41的固定安装,之后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成型中间楼承板4。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旧房改造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在房屋改造升级项目中,传统的方式都是从下往上进行施工,需要破坏地基,然后成型立柱做整体的支撑,这样施工的整体周期较长,且对原楼体1会产生损坏,而本技术中,不需要破坏地基,开创性的从上往下进行施工,首先在原楼体1顶部安装受拉梁2,对后续中间楼承板4起到支撑的作用,然后在受拉
梁2的下侧安装钢吊杆3,钢吊杆3起到原本施工方式中立柱的作用,利用钢吊杆3对将中间楼承板4吊起支撑,实现从上往下的施工方式,不需要破坏原楼体1的地基,有助于降低对原楼体1的损坏,且利用该方式,施工效率高,有助于降低整体的施工周期,节省了人工成本,且不会产生较大的灰尘,节能环保。
47.实施例2参照图2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钢夹板82开设有插接槽83,第二钢夹板9与第一钢夹板82的插接槽83插接配合,然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此方式,一方面,在第一钢夹板82和第二钢夹板9连接时,通过插接的方式,对第二钢夹板9起到导向的作用,并对第二钢夹板9预固定,便于进行后面的螺栓固定;另外,增大了第一钢夹板82和第二钢夹板9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钢梁41和钢吊杆3的连接强度。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